小昊 发表于 2009-10-21 22:04:45

西医只治标,病人体质越治越差,中医标本兼治,既治好病又强壮体质。

王留英 发表于 2009-10-22 13:02:03

4.因势利导思想——顺势
“顺势”治疗思想首出于《内经》,其内涵包括:顺应脏腑气机之势、顺应经气运行之势、顺应天时地理之势、顺应病人情志喜恶之势、顺应机体自我调控之势等。主要体现了中医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因势利导思想。为了对“顺势”有个基本了解,这里简单举例说明。比如以顺应机体自我调控之势和病邪所居的部位之势为例。中医在祛邪治病的过程中,十分讲究因势利导,即根据病邪所在部位和病人机体自我调控的能力趋向的不同,因其势而就近引导,使之排出体外,以达到正气不受或少受损伤的目的。《素问·阴阳应像大论》早就有:“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等论述。意思也就是说,要根据病邪在表、在里、在上、在中、在下等不同情况,分别选用解表、涌吐、消导、攻下等法治之,。至张仲景则有更为具体的应用,如对水气病的治疗,曾提出“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这也是因为,腰以下肿,提示水气病位在下、在里,故可应用利小便的方法,使潴留在里、在下之水,就近从小便排出体外。腰以上肿,说明病在上而近表,故可用发汗的方法,使停积于上部近表的水气化为汗排出体外。再如对于呕吐的治疗,仲景认为:“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所谓欲吐,表明病邪在上,且意味着正气有驱邪上出之势。据此,用吐法正合因势利导之意。若用攻下法,则有悖于机体自我调控之势,以致正虚邪陷,反而加重病情。
5.动态论治思想
疾病不是孤立、静止不变的,而是始终处在不断的运动发展变化中,表现为过程与阶段、量变与质变的有机统一。因此,临床治疗决策除抓住疾病阶段的主证确定治则、治法,选择主方、主药,保持理、法、方、药的基本协调,往往还要把握疾病的量变、质变规律,审度疾病特定阶段的邪正消长趋势变化,针对疾病阶段寒热、虚实的程度进行方剂药物的加减或剂量的调整。即使是基本相同的病症,如果因各种因素而出现了症状差异,那么治疗也当不同,即所谓“同病异治”、“证变法变”、“病变药变”。此外,治疗思想的动态性还表现为重视标本分析,根据疾病阶段的主导矛盾变化,因势利导,灵活施治。仍以前面的水肿病为例,如果属肾阳虚衰所致,常法为温阳利水消肿,首选方剂为真武汤:炮附子、茯苓、白术、生姜、白芍。但若患者水肿较甚,宜增加大腹皮、猪苓、泽泻等增强利水之功。若水肿即将影响心肺,阻滞气机,则还要加用宣肺、健脾利水的杏仁、薏仁等,或另择一方。由此可见,临床治病是在动态条件下进行的,疾病的变化决定着治疗的变化。变化是绝对的,而不变是相对的。因此,应通过方剂的选择、药物的加减、剂量的调整、剂型和疗程的变化等来应付千变万化的临床病证。这种在治疗中知常达变的运用,是中医临床论治思想动态性的基本表现形式。

诚心诚意 发表于 2009-10-22 23:17:38

建议置顶,加精。
谢谢老师,辛苦了

heshuwei 发表于 2009-10-24 10:50:16

引用第5楼wkfsj123于2009-09-10 15:14发表的:
切中要害。不是中医不治病,而是一般人都没学会,没有融会贯通。 :):)

顶一下

tanghuit 发表于 2009-10-24 10:58:22

虽然现在中医的处境越来越尴尬,江湖庸医到处打着幌子四处招摇撞骗。让我很是气愤,毕竟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确实玄奥。希望能够通过老师的文章,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

zougongrui 发表于 2009-10-25 17:03:09

希望王老师继续发表同样文章

张发亮 发表于 2009-10-25 22:13:42

谢谢王老师,辛苦了,现在的兽医大部分也不是不喜欢用中医的手段来治病,不懂中医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再有就是关于利润,一大包中药,有好几味甚至十几味药,给配好了,很麻烦,利润也很低,到养殖户手里面还要熬水,也是很麻烦,使用不方便是次要的,关键是利润比西药低不是一点点。关联到论坛上关于兽医素质的问题,我认为要让中医发展,先要提高兽医素质,只有兽医真心为救死扶伤,把利益放在第二位,中兽医,中医的崛起便指日可待!

psk 发表于 2009-10-27 20:40:33

回 楼主(王留英) 的帖子

很好的文章,把现代人对中医的歪曲一针见血的表达出来了。顶!

qweh5n1 发表于 2009-10-28 10:45:07

:victory: 支持一下

程彬1973 发表于 2009-10-28 19:46:43

王老师这几天怎不见上传连载中医文章,是不是太累了

王留英 发表于 2009-10-29 12:02:29

二.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即治疗疾病的总的法则,又称治则。治疗原则是在整体论治、辩证与辨病相结合论治、调平论治等治疗思想确立的前提下,针对临床疾病现状进行周密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的,用以指导具体的立法、处方、遣药。治疗原则与治法不同,治疗原则是指导治疗的总则,治法则是治则的具体化,从属于一定的治则。举例言之,针对疾病病机的邪正相争,及其盛衰变化,即有扶正和祛邪两个治疗总则。而治法中的益气法、养血法、温阳法、滋阴法,均属于在扶正治则下的具体治法。治法中的汗法、下法、吐法、逐水法、涤痰法、祛瘀法等,均属于在祛邪治则下的具体治法。这就是说,治则囊括治法,治法具体治则。再从我们养鸡行业来说,比如鸡得了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疾病,从症状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是由外邪侵染所致,那么我们的治疗总则便是祛邪(而不是扶正)。而我们所应用的方药如: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止咳化痰等则是具体治疗的体现。因此也可以说,治则是方向(治疗方向),治法是治则之内的细化。
治则大致可分为六种:1.治病求本。2.扶正与祛邪。3.调整阴阳。4.调整脏腑功能。5.调理气血。6.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下面分述之。

王留英 发表于 2009-10-29 18:47:34

1.治病求本
“本”即是本原、根本之意。治病求本,就是在疾病的各种临床表现中,探求疾病的本质、根本原因,并针对其本质、根本原因采取正确的治本的医疗。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即有“本”便有“标”,这里首先应该有一个清楚的理解。“本”和“标”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具有多种含义,主要用以说明病变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主次关系。如从邪和正而言,则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从病因和症状而言,则病因为本,症状为标。从疾病新旧而言,则旧病为本,新病为标。从疾病先后而言,原发病为本,继发病为标。还有内外、虚实的标本变化等等。如何运用“治病求本”是临床正确辨证论治的关键,这必须从“正治与反治”和“治标与治本”两个方面予以掌握。
首先正治与反治的治则,出自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正治指的是逆疾病的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为逆治。逆者反也,即谓所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症状性质相反。如“热者寒之”,是以寒治热,《内经》亦称“治热以寒”。也就是说,用寒凉性的药物治疗证候性质属于热的病证。“寒者热之”,是以热治寒,即是用温热性的药物治疗证候性质属于寒的病证。“虚则补之”,即是补法,是用扶正的药物治疗证候性质属于虚弱的病证。“实则泻之”,即是泻法(此处所谓的“泻”,不能理解为狭义的、局限性的“泻下”,而是广义的泻法,泛指各种祛邪的治法,如泻下、祛痰、祛瘀、消导等),是用祛除邪气的药物治疗邪气有余的实性病证。总之,是逆疾病性质而治,即“逆者正治”。
“反治”则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故又称为从治。从者顺也,即谓所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反治法在实质上仍属于“治病求本”。如“热因热用”,是以热治热,即是用热性药物治疗里有真寒、外有假热的病证。“寒因寒用”,是以寒治寒,即是用寒性药物治疗里有真热而外有假寒的病证。“塞因塞用”,是以补开塞,即是用补益药物治疗有虚性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通因通用”,是以通治通,即是用通利药物治疗有实性通泄不止症状的病证。总的来说,是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的法则。
从以上之说中,正治容易理解,即是应用于病邪性质相反的药物去治疗。这就好像是某物体温度太高用冷水冷却,或者是水太凉用火去加热;也好像是某物质不足去加以补充,或者是某物质过盛去加以通泄等等。但是,反治却不能这么简单地去理解。虽然也可谓盛(多)者抑之,衰(寡)者补之,但它的本质是对真假的分析掌控。比如前面所谈的“热因热用”,它的关键点是:里有真寒,外有假热。是阴寒内盛,格阳与外的表现。在具体临床中,虽然发现其人有身不恶寒,面色赤等热象,但又有手足厥逆、下利清谷及脉微欲绝等寒证。此即谓《伤寒论》中的通脉四逆汤证,治疗用大辛大热的通脉四逆汤,以破阴驱寒,回阳固脱,通达内外即愈。另外再比如“塞因塞用”,主要是针对虚性闭塞不通的病证而言,其关键点是真虚假实证。举例说明:如脾虚胀满证,由于脾气虚亏,不运水谷,而致脘腹胀满,时胀时减,无硬块,喜按,食欲不振,脉虚弱,且无水湿、食滞等有形实邪的征象,治疗采用补脾益气之剂,使脾气得健,运化有权,则胀满诸症自愈。其它“寒因寒用”和“通因通用”也同样是对真假互现之证的治法。

王留英 发表于 2009-10-29 19:41:30

2.治标与治本
在变化多端的复杂病证中,常因标本缓急的不同,而在治疗上有先后之别。其治疗原则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但如果标本并重则标本同治,这也是普遍的治疗法则。那么急则治其标是说明,在某些病例中,因发病急骤,或因出现某些危及生命的症状,从而影响到本病治疗时,则采用先治标病的治法,以首先控制病势,赢得治疗时间。缓则治其本指的是,在病情相对比较和缓的情况下,则针对疾病的本质、根本原因,直接先治本病的治则。此治法适应于标病病势轻缓的病证,大多用于慢性病和急性病的恢复阶段。例如:肺痨咳嗽,肺肾阴虚多为其本,咳嗽为标,治疗时不用一般的止咳药治标,而采用滋养肺肾阴液治其本。另外,比较常用的是标本同治的治法,它适用于标本病并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先治标(或本)病,而不顾本(或标)病,则有碍于该病证的治疗。如素体气虚,复兼外感,虽外感不甚,但单独解表则伤正气,而单独补气又有碍表邪。因此,必须采用益气解表并用,以兼顾标本。

小刘养殖 发表于 2009-10-29 21:53:29

http://rs.phpwind.net/E___4010ZHBOPWFG.gif

王留英 发表于 2009-10-31 12:00:26

2.扶正与祛邪
扶正即是扶助正气之谓,祛邪则是祛除邪气之说。扶助正气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以及病后的康复能力。祛除邪气可使正安,是治愈疾病的必然过程。从正邪关系看,因为疾病是正邪交争的过程,正邪交争的胜负决定着疾病的进退,因此,治疗当正邪兼顾,祛邪之中顾护正气,扶正之外兼顾祛邪。扶正与祛邪二者虽有不同,但却是互有联系,相互为用,相辅相成。扶正使正气加强,有助于祛邪,祛邪能排除病邪,消除对正气的侵害,使邪去正安,有助于正复。既然两者是不同的两种治则,那么也各有各的适应范围。扶正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要矛盾、且邪气不盛的虚性病证。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要矛盾、且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在广泛的疾病治疗中,又往往会出现正虚邪实的病证,对此应做到扶正与祛邪兼用,使扶正不留邪,祛邪又不伤正。具体有如下两种治法。其一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适用于正虚重于邪实,即正虚较为急重者。其二是以驱邪为主,兼顾扶正。适用于邪实重于正虚,即邪实较为急重者。对扶正与祛邪的治则,另外尚有先祛邪后扶正和先扶正后祛邪两种治法。它们分别适用于(1.).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耐攻或兼顾扶正会助邪的病证,对此则要先祛邪后扶正。如热结肠腑,化燥伤阴之证,即应先攻后补,以大承气汤急下存阴,待实热祛除后,继而养阴。(2).正虚邪实,但以正虚为主、正气衰竭的病证,此时如去攻邪反而伤正,因此应先扶正后祛邪。如内有虫积而正气大虚之人,不宜驱虫。治应先健脾扶正,待正气得以适当恢复后,再行驱虫消积。
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理论文章连载(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