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狐 发表于 2009-9-10 21:52:25

引用第12楼佐君畜牧于2009-09-10 18:29发表的:
不是中医不治病是因为很少有人能融会贯通,我很喜欢中医,但却对中医知之甚少,希望王老师能指点迷津,继续发挥。

佐君畜牧 发表于 2009-9-11 13:07:15

连载的内容越住越精彩了!

再创辉煌 发表于 2009-9-11 17:11:02

为王老师的热心肠顶一下   期待下一篇

zhangjz 发表于 2009-9-11 18:32:23

:victory::victory::victory:

王留英 发表于 2009-9-11 20:33:49

我还曾亲历过这样一件事。我的亲戚介绍一位肺脓疡患者来我处看病。他说,其他地方都要求他住院进行支气管镜下冲洗治疗,而且告诉他,这个病要完全恢复最起码要半年时间。由于害怕做支气管镜下冲洗治疗,他转至我处。我告诉病人,肺脓疡是肺部的化脓性感染,在中医上称为“肺痈”,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就记载了有效的治疗方剂,所以对这种疾病,中医完全可以治疗,而且效果很好。我考虑到患者在胸片上已经有液平面出现,这就表明了肺部脓已形成,只要通过药物排脓的方法,使脓液顺利排出体外,疾病自然就会痊愈。于是,我就用《千金方》上的“苇茎汤”(芦根、薏苡仁、冬瓜子、桃仁)为主,略微作了些药物的增减。服至第三天,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服至第五天,患者咳嗽明显增加,并咯出大量的腥臭浊痰,这时患者有些担心,来问我是不是中药压不住,疾病反而厉害起来了?我问他,现在体温怎样?他说,每天自己测量都正常。我接着诊脉,他的脉象已从初诊时的滑数劲急变为现在的软弱平和。于是我对他说,现在咳嗽多、脓痰多是肺部脓液外排的好现象,不需要担心,中药继续吃上五六天痰就会逐渐减少并消失,等痰没了,病也就好了。果然,继续治疗一周后,患者咳嗽明显减少,腥臭浊痰已几乎没有,复查胸片显示液平面消失,仅发现肺纹理增粗。因患者尚有乏力、气急感,我又改用生脉汤(党参、麦冬、五味子)加减给患者调理了一周,肺脓疡就基本治愈了。前后总共治疗三周,未使用任何抗生素。由此可见中医对急重症的治疗还是有独特疗效的。
      从这个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医对疾病的治疗往往是积极主动的,常常通过调动人体的能动性来实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中医理论如果钻透了,那你就会看到其中的智慧和远见,你就会在治疗时毫不犹豫地信任和使用它。如果中医工作者都不相信中医,遇到疾病不敢用中药,或是治病毫无主见,用药毫无依据,那么还有谁相信中医,中医还有什么希望?!
      中医要振兴、要发展,喊几声口号是没有用的,单纯靠政府的扶持也是不够的,作为一门医学学科来说,真正要得到发展,就是要在医疗实践中体现出它的存在价值和作用。对中医来说,这个目标的实现,一方面需要中医工作者坚定不移地在医疗实践中运用真正的中医理论治病,让更多的人能体会到中医带来的真实疗效;另一方面就是要逐步培养公众对中医的信任,只有公众的信任,才能使中医真正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而要解决这个信任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到底是如何治病的、中医能治什么样的病、中医为什么能治疗这些病,只有这样,中医才能为公众所接受和信任。而了解中医的途径,就是要彻底打碎中医头上“玄”的帽子,将中医的本质明明白白地呈现在大家面前,让大家看清楚中医的庐山真面目,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中医最后该何去何从?是不是像有人说的“中医是迟早要被淘汰的”?我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医学学科,只要它有疗效,那就证明它有存在的价值。我从学习中医到实践中医,至今也有十多个年头了,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在中、西医学理论的比较思索中,逐渐产生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观点,这些想法和观点,我认为对认识和了解中医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希望能以此作为大家走近中医的引玉之砖。

美荷缘 发表于 2009-9-12 12:33:24

支持。虽然看的不是很明白。但有感触

王留英 发表于 2009-9-12 13:10:42

在西医学盛行的当今,中医理论在很多人眼中成了过时和落后的象征,他们认为中医没有先进的生化、影像检查仪器,又没有西医学严谨的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等医学理论,仅是凭医生的询问和三个手指的诊脉怎么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呢?很多病人在就医时会问,你检查都没给我做,怎么知道我得的是什么病,怎么能对症下药呢?问得好,因为这正是我要解释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医不通过检查,是否能真的了解患者的病情,是否真的能发现疾病的根源?
我们知道人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其中单个的器官功能强弱或是物质水平高低都不能代表其整体面貌,只有将人体内各个组织器官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才可能得到最科学的结果。因此,中国古代医学家在探索生命与疾病奥秘的过程中,创造出了“整体——平衡”的研究方式,认为人是一个各组织、各器官协调平衡工作的整体,任何疾病都是整体平衡受到破坏的结果(在第四章中有详细的论述)。有了整体—平衡这个标尺,就可以通过疾病表现出来的各种症状,判断疾病对人体的整体平衡破坏的环节和程度,最后得到对疾病的本质性认识(也就是诊断),根据这个认识,我们就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恢复被破坏的整体平衡(也就是治疗),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这个过程称之为“辨证施治”。所谓辨证,就是辨别整体平衡被破坏的环节和程度;所谓施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来恢复被破坏的整体平衡。这就是中医诊断治病的依据所在。因此,中医对疾病的研究,重视的是各种致病因子所造成机体整体平衡的失调,至于平衡失调后脏器组织会出现哪些微观的变化,中医并不看重,因为这些微观的变化只是人体整体平衡破坏后表现出来的一个结果,它并不是疾病的本质和关键,所以完全可以忽略它。“整体平衡”是中医研究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着眼点,中医对疾病的所有认识,都是围绕“整体平衡”来展开的,所以这里我要着重提出来,引起大家注意和重视,在后面很多的内容中都会提到“整体平衡”,有了“整体平衡”观,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医。

王留英 发表于 2009-9-12 13:16:45

有人要问了,为什么通过疾病的外在表现,我们就可以判断人体平衡被破坏的环节和程度呢?一个有经验的园艺师,能够通过植物的外观来判断植物的营养状况和疾病情况,这是为什么?因为植物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外在表现和整体平衡之间存在着直接而密切的关联,当植物整体平衡的某个环节出现障碍的时候,它的枝叶就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不同的变化也就意味着整体平衡受到破坏的类型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植物的外在变化来判断植物内部的疾病情况。人体也是如此,生病时表现出来的各种症状,其实就是整体平衡遭到破坏的结果,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和总结,把这些症状和整体平衡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通过患病时的各种症状来判断体内平衡被破坏的环节和程度了。而且人体比植物更为高级,还具有思维表达能力,可以通过语言将患病时的各种主观不适清楚地描述出来,这些主观感觉更是提供了有关疾病的真实信息,从而使我们能更全面、更准确地判断疾病和治疗疾病。
      通过疾病的外在表现来了解疾病往往比检查、化验更能准确地抓住疾病的本质。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气温低的时候,把手暴露在空气中会感觉寒冷,我们便会很自然地采取戴手套、烤火、搓手等方法来消除手的寒冷感。这其实就类似于一个简单的辨证施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寒冷刺激是引起机体不适的原因,手冷是机体在寒冷刺激作用下的外在表现,通过主观感受,我们能直接地判断出导致人体不适的原因是寒冷,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假如我们感到手冷,要先去化验检查一下,看看什么指标不正常再来考虑如何处理,我想任何人都会认为这是笑话。对疾病来说也是这样,人体的各种外在表现和主观不适是疾病最本质和最真实的反映。比如胃部冷痛、胀痛、隐痛、刺痛所揭示的疾病的本质是完全不同的,在中医的理论指导下,我们可以知道这分别是“脾胃虚寒”“脾胃气滞”“脾胃虚弱”“脾胃瘀血”所造成的,在治疗时应该分别采用“温胃散寒”“理气和胃”“培补脾胃”“活血化瘀”等不同的方法。而如果做检查的话,结果往往是千篇一律的“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因为检查结果只能告诉我们疾病的表面现象,它并不能告诉我们疾病的本质。如冻伤和烫伤都会引起疼痛,检查的结果都是“发炎”,而疾病的本质却有着天壤之别。因此,人体疾病状态下的各种外在表现和主观感受更能反映疾病本质,而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也就更为科学和人性化。

王留英 发表于 2009-9-12 13:30:11

检查和化验其实反映的是人体各脏腑器官、各物质成分在当时的一种状态和现象,也就是疾病对人体造成的后果。如果将这个结果来当作疾病的本质,那么,我们对疾病的认识就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人在健康状态下,其体内部各组织器官、各物质成分之间都是协调平衡运转的,当各种外界或内部的因素导致人体的这种动态平衡被破坏时,人体就会出现各种不适,这就是疾病。平衡被破坏的环节和程度不同,出现的症状也就不同,所以这个症状和人体内在平衡的状态是直接关联的。也就是说,不同的症状反映的是体内平衡被破坏的不同环节和程度。中医学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探索和研究各种疾病症状和人体内在平衡之间的关系,最后实现通过疾病的外在表现来推断人体内在平衡状态的目的。讲到这里,我们明白了,望、闻、问、切这些方法都是用来获取疾病外在征象的重要手段,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判断人体的内在平衡状态,从而抓住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最为可靠的依据,这就是中医不做检查,而是通过望、闻、问、切来实现对疾病的诊断的原理所在。

王留英 发表于 2009-9-12 13:33:05

中医这种通过整体平衡来认识疾病的方法,应该是更符合生命科学的法则的。我们知道,人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体,非但有很多物质我们现今的科学还无法认识和检测,对各物质之间的互相联系与作用更是知之甚少。而且能检测到的物质,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现行的西医学各种检查化验的指标往往是一个统计学处理后的参考范围,它并不绝对,它只告诉我们一种存在,至于在每一个具体的病人身上,它是否直接意味着疾病,我觉得值得商榷。打个比方,人老了头发会变白,皮肤会起皱纹,它和健康成年人的黑发、光滑的皮肤有着显著的差异,这是否也是疾病呢?你当然会说不是。因为产生这一变化的是老年人,我们知道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变化。因此我要说,抛开了“人”这个“活体”,单纯的化验数值并不能作为判断疾病的依据,而中医正是从“活体”这一生命科学最重要的环节入手,时刻关注机体外在表现所揭示的内在本质,因而更有针对性,对疾病的认识也更有远见。但这并不意味着化验检查就一无是处,化验检查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当前的信息,就好比用温度计测水温,温度的高低虽然不能反映疾病的本质,但能让我们了解当前水的状态,温度高了,要考虑到是否有外界热量在起作用,温度低了我们也会想到有致冷因素的存在。化验检查也一样,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体内各物质或脏器的变化,可以知道有关脏器工作状态的信息,通过它,我们可以更细致地了解到人体内在平衡的状态,另外,化验检查的结果也可以作为治疗效果的一种检验和依据。因此,正确看待化验检查,它可以成为中医“望、闻、问、切”的延伸,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合理运用化验检查手段,使之服务于“辨证”过程,也将使中医得到新的发展。中西医要如何结合,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思路。但在结合的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中医的整体平衡观念,如果抛弃了这一点,那就不再是中医,我们也将最终葬送中医。
    了解了这一点,中医“玄”的面纱已经慢慢揭开了,而走下玄坛的中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崭新的医学领域,以下的章节,我将逐一介绍中医的理论、用药、临床等知识,彻底揭开中医神秘的面纱,让我们近距离地进行一次中医探秘吧!

佐君畜牧 发表于 2009-9-12 21:20:04

中医要振兴、要发展,喊几声口号是没有用的,单纯靠政府的扶持也是不够的,作为一门医学学科来说,真正要得到发展,就是要在医疗实践中体现出它的存在价值和作用。对中医来说,这个目标的实现,一方面需要中医工作者坚定不移地在医疗实践中运用真正的中医理论治病,让更多的人能体会到中医带来的真实疗效;另一方面就是要逐步培养公众对中医的信任,只有公众的信任,才能使中医真正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而要解决这个信任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到底是如何治病的、中医能治什么样的病、中医为什么能治疗这些病,只有这样,中医才能为公众所接受和信任。而了解中医的途径,就是要彻底打碎中医头上“玄”的帽子,将中医的本质明明白白地呈现在大家面前,让大家看清楚中医的庐山真面目,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王留英 发表于 2009-9-14 11:37:06

第三章健康的本质
      《辞海》对健康的定义是:人(动物)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的劳动效能的状态。如果我们将先天发育不良或畸形排除在外的话,健康应该符合两个条件:身体各组织器官能正常而协调地运转,从而维持人(动物)体内在的动态平衡;人体主观感觉无任何不适或痛苦。
      我之所以把这两个条件作为健康的基本概念,而且特别提出把人体的主观感受作为健康的一个基本条件,而不是将各种化验检查作为健康与否的标准,那是因为在这里我要提出一个全新的健康概念,而这个概念,是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前提。只有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才能有正确的疾病观。也就是说,只有将健康的含义真正弄清楚,我们才能从正确的方向去认识和治疗疾病。所以,在进入中医领域之前,有必要先对健康的概念作一番探讨。
      人体是由各种组织器官有机结合的整体,组织器官又分别由多种不同功能和性质的细胞构成,各组织器官、各细胞之间通过神经、激素、介质、活性成分等物质发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复杂的整体,任何器官、细胞甚至某种成分的变化,其实都和全身整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和影响。因此,在认识疾病和健康时,我们不能将人的五脏六腑孤立起来研究,而应该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这才符合生命科学的基本原则。我们都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四个盲人分别把大象的耳朵、腿、躯干和尾巴当作大象并争论不休,给人留下千古笑柄。这也告诉我们,如果将人体的五脏六腑作为单一独立的部分来研究,那么由此得出来的疾病和健康的概念可能就是片面的,甚至会犯“盲人摸象”这样的错误。

王留英 发表于 2009-9-14 11:46:28

事实上,现有的检查设施和仪器,往往只能观察到人体某一器官或某一成分的局部情况,它无法认识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比如胃镜,它能看到胃的表面情况,有无溃疡、有无出血、有无炎症、有无肿瘤、有无反流,但它无法观察到胃的整体功能运转情况,以及胃和整个人体之间的联系,因此,检查结果其实只能告诉我们一种存在的表面现象。如果把这个结果作为诊断疾病或是判断健康与否的依据,很可能就会导致错误的发生。因为,我们在胃镜中所见到的,只是各种因素作用下胃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现象,它并不能告诉我们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以及这种现象所代表的本质意义。比如胃部不适时通过胃镜检测到胃部有幽门螺旋杆菌,这个检查结果只是告诉我们在致病因素影响下,胃部出现了幽门螺旋杆菌过量繁殖这一现象,它不能告诉我们产生幽门螺旋杆菌的根源是什么,更不能告诉我们幽门螺旋杆菌和胃部炎症以及人体整体平衡之间的关系。而一旦将胃镜检查的结果作为疾病的本质来治疗,那我们实际上并没有、也不可能阻断胃部不适产生的根本原因,所以往往达不到长期的和根本性的疗效。打个简单的比方:一潭发臭发黑的死水,通过对水质的化验可以发现,水中的腐败菌大量滋生繁殖,但如果我们就此认为,腐败菌是潭水发臭发黑的根本原因,希望用杀死腐败菌的方法来改善水质,那谁都知道这种方法不可取。因为这忽略了水发臭发黑的根本原因是潭水失去流动性后,其整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形成了适合腐败菌滋生繁殖的环境,从而出现水质发臭发黑的现象。如果不从根本上去除腐败菌滋生繁殖的环境(如引入活水,恢复水潭的生态平衡),采用杀灭腐败菌的方式是不可能使水质得到根本改善的。对疾病的认识也是同样,只有将人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我们才能得到正确的疾病观。

王留英 发表于 2009-9-14 11:54:51

在自然科学领域,科学家已经认识到微观与整体的矛盾,其“不相容原理”认为:“一个系统的复杂性增大时,我们使它精确的能力必将减少,在达到一定的阈值以上时,复杂性和精确性将互相排斥。”将之引入医学领域,我觉得同样正确。人体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复杂性应该超过任何现有的事物,过分精细化的研究会使我们反而无法正确地认识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认识到精确与模糊的优劣,在中医经典《内经》中就提出: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可以数推,以象之谓也。这句话就明确提出了宇宙万物的无限可分性,由十推百、由千推万,永无止境。所以用这样的方法来探讨宇宙和生命科学是不适宜的,“不可以数推”是对精确论的否定,“以象之谓”是指中医学采用了另一种方法,也是更科学的方法,那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通过事物表现出来的外部征象来探索事物内部规律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思想核心就是“整体”和“平衡”,我称之为“整体—平衡”理论。所谓“整体—平衡”,就是指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始终是从两方面出发:①整体。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任何局部病变都和整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认识疾病时,我们需要始终从整体出发。②平衡。任何疾病的产生都是整体平衡遭到破坏的结果,而平衡的不同环节遭到破坏会产生不同的症状,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人体外在症状的分析和研究来判断体内平衡的破坏情况,从而掌握疾病的本质、把握疾病的转归。
      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才能将局部病变和整体情况密切联系起来,认清楚疾病的全貌;将平衡作为人体正常运转的准则,才能根据疾病的不同表现来判断疾病的真正根源。“整体—平衡”理论使得中医学通过人体的外在表现来探究内部规律成为可能,也才使中医学在探索生命奥秘和疾病本源的时候,走上了一条和现代医学迥异的道路。“整体—平衡”的研究方法,使我们对生命奥秘的认识超越了微观分子的水平,从而可以用一种全面、整体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疾病。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美和丑我们能一眼分别,而且不同的人对美丑的判断标准也不尽相同,如果说要通过显微镜下细胞排列的顺序、细胞成分、细胞种类以及细胞数量等精确数据来作为美和丑的判断标准,那恐怕是天方夜谭。再比如,皮肤搔抓后会发红,这谁都不会将它当成病,如果不管整体情况,单独把这块皮肤放到显微镜下观察的话,我们会看到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于是会产生“局部炎症”的判断,这就是微观化的错误。再者,人体是一个生命体,体内各物质成分、组织细胞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代谢,这些运动、变化、代谢构成了一种动态的平衡,这才是生命的本质所在。而各项微观的检查数据,往往只能告诉我们在某时某刻体内某物质成分的数值指标,它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时刻变化着的。比如运动时的心率比静止时的心率要快很多,所以不能单纯凭心率的快慢就判断心脏有无疾病,而是需要将心率和当时所处的机体状态结合起来。和心率的道理一样,任何一项化验检查得到的数值,我认为都应该和机体当时所处的状态相结合,只要这些指标符合机体当时的动态平衡的要求,那就是正常的,反之就是病态的。因此,单纯凭化验检查结果作为诊断疾病的标准,我认为是不符合生命科学的特性的。而中医学“整体—平衡”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使我们在忽略了生物体内部繁复而又千差万别的结构、成分以及时刻变化运动的动态过程的同时,牢牢把握住了生命运动在各种情况下的变化规律。疾病虽有千变万化,但逃不出中医的表里、虚实、寒热六纲,逃不出中医内伤、外感、不内外三因,逃不出中医卫气营血、六经脏腑之定位,这样,虽然没有微观化的检查,但我们对疾病的治疗却更有针对性并且更富人性化。而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的各种检查仪器,也为我们探究人体的整体平衡规律提供了更多的线索,但在运用这些检查时,我们应该重视这些检查结果和整体平衡之间的关系,以一种动态平衡的角度去看待和运用这些化验检查。

王留英 发表于 2009-9-14 11:57:57

既然人体是一个有机协调的整体,那么整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制约势必成为整体协调运转的重要因素。联系是保证各组织器官成为一个整体的重要条件,没有联系,那么人体各组织器官各自独立工作,就不能构成一个整体;制约则是保证各组成部分发挥最大的整体作用的重要条件,没有制约,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就不能协调工作,那就无法实现人体的动态平衡。既有联系又有制约,这才能最大限度保证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各系统、各器官之间的协调运转和动态平衡。脏腑作为完成正常生理活动的主要部分,各自担负着不同的生理功能,比如心脏负责提供血液循环的动力,肝脏负责储藏血液和解毒,脾脏负责造血和免疫,肺脏负责呼吸和氧气交换,肾脏负责排出代谢产物和生成尿液等。各个脏器虽然分工不同,但不是互相独立和分离的,它们在完成自身功能的同时,又是和其他脏器紧密相关和互相影响的。中医在医疗观察和实践中发现,五脏之间存在着有规律可循的联系和制约关系,并将这种关系通过“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的理论阐述出来。其中“五行相生”指的就是脏腑之间的互相联系和促进的关系,而“五行相克”指的是脏腑之间的互相制约的关系,五脏通过这样的联系和制约,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共同维护着人体内在的动态平衡。了解这一点,我们便不会觉得“五行”是什么玄乎的东西了。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五脏和五行的具体对应关系,以及五脏之间的联系和制约关系。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认识物质世界的一种方法,古人通过对各种物质基本特性的分析和归纳,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五种基本元素构成,那就是木、火、土、金、水五行,其中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特性。木的特性是向上生长和向外舒展,因此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木”。火的特性是温暖、上升,因此凡是具有温热、升腾、活动、上升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火”。土的特性是孕育、滋养,是万物的生长的基础,因此凡是具有承载、受纳、孕育、生化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土”。金的特性是收敛、沉降、稳定,因此凡是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和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金”。水的特性是滋润、向下、寒凉,因此凡是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水”。中医学根据五脏在人体中的不同作用和特性,将五脏和五行一一对应,发展出了中医五行学说。其中,肝具有条畅情志、疏泄气机(指气的运动状态)的作用,与木的特性相类似,故属木;心具有推动血液的运行和温煦机体的作用,与火的特性相类似,故属火;脾具有运化饮食精微、造血、免疫等功能,是人体各组织器官营养物质的来源,与土的特性相类似,故属土;肺具有呼吸、交换物质以及沉降气机的作用,与金的特性相类似,故属金;肾具有排泄小便,调节人体水分平衡的作用,与水的特性相类似,故属水。
      需要指出的是,中医学上五脏的概念并不等同于解剖学上五脏的概念,中医的肝、心、脾、肺、肾并不单单指这五个脏器,而是包括了和这五个脏器有关联的各个系统的功能。可以这么说,中医所称的五脏,实际上就是五个有着各自功能特性的系统。比如说中医学上的“肝”实际上包括了现代医学部分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的功能,“心”实际上包括了部分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等的功能,“脾”实际上包括了消化系统的功能,“肺”实际上包括了呼吸系统和淋巴系统等的功能,“肾”实际上包括了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等的功能。中医对五脏的这种认识,正是在“整体—平衡”的研究方法下得出的,因为五脏在体内并不是单独存在,五脏要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必然和其他脏器、组织以及体内各种物质之间发生各种密切的联系,我们如果无视这种联系的存在,而将五脏孤立起来,作为五个单独的器官来研究,那么我们对五脏的认识往往是不全面的,甚至会出现错误。而中医学则通过五脏在完成生理功能的过程中和整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和联系来研究五脏。比如中医“心”的概念的形成,是因为我们在受到惊吓、恐慌或思虑的精神状态下,往往会出现心慌、心悸等反应,故而中医将神志划归于“心”;而当我们心情郁闷,情志不舒畅或发怒时,往往会出现胁肋胀痛、肝区闷胀等不适反应,故而中医将调畅情绪功能划归于“肝”。这种联系归类的研究方法使得生命活动中的各器官和系统之间的动态联系得到充分的认识,而摆脱了解剖研究中孤立、片面、单一、静态的研究缺陷,并且使五脏的意义远远超过了解剖学上五个脏器的概念,而是形成了以肝、心、脾、肺、肾五个脏器为中心的系统,这五个系统概念的形成,也使得中医能站在整体的高度来审视和判断五脏在生命体中的功能状态。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理论文章连载(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