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为春季的主气,大风、汗出受风、体虚受风都会导致发病。由于风有流动性、吹袭性、走窜性、开泄性,加上一年四季都有风的存在,因此风邪是“六淫”致病中最常见的因素。很多其他的外邪,如寒邪、热邪、湿邪等也常常借助于风邪的这个“活动性”而侵犯人体,所以古人又称风邪为“百病之长”。风邪侵袭人体,多影响肌表和上半身,所以皮肤、胸背及头部疾患多与风邪有关。风邪导致的疾病,在临床上常常会出现下面的特征性表现:①发病迅速,变幻多样,发无定处。如风疹,起病快,发无定处,此起彼伏;②游走性关节疼痛。如风湿性关节炎,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痛无定处;③皮肤瘙痒,痒无定处,遇到风吹则更加厉害;④汗腺分泌亢进,出汗怕风;⑤脉象浮。
在上面这些风邪致病的特征性表现中,发病突然是一个很有参考价值的特征。很多疾病虽然患者并没有明显感受风吹,但我们可以根据其突然发病的特征,认为是风邪所引起。
我曾治疗一个中年男性患者的急性腰痛。患者半夜里突然出现腰痛,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当时即前来急诊,经过拍片等检查未发现异常,服用了止痛药仍无法缓解疼痛,挨到上午8点,由家人抬来门诊。患者痛苦状明显,腰部肌肉紧张,整个腰背均有压痛,腰部各方向活动均明显受到限制,没有明显的怕冷、乏力症状,食欲正常,大小便也没有异常,双手的脉象都呈浮弦。我根据风邪致病的特征诊断为风邪袭络,给予处方:麻黄15克,桂枝15克,细辛6克,川乌9克,草乌9克,炙甘草9克,生白芍30克,1剂。并嘱咐患者,将药浓煎半小时,乘热服,服后多盖衣被睡上一觉,让全身微微出汗为宜。第二天,患者自己走着前来复诊,并欣喜地告诉我,昨天药服下后,就觉全身暖和,逐渐有汗出,汗出后就觉得疼痛好像减轻了一大半,腰部活动基本上恢复正常,只是在活动时略微还有些牵掣感。这是由于风邪虽去,腰部经络中的气血运行还不畅快,我又给开了2帖舒畅气血的药:当归10克,鸡血藤15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宣木瓜10克,独活10克,杜仲10克。服完后诸症消失,腰部活动恢复正常。
此外,很多感染性疾病的早期也常和风邪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在治疗时,常根据风邪与寒、热等其他邪气的夹杂情况而给予去风寒或是去风热的治疗。 寒邪
寒为冬季的主气,冬季气候寒冷、气温骤降或夏季贪凉取冷都会导致寒邪致病,多见于素体阳气不足,对寒冷刺激抵抗力较差者。寒有什么特点呢?我们都知道热胀冷缩,还有水遇冷就会凝结成冰块,这两个现象说明,寒邪具有使物质收缩、分子运动变慢的特性,中医把寒邪的这种特性描述为“寒主收引”和“寒性凝滞”。寒邪引起的疾病,往往会出现下面这些特征性表现:①疼痛。寒邪伤于肌表,则表现为一身尽痛;寒邪伤于脘腹,则为胃脘冷痛;寒邪伤于关节,则为关节剧痛。这都是由于在寒邪的影响下,人体的血液循环变慢,甚至凝滞不通,导致人体组织器官因为缺血而发生功能障碍。②畏寒无汗,手足厥冷。这是在寒邪的凝滞作用影响下,人体血液循环变慢、新陈代谢抑制、产热减少、汗腺分泌减少的结果。③肢体拘挛、少腹拘急、身体蜷卧。人体在寒冷环境下会自动蜷缩身体,这是因为通过蜷缩身体可以减少人体热量的散发,从而减少寒冷对机体造成的影响,而肢体拘挛、少腹拘急正是寒邪收引特性的体现。 暑邪
暑为夏季的主气,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到立秋之前。暑热对人体的影响往往是因为环境温度高,人体在高温环境下产热与散热的平衡失调所致。因此,自身调节能力较弱的老人和儿童就容易发生暑病。在临床上,由暑热引起的疾病往往有两种类型:一是汗腺闭塞,散热不足,出现高热无汗、心烦面赤、脉象洪大等症状。二是汗出过多,机体脱水,出现汗出如洗、口渴喜饮、尿赤短少、气短乏力等症状,甚至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脉数而无力或虚大。
另外,暑季天气炎热,所以人多贪凉喜冷,比如夜宿于露天、多食冷饮、汗出后洗冷水澡或汗出后马上吹空调等,这往往会导致寒邪乘机侵犯人体,造成头痛恶寒、胃脘冷痛、大便溏泻、纳食不香、脘闷恶心等症状,这其实并非暑邪所引起,而是因为暑季贪凉,寒邪伤人而引起,所以古人称这种情况为“阴暑”,以区别于真正暑邪所引起的“中暑”。 湿邪
湿为长夏(即梅雨季节)的主气,尤其多见于江南,因为江南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势较低,气候潮湿多雨,所以湿邪导致的疾病更为多见。涉水淋雨、久居潮湿之地、气候潮湿、冒受雾露等均可导致湿邪为病。湿邪所引起的疾病,常常有下面的特征:①沉重重着、胀满痞闷。我们在浴室里或是大雾天气里常会有胸闷、呼吸不畅等感觉,这就是因为“湿”具有重浊、妨碍气机流通的特性,所以湿邪导致的疾病往往也会表现出沉重疼痛、痞满憋闷的特征。如湿邪侵犯头部,会出现头部沉重疼痛,就像有毛巾包裹在头部,或像有重物压在头部,以及头目困重不爽等症状;如湿邪侵犯四肢,则会出现周身酸重乏力等症状;如湿邪侵犯关节,则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湿邪侵犯肌肤,则会出现皮下水肿,按之凹陷,或皮肤起水疱,挑破后渗出液体等症状;湿邪侵犯肠胃,则会出现大便稀溏,甚至水泻等症状;湿邪侵犯心胸,则会出现胸部痞闷、胀满不适等症状;等等。②秽浊不清、黏腻不爽。湿邪的这个特征常会表现为面色秽垢(面部看上去不清爽,就像是粘有污垢,但又擦不去、洗不掉);白带增多,气味腥臭;大便黏腻不爽快,解后又想解或大便夹杂黏胨样物;小便浑浊,涩滞不畅;痰白而黏,滞于喉部不易咯出;舌苔厚腻;等等。③病程缠绵难愈。因为湿邪具有上面讲述的重着、黏腻的特性,所以湿邪导致的疾病常常病程长,易反复,缠绵难愈。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潮湿的环境适合真菌和霉菌的生长,因此,湿邪为病,常常可以在局部的化验检查中发现真菌或霉菌,如湿疹、真菌性皮炎、霉菌性阴道炎、霉菌性肺炎等,而使用杀真菌或霉菌的药物来进行治疗临床效果并不好,而且容易造成菌群失调、肝肾损害等不良后果。对这类疾病,中医的治疗很简单,也很有效,这就是“祛湿”。“祛湿”就好比是用干燥剂,体内的湿气去除了,霉菌、真菌当然就无法存活了,也就无法对人体造成损害了,何必费心去杀呢? 燥邪
燥为秋的主气。初秋尚有夏季的余热,所以燥邪多与温热邪气相兼,中医称之为“温燥”;深秋则已有冬季的寒气,所以燥邪多与寒邪相兼,中医称之为“凉燥”。但不论“温燥”还是“凉燥”,燥邪的主要特征就是干燥,容易损伤人体津液,所以燥邪侵犯人体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都是以“干燥”为特征,如:口鼻干燥,咽干喉燥,皮肤干涩、皲裂疼痛,毛发枯而不泽,大便干结不通,舌苔干而不润,目睛干涩,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等。 火(热)邪
火与热往往并称,这两者之间只是一个程度的轻重,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究其本源,都是致病因子扰乱人体的体温调节,导致器官功能状态过度亢进。因此火热邪气引起的疾病往往具有发热和机能亢进这两大特征。热(火)邪导致的发热可以表现为发热恶寒和只热不寒两种类型。发热恶寒的意思就是体温升高,但患者又有怕冷的感觉,这是人体散热功能障碍(汗孔闭塞,人体无法通过出汗这种方式来散热)的结果,大多数的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常会出现这种表现,中医认为这是热邪和风邪一起侵犯人体肌表所引起。只热不寒就是指体温升高,而且没有怕冷的感觉,这往往是人体产热过多的结果,常见于人体新陈代谢亢进性疾病或是感染性疾病的中后期等。至于机能亢进,临床上常表现出来的症状有:心烦失眠、心动过速、多食易饥、急躁易怒、尿频尿急、狂躁妄动、神昏谵语、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皮肤发斑、各种出血、痈肿疮疡等。 上面讲了“六淫”致病的一些特征,下面我们再来讲另外一种“外邪”——疫疠。疫疠是在某种特定的气候、环境因素影响下出现的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病邪。它和“六淫”邪气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具有传染性。产生疫疠的原因多是气候反常(如冬季过暖、酷热、湿雾瘴气、春季反寒等)、自然灾害(洪灾、旱灾、地震等)以及各种人为因素(如过度砍伐、滥捕野生动物导致自然生态破坏等)。疫疠在中医上又称为“异气”“戾气”“毒气”等,其根源是在特定的因素(如气候、环境、灾害)影响下,某些平素数量稀少的微生物过度繁殖,由于人体平素缺乏对这类微生物的适应能力,所以常会在这些微生物的影响下发病。疫疠致病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传染性强、易于流行;②和一定地域或气候因素有关;③发病急,病情多重;④流行区域内发病症状多较相似。
不管是“六淫”还是疫疠,大多包含着各种微生物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其中微生物的种类繁多,有很多尚不为我们所认识,对待它们引起的疾病,中医学创造了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这一章所介绍的“辨证求因”的方法。将外邪致病的本质确定为体内动态平衡被破坏,并通过对各种因子作用于人体后出现的症状的研究,来推断体内平衡破坏的环节和程度,从而在无须知道微生物的种类和形态的情况下,能找到治疗这类疾病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也就是恢复机体被破坏的内在动态平衡)。认真思考中医学这种将人体内在变化作为医学研究主体的思路,将有助于我们对生命和疾病进行全新探索。 接下来是讲气、血、津液,这里我概括一下。气血津液都是机体之中的物质存在,是维持生命的基础。这里的气泛指一身的正气,主要是维持或推动全身各组织、脏腑的正常运转或功能。血即经脉中所流动的液体,起全身的营养作用。津液则是全身水液的总称,对机体起濡润及排泄废物的作用(因原文内容颇多,对我们养鸡有个了解即可,因此从略)。
下面是中医藏象学说,主要是脏腑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希望大家能够继续阅读。
Re:Re:中医理论连载文章(转载)
引用第1楼尉氏鸡鸭门诊于2009-09-10 14:20发表的 Re:中医理论连载文章(转载) :坐上沙发慢慢欣赏王老师的文章,对于中医,我支持
希望王老师还能继续发表这样的文章
人体精气的仓库
元阴、元阳、气、血、津液构成了人体的基本物质,这些物质为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提供了能量和动力,人体要很好地使用和分配这些物质,就需要在体内有储藏场所,这就需要引入“五脏”的概念。所谓五脏,就是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为什么这五个脏器要叫“脏”?“脏”在古代写作“藏”,“藏”有两个含义,一是深藏在内的意思,二是储藏、蕴藏的意思。第一个意思好理解,深藏嘛,心、肝、脾、肺、肾自然都深藏在体内,我们无法从体表看到和触摸到。那么“储藏、蕴藏”又怎么理解呢?《内经》上称五脏“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什么是“精气”?“精气”就是元阴、元阳、气、血、津液等人体物质的精华。原来,五脏储藏的就是元阴、元阳、气、血、津液等人体基本物质的精华,是人体五个藏精气的仓库!
五脏储藏精气对人的生理活动有什么作用呢?我们来看看自然界的现象。中国有五大淡水湖,分别是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这五个淡水湖可起到蓄水和调节的作用。在雨水多时通过河流将水储存到湖中,干旱时又将水补给到河道中,从而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下尽可能保持河流水位的平衡,使之既不泛滥而成为涝灾,也不干涸而成为旱灾。如今旱涝频发,与当初填湖造田导致湖泊蓄水调节功能下降不无关系。人要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也需要合理分配、储藏、调节、使用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和能量,人体的五脏,就好比五个淡水湖,起到了储藏和调节人体精华物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作用,这就是五脏的本质所在!那什么又叫“满而不能实”呢?元阴、元阳、气、血、津液这些人体的基本物质在五脏中得以储藏,并不是以具态物质存在,而是以其精华形式(也就是某种能量形式)存在,所以称其为“满而不能实”。好比一个瓶子,可以使其充满气体,但因为气体并非具态的物体,所以不能使瓶子填实。五脏所藏精气不同,在生命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就不同,下面我们就逐一来探讨五脏的功能。 在讲脏腑之前,首先要建立一个概念,那就是中医所称的脏腑并不等同于西医学解剖意义上的脏器。在日常的医疗过程中常会遇到这样的事,对腰膝酸软、小便频数的患者,我们会说他是“肾虚”,而患者往往很难理解什么叫“肾虚”。好端端的肾怎么会虚呢?或是将肾虚理解为肾脏有毛病,从而引起不必要的担心,这都是因为误解了中医脏腑的概念所致。在中医上,一脏一腑都是人体某一功能的集合体,也就是说,中医是把人体某一系统的功能综合在一起,将其命名为某一脏或是某一腑,而不是单一解剖学上的脏腑。中医上的一个脏腑就相当于西医的一个系统,而一个系统功能的完成要很多物质作为基础,中医就将这些完成这一功能的物质看作是脏腑中所蕴含的“精气”。就拿上面的“肾虚”来讲,它其实指的是完成“肾”这个系统的功能所需要的物质的不足,也就是“肾”所藏的精气不足,而并不是肾脏本身的疾病。因此,我们在认识和理解中医脏腑时,要抛开西医解剖学上脏腑的概念,建立起一个中医的脏腑概念。
脏腑是人体完成各种生理活动的核心器官,脏腑功能一旦失调,轻则致病,重则导致死亡。因此,研究和探究五脏六腑在人体中的作用,以及疾病状态下所出现的症状,是医学中不可忽略的部分。但五脏六腑深藏在体内,古代又没有现代的B超、X光、CT、核磁共振等先进的仪器设备,如何探究体内脏腑的功能和病理变化呢?脏腑虽然深藏在体内,但脏腑在体内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通过血管、神经以及各种物质和全身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脏腑功能的各种状态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部位在人体的外部得到体现。中医学就是通过对脏腑与整体之间关系的研究和探索,创造了独特的“藏(音“葬”)象”学说。所谓“藏象”,就是“藏之于内而象之于外”的意思,也就是说,机体五脏六腑虽然藏在体内,无法被看到和触摸到,但它们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均可以在体外表现出来而被观察和了解到,因而我们就能利用观察、了解到的体外的变化来推断体内五脏六腑的病变情况。 藏象学说指明了中医学的研究思路和方向(从机体的外在表现推断体内脏腑功能的变化),成为中医学理论的立足点,有了它,中医的望、闻、问、切就有了可靠而客观的依据,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才有了正确而科学的途径。而当了解和认识了“藏象”这种研究生命奥秘的方法之后,我们才不再会觉得中医“玄不可及”,才不会因为中医不借助仪器的检查而指责中医“不科学”。中国古代医家通过医学实践给我们留下了这份珍贵的医学遗产,其科学性可谓烛照千古,在“藏象”理论的指导下,中医脱离了对脏腑单一而微观的研究道路,走上了一条将脏腑和整体相关联的整体研究道路,使得我们对脏腑的着眼点放到全身,而不仅限于脏腑本身,从而对疾病有了一个更高和更全面的认识。下面我们就具体来谈人体内这五个藏精气的仓库——五脏。
心脏,是人体唯一一个能不受意念控制而自主搏动的脏器,正因为其独一无二,所以,中医学赋予心在人体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中医称它为“君主之官”。心所藏的精气是什么呢?中医称其为“神”。什么是“神”?“神”不是人体元阴、元阳、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的任意一种,而是它们的综合、集中反映,也就是说“神”是包含有人体元阴、元阳、气、血、津液所有物质信息的一种精气。正因为心所藏的“神”的特殊性,也就决定了心在人体中地位的特殊性,它对人体各脏器和各物质就具有了统领和主宰作用,所以被称为“君主”。心通过自身的搏动和血管构成的闭合回路将血液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身各处,外达肌肤腠理,内至脏腑筋骨,无处不到,提供给各组织器官活动所需的养分,并带走其活动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以说,心的功能旺盛则全身组织器官得到的营养就充足,反之,全身组织器官就会因营养不足而功能减退,甚至衰竭。心在血液循环中的这个动力作用,中医称为“心主血脉”,“主”,就是主持、主宰的意思。
除了对血脉的作用外,心还有一个重要功能,那就是“心主神志”。现代医学认为,神志(也就是人的意识活动)是大脑的功能,中医为什么称“心主神志”呢?我们知道,人体任何组织器官的活动都需要营养的物质支持,而大脑更是人体血流量最大的器官,大量的血液所携带的氧气是大脑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而心脏正是保证大脑血液供应的原动力所在。心的功能强盛,则神志活动就能得到充足的物质保证,心的功能衰弱,则神志活动就无法得到正常的营养支持。更重要的是,任何意识活动,都有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而心所藏的“神”是人体基本物质的精华所聚,“神”无疑是人的意识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所以心主神志理论的提出,使我们对精神活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那就是精神与物质之间的联系。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精神紧张、思虑过度或受到惊吓时,往往会出现心慌不宁甚至悸动不安的情况,有时还会有失眠、多梦等症状的出现,西医学认为这些症状的发生都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但却缺乏很好的治疗方法。中医从心所藏“神”对意识活动的重要性这个角度出发,认为这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发生,是心所藏“神”不足所致,从而运用补养心气的方法来治疗心慌、失眠、多梦,在临床上取得很好的疗效。 心是人体中的“君主”,但和一个国家一样,人体光靠心这个“君主”是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那就要求其他的器官来辅佐心,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这个辅佐作用通过肺和肝来完成。肺,中医称为“相傅之官”,“相傅”就是辅助的意思,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总理,内外国事都要操心。那么,肺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辅助心这个“君主”来完成人体的“内外国事”呢?肺在中医上又称为“华盖”。华盖是古代皇帝头顶打的黄伞,肺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左肺又是覆盖于心脏上方,起到了保护和遮盖心脏的作用,所以古人称之为“华盖”。再来看肺的生理功能。提到肺,我们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呼吸,通过肺的呼吸,人体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并且吸入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肺部的血液循环(西医称为肺循环,也叫小循环),将氧气运输到全身各处,以供给全身组织器官利用,中医把肺的这个功能称为“肺朝百脉”。为什么叫“朝”呢?以前封建社会,诸侯、大臣进见天子称为“朝”,这个“朝”的过程是怎样的?首先是各诸侯、大臣从四面八方会聚到朝廷,朝拜天子,然后大臣们各自将自己的想法上奏给皇帝,然后由皇帝根据大臣的意见,制定各种旨意,各大臣再把皇帝的旨意传达到地方,并具体付诸实施。我们再来看看肺和百脉的关系。百脉在肺汇聚,接着就和肺进行气体交换,也就是排出自身的二氧化碳,吸入肺中的氧气,交换完之后,再将氧气运输到全身各处,供给全身各组织、器官使用。肺循环的这个过程和诸侯朝天子的过程何等的相似!
肺的呼吸,除了气体交换之外是否还有其他作用呢?在呼吸过程中,除了物质的交换,肺还能直接和大气接触,而大气中除了各种物质成分,它还具有一种信息,那是综合了温度、湿度、气压等的信息,我们称之为“气”。这个“气”不同于常说的空气、气体的“气”,也不同于前面讲的人体基本物质中的“气”,它是指中国天象学中的一个概念。一年有四季,气候有着周期性的更替,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事实上天气每日都有着不同的变化。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每过五日,气候就会有一个明显的质变过程,这个气候中最小的变更单位,中医称为“候”。而“气”呢?中医称“三候为一气”。三候就是十五天,因此“气”就是每过十五天气候出现的实质性的变化。十五天一个变化,一年就是二十四个“气”,这就是我们熟悉的二十四节气! 肺和大气直接接触,当然是最直接感受到节气变化的脏器,可以说,肺好比是一个气候的接受仪,能敏锐地感知节气的变化,并根据变化调节自身的生理功能,使人体能适应各种气候环境。肺对节气的感知和适应能力决定了肺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那就是“主治节”。关节炎患者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每逢节气,关节就会出现明显的酸痛症状。既然节气的变化和人体的关节有着密切联系,而肺又是人体感知节气变化,调节自身状态的器官,那么,肺对人体关节就也相应具有治理作用,这就是中医所称的“主治节”。讲到这里还没提到肺所藏的精气是什么,别急,我们马上就来探讨这个问题。前面已经提到,肺在脏腑中位置最高,这就使得肺还具有另一个作用,这就是在上一章中提到的肺在体内津液输布中的作用。我们再来重温一下《内经》关于津液在体内的输布过程: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水通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其精华部分最终是“上归于肺”。原来肺中所藏的精气就是津液的精华之气,通过肺对津液的储藏和释放,以灌溉人体的各组织、器官,所以中医又称肺为“水之上源”。我们把肺的这个储藏功能和自然界一对照,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河水是高山冰雪融化流入河道所致。冰雪就是水凝聚而成的精华,高山就具有储藏水的精华的功能。这么一比较,肺和高山具有多么类似的作用和地位啊。这就是中医对生命科学的探究方法,用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探讨人体生命奥秘的方法。
下面我们来看心的另一个助手——肝。中医称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将军的职责当然就是要保证国家的内在安定,而要很好地完成这个职责,就需要采取各种手段和谋略来协调各方的关系,肝在人体内就扮演着这个“将军”的角色,对全身各脏器之间起着疏导和协调的作用。在肝的疏导和协调下,人体各脏器才能协调运转,而不至于各自为政。肝的疏导和协调作用,从“肝”字的构成我们也可以看出。左边形旁是月,表示肝的质地是肉质的;右边声旁是干,有冒犯、干预的意思,也就表明肝脏的特性就在于干预、协调体内其他脏器的功能活动,中医学将肝的这个特性称为“肝主疏泄”。“疏”是疏导,那么“泄”呢?很多中医书上将“泄”解释为“发泄”,这样的解释我觉得还不够准确和贴切。心情郁闷得到发泄之后的感觉是什么?我觉得这个“泄”字解释为舒畅、畅快更为符合肝的特性。肝的疏泄作用不但表现在对脏腑的疏导和调节上,更表现在使情绪舒畅、畅快上。我们平时把生气称为“动肝火”,这就是肝对情绪的舒畅作用失调而导致。 那么,肝为什么会具有“疏泄”作用呢?肝又是靠什么来完成“疏泄”呢?这就要归功于肝所藏的物质——血。有了这个“血”,肝就具有了疏导脏腑、舒畅情绪的资本和能力。为什么血有这么大的作用?前面说过,血是人体一切脏腑组织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样也是人类精神意识活动的能量提供者,所以血对人体脏腑组织和精神活动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日常生活中当两个人产生纠纷时,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当然是使纠纷双方都得到利益的满足。对脏腑来说,最大的利益莫过于对血的需求,肝正是通过对所藏的血的调节和分配,来起到对各脏腑的疏导、协调作用,并达到舒畅情绪的目的。肝对血的储藏、分配作用,一则可以调节人体在各种状态下各脏腑对血的不同需求,不至于在剧烈活动、情绪激动等需血量增加的情况下,各脏腑因争夺血而发生“冲突”,二则可以保证人体进行精神活动所必须的血液支持,避免因缺血而导致精神活动受到抑制而出现情绪抑郁、心情不舒等疾病。
肝在中医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罢极之本”。现在大多数的中医书把“罢极”解释为“疲劳到极点”,我认为有失偏颇。“罢”有两个含义:一是停止、休止的意思,二是可以通“疲”字,有疲乏、劳累的意思。这里的“罢”应该取哪一种解释呢?我们放一放,先来看一下“极”的意思。“极”就是“极点”的“极”,我们说“物极必反”,这个“极”就是物质状态发生根本转变的一个临界点。比如说月满月亏,月亮到了最圆(望)之后又要逐渐变缺,等到了完全看不到(朔)之时,又会逐渐丰满,直到恢复为圆形。这个过程中朔和望可以看作是月亮变化的两个“极”,物质到了“极”的状态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知道了“极”的含义再来看“罢极”。把它解释为“疲劳到极点”显然无法令人信服,而把“罢极”翻译为“一个状态发展到极点之后向另一个状态发展”更为贴切。我们知道,人体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其生理变化要随时和自然保持协调和适应,这样人体才会健康。如春夏气温升高,人体就会通过血管扩张、肌肉松弛、汗腺分泌增加来适应外界的温热环境;秋冬气温降低,人体就会通过血管收缩、肌肉紧张、汗腺分泌减少来适应外界的寒冷环境。人体如何来实现与自然的“同步”呢?上面我们讲到肺通过对自然界“气”的变化的感知来调节人体,但“气”的变化是细微的,十五天就是一个“气”,因此可以把“气”看作是外界环境的量变,当“气”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那就会导致质变。这个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极”?比如说春天气温转暖,温热的“气”逐渐积累,到夏季达到极点,然后开始向反方向发展,在秋季气温开始变冷,寒冷的“气”逐渐积累,到冬季达到极点,然后又向温热发展,如此反复循环,形成一年的四季。其中冬春之交和夏秋之交可以说是气候的质变的临界点,也就是“极”,到了“极”,气候就会向一个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