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1|回复: 1
收起左侧

[分享] 一夜“破6”!猪价上涨势不可挡,多地单日上涨超4毛!三大利好,接下来又是全线飘红?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来自
河北衡水
发表于 10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截至10月28日,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已全面突破6元/斤大关,多地猪价呈现“报复性上涨”态势。据中国养猪网数据显示,10月28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2.20元/公斤,较昨日上涨0.28元/公斤。这一价格较10月中旬11元/公斤的低点上涨超过11%,标志着生猪市场在经历连续下跌后终于迎来一轮像样的反弹。

猪价全面破6!三重因素推动行情上涨

中国养猪网最新数据显示,生猪价格呈现持续上涨态势,全国猪价一片飘红。今日外三元生猪均价约为12.20元/公斤,较10月中旬11元/公斤左右的低点累计反弹超过11%。此轮上涨主要受三方面因素驱动:

14.png

气温下降带动消费回暖

十月中旬以来,冷空气活动频繁,国内南北地区气温大幅下降,南方地区顺利入秋,北方多地甚至提前入冬。寒冷天气促使居民对肉类消费需求增加,特别是对大体重猪的消费需求转强。同时,市场对即将到来的南方腌腊季节充满期待。南方腌腊活动已零星启动,食品加工企业开始提前备货,这部分季节性需求预计将在11月中下旬集中出现。

二次育肥集中入场

随着标猪与肥猪的价差大幅走扩,二次育肥的积极性明显转强。养殖端看好后期猪价前景,特别是对中大猪价格在南方腌腊周期的表现抱有期待。秋粮玉米上市后饲料成本回落,造肉成本大幅下降,进一步刺激了二次育肥入场。华东、华中地区二次育肥入场比例已达40%-60%,分流了部分流向屠宰场的猪源,加剧了供应偏紧的局面。

供应端短暂收紧

月末阶段,集团猪企出栏计划完成较好,呈现明显缩量操作。部分头部猪企有尝试拉涨的现象。同时,社会养殖场(散户)因看涨后市而选择压栏惜售,导致市场上生猪供应暂时偏紧。屠宰企业为保障正常生产需求,不得不提价保量,从而推动猪价整体上升。

15.png

影响后续猪价的关键因素

尽管猪价短期反弹,但供需格局并未发生实质性转变。三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量高达4.37亿头,同比增长2.3%。能繁母猪存栏虽环比减少0.2%,但仍处于4035万头的较高水平,较正常保有量高出4.2%,产能过剩的局面仍然存在。

二次育肥作为市场“调节器”,对短期猪价影响显著。但随着标猪价格重心上移,二育补栏成本大幅提升,其积极性可能减弱。同时,若腌腊需求不及预期,当前压栏增重的生猪将集中出栏,可能加重腌腊周期前后的供应压力。屠宰企业开工率虽回升至32.38%,但同比仍处低位,需求旺季“不旺”特征明显。

政策面对生猪产业的调控持续进行。头部25家企业需在2026年1月底前调减100万头能繁母猪,产能去化目标的完成进度将直接影响未来猪价走势。

16.png

国际大豆贸易变局对养殖成本的影响

近期,国际大豆市场出现重大变局,直接关系着国内生猪养殖的饲料成本。巴西大豆对华出口价格较年初暴涨79.9%,创下七年升水新高,导致中国买家集体暂停采购12月及明年1月船期的巴西大豆。

此次价格僵局背后是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与主要供应国之间的深度较量。巴西大豆价格飙升至每吨650美元,比美国大豆溢价高达66美元/吨,到岸价比美国墨西哥湾港口贵了20至30美元/吨。

中国采取了三重应对策略:首先,迅速转向阿根廷市场,在阿根廷宣布免征大豆出口税后,中国买家48小时内抢购130万吨大豆;其次,中储粮手握4500万吨大豆储备,足够全国使用三个多月;最后,通过技术替代减少需求,菜籽粕、棉籽粕等杂粕已可替代15%的豆粕使用量。

中国在大豆进口领域的策略转型体现了保障粮食安全的智慧。从依赖单一来源到构建多元供应网,中国逐步掌握了采购主动权。这场贸易博弈这场贸易博弈反映出全球大豆贸易格局的深刻变化,同时对生猪养殖业影响深远。 2008年巴西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此后这一优势持续扩大。2024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达到7465万吨,占全年进口总量的71%。

然而,市场可能迎来转机。中美大豆贸易已达成初步协议,美国西岸(12月船期)报价为175美分/蒲式耳,较巴西(12月船期)265美分/蒲式耳优势明显。这意味着国内油厂豆粕采购有望重回美豆市场,饲料成本压力或得到缓解。

综合各方因素分析,猪价短期内的反弹主要得益于季节性需求回暖与二次育肥进场等阶段性因素。随着11月份南方腌腊季节的全面启动,猪价或有一定支撑。养殖户应理性看待当前猪价上涨,避免盲目压栏惜售,同时密切关注集团场出栏节奏与市场供需变化。

来源:中国养猪网、网络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来自
山东省 东营市 广饶县
发表于 3 小时前 来自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东营
价格如过山车,让人心惊肉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0-28 22:10 , Processed in 0.222147 second(s), 3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