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2|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生猪市场四季度困局:供需双增背景下的亏损突围策略分析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产能释放叠加需求震荡,生猪市场陷入“量增利减”困境

(一)供应端压力显著增大:能繁母猪效率提升导致产能扩张

2025年四季度出栏生猪与2024年12月-2025年2月能繁母猪存栏相关。依据某平台对196家中大型样本企业的监测数据,该时段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分别增长0.58%、0.71%、1.07%,规模化养殖企业的扩产态势十分明显。

尽管散户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呈下降趋势,但每头母猪年产仔数(PSY)和每头母猪年出栏肥猪数(MSY)同比分别提高1.47头和2.05头。生产效率的提升弥补了存栏量减少的影响,实际生猪供应能力持续增强。预计四季度出栏量累计增长10.57%,散户及中小养殖场集中释放大体重生猪,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过剩的压力。

(二)需求端季节性回暖但疲态明显

10月,由于供应充足,屠宰量降幅收窄至与9月相同水平;11月之后,随着天气转冷以及腌腊备货的启动,屠宰量逐步增加,12月样本企业日均屠宰量环比增幅或达26.18%。

然而,终端消费复苏动力不足。10月生猪市场仍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猪价或跌至10.9元/公斤的低位;11月,短线二次育肥及需求提振带动猪价小幅上涨,但持续增加的供应限制了涨幅;12月,需求集中释放与阶段性过剩同时存在,猪价或在10.90-11.40元/公斤区间波动,难以突破成本线。

二、饲料成本微降难以扭转亏损局面,养殖端面临“卖得越多亏得越严重”的困境

(一)原料价格下降缓解成本压力但作用有限

四季度,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虽有下降空间,头均饲料成本预计累计下降0.68%。但10月受前期原料价格高位影响,头均饲料成本略有上涨,11-12月随着原料价格回落才有所下降。

根据某平台数据,2025年自繁自养模式四季度盈利均值为-239.42元/头,较三季度减少308.12元/头,同比2024年四季度大幅下降652.33元。其中,10月猪价跌至低位,盈利为-281.19元/头;11月需求回暖带动亏损收窄至-215.13元/头;12月在供需博弈下盈利微降至-221.94元/头,全季度亏损面扩大。

(二)规模化与散户分化加剧

大型养殖企业凭借PSY提升(达到14.47头/年)和智能饲喂系统,料肉比降至2.8:1以下,成本控制在14元/公斤左右,抗风险能力较强。但中小散户因补栏谨慎、疫病风险等因素,亏损比例攀升至35%,部分被迫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CR5预计突破42%,规模化企业加速抢占市场份额。

三、政策与市场双重调节下的四季度走势预判

(一)短期:供强需弱格局难以改变,价格继续探底10月生猪市场供大于求,猪价或下探至10.5元/公斤,养殖端恐慌性出栏可能加剧亏损;11月腌腊备货启动,叠加二次育肥短期补栏,猪价或反弹至11.2元/公斤,但供应过剩抑制涨幅;12月集团集中出栏与节日需求相互博弈,价格或再度承受压力,全年均价同比下跌15%,创2021年以来同期新低。

(二)中长期:产能去化加速,2026年迎来阶段性拐点政策层面,农业农村部推动头部企业控制能繁母猪数量、降低生猪体重,12家重点企业计划年底前淘汰低产母猪100万头,叠加饲料成本下行,行业主动去产能周期开启。

某平台指出,若2025年四季度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1.5%,2026年一季度生猪供应压力将边际缓解,配合消费回暖,猪价或迎来阶段性反弹,但全年仍需警惕产能去化不及预期的风险。

四、破局策略:降本增效与结构优化双轮驱动

(一)养殖户:理性出栏与成本管控协同推进

避免盲目压栏:体重达标的生猪应及时出栏,以降低饲料损耗。120公斤以上大猪日均成本增加3元,压栏一周头均亏损扩大21元。

精细化管理:引入智能监测设备,将料肉比控制在2.8:1以下,头均饲料成本压缩至850元以内,提升PSY至14头以上,以抵消猪价下跌的影响。

(二)企业端:全产业链延伸与技术赋能

头部企业:加速智能化转型,如牧原股份等通过AI巡检将MSY提升至28头/年,布局屠宰加工环节,开发低温肉、预制菜等高附加值产品,毛利率提升至18%。

中小散户:加入养殖合作社降低采购成本,探索“生态养殖+直供”模式,如四川土猪通过有机认证实现售价20元/公斤,溢价率达40%。

(三)政策面:加强市场预期管理与产能调控

建议政府完善生猪价格预警机制,在猪粮比跌破5:1时启动收储,同时引导金融机构为规模化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支持疫病防控与育种研发,加速行业从“规模竞争”向“效率竞争”转变。

结语:穿越周期低谷,唯有主动变革者方能破局

2025年四季度的生猪市场,是产能过剩与消费疲软的深度较量,也是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短期来看,亏损加剧将倒逼产能去化;长期而言,效率提升与结构优化将重塑竞争格局。对于养殖户来说,应摒弃赌行情的心态,修炼成本控制的内功;对于行业而言,应借助政策东风加速技术升级,方能在周期轮回中迎来下一个盈利阶段。毕竟,每一次低谷都是行业洗牌的契机,只有主动拥抱变化的理性参与者,才能在“猪周期”的浪潮中站稳脚跟。(数据支持:农业农村部、上市公司公告等)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0-22 19:41 , Processed in 0.103127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