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9|回复: 1
收起左侧

[分享] 猪肉价格创年内新低:供应过剩下的市场博弈与周期拐点何时到来?(上)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价格走势:旺季不旺,国产与进口猪肉呈现显著分化态势

在2025年本应具备“金九银十”消费热度的时段,猪肉市场展现出差异化的价格走势,国产猪肉与进口猪肉价格表现大相径庭。

(一)国产猪肉价格深度下跌,创下2025年价格低谷


截至2025年9月16日,国内瘦肉型白条猪肉均价大幅下滑,降至16.82元/公斤,年内首次跌破17元/公斤关键价位,较月初下降5.37%,同比去年跌幅达33.29%。生猪(外三元)均价同样下跌至13.20元/公斤,同比大幅下跌31.61%。在广西等产区,价格甚至跌破6元/斤,养殖端全面陷入亏损状态,自繁自养养殖户每养殖一头猪,亏损超过150元。这种价格的深度下跌,使整个养猪行业面临严峻挑战。

从数据趋势分析,自2025年以来,猪肉价格虽有波动,但整体呈下行趋势。年初时,市场对猪肉价格仍存一定预期,然而随着时间推移,预期逐渐落空。进入9月,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开学季”和“中元节”备货潮,并未对猪肉价格形成实质性支撑。备货结束后,价格加速下跌,不断刷新年内新低。这种价格走势,引发养殖户的忧虑,也使市场各方对后续行情充满担忧。

(二)进口猪肉短期冲高后回落,市场分化特征明显

与国产猪肉价格持续低迷不同,进口猪肉在9月呈现先扬后抑的行情。受欧盟反倾销措施影响,9月上旬进口肋排价格从32050元/吨迅速攀升至35650元/吨,单日最高涨幅达4000元/吨,涨幅在猪肉市场较为罕见。不仅肋排价格上涨,猪头、猪脚等副产品价格也同步上扬。

但好景不长,到了中旬,随着国内需求疲软状况逐渐显现,进口肉价开始出现回调。而国产冻品价格因供应充足,未受进口肉价上涨影响,保持稳定。由此形成“进口涨、国产稳”的市场分化格局,消费者在市场中能明显感知进口猪肉价格波动较大,而国产猪肉价格相对稳定但处于低位。这一现象背后,是国内外猪肉市场供需关系、政策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增加了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猪肉市场走势判断的难度。

二、三大核心因素主导价格下行

猪肉价格的大幅波动,是一系列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供应、需求、政策与事件这三大核心因素,主导着2025年猪肉价格的下行走势,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使猪肉市场格局变得复杂多变。

(一)供应过剩:产能高位运行,头部企业加速出栏从供应端来看,当前猪肉市场呈现典型的“供过于求”状态。能繁母猪存栏量超量、养殖效率大幅提升以及规模企业的出栏放量,这三个关键因素叠加,导致市场上猪肉供应持续增加,对价格形成巨大下行压力。

能繁母猪作为生猪生产的源头,其存栏量直接决定未来一段时间内生猪的供应量。目前,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高达4043万头,超出正常保有量3.7%。按照生猪生长周期推算,从母猪受孕到仔猪育肥出栏,大约需要10个月左右。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2025年四季度至2026年初,市场仍处于产能集中释放期,大量生猪将涌入市场,进一步加剧供应过剩局面。

养殖效率的提升,也在无形中增加了猪肉的供给量。近年来,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行业PSY(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从2018年的18头大幅提升至24头,一些头部企业更是高达28-29头。这意味着在同等存栏量情况下,生猪供给能力提升了33%。

规模企业在市场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其出栏放量行为对市场价格的冲击不容小觑。2025年8月,20家头部猪企合计出栏1684.38万头,其中18家同比正增长。而到了9月,牧原、温氏等龙头企业的出栏量环比再次增长4%-6%。这些龙头企业凭借资金、技术和规模优势,不断扩大产能,加速出栏,加剧了市场供应压力。当这些企业集中出栏时,市场上猪肉供应量瞬间增加,而需求却未相应增长,价格自然被压低。

(二)需求疲软:消费淡季叠加替代分流,终端承接力不足

在需求端,当前猪肉市场面临季节性消费低迷和替代蛋白分流需求的双重困境,终端市场承接能力明显不足。

季节性因素对猪肉消费影响显著。在开学季和中元节备货结束后,市场进入传统消费淡季。此时,高温天气持续,抑制了家庭烹饪对猪肉的需求,餐饮行业的猪肉采购量也大幅减少。家庭在炎热天气下,做饭频率和食量降低,对猪肉这种易变质、烹饪相对复杂的食材需求自然减少;餐饮行业中,消费者在高温天气下更倾向于选择清淡、凉爽的食物,猪肉菜品点单率下降。据统计,9月猪肉消费占比降至57.9%,较2010年下降了6.3个百分点,直观反映出季节性消费低迷对猪肉市场的冲击。

鸡肉、牛羊肉等替代蛋白价格低位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猪肉的消费需求。2025年,鸡肉均价同比下跌15%,价格优势明显,吸引大量消费者。普通家庭在采购肉类时,价格是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当鸡肉价格更低时,很多消费者会选择购买鸡肉替代猪肉,以降低生活成本。据估算,这种价格差异大约分流了20%的猪肉消费。同时,经济下行压力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不足,市场上“买涨不买跌”心态蔓延。消费者看到猪肉价格持续下跌时,会预期价格还会继续下降,从而减少当前购买量,等待更低价格。这种消费心理进一步抑制了猪肉需求,导致白条肉走货量同比下降12%,市场上猪肉销售难度增加。

(三)政策与事件冲击:反倾销短期提振进口,国产市场未受惠政策

与事件因素对猪肉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欧盟反倾销措施是其中典型一例。

欧盟反倾销措施对进口猪肉市场产生短期冲击。自2025年9月10日起,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征收保证金,倾销幅度在15.6%-62.4%。这一措施直接推高了进口猪肉成本,使得进口肋排价格在9月上旬从32050元/吨迅速涨至35650元/吨。但在国内,由于生猪供应充裕,国产市场并未受到进口肉价上涨的影响。国内市场猪肉供应充足,消费者选择空间大,即使进口猪肉价格上涨,也可选择购买国产猪肉,因此进口肉价上涨未能传导至国产市场。

冻品贸易商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因预期进口收缩而选择“封盘观望”,但由于终端需求疲软,市场成交清淡。他们原本认为反倾销措施会减少进口猪肉供应,从而带动国产猪肉价格上涨,所以选择观望,等待价格上涨后再进行交易。然而,终端市场需求持续低迷,消费者购买意愿不强,即使贸易商封盘,市场上猪肉也难以销售出去,导致市场成交清淡。这一政策利好仅停留在情绪面,并未实质改善国产猪肉的供需格局,国产猪肉价格依然在低位徘徊,未能从反倾销政策中受益。

来源:肉类食品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学前班

Rank: 1

来自
天津市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0-15 16:53 , Processed in 0.165657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