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6|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下半年猪价或跌10%-20%,养猪业变局已来?(中)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昨天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消费新常态,增长天花板限制猪价

(一)数据矛盾,消费韧性已触天花板

在养猪行业发展进程中,消费端的变化正悄然改变市场格局,成为影响猪价走势的关键因素。前 5 个月,屠宰量增长了 3%,然而猪价却依然上涨了 10%,这一数据看似矛盾,实则蕴含着消费市场的深层次变化,背后反映出的是消费韧性已触碰到天花板。

近年来,人均猪肉消费量呈现出明显的平台期特征,连续 5 年维持在 40 公斤左右。这表明在当前经济和社会环境下,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已经趋于稳定,很难再有大幅增长的空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多元化,消费者对于肉类的选择更加丰富,猪肉不再是唯一的主要肉类消费选择,禽肉、牛羊肉等在肉类消费中的占比逐渐增加,对猪肉的消费形成了一定的替代效应。

预制菜行业的迅速发展也对猪肉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预制菜渗透率已达到 35%,这使得猪肉的消费场景和方式发生了改变。预制菜的生产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灵活调整,不再像传统的猪肉消费那样受到明显的季节性影响,从而削弱了猪肉消费的季节性波动。在过去,猪肉消费往往在节假日、冬季等传统旺季会出现明显的增长,但随着预制菜的普及,这种季节性波动不再那么明显,市场对猪肉的需求更加平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猪价在旺季因需求大幅增长而出现大幅上涨的可能性。

进口猪肉的大量涌入同样对国内猪价产生了重要的制约作用。每年 100 万吨的进口猪肉,如同一块高悬的天花板,限制了猪价的上涨空间。这些进口猪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内市场的猪肉供给,当国内市场猪肉供应偏紧时,进口猪肉可以起到补充供应的作用,稳定市场价格;而当国内市场供应相对充足时,进口猪肉的存在则会加剧市场竞争,使得猪价上涨面临更大的压力。进口猪肉的价格和品质也会对国内猪价产生影响,如果进口猪肉价格较低,会对国内猪肉价格形成一定的价格压制,促使国内养猪企业和养殖户不得不降低价格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二)弹性下降,旺季价格回调或超预期

在当前猪肉市场中,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它深刻影响着猪价的走势,特别是在传统旺季,可能引发价格的大幅回调。

消费弹性系数已降至 1:3,这意味着市场供应减少 3%,仅能带来价格 10% 的上涨。与以往相比,这一弹性系数的降低表明市场对猪肉价格的敏感度在下降,市场已逐渐失去爆发性上涨的动力。过去,猪肉市场的消费弹性较大,供应的微小变化往往能引发价格的大幅波动,但现在随着消费结构的调整和市场供需关系的相对稳定,价格对供应变化的反应变得更加平缓。

7 - 8 月是猪肉消费的传统旺季,然而今年这一时期却面临着特殊的市场情况,价格回调幅度可能超出预期。一方面,前期市场上存在大量压栏猪,养殖户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往往会将生猪压栏惜售,导致市场上生猪供应在短期内集中增加。当这些压栏猪在传统旺季集中上市时,市场供应量会迅速上升,远远超过消费端的消化能力,从而对猪价形成巨大的下行压力。另一方面,消费端的增长相对乏力,尽管处于传统旺季,但由于人均猪肉消费量已处于平台期,预制菜的普及又削弱了季节性波动,进口猪肉也限制了价格上涨空间,消费端难以对猪价形成有效的支撑。在这种供需失衡的情况下,猪价回调幅度可能会超出市场预期,养猪企业和养殖户将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

仔猪暗战,隐藏风险或成供应隐患

(一)数据背后,三大风险潜伏仔猪市场

在看似平常的新生仔猪增长数据背后,实则隐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风险,这些风险正悄然改变着仔猪市场的格局,为未来的生猪供应埋下隐患。

近年来,新生仔猪数量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增幅达到了 9.9%。这一数据的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市场因素在起作用。首先,外购仔猪群体不断扩大,这其中包括转型散户、扩张猪场以及饲料企业。随着养猪行业的发展,一些散户由于自身养殖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限制,选择从外部购买仔猪进行育肥,以降低养殖风险和成本;而扩张猪场为了快速扩大养殖规模,也会大量采购仔猪;饲料企业则看中了养猪产业链的发展潜力,通过外购仔猪进入养殖领域。这些不同类型的外购仔猪群体,使得市场对仔猪的需求大幅增加,也加剧了仔猪市场的竞争。

山东放养平台的出现,催生了大量的投机性需求,这是仔猪市场的又一风险因素。山东作为生猪养殖大省,拥有丰富的养殖资源和完善的产业链。近年来,山东的放养平台发展迅速,通过整合种猪场、饲料厂、屠宰场等产业链资源,形成了轻资产、高效率的运作体系。这些放养平台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和养殖户参与其中,他们为了追求短期的利润,往往会大量采购仔猪进行育肥,这种投机性需求的增加,使得仔猪市场的价格波动更加剧烈,也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种猪效率的提升也是导致仔猪增多的重要原因。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种猪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同等数量的母猪能够产出更多的仔猪。据相关数据显示,种猪效率提升使得同等母猪能够多产 15% 的仔猪。这一变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猪养殖的产量,但也使得仔猪市场的供应大幅增加,如果市场需求不能同步增长,就会导致仔猪价格下跌,进而影响养殖户的收益。

(二)价格疲软,供应过剩风险初现

2025 年 6 月,仔猪价格出现了明显的疲软态势,这一现象犹如一个警示信号,预示着 11 月后的生猪供应可能出现过剩危机。
仔猪价格的波动往往与生猪市场的供需关系密切相关。当仔猪价格上涨时,意味着市场对仔猪的需求旺盛,养殖户对未来生猪市场的预期较为乐观,会增加仔猪的采购量,进而推动仔猪价格进一步上涨;反之,当仔猪价格下跌时,则表明市场需求不足,供应过剩的风险正在逐渐显现。在 6 月,仔猪价格的疲软已经表明市场上仔猪的供应量超过了需求,养殖户对未来生猪市场的信心有所下降。

从时间周期来看,仔猪从出生到育肥出栏大约需要 6 个月的时间。因此,6 月仔猪价格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 11 月后的生猪供应情况。当 6 月仔猪价格出现疲软时,说明当前市场上仔猪的供应已经相对过剩,这部分过剩的仔猪在经过 6 个月的育肥后,将在 11 月后集中进入市场,导致生猪供应量大幅增加。如果届时消费端不能有效消化这些增加的供应,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生猪价格将面临下行压力,养殖户的利润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温氏、天邦等企业加大仔猪外售,实际上是在提前转移风险。这些企业作为行业内的龙头企业,拥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他们通过对市场的分析和预判,提前察觉到了仔猪市场的风险以及未来生猪供应过剩的可能性。为了避免自身在未来市场中受到损失,他们选择加大仔猪外售,将风险转移给其他养殖户。这种行为虽然是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做出的理性选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仔猪市场的竞争,使得市场价格更加不稳定。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7-25 23:01 , Processed in 0.181336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