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依照免疫程序,肉鸡在常规疫苗接种后引发呼吸道症状是养殖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通常以咳嗽、甩鼻、气管罗音和头部震颤为特征,对鸡的存活率和生产性能均有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冬季,当鸡舍密闭保温时,空气交换减少,灰尘和氨气的积累,空气质量下降,疫苗反应更加严重,使得疫苗接种诱发鸡群呼吸道疾病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往往引发增重迟缓、饲料转化率降低、死淘率升高和防控成本增加。
■ 1疫苗反应是否存在
根据笔者多年的防疫体会,对疫苗反应是否存在的回答是:肯定有,疫苗产生抗体的本身就是细胞产生反应的过程。但不同的疫苗反应不一样,如新城疫活疫苗、法氏囊活疫苗接种后,鸡群表现严重反应症状非常普遍;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相对小些;而禽流感灭活疫苗、鸡痘活疫苗反应更弱。同一疫苗毒株从强到弱反应依次降低;同一疫苗用量越大,副反应越大;同一疫苗免疫途径不同反应也不一样,活疫苗喷雾免疫后易引发呼吸道疾病;不同的群体对疫苗的反应程度也不同,健康的鸡群反应较小,亚健康或患病鸡只反应明显。然而疫苗反应不是引发呼吸道病的必然因素,如果掌握了免疫方法和管理措施,疫苗反应引发呼吸道病一定是可控可防的。
■ 2 疫苗反应引发呼吸道症状的原因
2.1 鸡呼吸系统特殊的生理解剖特点
鸡呼吸系统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气囊组成,呼吸道是空气进入鸡体的天然通道,从鼻孔一直到气囊,与全身相连,禽类没有横隔膜,胸腔与腹腔相通。这种特殊的结构既利于鸡的呼吸活动,贮存气体进行气体交换,也为病原经呼吸道感染和不良因素的刺激提供了便利条件。
2.2 疫苗的应激
鸡只在健康情况下,气管中的纤毛结构具有机械性清除异物,保护呼吸道黏膜完整性的功能,是机体防御体系的第一道屏障。气管黏膜下相关的淋巴组织和腺体,具有抵抗外来病原入侵,接受疫苗免疫信息,呈现快速应答的特点。而新城疫或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本身就是病毒,滴鼻对上呼吸道黏膜有严重影响,一般接种后第2天呼吸道纤毛就会开始坏死脱落,8~10天修复完成。所以新城疫与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接种反应通常在接种后3~5天临床呼吸道症状表现明显,并会持续3~5天,如果鸡舍环境如湿度过低、有害气体浓度过高、或者嗜呼吸道病原微生物的影响,纤毛要推迟更长时间来恢复。
2.3 法氏囊的损伤
鸡群正常情况下10~14天免疫法氏囊活疫苗,目前法氏囊疫苗多为中等偏强毒株,免疫后疫苗会短时间损伤法氏囊,降低机体免疫力,鸡群极易遭受常见的支原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的危害。雏鸡20天以前各器官功能发育还不健全,病原体导致各器官不可逆的损伤。
2.4 环境因素加重疫苗反应
当环境温度下降时,鸡舍防寒措施跟不上,鸡舍温度过低,湿度过大,鸡只容易受寒。
笼养肉鸡舍高度过低,从进风窗的冷气流在舍内流动的行程短,未与舍内热空气充分混合或从进风窗的冷气流直接吹到附近的笼里,造成鸡只受寒。有些鸡舍的进风窗不做遮挡,冷气流直接吹在靠近进风窗附近的鸡只上,造成冷应激。
为了保温认为加大饲养密度,忽略了鸡舍的通风换气,造成鸡舍空气混浊,缺氧,有害气体严重超标。鸡群饲养密度多大,营养不良,导致呼吸道黏膜抵抗能力下降,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为了保温,养殖户将鸡舍门窗封闭的很严,造成了鸡舍的空气不能与外界交换。鸡舍封严后,空气不流通会带来严重副作用,即在鸡舍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粪便发酵分解速度快,造成鸡舍内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越来越大,再加上空气中的羽毛碎屑、饲料的粉尘又是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载体,随着鸡的呼吸运动进入气管、肺及气囊,造成气管黏膜损伤,气囊增厚,肺淤血,炎性物质渗出。
■ 3 对策
3.1 科学免疫。
3.1.1 疫苗的选择:一定要选择信誉可靠的大厂疫苗,确保疫苗质量,避免疫苗污染。活疫苗质量不合格,即非SPF鸡胚生产,有支原体污染的疫苗极易引发呼吸道病。
3.1.2 根据不同的日龄选用疫苗:H120 适合7 日龄左右的鸡只免疫;H52 适合21日龄以上的鸡只免疫。
3.1.3 根据疫苗的毒力强弱正确选用:例如刚引进的雏鸡第一次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法氏囊病时,应使用弱毒苗较为安全,因为第一次免疫主要是基础免疫,其作用不是为了让鸡体产生很高的抗体,主要是激发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
3.1.4 掌握疫苗的剂量:法氏囊疫苗二免时,MB 株不加量滴口就行,B87、NF8 饮水需要3倍量,盲目扩大用量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3.1.5 免疫途径:法氏囊活疫苗滴口效果最好,因为它是肠道苗。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最好点眼免疫,点眼对哈氏腺免疫,经过鼻泪孔再进入鼻和气管。
3.2 提高鸡体的健康水平是控制疫苗反应的关键。
3.2.1 引进健康的鸡苗:支原体能垂直传播,也能水平传播。鸡群本身存在支原体感染,免疫后激发支原体过度增殖引发呼吸道症状。
3.2.2 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从临床发病的集中季节可以看出每年的10 月份至来年的5 月份,疫苗反应诱发鸡群呼吸道疾病较多,这个时间段或是气候温差变化较大,或是室外气温较低室内外温差较大、管理容易出问题。温差变化大极容易因为管理不当而造成冷应激,这也是免疫后呼吸道病容易发生的主要诱因之一。此外,当气候干燥或鸡舍内干燥时,环境中包裹有病毒、细菌等病原的尘埃粒子较小,呼吸道更容易遭受侵袭而感染发病。
3.2.3 严格控制鸡舍空气的质量:大多养殖户都习惯增加养殖的密度来提高经济效益,使单位面积鸡只利用新鲜空气(氧气)的效率下降;同时,由于舍外温度的原因,舍内通风量较低,鸡舍长期不消毒、不定期清粪、通风不良、粉尘过多、室内空气质量下降,二氧化碳、氨气等增多、氧气降低。这几种原因首先是造成鸡只可利用新鲜空气的数量下降,其次是可利用的空气质量下降。而且有害气体的增多会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而导致炎症发生,而空气质量下降、氧气减少会造成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的下降,必然进一步造成供氧不足,机体代谢功能减弱、气管与支气管的纤毛摆动功能下降,这样就引起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而使免疫后呼吸道病的发生几率增大。
3.2.4 尽量消除免疫抑制疾病的影响:免疫抑制疾病是免疫失败的根源。免疫抑制一方面使疫苗接种不能达到预期免疫效果,出现免疫失败,特征是免疫后抗体应答低于正常水平或对相应疾病的保护率过低,另一方面免疫抑制导致鸡只对其它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增加,特征是其它病原的并发或继发感染的发病率增加,从而引起鸡群的生产能力下降,呼吸道疾病久治不愈,甚至死亡。
3.2.5 合理补充维生素:养殖户在添加维生素时只选择复合维生素系列,这是非常错误的。肉鸡生长速度较快,对维生素的需求较多,补充维生素时应该充分考虑肉鸡不同日龄的生理需要和不同环境下需要。
从开食到一周龄期间的雏鸡胆小,抵抗力弱。外界环境任何微小的变化都可能使其产生应激反应,同时也极容易受到外界各种有害生物的侵袭而感染呼吸道疾病。因为VC可增强机体的抗应激能力,减轻应激对免疫的负面影响,所以在育雏前期添加VC对雏鸡而言是极为有益的。
雏鸡在2~6周龄期间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需要大量的酶参与。因此,作为酶的重要组成部分的B 族维生素的需要量应同时增大。此时需根据实际情况额外补充一些B 族维生素。
免疫前后添加维生素对于预防呼吸道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添加VA、VC、VE、VK。VA 是一种生长性维生素,是上皮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黏膜免疫功能有重要作用,VA 缺乏可影响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降低局部黏膜免疫效果。VE 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性抗氧化剂,主要起稳定细胞膜的作用,其缺乏会增强机体对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城疫、大肠杆菌病等的易感性。VK 能缩短凝血时间,减少失血,因此对常伴有支气管黏膜出血的呼吸道疾病能起到减轻症状,减少死亡的作用。
3.2.6 避免曲霉菌素及其毒素的危害:曲霉菌素可抑制IgG、IgA 的合成,使胸腺、法氏囊、脾脏萎缩,机体免疫抑制,增加鸡对病毒、细菌的敏感性且死亡率增高。
3.2.7 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彻底摒弃动辄使用药物预防的错误观念,避免药物副作用对鸡的免疫能力破坏。饲料中长期添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抑制T、B 淋巴细胞的转化,会削弱鸡群免疫抗体的产生。四环素类抗生素可破坏T 淋巴细胞,使鸡体内抗体形成受到抑制。糖皮质类激素虽然有良好的消炎作用,若剂量过大或长期使用,会造成难以察觉到的免疫抑制。如地塞米松可激发鸡法氏囊淋巴细胞死亡,减少淋巴细胞的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