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48|回复: 2
收起左侧

[大肉食] 肉鸡转群后死亡的原因与预防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
发表于 2009-2-7 11: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临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日龄与死亡率的关系。具调查统计资料表明,肉鸡转群后,由于日龄不同其死亡率也不同。一般情况下,1~25日龄平均死亡率为2.9%~3.1%;25~40日龄平均死亡率为3.3%~6.2%;40~56日龄平均死亡率为2.5%~2.9%。由此看来,肉鸡在30日龄以前(体重在1公斤左右时)死亡率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30日龄后死亡率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死亡原因分析。转群前期主要是应激反应所至,后期主要是饲养环境条件不良而造成。 

  1.转群前期:即25日龄以前,由于育雏室面积小,有保温设备,温度好控制,管理细心,病菌很少繁殖滋生,发病率低,所以死亡率也低。 

  2.转群中期:即25~30日龄,由于此期仔鸡刚从育雏室转出,进行大面积饲养,饲养室很少加温甚至不加温,达不到25℃左右的适宜温度,再加之管理上不像前期那么精心而有所松懈,所以死亡率有所上升。 

  3.转群后期:即30日龄以后,随着鸡体的增长,抵抗疾病的能力有所增强,正常情况下死亡率有所降低。但是由于此时鸡舍的活动空间相对减少,鸡饮食量增多,排泄量和呼吸作用剧增,使舍内的环境条件急剧下降,如果此时管理跟不上,往往会造成鸡群疾病大发,使肉鸡的死亡率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急剧上升,甚至造成全群覆灭,这就是有些养鸡户肉鸡转群后期死亡率高的真正原因。 

  预防措施:针对肉鸡饲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主要应采取以下饲养管理措施: 

  1.适当延长转群时间。随着肉鸡体重的增加,育雏室饲养密度加大,不转群必然影响肉鸡的生长。但如果此期加强饲养管理,及时清除育雏室内粪便,适当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根据实际条件适当延长到肉鸡20~30日龄再转群,这样即可大大避免转群应激对肉鸡的影响,大大降低肉鸡育雏期的死亡率。 

  2.加强转群管理。肉鸡转群时由于应激、温度条件改变等因素,常会引发多种疾病。如果此时根据鸡群的具体健康情况在饲料中间歇性地添加0.1%的氯霉素粉,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庆大霉素,则可有效地控制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的发生,大大提高转群肉鸡的成活率。 

  3.强化后期管理。肉鸡生长后期,随着鸡体的增大,抗病能力有所增强,但是随着鸡体的增大,室内的环境条件管理难度也加大,有些饲用户就是在这最后时期疏忽管理而吃大亏。 

  所以,肉鸡饲养后期的饲养管理非但不能松懈,反而要加强,严格把好肉鸡饲养的最后一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烟台
发表于 2009-2-7 13: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现在不提倡转群做法,鸡舍建设大,一端育雏,逐渐扩栏比较科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初中生

Rank: 3Rank: 3

来自
江苏连云港
发表于 2009-2-25 22: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连云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8 13:48 , Processed in 0.102924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