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78|回复: 2
收起左侧

[大肉食] 诊断和防治鸡腺病毒Ⅰ群感染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终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陕西西安
发表于 2013-12-5 13: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濮阳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鸡腺病毒Ⅰ群感染病毒的分离和鉴定可选用的病料是粪便、咽喉、肾和受害器官(如包涵体肝炎的肝),做成10%悬液。如为鸡的病料可接种鸡胚肝细胞或鸡肾细胞,鸡胚成纤维细胞和气管组织培养不敏感,通常要盲传2~3代,每代7天。如要从其他禽类分离腺病毒,最好用同一禽种的细胞。10个血清型的腺病毒以卵黄囊途径接种较为敏感。一旦从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到病原体,要确定为腺病毒最简便的方法是以荧光抗体对细胞染色检查。细胞溶解产物直接在电镜下检查亦可快速获得结果,还有一个好处即如有细小病毒存在时亦能同时发现。如不能进行荧光抗体或电镜检查,亦可将单层细胞培养物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可显示核内嗜碱性包涵体。要确定血清型则必须用所有血清型的标准血。血清学检查以三个血清型腺病毒制备三价抗原作双向琼脂扩散(DID)试验可测出群特异抗体。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更为敏感、快速和简便,但其结果需有经验的人进行分析。ELISA用于检测群特异抗体既敏感又简便。在一般情况下型特异抗体要用血清中和试验检测,但亦可用ELISA检测。对腺病毒的任何血清学试验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阐释其结果,因这种抗体广泛分布于健禽和病禽,很多禽类受过各种血清型腺病毒的感染。再者,抗体的存在并不表明粘膜表面的局部免疫状态。

    该病的防治措施:由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和鸡传染性贫血的贫血因子(CAA)可能增强腺病毒的致病性,首先应控制或清除这两种病毒。腺病毒的抵抗力较强,虽有可能从环境中清除腺病毒,但在商品鸡群中消灭腺病毒究竟有何价值令人怀疑。因为此种病毒极易经鸡胚传至另一鸡群,因此防制工作必须从原种禽场做起。再者,SPF鸡群的经验证明水平传播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要保持商品鸡群没有腺病毒感染是特别困难的。根据目前的知识,尚不可能确定腺病毒在疾病中的原发作用,因此目前没有用疫苗进行免疫的必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终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来自
山东省潍坊市
发表于 2013-12-5 13: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收藏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 2013-12-5 15: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8 16:42 , Processed in 0.101642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