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14|回复: 1
收起左侧

家禽免疫学基础知识(转载)

[复制链接]

0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添砖加瓦奖新人进步奖常驻居民奖热心助人勋章忠实会员原创先锋奖

来自
张家口
发表于 2013-7-7 15: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北邢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上接家禽免疫学基础知识第一篇
3、辅助治疗与护理
(1)、冬季舍内温度提高2~3℃,夏季则要减少鸡群密度,以利通风降温。
(2)、饮水中加食醋5%、食盐0. 1%及水溶性多维素(按包装说明最高量)。注意糖与盐不能超量。
(3)、饲料粗蛋白水平降至15%.参考配方:玉米62%、豆饼14%、鱼粉2%、麦麸20%、骨粉2%、多维素加倍,食盐与添加剂常规。
4、继发症防治
(1)、大肠杆菌感染:继发率很高,无需诊断,凡发生法氏囊炎都要用抗菌药品防治这种感染。可用环丙沙星,按纯粉计,每5克配水30~50千克(可与上述盐糖等混饮),连用4~5天。忌用磺胺药,以免损害肾脏。
(2)、新城疫:是比较常见的继发症,往往造成严重死亡。鸡群以前接种新城疫疫苗所形成的免疫力,不会因为发生法氏囊炎而破坏,但如免疫力不够强,在发生法氏囊炎时就会因为综合抗病力减弱而继发新城疫。对此一般应先用血清治疗法氏囊炎,约经一两天,病鸡精神食欲初步恢复,能够承受接种疫苗,再注射Ⅳ系苗,并服用左旋咪唑增效(用法见总论免疫接种部分)。所谓“法氏囊炎、新城疫双高免血清”,其中新城疫抗体效价大多达不到治疗要求,反而干扰Ⅳ系苗的作用,故宜选用单纯的法氏囊炎血清。
【消毒】
预防法氏囊炎,搞好消毒至关重要。法氏囊炎病毒对消毒剂抵抗力比较强,效力较好的消毒剂首推甲醛,其次是氯制剂和碘制剂。
1、育雏室及槽具消毒  进雏之前必须做好这项工作,至少应包括彻底清扫、水冲、甲醛熏蒸三道工序,最好再用酒精喷灯烧灼墙洞等死角。寒冷季节用甲醛熏蒸时,室温应在20℃以上。
2、饮水消毒  选用氯制剂价格低廉,对阻止同居传染和外来传染均有良好作用。大约5周龄之前,因为每隔几天就要接种一次疫苗,饮水中可加消毒剂的机会很少,就不必穿插,5周龄之后直至开产前,应坚持在饮水中加消毒剂,只在接种各种活毒苗时暂停数日。发生法氏囊炎时,隔离的病鸡饮服前述的糖盐水,对其他鸡应在饮水中加消毒剂。
3、日常卫生消毒  主要是及时清扫粪便,保持清洁,地面可用消毒液喷洒。
四、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简称“传支”或IB,依据病毒株不同分为两种型:呼吸型和肾型。前者严重破坏产蛋机能,后者主要损害肾脏,;两者发病初期上呼吸道都出现轻度炎症。
【流行特点】
两种病型都是高度接触传染,病毒入侵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其次消化道。
1、呼吸型传支  主要发生在产蛋期和6周龄之前,流行季节以冬春为主。
(1)、产蛋期发病:全群鸡一两天内全部发病,起初表现流泪、咳嗽、喷嚏、气喘等呼吸道症状,精神、食欲稍减。如无继发感染,这些症状约经5天消失。
出现以上症状的第二天产蛋率开始下降,约经2周降至低谷,一般为20%~45%,随后缓慢回升。从发病日算起,两个月可回升到60%~75%,个别鸡丧失产蛋能力。
发病后五六天,即呼吸道症状已基本消失,产蛋率正下降时,畸形蛋迅速增多,其中一部分是具有特征性的严重畸形小蛋,蛋壳白色,极薄,有皱褶,蛋白稀薄如水。这些严重畸形蛋后来渐少并基本消失,轻度畸形蛋则最终不能完全消失。
剖解病变主要是气管黏膜潮红,渗出物增多并形成凝块,部分卵泡出血变紫或萎缩松软。有时个别鸡因卵泡破裂,造成卵黄性腹膜炎而死亡。
(2)、6周龄之前发病:受凉、拥挤、通风不良是重要诱因。全群雏鸡几乎同时发病,起初泪液盈眶,鼻液欲滴,咳嗽喷嚏,呼吸费力,随之精神萎靡,偎近热源,羽毛松乱,采食剧减。病程1~2周或更长一些,发病日龄越低,病情越重。死亡率、与继发感染有关,一般10%~25%。
雏鸡如在1~2日龄、尤其是1日龄感染发病,输卵管往往受到永久性损害,长大后卵泡发育正常而输卵管如幼鸡般细小,不能产蛋。有时这种输卵管内充满数百毫升淡黄色清亮液体,胀成巨大透明的“水囊”,该鸡最终死亡。由于初生雏鸡母源抗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而这种病例仅偶尔见到。
2、肾型传支  全称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肾病变型”,肉用仔鸡和蛋鸡均能发生,一般在10~35日龄,无明显季节性。症状表现为“三部曲”,即:轻微呼吸道症状(持续在2~4天)—症状消失(10~12天)—严重全身症状(10~14天).在严重阶段表现沉郁,厌食,排石灰样稀粪并污染肛门周围羽毛,失水,脚爪干枯,持续出现少量死亡,最终死亡率15%~30%,公鸡死亡率高于母鸡,康复鸡增重较慢。剖解病变主要是肾脏因充满白色尿酸盐而胀大,表现有网状花纹,输尿管亦被尿酸盐胀粗,胸肌常呈暗红色。
【血清型】
传支病毒变异性很大,血清型比较多,已发现的至少有26个,新的血清型还在继续产生和发现。根据这些血清型的致病特点,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呼吸型传支病原,一类是肾型传支病原。两大类之间交叉免疫程度很低;每一大类包括若干血清型,其交叉免疫程度不等。
血清型虽然复杂,免疫接种效果还是比较好的。预防呼吸型传支普遍应用H120和H52两种活毒苗,对异型毒株的攻击有良好保护作用。预防肾型传支已有多种活毒苗,问世时间都比较短,要根据在当地使用的效果加以选择。
【免疫力】
鸡对呼吸型和肾型传支的免疫力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呼吸道(包括眼内哈德氏腺)以及消化道局部抗体;二是细胞免疫。循环抗体(血清抗体)仅起比较次要的作用,其水平高低不代表实际免疫力。根据这一特点,免疫接种应以活毒苗为主,因为只有活毒苗接种之后才能产生局部抗体和启动细胞免疫应答。活毒苗的用法最好是滴眼或滴鼻,这样上呼吸道局部抗体比较丰富,但大鸡滴眼鼻不便操作,从二免起也可以饮水。
油乳苗的作用主要是阻止呼吸型传支病毒损害成年母鸡的卵巢,保护产蛋功能,可在接种2~3次活毒苗的基础上于开产前注射。
【疫苗】
传支疫苗分为活毒苗与油乳剂灭活苗两类,前者起主要作用。
1、活毒苗
(1)、H120株弱毒苗:用于雏鸡呼吸型传支的首次免疫,可在3~10日龄接种。1日龄接种的隐患是雏鸡如果完全没有母源抗体,其输卵管可能被疫苗病毒损害,影响日后产蛋。虽然雏鸡一般都有母源抗体,不至于发生这种情况,但为稳妥起见,应遵厂方说明,最早在3日龄接种。一瓶H120苗如瓶签标明500羽份,是指滴眼鼻接种,饮水免疫每只雏鸡要用3个滴眼鼻剂量,即该瓶疫苗只能用于167只鸡。
H120苗与新城疫Ⅳ系苗如果一前一后接种,应间隔10        ~14天,对Ⅳ系苗才无干扰。由于难以这样错开,一般都将两者混合滴眼鼻,H120苗的用量要少一些,两者之比可为1.5:2,这样对Ⅳ系苗一般无干扰。
H120苗接种后5~8天可形成免疫力,约维持6周,但水平较低,所以接种后20~30天即应用H52苗加强免疫。
(2)、H52株活毒苗:属中等毒力,用于呼吸型传支二免及往后各次免疫,鸡群在3周龄以上才能接种。瓶签标明的羽份是指滴眼、鼻接种,如采取饮水免疫,每鸡须用3个滴眼鼻剂量。接种后7~9天形成免疫力。H52苗第一次接种在21~40日龄均可,第二次接种可安排在80~90日龄,所产生的免疫力可期望维持4个月,稍提前并避开产蛋高峰期在130~140日龄第3次接种,免疫力可期望维持一年,但在传支流行地区最好每隔3个月再接种一次,按4剂量饮水只要饮的均匀不会影响产蛋。
H52苗与新城疫Ⅳ系苗混合滴眼鼻,用量可按1.5:2;与Ⅰ系苗同一天接种,可按3个滴眼鼻剂量饮水(Ⅰ系苗用2剂量)。除非实在不得已,H52苗最好与新城疫活苗错开14天以上接种,这样H52苗的用量就可以适当加大,以保证免疫效果。
(3)、进口MASS株活毒苗:该苗与H120、H52苗同型同效,毒力亦分两档,分别相当于H120和H52。
(4)、28/86株活毒苗:用于预防肾型传支,国内普遍反映较好。凡预防肾型传支,都要同时预防呼吸型传支,而且首免、二免与新城疫Ⅳ系苗的接种无法错开,所以实际应用的疫苗有两种:一种是Ⅳ系+H120+28/86,称为新支二联三价苗;再一种是H120+28/86,称为传支二价苗,临用时与Ⅳ系苗混合,支新比1.5:2。以上两种联苗,种鸡、蛋鸡和肉用仔鸡均可于3~8日龄首免,21~23日龄二免。
(5)、MA5株活毒苗:是荷兰研制的优良克隆苗,对呼吸型、肾型传支都有良好预防作用,在肾型传支流行地区尤宜使用。最好用荷兰产C-30+MA5新支二联苗,种鸡、蛋鸡、肉用仔鸡均于2~4日龄首免,21~23日龄二免。随后种鸡与蛋鸡在8周龄三免,用H120苗饮水,自四免起用H52苗饮水。也将MA5单苗与国产C-30苗或普通Ⅳ系苗接种,支新比1.5:2。
2、油乳苗  适用于产蛋期呼吸型传支流行地区,一般用新城疫、减蛋综合症、传支三联苗,鸡群在用过2~3次活苗的基础上,可于开产前每只肌注0.5~0.7毫升。对雏鸡呼吸型与肾型传支用活毒苗预防即可,油乳苗作用有限。
【免疫程序】
传支母源抗体可维持到4周龄,但作用弱,不能阻止感染,只能减轻病情,减少死亡。传支活毒苗在2~3日龄之后接种即基本不受母源抗体影响,因为要与新城疫Ⅳ系苗混合接种,所以首免日龄要随Ⅳ系苗而定。
1、呼吸型传支建议免疫程序
(1)、蛋鸡父母代、商品代及肉鸡父母代:首免于7~10日龄用H120苗1.5剂量+新城疫Ⅳ系苗2剂量滴眼鼻。
二免:一般地区37~40日龄H52苗3剂量饮水,雏鸡受传支威胁地区21~23日龄H52苗1.5剂量+Ⅳ系苗2剂量滴眼鼻。
三免:80~90日龄H52苗4剂量饮水。
四免:蛋鸡130~140日龄、肉种鸡160日龄前后H52苗4剂量饮水。此次也可以改为蛋鸡100~110日龄、肉种鸡135~145日龄新-减-支三联油乳苗0.6~0.7毫升肌注。
(2)、肉用仔鸡:雏鸡呼吸型传支严重流行地区7~10日龄首免,21~23日龄二免,轻度流行地区只首免一次,方法均同蛋鸡。无传支流行地区可不进行此项免疫。
2、肾型传支建议免疫程序
(1)、蛋鸡父母代、商品代及肉鸡父母代:免疫程序须依所用疫苗来决定,以下两种可酌情选用。
第一种:
首免:2~日龄C30+MA5二联苗1.5剂量滴眼鼻。
二免:21~23日龄C-30+MA5二联苗1.5剂量滴眼鼻。
三免:56日龄前后H120苗4剂量饮水。
四免:80~90日龄H52苗4剂量饮水。
五免:同呼吸型传支四免。
第二种:
首免:7~8日龄新支二联三价苗(Ⅳ系+H120+28/86)2剂量滴眼鼻。
二免:21~23日龄,用苗同首免。
三免、四免同呼吸型传支。
(2)、肉用仔鸡:根据所用疫苗,按蛋鸡首免与二免方法接种。
【病鸡护理与治疗】
鸡群发生传支时,不能套用对待新城疫的办法紧急接种传支疫苗,这样会加重病情。应加强护理、对症治疗和防治继发感染。
1、雏鸡呼吸型传支  要加强保暖、改善通风,防止应激,饮水中加水溶性多维素,酌用氧氟沙星、乳酸环丙沙星、强力霉素等防治细菌性继发感染。
2、雏鸡肾型传支  除采取上述呼吸型传支的措施外,应适当降低饲料中的粗蛋白水平(鱼粉豆饼合计减去6%~8%,玉米麦麸各加3%~4%)。对症治疗主要是针对肾脏与输尿管中尿酸盐沉积的问题,可用太原产的“欣康”饮服5天,效果较好;也可用“肾肿解毒药”,饮服3天,停2~3天,再饮服3天。
3、产蛋鸡呼吸型传支  发病初期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可用强力霉素等防治继发感染。在饲料中增加多维素用量对恢复产蛋能力稍有帮助。如发病时鸡群日龄已经较老,产蛋率下降幅度又很大,可考虑提前淘汰。
五、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地方性流行。
【流行特点】
各日龄鸡均能感染,蛋鸡在成年或快到成年时发病才表现典型症状,肉鸡可在较低日龄典型发病,多在冬春流行。病毒从呼吸道和眼部入侵,同群鸡传染很快,发病率可达90%~100%,各栋鸡舍之间传染较慢。
由于致病毒株不同,病型可分为急性型与温和型两种,急性型又分喉气管型与眼结膜型,此两型有时混合发生。
喉气管型:病鸡特征性症状是呼吸严重困难,常下蹲、伸颈、十分费力地呼吸并发出哨鸣音;咳嗽,咳出带血的黏液,至墙壁、栏网等处;打开其口腔,在喉下用手指往上顶挤,可见喉头周围出现带血的泡沫。病程较长,约10~14天。死亡率按全群计,一般为10%~20%,也有的死亡过半。死亡原因主要是窒息,临死时冠髯青紫,常仰卧拍翅挣扎。剖解可见喉头肿胀出血;气管黏膜充血出血——靠近喉头处严重,往下渐轻;气管常被渗出物凝块(豆渣样)堵塞。
眼结膜型:病鸡起初流眼泪及鼻液,逐渐上下眼皮肿胀合缝,不能视物,眼内蓄积脓性分泌物及其凝块。只要炎症局限于眼部并及时对证治疗,有一只眼能看见采食饮水,最后大多可康复。
温和型:亦称慢性型,同群鸡发病率5%左右。病鸡眼鼻流出泡沫状液体,轻度咳嗽,产蛋减少,经10天左右表面上康复,但少数病鸡气管上段被渗出物凝块堵塞,呼吸非常费力,乃至窒息死亡。有的养鸡户将这些鸡口腔打开,对准亮光,用挖耳勺取出凝块,呼吸随之畅通,但成功率不高。
各型康复鸡均长期免疫,但也长期带毒排毒。
【血清型】
喉气管炎病毒虽然致病力强弱不等,但抗原都相同,没有不同血清型。
【疫苗】
过去无弱毒苗,只能取病死鸡候气管自制强毒苗,在泄殖腔黏膜上涂刷接种,效果虽然不错,但造成强毒散播。现在弱毒活苗已研制成功,效果可靠,被广泛应用。油乳苗效力较差,很少应用。
1、弱毒活苗  国内产品主要有中法合资龙马跃公司的“喉倍灵”,黑龙江生物制品一厂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活疫苗”等。
弱毒活疫苗接种后3~4天即有保护作用,6~8天保护力已较强,除用于正常免疫接种外,在鸡群刚发生喉气管炎时可紧急接种。使用这种疫苗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该疫苗接种后,鸡群长期带毒排毒,污染周围环境,造成致病隐患。同其他传染病活毒苗相比,这种隐患比较大。因此,未发生喉气管炎的地区不应使用这种疫苗,零散发生地区也可加强环境消毒而不给鸡群接种,如果发病再紧急接种。
(2)、该疫苗必须滴眼接种,滴鼻效果差得多,饮水更差。
(3)、该疫苗接种后,常见反应是眼部轻度肿胀,经两三天恢复正常。也有的反应严重,上下眼皮肿胀合缝,看不见饮食,可导致个别死亡。因此,接种剂量不要过大。“喉倍灵”每瓶供1000只鸡接种,因为接种时会有些浪费,实际宜接种750~800只鸡。每只鸡两滴,疫苗滴在一侧或两侧眼内均可。鸡群不能“带病接种”,即患有各种疾病时,应先治愈,然后才能接种这种疫苗。
(4)、该苗与新城疫活毒苗不能同时接种,至少要间隔8天,否则由于相互干扰,两种苗的效力都显著降低。
2、油乳剂灭活苗  是用强毒或弱度制成的。由于鸡体内对喉气管炎的免疫力主要在于细胞免疫,油乳苗的作用就明显不如活毒苗,功毒保护率仅76%,免疫期约半年。但油乳苗不散播病毒,是其重大优点。
【免疫程序】
喉气管炎母源抗体对雏鸡无保护作用,对疫苗亦无干扰。2周龄以下的雏鸡由于幼小,对喉气管炎疫苗应答稍弱。
1、蛋鸡父母代与商品代建议免疫程序
40~50日龄:弱毒活苗1~1.2剂量滴眼。
85~100日龄:弱毒活苗1.2~1.3剂量滴眼。
以上两次都应单独接种,不仅与新城疫活毒苗要错开(如前述),与其他活毒苗的接种也要错开6~8天以上,以免应激过重。
2、肉鸡父母代与商品代建议免疫程序  单从喉气管炎来讲,肉鸡应在5~8日龄首免,4周龄二免,但这与新城疫等疫苗的接种无法错开。以下建议是考虑到对几种传染病兼顾,供参考。
(1)、肉鸡父母代:一般情况下对喉气管炎可于35日龄首免,55日龄二免,这与其他疫苗易于错开。如果鸡群受喉气管炎威胁很大,可考虑采用以下程序:
2~3日龄:新城疫C-30苗+传支MA5苗(或H120苗)首免。
11~12日龄:喉气管炎弱毒活苗1剂量滴眼。
20~21日龄:新城疫Ⅳ系苗与法氏囊炎苗混合滴眼,新城疫油乳苗肌注。
29~30日龄:喉气管炎弱毒活苗1~1.2剂量滴眼。
36~38日龄:传支H52苗与法氏囊炎苗混合饮水。
(2)、肉用仔鸡:按父母代程序,第一次是否用传支苗酌定,第4次即36~38日龄这一次略去。
【紧急免疫与治疗】
1、紧急免疫  一个鸡场有一栋鸡舍的鸡发病时,对其余各栋鸡舍的鸡群紧急用弱毒活苗滴眼(每只鸡1.2~1.3剂量),一般来得及阻止发病。已经发病的这一栋在最初一两天接种疫苗,也可在数日内阻止继续发病。如因诊断或购苗拖延,发病量已较大,只要不是严重暴发,仍可接种疫苗,接种之后暂时死亡增多,全群病城可缩短,但这种做法有风险,须由临诊兽医决定。
2、治疗
(1)、可用太原生产的“斯毒克”,每瓶250毫升,与盐酸氧氟沙星纯粉10克,共配饮水100千克,连饮4~6天。
(2)、治疗少数病鸡可用中药六神丸,每只鸡每天2粒,一次口投,连用3~4天。
(3)、眼肿胀,可用0.5%乳酸环丙沙星溶液或0.3%盐酸氧氟沙星溶液(纯粉配制,不能含葡萄糖)滴眼或洗眼,每日数次。
六、鸡减蛋综合症
鸡减蛋综合症(EDS-76)是种鸡和蛋鸡的重要传染病之一,1990年前后曾在一些地方流行,随后广泛开展免疫接种,很快得到控制。其免疫接种方法比较简单且效果很好。
【流行特点】
本病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由种鸡垂直传播给下代雏鸡,在同群鸡之间也能经消化道水平传播,在各栋鸡舍之间则扩散缓慢。另一传播途径,是如果用带毒种蛋所孵鸡胚制造疫苗,则疫苗带毒。
由不同途径传入鸡体的病毒,在鸡性成熟之前都处于潜伏状态。当开始产蛋而且产蛋率迅速上升时,初产的特殊应激使病毒活跃而致病。发病高峰在180~240日龄,240日龄之后极少发病。褐壳蛋鸡及肉种鸡按群体来讲发病率高于白壳蛋鸡。
发病鸡精神、食欲正常,少数鸡轻度腹泻亦无诊断意义。主要表现是产蛋率突然下降,数日内下降20%~40%,同时棕壳蛋有将近半数变为白壳、薄壳、软壳、畸形等异常蛋,并出现不少无壳蛋,产蛋箱内及地面上有许多蛋黄蛋白,以至无法统计蛋数。蛋壳变劣的原因,是输卵管黏膜pH值由正常的6.5±0.3变为6.0±0.3,分泌物酸度增高,溶解蛋壳钙质,使蛋壳不能正常形成。
发病后4~5周产蛋率开始回升,蛋壳质量也逐渐好转,8~10周产蛋率可基本恢复到病前水平,蛋壳质量完全恢复正常还要晚一些。一般发病鸡群平均每只鸡少产蛋19枚左右。
【血清型】
本病病毒均为同一血清型,无变异型。
【疫苗】
鸡体对本病的免疫力主要在于体液免疫,疫苗均为油乳剂灭活苗,有3种,即减蛋综合症单苗、减蛋综合症+新城疫二联苗、减蛋综合症+新城疫+传支三联苗,效果都比较好。应用最多的是新减二联苗。
【免疫程序】
1、商品蛋鸡  一般只需免疫一次,于100~130日龄胸肌注射油乳苗0.5~0.7毫升。后越3周抗体水平达到高峰,免疫力维持到40周龄前后。
2、蛋鸡父母代  一般地区可以同商品蛋鸡一样免疫一次,在本病流行地区为了使免疫力更强并使种蛋带毒减少,最好免疫两次。即70日龄肌注油乳苗0.7~0.8毫升,在本病流行地区最好加强免疫,即先于100~110日龄肌注单苗0.5~0.6毫升,再于135~145日龄肌注联苗0.7~0.8毫升。
3、肉鸡父母代  一般地区免疫一次,于135~145日龄肌注油乳苗0.7~0.8毫升,在本病流行地区最好加强免疫,即先于100~110日龄肌注单苗0.5~0.6毫升,再于135~145日龄肌注联苗0.7~0.8毫升。
减蛋综合症病毒有凝集鸡鸭红血球的特性,注射油乳苗之后4周可用HI试验测抗体。优质油乳苗注射一次,抗体可达7~8个滴度,注射两次可达12个滴度,最低保护水平为4~5个滴度。
【紧急免疫】
本病发生时,无有效药品。可用减蛋综合症油乳剂单苗,每鸡紧急肌注0.7~0.8毫升,对缩短产蛋下降时间有较好效果。在饲料中适当增加多维素与微量元素用量,对恢复产蛋能力也有一定作用。
【其他预防措施】
鸭对本病易感性很高,本身不发病而带毒散毒,故鸡鸭不能混养。为防止疫苗传播病毒,使用各种活毒苗应尽可能选用SPF苗。如果这些工作没有做好,鸡群感染了病毒,只要开产前搞好免疫注射,也可以防止发病。
七、禽脑脊髓炎
禽脑脊髓炎(AE)呈地方性流行,主要危害3周龄以下雏鸡,引起瘫痪和死亡,预防措施主要在于搞好种鸡的免疫接种。
【流行特点】
鸡、火鸡、七彩山鸡及鹌鹑等禽类均易感染本病,其中鸡易感性最高。一年四季都能发病,冬末至春末发病较多。
本病病毒能由种鸡垂直传播给下代雏鸡,也能经消化道水平传播。幼雏发病时排毒2周以上,3周龄以后发病只排毒约5天,康复鸡是否排毒还不清楚。病毒在外界抵抗力很强,能长期保持感染性。
成年鸡发病无任何症状,唯产蛋减少10%~35%,蛋壳、蛋白、蛋黄均无变化,约经两周产蛋恢复正常。这在商品鸡来说损失有限,在种鸡则要造成严重损失。种鸡感染脑脊髓炎病毒之后,先有少数种蛋带毒,然后产蛋率开始下降,带毒蛋迅速增多,再后产蛋率回升,带毒蛋又减少。当产蛋率完全恢复正常时,种鸡已从感染中获得免疫力而恢复,种蛋不再带毒,而且带有高水平母原抗体,孵出的雏鸡对脑脊髓炎有很强的抵抗力。种蛋带毒后持续18天左右。这些带毒种蛋入孵后,鸡胚发育正常,出壳的雏鸡则在1~7日龄陆续发病。同时入孵的带毒种蛋所孵出的雏鸡,在出雏器内以及在随后的饲养中都能感染病毒,感染后潜伏期至少11天,也就是在11日龄之后发病。3周龄发病基本停止,稍后完全停止。
病雏鸡表现呆钝,头颈震颤(轻微发抖),两脚不能自主,行走东倒西歪,逐渐瘫痪,常伸直一条下肢侧卧,虽有食欲但无法就槽,最终衰竭死亡或被健鸡踩死。少数病雏鸡能康复,之后生长较慢。有些病雏鸡在病程后期或康复后很久,眼内晶状体混浊发白,成为白内障,失明或半失明,半失明的可以生存并产蛋。
由于种鸡感染发病之后,种蛋带毒率呈低—高—低的曲线变化,其下代雏鸡发病率亦同样有此曲线,据调查统计为10%—57%—10%,病雏鸡死亡率为55%~85%.以上是指母雏鸡,公雏鸡发病死亡率未统计,但低的多。
解剖病死鸡,无肉眼明显可见的病理变化。
【血清型】
本病病毒所有毒株均为同一血清型。
【疫苗】
鸡体对本的免疫力主要在于体液免疫,免疫接种主要使用活毒苗,并可用油乳剂灭活苗加强免疫。
1、活毒苗  一般用1143毒株制成,属嗜肠道型,适于饮水或滴口接种。接种之后,疫苗病毒能在鸡群中经消化道迅速传播,所以有一种用法是只对10%~30%的鸡接种,让其余的鸡通过接触感染获得免疫力。这种方法不很可靠,只能酌情用于地面平养的商品鸡,种鸡和笼养商品鸡应全部接种。
进口活毒苗有一种是“禽脑脊髓炎+鸡痘”二联苗,用法为“翼膜刺种”,即像鸡痘苗一样在翅下刺种。如刺种后第4天该部位微现红肿痘疹样,第9天结成痘痂,即表明刺种成功,否则须再次刺种。这种疫苗虽然有“一苗两用”的优点,但不易保证每一只鸡都能刺种好,故选用者较少。
以上活毒苗对蛋种鸡可于70~100日龄接种,肉种鸡可于100~130日龄接种。接种后6周以内所产种蛋不能用于孵化,否则孵出的雏鸡可能出现脑脊髓炎症状,并对其他雏鸡有传染力。
禽脑脊髓炎活毒苗与其他活毒苗不要同时接种,应错开10~14天。该疫苗病毒污染饲养场所,对3周龄以下雏鸡及成年鸡均有一定致病性,接种用具及疫苗空瓶等须认真消毒。没有发生恼脊髓炎的地方不应使用活毒苗。
2、油乳苗  开产前一个月及产蛋期均可注射,效力不及活毒苗但无污染,一般继活毒苗之后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免疫程序】
雏鸡如有高水平母源抗体,可维持到70日龄,故活毒苗不宜在70日龄之前接种。
活毒苗接种一次,免疫力可维持一年,不需要接种两次。假如接种之后对疫苗或操作质量不够放心,打算再接种一次,应间隔2~3周以上。
为使免疫力更强和持久,可用活毒苗首免,油乳苗二免,间隔2周至数周。
接种活毒苗之后2~3周,注射油乳苗之后3~4周,可用琼脂扩散试验检测抗体,测到抗体即表明免疫力已经建立。
1、蛋鸡父母代  脑脊髓炎轻度流行地区可于75~90日龄用活毒苗1.5剂量饮水,严重流行地区再于100~130日龄肌注油乳苗0.5毫升。
2、肉鸡父母代  脑脊髓炎轻度流行地区于110~130日龄用活毒苗1.5剂量饮水,严重流行地区再于140~160日龄肌注油乳苗0.7毫升。
3、商品蛋鸡  商品蛋鸡发生脑脊髓炎,平均每只鸡少产蛋3~4枚,在本病流行地区为了避免这种损失,可于75~90日龄用活毒苗饮水一次。此时鸡一般未上笼,可隔出1/3的鸡按每只1剂量饮水,饮毕混群。注意不要让全群鸡都饮1/3剂量的苗,这种每一只鸡都是弱应答,效果较差。如此时鸡群是笼养或在金属网床上饲养,很少接触粪便,就要全群按每只1剂量饮水。
【治疗】
1、雏鸡  雏鸡脑脊髓炎实验室诊断复杂费时,通过根据症状与流行病学现场诊断。发病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病雏发现一只隔离一只,已瘫痪的可深埋,从而减少同居传染。
(2)、禽脑脊髓炎高免蛋黄液,每只胸肌注射0.2毫升或遵说明,此为被动免疫,应尽早注射。
(3)、病毒灵(吗啉呱),每片0.1克,每千克饲料加20片,最好从1日龄连续用至12日龄,可减少发病,已经瘫痪的不能治愈。
(4)、给已经感染脑脊髓炎病毒的雏鸡接种新城疫Ⅳ系苗,常会激起大量发病,最好根据母源抗体水平推迟Ⅳ系苗的接种,或推迟到12~13日龄。
2、产蛋鸡  产蛋鸡脑脊髓炎在发病初期尚无法快速确诊。病鸡产蛋下降约1周即开始回升,无需治疗,亦无特效药品。
八、鸡痘
鸡痘是一种缓慢扩散的接触性传染病,死亡率不高主要影响生长与产蛋。免疫接种的要点是保证疫苗刺种质量。
【流行特点】
鸡痘分为皮肤型和白喉型两种类型,偶尔两者同时发生称为混合型,各日龄的鸡都能感染,3周龄以下较少发病。病鸡痘疹、痘痂、假膜中都含有大量病毒,散播到外界能耐高温、干燥和日光,长期保持感染性,但对消毒剂抵抗力不强。
皮肤型鸡痘主要发生在秋季,其次是夏季。病毒大多由蚊虫传播或从皮肤损伤处入侵,也能从口腔和呼吸道黏膜入侵而移行至皮肤致病。病鸡皮肤无羽毛及羽毛稀少部位,包括冠髯、眼皮、口角、翅下、小腿及肛门周围等,出现分散或密集融合的痘疹,经数日结成棕黑色痘痂,慢慢脱落而痊愈。同群鸡传染较慢,发病量由少数至较多不等。病程3周左右,一群鸡因为发病有先有后常绵延两三个月。仅出现少量痘疹的轻病鸡,生长产蛋基本如常;大量密集痘疹封口的病鸡,生长停滞,产蛋减少乃至停止,雏鸡有少部分死亡。继发感染主要是葡萄球菌病,多见于肉用仔鸡,死亡率很高。
白喉型鸡痘主要在冬季发生,仅见少数饲养管理较差的鸡群。病鸡咽喉黏膜上出现灰黄色痘疹,很快扩散融合,形成假膜,用镊子不易揭去。部分病鸡眼皮肿胀,眼鼻均渗出脓性黏液。由于视物、呼吸、采食均发生障碍,精神严重委靡。病程2~3周,雏鸡有时死亡近半,成年鸡一般死亡5%以上。
【血清型】
鸡痘病毒无不同血清型。鸡痘疫苗可用于野鸡(七彩山鸡)及火鸡,不能用于鹌鹑和鸽子。
【疫苗】
常规苗为“鸡痘鹌鹑化弱毒苗”,毒株是通过鹌鹑致弱的。6日龄以下幼雏不能接种,20日龄之前接种有一定反应。6~20日龄、20~30日龄及30日龄以上按不同剂量接种。下面介绍有关用法。
1、不同日龄接种剂量  一瓶鸡痘疫苗瓶签上注明500羽份,其可接种鸡数是:6~20日龄1000只,20~30日龄500只,30日龄以上250只。
2、刺种工具与疫苗稀释量  专用工具为双锋刺种针,农村供应较少。“土”工具用蘸水钢笔尖较好,它能对皮肤造成一定损伤,使一些疫苗接种在皮内,比接种到皮下易于发痘。将套被大针磨去小半针鼻也是很好的工具,刺种量比钢笔尖均匀。如用缝纫机针,须选特大号的,否则针槽太小。稀释疫苗要用生理盐水,不能用冷开水。稀释量须视刺种工具而定,如用缝纫机针,大约1.5毫升就可刺1000针,而钢笔尖的刺种量就要大得多,养鸡户须熟悉自己的刺种工具,积累经验,使稀释量比较准确。30日龄以下刺种1针,30日龄以上刺种2针。20~30日龄以上,尤其是60日龄以上剂量稍大无妨。
再一种方法,是用医院给病人用的皮试针管,将疫苗按每鸡0.1毫升稀释,或用连续注射器,疫苗按每鸡0.2毫升稀释,注射翅皮下,虽然疫苗稀释量稍微偏大,发痘有时不如刺种明显,但苗效果也很好。
3、刺种部位  鸡体表面无羽毛的部位称为裸区。鸡逗苗常规刺种部位是前翼膜下裸区(图20),也可刺种在小腿内裸区。以上裸区有稀疏绒毛,刺种时用手指拨开,应避免疫苗沾到绒毛上。
刺种后4~7天,如80%以上的鸡刺种部位稍现红肿或结痂,即表明刺种成功。
刺种后14天形成免疫力。30日龄以下刺种的,免疫力可维持两个月,60日龄以上刺种的免疫力可维持5个月。
其他鸡痘苗还有:甘油苗,是未经冻干的湿苗,用时不稀释(6~20日龄稀释1倍),效果虽然较好但不耐保存,1~4℃保存不超过2个月,25℃不超过7天。油系弱毒苗,毒株高度致弱,专用与幼雏。这两种鸡痘苗现已较少使用。
【免疫程序】
皮肤型鸡痘季节性明显,白喉型鸡痘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很少发生,所以制定鸡痘免疫程序不仅要考虑日龄,还要考虑季节,着重保证鸡群在夏秋季有可靠的免疫力。
蛋肉种鸡及商品蛋鸡最好免疫两次:20~35日龄首免,60~90日龄二免,或按季节酌定。这两次可以单独接种鸡痘苗,也可以与其他疫苗一起接种,但同时接种的活毒苗不要超过3种。
如果鸡群入夏前处于青年期,也可以只接种一次鸡痘苗(与新城疫二免同时进行),以免发病影响增重和诱发葡萄球菌病,带痘出栏也影响售价。
【治疗】
免疫鸡群中个别鸡出现轻微皮肤型鸡痘,可以不必采取措施。如果不断出现少数病鸡,呈蔓延势头,可对没有发病的鸡再刺种一次鸡痘苗。在正常情况下对产蛋鸡不应接种鸡痘苗,作为紧急免疫还是可以的,影响产蛋有限。
皮肤型鸡痘已经结痂即趋向痊愈,不必治疗,不要破坏结痂。如为严重炎性痘疹封眼封口,可将病鸡挑出,用中药治疗。处方:紫草100克,龙胆草50克,明矾100克。先将紫草浸泡20分钟,然后大火煮沸,文火煎半小时,再加进另两味共煎15分钟,滤出药汁,混于饮水中,供2月龄鸡100只或成年鸡40只饮1天,药渣拌料。如此连服3~4天。
白喉型鸡痘发生时,应隔离病鸡加强护理,每日用碘甘油涂咽部1~2次,并用环丙沙星等防治继发感染。
九、病毒性关节炎
本病又称传染性腱鞘炎,或病毒性关节炎/腱鞘炎。病原为呼肠孤病毒(Reov),除损害雏鸡下肢关节和腱鞘外,还直接损害巨噬细胞,造成一定的免疫抑制。
【流行特点】
呼肠孤病毒大量存在于病鸡盲肠扁桃体和下肢患部,主要随粪便排出,从消化道与呼吸道入侵,偶尔垂直传播。
1日龄雏鸡易感性最高,往后逐日渐降,2周龄之后明显降低,感染后经过一段潜伏期,大多在4~7周龄发病,也有的在10周龄之后发病。
受害鸡群通常全部鸡都感染,但大多为隐性感染,只有大约5%~10%的鸡发病,肉用仔鸡发病率高于蛋鸡。症状以跛行为特征,具体表现则不一致。一般病初为急性期,足部腱鞘(肌腱外膜)炎性肿胀疼痛,病鸡蹲伏、呆钝、不愿走动,经数日疼痛渐轻,转为慢性期:飞关节僵硬,跖部外展,趾爪屈曲(这些变化两肢不对称),严重跛行。偶见个别病重鸡飞关节后上方腓肠肌腱断裂。直接病死的很少,重病鸡因残废被淘汰,轻病鸡康复后步态稍僵。
呼肠孤病毒有广泛的致病性,有时还能引起败血症及吸收不良综合症等,所以病毒性关节炎只是呼肠孤病毒感染的一个主要病型。
在本病流行地区,根据病鸡日龄、症状及下肢关节腱鞘的病变可以现场诊断。一个地方初次发现本病,可于发病后3~4周龄(已康复)采血做琼扩试验,测出抗体可确诊。
【血清型】
呼肠孤病毒血清型比较复杂。国外分离到的许多毒株经过交流鉴定,至少有8个血清型,我国已分离到多种毒株,尚待进一步研究。
制造活毒苗的毒株主要是S1133,毒力弱,即使用于1日龄雏鸡亦安全;还有美国的UW1-203,8周龄以上二免才能使用,交叉免疫较优,油乳剂灭活苗美国是1733和2048两个毒株制成双价苗,我国已用S1133毒株研制成新城疫、传支、病毒性关节炎三联苗。这些疫苗主要是对血清型相同的病毒有效,用于不同地区、不同鸡群的效果有差异。
【疫苗】
本病疫苗分为弱毒活苗和油乳剂灭活苗两种,后者仅用于种鸡。
1、病毒性关节炎弱毒苗  进口产品通常不注明毒株而分为“小鸡用”、“大鸡用”两种。
(1)、小鸡弱毒苗:用于首免,8~12日龄颈中部皮下注射。如接种日龄过低,尤其是1日龄接种,会影响马立克氏病疫苗的免疫效果;超过14日龄接种雏鸡应答较差。
(2)、大鸡弱毒苗:用于二免,8~10周龄颈中部皮下注射。8周龄之前注射有致病性。
以上两种弱毒苗,美国苏威公司的产品是每鸡注射0.2毫升,每瓶200毫升,2~8℃暗处保存。如使用其他产品应遵说明。
2、油乳苗  进口产品称为“禽呼肠孤病毒灭活苗”,国内如前所述,已研制成新城疫、传支、病毒性关节炎三联油乳苗。种鸡在接种过两次弱毒苗的基础上,再于开产前注射一次油乳苗。其下代雏鸡可获得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保护到2~3周龄,往后因有日龄抵抗力,感染的可能性较小。
【免疫程序】
这里先介绍正常免疫程序,然后再讨论简化问题。
肉用仔鸡:8~12日龄小鸡弱毒苗注射,只此一次。
商品蛋鸡:8~12日龄小鸡弱毒苗首免,本病发生较多的地区8~10周龄再用大鸡弱毒苗二免。
种鸡:8~12日龄小鸡弱毒苗首免,8~10周龄大鸡弱毒苗二免,蛋种鸡100~130日龄、肉种鸡130~160日龄再肌注油乳苗0.5~0.7毫升。
在实际工作中,本病偶尔发生的地区不一定要进行免疫接种,本病流行地区也很少使用活毒苗,因为8~12日龄首免势必与新城疫、传支的首免同时进行,三苗齐下,应激过重,而且由于血清型问题,本病疫苗的效果并不一定可靠。所以通常的做法是对种鸡在开产前注射一次油乳苗,使雏鸡获得母源抗体的保护,对它们就不再接种活毒苗。按理对种鸡应当在使用过两次活毒苗、建立免疫记忆的基础上再注射油乳苗,上述简化为单纯注射一次油乳苗,大约300日龄之后繁殖的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就不是很高,故须重视育雏室的消毒。
【治疗】
本病尚无法治疗。病鸡飞关节(连接小腿与跖部)有时继发滑膜炎(病原为支原体),可个别口服强力霉素片,每日1~2次,每次1片(0.1克),连服4~5天。由于该药对病毒无效,跛行并不能减轻,只是防止因继发感染而格外加重。
【卫生预防】
预防本病主要应立足于卫生消毒。呼肠孤病毒对碱溶液和有机碘类消毒剂敏感。育雏室进雏之前,先彻底扫净,清水冲刷晾干,然后用热碱水(烧碱2%或洗衣碱5%)喷洒,保持潮湿1小时,最后用甲醛熏蒸。进雏之后,每日用有机碘消毒剂带鸡喷雾一两次,坚持到2周龄以上(接种各种疫苗时按常规暂停)。做好这些工作对于预防其他传染病也是很重要的。
十、鸡传染性贫血
本病危害4周龄以下雏鸡,严重破坏造血和免疫功能,死亡率很高。最早于1979年在日本发现,我国于1992年哈尔滨首次发现。
【流行特点】
本病病原最初叫鸡贫血因子,缩写为CAA,现已确定是一种小病毒,主要是垂直传播,也能水平传播。雏鸡从出壳至7日龄易感性最高,7~14日龄易感性迅速降低,14日龄之后即使感染也只是隐性带毒而不发病。无论垂直传播或出壳后感染的,一般都在12~28日龄发病。主要症状是:严重贫血瘦弱,鸡冠苍白或发黄,脚爪与皮肤均苍白,临死前腹泻。发病后第2天开始出现死亡,5~6天为死亡高峰,再经5~6天病情基本平息。死亡率与许多因素有关----发病日龄越低死亡率越高,肉鸡死亡率比蛋鸡高,公鸡死亡率比母鸡高得多,如有继发感染尤其是继发法氏囊炎则死亡率严重增高。通常死亡率为10%~40%。
解剖病变:血稀如水,凝固变慢;剪断股骨可见骨髓萎缩呈黄白色:胸腺萎缩,色泽变淡;法氏囊萎缩,囊壁极薄透明;肝肾肿大、苍白、质脆,有时黄染;心脏变圆;肌胃角质膜有溃疡灶,腺胃及小肠黏膜有散在的出血点;胸腿肌肉有出血斑点等。在本病流行地区根据症状与病变即可诊断,一个地方初次发病须经血清学鉴定才能确诊。
病鸡由于一级免疫器官全部受到损害而造成严重免疫抑制,易于发生继发感染,在发病期间以及病后一段时间接种各种疫苗的效果很差或较差,康复鸡群马立克氏病发生率较高。
【血清型】
CAA不同毒株致病力有较大差异,但均为同一血清型。
【疫苗】
德国已研制并初步应用活毒苗,毒株为Cux-1株,供种鸡于13~15周龄饮水免疫一次,经6周可形成免疫力,其下带雏鸡可获得母源抗体保护。该苗接种之后6周龄以内所产种蛋不能用于孵化,以防止疫苗病毒垂直传播。没有发生本病的地方不应使用活毒苗。
【治疗】
本病尚无有效药品。对发病鸡群可用阿莫西林、乳酸环丙沙星等控制继发感染。
十一、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本病通常称为鸡腺胃炎,是新发现的鸡病,1996年以来在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河南、四川、福建等地流行,发病鸡群大多为20~80日龄的蛋鸡和肉鸡。早期表现为呼吸道症状,随后极度消瘦,腺胃肿大,死亡率很高。国内有关学者根据对病原特性的研究,认为本病是鸡传支的一种类型,取名“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由于是初步研究,对其了解还是很有限,故这里单独介绍。
在国内对本病取名之后的1997年,美国出版了《禽病学》第十版(中文版尚未出版),新增一个鸡病,英文名Transmissible Viral Proventriculitis,缩写为TVP,扬州大学吴长新同志译为“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该书认为病毒分类尚未确定,对此病在美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国流行的情况及症状作了介绍,虽然比较简短,但可以看出与国内发现的腺胃型传支是同一种鸡病。这里对本病完全是根据国内流行情况介绍的,所以仍用腺胃型传支这个名称,日后如国家有关部门重新命名,当依新名。
【流行特点】
各品种蛋鸡和肉鸡均能感染,发病大多在20~80日龄,高峰在30~50日龄,偶尔也有个别病例是在产蛋之后发病。一个地方初次发病,大多因为从疫区引进苗鸡,发病后又向周围扩散。病毒经呼吸道与消化道传播,未证实能垂直传播。
病鸡起初流泪、肿眼、咳嗽、喷嚏、精神沉郁,饮食减少,有的排白色和浅绿色稀粪。随后眼部与呼吸道症状减轻或消失,迅速消瘦,粪便中有消化不全的饲料。最后极度消瘦,胸肌仅剩苍白残迹,衰竭死亡。同群鸡发病率约为1/3~2/3,病鸡多数死亡,少数康复后明显瘦小。
解剖病变主要是:腺胃肿大2~5倍,外观变圆,坚硬,胃壁增厚。腺胃乳头初期水肿发亮,中期破溃凹陷,后期凹陷周边出血溃疡。约有30%的病鸡肾脏轻度肿胀。
腺胃病变有些像马立克氏病,除从发病日龄区别外,可以多解剖一些病鸡,内脏型马立克氏病不会每一只鸡都是腺胃发生肿瘤而其他脏器无肿瘤。在本病流行地区,现场即可诊断,实验室诊断须请有关科研单位进行。
【血清型】
本病病毒与呼吸型传支的主要毒株M41株,以及肾型传支的T株,抗原差异都较大。常规传支疫苗包括活毒苗与油乳苗对本病都没有预防作用。
【疫苗】
本病发现仅2年,已流行较广,且无法治疗,死淘率很高,威胁很大。农业部动物检疫所(青岛)与扬州大学已初步研制成油乳剂灭活苗,有腺胃炎单苗和腺胃炎+新城疫二联苗两种,可用于14日龄前后肌注0.25~0.3毫升或遵说明,有一定效果。江苏铜山县某种鸡场,8000套罗曼父母代,于14日龄肌注腺胃炎单苗,25~60日龄零星发病,死亡120多只,死亡率为1.5%,比一般没有免疫的发病鸡群死亡率要低得多。
十二、鸭瘟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DVE),是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活毒疫苗免疫效果良好。
【流行特点】
鸭瘟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存在于病鸭内脏、血液和排泄物中,健康鸭能隐性带毒,入侵门户主要是消化道。麻羽蛋鸭及番鸭易感性高于白羽肉鸭,母鸭易感性高于公鸭。在自然条件下,发病的大多数是成年鸭,其次是大龄青年鸭,1月龄以下雏鸭较少发病。流行季节主要在春夏之交和秋季,其他季节发病相对较少。
病鸭除精神食欲减退及缩颈呆钝外,特征性症状主要是:腿软走动困难,强行驱赶则两翅扑地勉强移步;不愿下水,强行驱入水中不能游泳,迅即挣扎回岸;眼肿,严重时上下眼皮合缝,眼鼻分泌物均增多,呼吸不畅;肿头,头颈交界处肿大尤为明显,估俗称“大头瘟”;排绿色或灰白色稀粪,污染肛门周围羽毛,有的脱肛,公鸭临死时阴茎脱出。以上症状不一定全部出现,尤其是肿头,虽然是具有特征性,但出现率不很高。病程2~5天,偶尔7天。病鸭大多死亡,少数耐过的明显瘦弱,常有一只眼角膜(黑眼珠前透明膜)混浊,呈白色云雾状,半盲。
解剖病变主要是:咽与食道黏膜上覆盖一层由疱疹融合而成的灰黄绿色假膜,有许多纵横皱褶,表面粗糙,不易剥脱;泻殖腔(肛门内)黏膜严重充血肿胀,有紫色出血斑或灰黄绿色假膜,肝表面早期有出血斑点,随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灰黄色坏死灶,其周边有出血环;脾呈黑色,缩小。其余病变为广泛出现的出血斑点,包括食道与腺胃交界处有一圈出血斑点,卵泡出血变形等。
在现场根据症状与病变通常不难诊断,实验室诊断须进行病毒分离或血清学鉴定,比较复杂。
【血清型】
鸭瘟病毒不同毒株致病力有差异,抗原均一致,无不同血清型。
【疫苗】
常规苗为“鸭瘟活疫苗”,是用鸭瘟鸡胚化弱毒株制成的。该苗安全性良好,注射后3~4天即可产生免疫力。可用于初生雏鸭,但免疫力仅能维持1个月。60日龄以上注射,免疫期为9个月,用于成年鸭一般不影响产蛋,发病时可以紧急免疫。用法:稀释疫苗要用生理盐水,2月龄以上按每羽1毫升稀释,注于胸肌;20~60日龄按每羽0.25毫升或0.5毫升稀释,注于胸肌或大腿外侧;假如对初生鸭注射,按每羽0.25毫升稀释,注于大腿外侧。该苗在不同温度下的保存期见总论部分。
进口苗有荷兰的Tausen株弱毒苗,注射后1~2天即可产生免疫力,一般维持5个月,用于发病时紧急免疫比较好。常规用法为7周龄和11周龄各注射一次,最好于产蛋前2周龄再注射一次。该苗在4℃条件下可以保存1年。
以前曾有鸭瘟油乳剂灭活苗,是用强毒制造的,因其免疫效果不如弱毒活苗,现已不生产。一些研究表明,机体对鸭瘟的免疫力可能主要在于细胞免疫。所以活毒苗接种之后能迅速产生效力而油乳苗效力较差。
鸭瘟病毒没有凝集红血球的特性,故免疫接种之后不能用HI试验测定抗体水平。
【免疫程序】
鸭瘟免疫程序灵活性比较大,要根据当地疫情决定。一般来说,首次免疫不必早于20日龄,也不能超过70日龄。
1、蛋用种鸡  可于30日龄前后肌注鸭瘟活疫苗1~1.2剂量,70        ~80日龄再肌注1.5剂量。如鸭群饲养2年,可间隔9个月左右再注射1.5剂量。最好安排在强制换羽之前10~14天进行。
2、商品蛋鸡  在本病流行地区应采用上述种鸭免疫程序。如本地无鸭瘟疫情,也可只免疫一次,在60~70日龄肌注鸭瘟活疫苗1.5剂量,如鸭群饲养2年,可间隔9个月再注射1.5剂量,最好安排在强制换羽之前10~14天进行。
3、白羽肉用仔鸡  可于50日龄前后肌注鸭瘟活疫苗1.5剂量,20~140日龄再注射1.5~2剂量。假如饲养2年,间隔9个月再注射2剂量,宜于强制换羽之前进行。
4、白羽商品肉鸡  一般不必注射鸭瘟疫苗,如附近流行鸭瘟,确切威胁,也可考虑于20日龄肌注1剂量。
【紧急免疫与治疗】
鸭瘟活疫苗注射之后,鸭的排泻物一般不含疫苗病毒,如有个别鸭漏免(注射时遗漏或没有注射好),它不可能通过同居感染疫苗病毒而获得免疫力。因此,经过免疫接种的鸭群在前述免疫期之内如出现个别发病,这有可能是漏免鸭,可将其隔离,对全群注意观察,如不继续发病就不一定要采取措施。如果接连发病,呈蔓延势头,或者鸭群以前没有注射过鸭瘟疫苗,则应果断紧急免疫,对全群鸭(包括已发病的)每只肌注鸭瘟活疫苗2~2.5剂量.注射时一定要每只鸭换一个针头(可用50~100个针头轮煮轮用)。注射之后,病情向两极分化:病鸭尤其是重病鸭可能很快死亡,其余则很快获得免疫力,约经5~7天疫情平息。
对贵重种鸭,可将已发病的隔离治疗,对未发病的紧急免疫。治疗药品有高免血清和聚肌胞两种,价格都比较高,早期使用有一定疗效,可减少死亡。
鸭瘟高免血清:成年绍鸭肌注0.5毫升,肉种鸭0.8~1毫升。
聚肌胞(聚肌苷酸胞嘧啶核苷酸,聚肌胞苷酸):是一种高效干扰素诱导剂,有免疫抑制作用,对人而言用于治疗某些病毒感染,注射液每支2毫升,含1毫克或2毫克,成年鸭肌注0.5毫克,间隔2天再注射一次。
用以上药品治疗,不能同时注射疫苗。康复鸭已从感染中获得免疫力,也不必再注射疫苗。
【卫生预防】
预防鸭瘟除搞好免疫接种外,还要加强日常的卫生消毒。按国家有关规定,一旦发生鸭瘟要及时上报疫情,并彻底消毒现场。
十三、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DH)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下雏鸭,上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给种鸭于开产前接种弱毒活苗,可使下代雏鸭获得母源抗体保护。雏鸭一旦发病应尽快进行被动免疫。
【流行特点】
鸭肝炎病毒随病鸭和带毒鸭粪便排出,该病毒在外界抵抗力很强,从消化道和呼吸道均能入侵,不能垂直传播。雏鸭感染后潜伏期1~4天,大约7~16日龄为发病高峰,17~21日龄发病渐少,22~28日龄偶尔发病,往后一直到成年虽然能感染,但不发病而带毒排毒。
育雏室阴冷、拥挤、潮湿以及饲料中维生素不足能促本病发生。刚发病时常有个别雏鸭未见明显症状,突然死亡,随之部分雏鸭离群呆滞,闭眼废食,缩颈拱背,驱赶时步态不稳,很快侧卧呈昏迷状态,两腿痉挛,向后乱蹬,似划水样,最后头向后仰,角弓反张,双腿伸直而死亡,病程仅数小时。有些病鸭能慢慢耐过而康复,随后一段时期发育不良。1周龄以下发病的,全群死亡率可达90%,几十日龄发病的大多死亡不到一半。
解剖病变主要是:肝肿大、发黄、质脆、有出血斑点及灰白色坏死点;胆囊胀大,充满胆汁;部分病鸭肾肿大,有树枝状充血。
根据病鸭临死时侧卧、划水动作及角弓反张等特点,现场不难诊断。
【血清型】
本病病毒有3个血清型,即1型、2型和3型,互相不能交叉免疫。2型病毒仅见于英国,3型病毒仅见于美国,在我国传播致病的都是1型病毒。国外已发现1型病毒有变异株,国内尚未发现。因此,在我国来说,本病的免疫接种尚无血清型问题。
【疫苗与免疫程序】
本病疫苗有弱毒活苗、弱毒灭活苗、强毒灭活苗三种,第一种效果较好,所以灭活苗很少使用。
弱毒活苗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北京农业大学研制的DHV-81弱毒苗,种鸭于开产前肌注2次(间隔14天),其下代雏鸭可获得母源抗体保护。
樱桃谷等白羽肉鸭,只要种鸭开产前注射过2次弱毒苗,其下代雏鸭一般不必再进行免疫接种。
金定鸭、绍鸭等蛋用品种,种鸭开产前注射过2次弱毒苗,一般情况下对雏鸭也可以不进行免疫接种,如当地正流行本病,应于7~10日龄再注射一次弱毒苗。
无论肉鸭或蛋鸭,如种鸭开产前未注射弱毒苗,雏鸭均应于1日龄注射弱毒苗。
DHV-81弱毒苗用于雏鸭,按每只0.5毫升稀释,注于背部皮下,约经3天可产生免疫力。1日龄或7~10日龄注射的,均可免疫到6周龄,此时已不会发病。
【治疗】
本病无特效西药,由于病情很急,中药疗效不理想。雏鸭发病时,应尽快进行被动免疫,即注射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或高免蛋黄液,全群雏鸭注射一次即可,少数重病鸭次日再注射一次。体型较大的肉鸭可注于胸肌,小鸭可注于背部皮下。高免血清剂量:2周龄以下蛋鸭0.5毫升,肉鸭0.7毫升;2~3周龄蛋鸭0.7毫升,肉鸭1毫升。蛋黄液剂量适当加大,根据体重在0.5~2毫升之间酌情掌握。一个鸭场有一群雏鸭发病,对其余未发病的各群可用DHV-81弱毒苗紧急免疫,约3天可产生免疫力,这比用血清或蛋黄液来预防要经济得多,但要准备一些血清或蛋黄液以供应急。
十四、小鹅瘟
小鹅瘟,即鹅细小病毒感染,是小鹅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可通过对种鹅注射活毒苗或对小鹅注射高免血清进行预防。
【流行特点】
鹅细小病毒在自然界抵抗力很强,可由种鹅向下代小鹅垂直传播,可在小鹅出雏器内传播,也可经消化道、呼吸道水平传播。本病在某一地区的流行有一定周期性,大流行每2~4年一次,小流行每年一次,因为不是很有规律,不能准确预报。
小鹅主要在3~20日龄发病。发病日龄越低,病情越急,死亡率越高。
最急性:一般发生在10日龄之前,有些小鹅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多数是委靡、腹泻,仅半天至一天即死亡。全群常死亡大半甚至所剩无几。剖解所见主要是小肠黏膜弥漫性充血,黏液增多。
急性:一般发生在10~15日龄,表现为鼻流黏液,呼吸受阻,排黄绿、灰白稀粪,经1~2天死亡,部分病鹅临死前出现扭颈、抽搐、瘫痪等神经症状,全群死亡率一般在60%以下。剖解可见特征性病变:小肠中下段黏膜上出现一层灰白色假膜并脱落,呈长片状或管状,阻塞肠腔,使肠的外观有一小段胀粗、坚硬、呈香肠样,约2~5厘米长。其余病变还有肝、胆、肾肿大等。
亚急性:一般发生在15~20日龄,症状与病变似急性而较轻,病程2~5天,康复率相对较高。
20日龄之后很少发病。成年鹅能感染病毒而不发病,这种隐性感染能产生少量抗体传给下代雏鹅,虽不足以阻止感染,但可使发病较晚较轻。
【血清型】
鹅细小病毒不同毒株抗原有细微差异,仍为同一血清型。
【疫苗与血清】
小鹅瘟疫苗(弱毒活苗)专用于种鹅,常用湿苗,亦有冻干苗,于产蛋前15~30天肌注或皮下注射(按每只1毫升稀释),约经半个月抗体水平达到高峰,其下代雏鹅可获得母源抗体保护。从注射疫苗算起270天以内,母源抗体对小鹅保护率为95%,270~300天下降到80%。由于种蛋主要在春夏季用于孵化,每年春季产蛋前注射一次即可。
如果种鹅产蛋前没有注射小鹅瘟疫苗,则对小鹅应于1~2日龄进行被动免疫,于背部皮下注射小鹅瘟血清0.5毫升。保护率98%以上。
小鹅已经发病时,可紧急注射小鹅瘟血清,2周龄以下注射1~1.5毫升,2周龄以上注射2~2.5毫升。通过注射,处于潜伏期的小鹅有80%~90%可阻止发病,已经发病的只能治愈40%~50%,全群保存率约为70%~85%。
小鹅瘟高免蛋黄液在1~2日龄每只皮下注射1毫升,预防效果也比较好,发病时注射效果不如血清。
除血清与蛋黄液之外,没有可以治疗本病的药品。
细菌性传染病的免疫
一、鸡传染性鼻炎
鸡传染性鼻炎(IC)是比较常见的细菌病,易于治愈而难以巩固疗效,常一再复发。疫苗有多种,保护率分别在80%~90%以上,其余个别鸡或少数鸡虽仍有可能发病,但症状较轻,康复较快。
【流行特点】
本病病原为鸡副嗜血杆菌,主要随病鸡和带菌鸡眼鼻分泌物散播,从呼吸道、消化道均能入侵。鸡群大多在产蛋初期和高峰期发病,4周龄以上的生长期及产蛋后期也能发病。晚秋、冬季及早春为高发季节。鸡舍拥挤、通风不良、潮湿阴冷、天气骤变及维生素供给不足均为重要的发病诱因。
症状轻重不等。最轻的仅鼻流清液,产蛋稍减。较典型症状为:鼻腔充满黏稠液体或干痂,阻碍呼吸,发出恶臭;眼皮肿胀合缝,内蓄豆渣样渗出物;冠髯亦肿胀,公鸡尤明显;成年鸡产蛋减少10%~40%,生长鸡发育停滞。如无并发症,仅个别死亡。解剖病变主要是鼻窦黏膜充血肿胀,有的公鸡睾丸萎缩。
继发症主要是支原体感染(慢呼),其次是新城疫,偶尔诱发传支与喉气管炎。
【血清型】
鸡副嗜血杆菌最初划分为A、B、C3个血清型,其后的研究认为只有A、C两型,B型是无病原性的变异株。近年从欧、美、亚洲一些国家都分离到具有病原性的B型菌株,而且发现只含A、C2个血清型的疫苗有时不能阻止发病,因而国外一些制苗厂家如荷兰英特威公司等,还是用A、B、C三型菌株混合制苗。
3个血清型虽有共同抗原,但只在实验室表现一定的交叉反应,用于制造疫苗则各型只对同型野外菌株有效,不能交叉保护。
据调查,在我国传染性鼻炎致病菌株的血清型多数为C型,其致病力较弱;少数为A型,其致病力较强。疫苗应含A、C2个血清型或全部3个血清型。
【疫苗】
目前应用的均为灭活苗,依其佐剂不同,分为油乳剂灭活苗和铝胶剂灭活苗两种。油乳苗注射后作用时间较长,累计应答水平较高,但注射部位有时出现肿块并影响效果;铝胶苗注射后产生免疫力比较快,一般无肿块。根据实践中的观察是铝胶苗效果比较好,该苗静置时有小半瓶白色云雾状沉淀物,是正常现象,用时轻轻摇匀即可。
油乳苗注射后2~3周可起到保护作用,4~5周免疫水平达到高峰,然后缓慢下降,铝胶苗效力相对较快。
油乳苗与铝胶苗均要求在2~8℃暗处保存,考虑到冷藏柜的温度不一定很准确,为防止冻结失效,宜定在4~8℃。如保存温度较高,则保质期缩短。有关专家对油乳苗暂定保质期的意见是:1~10℃保存,保质期6个月;10~20℃3个月,20℃以上1个月。虽然这仅是意见而不是规定,但可以看出,鼻炎油乳苗及铝胶苗平时都不能在常温下保存,必须置于冷藏设备中。临用前一天可取出置于常温下,使其升温到15℃以上再注射。
【免疫程序】
1、首免日龄  鸡在4周龄以上就有可能发生鼻炎,但40日龄之前对鼻炎苗应答较差,免疫期也较短。由于这种矛盾,对首免日龄就有不同见解,范围在14~70日龄之间。进口鼻炎苗要求5周龄以后首免,有的明确要求5~10周龄首免。在本病流行地区首免也不宜太晚,可安排在6~7周龄,产生免疫力之前要加强卫生消毒,以防发病。鼻炎苗与其他疫苗可以同时使用,但喉气管炎苗因接种后反应较大,与鼻炎苗应错开7~10天接种。
2、免疫次数  6~7周龄注射鼻炎苗,从免疫力形成算起,免疫期约2个月;青年鸡和成年鸡注射1次,免疫期为3~4个月。如首免之后再于开产前二免,则免疫力不仅比较强,而且基本上可维持到饲养期结束。因此,鼻炎苗应当注射两次。
3、免疫程序  蛋鸡父母代、商品代以及肉鸡父母代,均可于6~7周龄或最迟10周龄首免,110~140日龄二免,首免与二免间隔1.5~2个月。
肉用仔鸡也经常发生鼻炎,但注射鼻炎苗来不及保护,该苗也影响胸肌肉质,只好通过卫生消毒措施加以预防。
【治疗】
没有注射过鼻炎苗的鸡群初次发生鼻炎,虽然是是一部分鸡表现症状,但所有的鸡均已感染,应全群投药。复发过一两次之后,许多鸡已从感染中获得免疫力,再有个别鸡发病就可以个别给药。已经注射过鼻炎苗的鸡群在前述保护期之内,个别鸡发病可以个别给药。
治疗鼻炎首选磺胺类药品。对产蛋鸡为避免引起产蛋下降,宜选用毒副作用较轻的磺胺间甲氧嘧啶(泰灭净),其25%的水溶性粉剂,每袋50克,首日配饮水6.25千克,第2~5天配饮水12.5千克。对青年鸡可用比较便宜的复方新诺明,每片0.5克,首日每千克饲料加4片,第2~5天减为2片。由于磺胺药对“慢呼”无效,如鼻炎继发“慢呼”,可加用强力霉素等药品。
个别给药可选用兼治鼻炎与“慢呼”的注射剂,首选链霉素,成年鸡每次20万单位肌注,每日2次,连用3~5天,饮水效果较差。如注射2天无明显疗效,可能是菌株有耐药性,应换药。效果较好的还有治百炎(壮观霉素),首日肌注2次,随后每日肌注1次,连用3~5天。该药每瓶20克(加拿大产),可供成年鸡500只注射一次,用时取需要量稀释,其余保存再用。对个别鸡单纯鼻炎也可以口服复方新诺明,每日2次,成年鸡首日每次半片,第2~4天每次1/4片,以为是用于个别鸡,即使影响产蛋,问题也不大。
已经发生鼻炎的鸡群原则上不能注射鼻炎苗,因为此时注射对于病鸡并无作用反而加重病情,对已感染而未发病的鸡则会促使发病。如果全场以前未注射过鼻炎苗,此时有一栋鸡舍发病,对其余各栋紧急注射,宜选用铝胶苗,并在注射后服用抗菌药品3~5天,以防止这些鸡群实际上已经感染而被疫苗激起发病,药品可选用比较便宜而一般不影响产蛋的红霉素、强力霉素等。
二、鸡慢性呼吸道病
鸡慢性呼吸道病(CRD)简称“慢呼”,是密集养鸡的常见病,农家散养鸡极少发生。当密集鸡群发生“慢呼”时,将病鸡移至自由松散、空气清新、温度适宜的环境中,稍加治疗或不予治疗,症状都能很快消失。这就说明本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条件、尤其是通风换气条件有密切关系,即“条件性致病”。本病疫苗用于不同饲养条件的鸡群,效果差别也很大。所以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在于改善饲养管理,在此前提下积极进行免疫接种可以更好地保护鸡群。
【流行特点】
鸡“慢呼”病原为鸡毒支原体(曾称为败血霉行体、鸡霉行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能垂直传播和接触传染,如用带有支原体的鸡胚制造疫苗也能造成传播。一般鸡群隐性感染率在50%以上,有两方面因素能促使发病:一是生存逆境,如天气骤变、阴冷潮湿、过分拥挤、空气污浊及维生素不足等;二是呼吸道感染其他微生物,包括大肠杆菌、鼻炎病菌以及新城疫、传支、喉气管炎病毒等,这些微生物对支原体的致病性都有强化作用,反之支原体对它们的致病性也有强化作用,即互相协同致病。单纯支原体在呼吸道只引起轻微症状,生产上所见的“慢呼”大多是以支原体存在为前提,加上大肠杆菌协同致病。肉用仔鸡发病率最高,蛋鸡各日龄均能发生,发病季节主要在秋末至次年早春。
通常是全群鸡先有少数发病,不甚扩展或逐渐扩展到半数以上,病鸡精神、食欲尚好或稍差,呼吸时发出轻重不等的干性罗音(公鸡重于母鸡),肉鸡增重减慢,蛋鸡产蛋量减少一两成。偶尔重病鸡面部稍肿胀,眼内泪液盈眶。如不治疗,病程可达1个月,治愈后易复发。成年病鸡如无并发症很少死亡,雏鸡发病能造成少量死亡,解剖病变主要是气囊混浊增厚,附有灰黄色豆渣样渗出物及小结节。
【血清型】
对家禽致病的支原体主要有三种,即鸡毒支原体(MG)、滑液囊支原体(MS)和火鸡支原体(MM),它们各为一个血清型,不能交叉免疫。鸡毒支原体有若干分离株,其致病力不等,未发现抗原变异问题。
【疫苗与免疫程序】
支原体免疫的机理,一般认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局部免疫均起作用,而主次还不很清楚。
支原体结构比较简单,抗原性不如病毒和细菌,而且对培养条件要求很高,所以制造高效、廉价、使用方便的疫苗比较困难。从实际看,先用1次油乳剂灭活苗,然后再用两次弱毒活苗,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但成本较大;单用油乳苗效果中等,费用亦较高;单用弱毒活苗效果颇佳,费用低廉,但接种后2周之内不能喂给任何抗菌药品和抗球虫药,难以用于雏鸡。总的来看,弱毒活苗前景较好,制苗菌株主要有TS100株和F株,前者安全性较优,两者均可与新城疫活毒苗同时接种。
1、油乳苗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鸡毒支原体油乳剂灭活苗,各品种雏鸡1~4周龄肌注1次可免疫半年,功毒保护率为75%~87.3%,在自然感染条件下保护率要高一些,开产前再注射一次可切断垂直传播。该苗用于肉用仔鸡可在7~10日龄肌注0.25毫升,与新城疫首免同时进行;用于蛋鸡和种鸡,可于3        ~4周龄肌注0.25~0.3毫升,开产前再肌注0.5毫升。
2、弱毒活苗  北京中海动物保健科技公司研制的鸡毒支原体活疫苗,冰冻保存,用法为滴眼,不宜滴鼻,每瓶200羽份,可适当加量滴100~150只鸡,蛋鸡和种鸡可于6~8周龄和开产前各滴一次,接种后2周以内禁喂抗菌和抗球虫药(已如前述)。
3、油乳苗与弱毒活苗配合使用  种鸡和蛋鸡可于7~10日龄或21~23日龄,结合新城疫首免或二免,肌注支原体油乳苗,6~8周龄及开产前再用支原体活苗滴眼,免疫力可逐渐增强,整个饲养期均能保护。
【治疗】
治疗鸡“慢呼”的药品很多,其中氧氟沙星高效、广谱、低毒,如价格适中宜首选;恩诺沙星须适当加大剂量;强力霉素(脱氧土霉素)效力可靠,价格中等,应用广泛;红霉素在发病初期可使用。治疗个别或少数病鸡可用治百炎或链霉素肌注,也可用强力霉素片口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片(0.1克)。以上药品疗程均为4~6天,一般5天,疗程太短易复发。其他强效药品还有支原净、泰乐菌素等。
三、禽霍乱
禽霍乱(FC)是鸡、鸭、鹅的散发性急性传染病,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其血清型比较多,但在我国传播致的主要是5:A,疫苗对大多数禽群有保护作用。自制脏器苗对同群家禽能可靠保护。
【流行特点】
本病发生率与死亡率,鸭最高,鸡稍次,鹅偶尔发病。幼雏对本病有抵抗力,发病多在开产前后与产蛋高峰期。从季节来说,发病在秋冬之交和冬春之交。
病原菌经消化道与呼吸道传染。健康鸡常带菌,遇秋雨、冬寒、转群等逆境易死亡。通常发病时先出现个别最急性型病鸡,无症状突然倒地挣扎死亡。然后间断出现急性型病鸡,表现高热、多饮、绿痢、呼吸急促等,1~3天死亡,少数可康复。再后出现一些慢性病鸡,表现苍白消瘦、冠髯肿胀、腿翅关节肿胀等。鸡群一旦发生本病断续死亡常绵延很久,用药即可制止,停药随即复发。解剖病死鸡,特征性病理变化是肝肿大色淡质脆,有大量灰白色坏死点,此外还有广泛的出血性病变,包括小肠黏膜炎性出血、心冠脂肪点状出血等。
鸭群发病的表现与鸡群相似,并有频频摇头、不 愿下水的现象,死亡较严重,有时损失达1/3。
【血清型】
多杀性巴氏杆菌有两种抗原,即菌体抗原和荚膜抗原。菌体抗原有12个血清型,用1、2、3------12表示;荚膜抗原有4个血清型,用A、B、C、D表示;一个菌株的血清型,即用5:A、6:B这种形式表示。我国分离到的菌株,菌体抗原大多为5型,荚膜抗原基本上全是A型,即菌株血清型大多为5:A。例如有的学者鉴定111个菌株,其中104株血清型为5:A,其余少数为8:A、9:A等。
禽霍乱灭活苗含有1个或几个血清型,对其它血清型无交叉免疫作用;弱毒活苗对其他血清型有一定的交叉免疫作用。
【疫苗】
禽霍乱疫苗有灭活苗、弱毒苗、亚单位苗和自制脏器苗四类:
1、灭活苗  灭活苗主要优点是比较安全,其中油乳剂灭活苗免疫期长。
(1)、禽霍乱油乳剂灭活苗:一般用血清5:A菌株制成,在大多数地区效果较好。鸡、鸭2月龄以上可注射,一般宜于产蛋前2~3周注射,每只肌注1毫升或遵说明,经2~3周产生免疫力,免疫期5~6个月。该苗注射后局部有肿胀,在产蛋期注射对产蛋有一定影响,经数日可恢复。参考保存期:4~10℃可保存1年25℃以下常温可保存6个月,不可冻结。
(2)、禽霍乱氢氧化铝胶疫苗:是比较经济的灭活苗,鸡鸭2月龄以上可注射,一般在产蛋前2~3周每只肌注2毫升或遵说明、经14天起保护作用,免疫期3个月。最好在首次注射后间隔8~10天再注射一次,可增强免疫力,免疫期宜有所延长。该苗注射后局部常出现硬块,可慢慢消失;在产蛋期注射对产蛋影响较明显,宜慎用。参考保存期:2~15℃暗处可保存1年,28℃以下常温可保存9个月,不可冻结。
2、弱毒苗  禽霍乱弱毒苗免疫原性较好,并对不同血清型有交叉免疫作用,但这类疫苗有一定的残余毒力,注射后常出现局部红肿、精神食欲不振等反应,偶尔能动造成个别弱禽死亡,所以注射剂量不宜加大,产蛋期不宜注射。
弱毒苗注射前7天、注射后10天,共17天对禽群不能使用各种抗菌药品。许多抗球虫药兼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亦应停用。
(1)、禽霍乱G190E40活疫苗:是一种冻干苗,配有专用稀释液(铝胶盐水)。鸡、鸭、鹅3月龄以上可注射,一般在产蛋前2~3周注射。注射剂量应遵厂方说明书。例如南京药械厂生产的这种疫苗,瓶签注明的羽份是指鸡而言,鸭每只要注射3羽份,鹅每只要注射5羽份,而稀释量鸡、鸭、鹅每只都是0.5毫升,即鸭、鹅只增加疫苗用量,不增加稀释液用量,以免局部出现肿块。注射后3天即可产生免疫力,约维持3个月。该苗要求2~8℃保存,期限不超过1年。
(2)、禽霍乱731弱毒冻干疫苗:鸡、鸭、鹅2月龄以上可注射,一般宜于产蛋前2~3周注射,用生理盐水按每只1毫升稀释,注于皮下。鸭、鹅用苗量按说明加大,稀释量不必加大。注射后3~7天产生免疫力,约维持3个月。该苗在有条件养禽场可采取气雾免疫,用苗量要按说明加大。参考保存期:2~4℃可保存7个月。
此外还有禽霍乱833弱毒苗,作用与731弱毒苗相似。
3、亚单位苗  是提取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成分制成的疫苗,尚在研制试用阶段,其优点是非常安全,且免疫期可达5个月。
4、自制脏器苗  在禽霍乱发生时,取病死禽肝脏制成组织灭活苗,亦称脏器苗,给同群家禽注射,效果优于上述各种商品苗,而且对产蛋无明显影响。这种疫苗应当请当地兽医部门加工,大体方法是:在基本无菌操作条件下,取新鲜的具有禽霍乱典型病变的病死禽肝脏(脾脏稍差亦可利用),每100克准备生理盐水500毫升,先将脏器加少量生理盐水放在捣碎机内打成细糊,再加进其余生理盐水打成匀浆,用双层细纱布过滤装瓶,注意勿沾污瓶口,每1000毫升加分析纯甲醛溶液(含甲醛37%)5毫升,加时顺便冲净瓶口,再以酒精灯烧灼瓶口与瓶塞,随之塞紧,持瓶充分摇晃,然后置37℃恒温箱内36小时,其间每4~6小时摇晃一次,最后取出,经无菌检查和安全试验合格即可使用。每只鸡、鸭胸肌注射2毫升,最好分两点注射,约经2周形成免疫力,可维持3~5个月。在免疫力形成之前要用治疗药品控制继发病。
肝脏大小不等,每1只鸡或鸭的脏器所加工的疫苗大约可供100只鸡或鸭注射。该苗在2~8℃可保存3个月,在20℃左右的常温下可保存1个月。
【免疫程序】
在禽霍乱流行地区,对鸭应考虑进行免疫接种,对鸡酌情决定。金定鸭、绍鸭等蛋用早熟品种可在85~90日龄、肉种鸭可在150日龄前后注射一次禽霍乱油乳苗或弱毒苗,使产蛋高峰期得到保护,下一年如使用油乳苗,可在强制换羽前3周注射,使用弱毒苗可在强制换羽前10天注射。
【治疗】
治疗禽霍乱首选氯霉素,每千克饲料加1克(0.25克的片剂4片),连用5天,若疗程太短易复发。为节省费用,也可先用3天氯霉素,再用3天喹乙醇。5%的喹乙醇预混剂(灭霍灵)每袋50克,拌蛋鸡料15~20千克,蛋鸭料25~30千克,不要加大剂量并充分拌匀,连用不超过5天,以防止中毒。
复方新诺明疗效稍次于氯霉素,显著高于喹乙醇,首日每千克饲料加2片(共1克),第二天起改为1片,共用5天,费用比氯霉素低得多,但常影响产蛋,如先用3天氯霉素,再用3天复方新诺明(3天都是每千克饲料1片),则问题不大。
四、大肠杆菌病
    大肠杆菌(CE)是鸡、鸭、鹅的重要传染病之一,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在于搞好饲料管理,免疫注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流行特点】
大肠杆菌是家禽肠道正常栖居菌,大多有益,少数菌株有致病性。从兽医角度所讲的大肠杆菌是指致病性菌株。
大肠杆菌可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在健康家禽肠道内一般不引起病症。原发性大肠杆菌病常由以下因素引发:一是拥挤、阴冷、潮湿、营养不良等生存逆境,使家禽抗病力降低;二是比较严重的球虫病,使家禽肠粘膜受到破坏,大肠杆菌进入血液,运行到心
肝、卵巢等器官致病甚至引起血症;三是配料所用鱼粉
骨粉等含有大量大肠杆菌,突破家禽机体正常防御能力而致病。此外,大肠杆菌病常作为继发感染与鸡“慢呼”、沙门氏菌病、新城疫等合并发生。
鸡大肠杆菌病:肉用仔鸡易感性很高,蛋鸡稍有抵抗力。常见病变为肝周炎(肝表面覆盖一层灰白透明的纤维素膜)、心包炎(心包膜增厚呈白色易剥离)、气囊炎(气囊膜增厚混浊有灰黄色小结节)、腹膜炎(腹腔中有大量淡黄色清亮腹水或胶冻样物)。这些炎症使病鸡精神食欲不振,生长受阻,严重时因败血症而死亡。
鸭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在2~6周龄,呈急性败血症。
鹅大肠杆菌病:俗称“蛋子瘟”,发生在产蛋期,以卵泡和输卵管炎症为特征,同群鹅发病率20%左右,病鹅常死亡过半。公鹅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阴茎溃疡。
【血清型】
大肠杆菌有3种搞原,即:O抗原(菌体抗原),已知有163种;K抗原(荚膜抗原),已知有99种H抗原(鞭毛抗原),已知有50种。这三种抗原的不同组合使大肠杆菌形成很多血清型。致病性主要取决于O抗原,较为次要的是K抗原,H抗原意义不大。学术上表达
(此处缺1页内容,日后查补)
潜伏期或轻度萎靡的鸡可以治疗。全群死亡率为10%~40%。
金葡菌对刚出壳的雏鸡能引起脐炎与卵黄囊炎,这也是一种败血症,但病雏在出售前即死亡或被淘汰。
【血清型】
我国学者对主要来自京津地区的207株鸡葡萄球菌用血清学和噬菌体分型方法进行分型,分型率为97.6%,在分型菌株中血清Ⅰ型占50%,Ⅳ型占23.8%,Ⅲ型占16.3%Ⅱ型占9.9%
【疫苗】
北京农业已研制成鸡葡萄球病灭活疫苗,有油乳苗与铝胶苗两种,前者较优,两者均含主要血清型。肉鸡和蛋鸡可于20~25日龄注射一次,与新城疫二免同时进行。对肉用仔鸡,为保护胸肌质宜注于颈中部皮下,对蛋鸡与种鸡注于皮下或胸肌均可。免疫期约2个月。
【治疗】
治疗鸡葡萄球菌病的药品很多,但耐药菌株也很多,最好通过药敏试验选择药品。无此条件首选庆大霉素,稍次为卡那霉素,全群饮水4~5天,已发病的的鸡最好隔离,先肌注2天(每天2次),病情好转后再改为饮水。其他可选用的药品有氯霉素、新霉素、红霉素等。各种药品连用2~3天无显效应及时换药。
六、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巴杆菌病,是雏鸭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用灭活疫苗预防有较好效果。
【流行特点】
本病病原为鸭疫巴氏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染,雏鸭2~7周龄易感,其间2~3周龄最易感。育雏室内拥挤、气闷、污秽、潮湿、温度偏低或忽高忽低以及营养不良均为发病诱因。雏鸡发病率可达90%,死亡率5%~75%不等。
2~3周龄发病时,个别最急性病鸭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急性病鸭表现离群独处,不思饮食,缩颈闭眼,腿软无力;眼鼻渗出粘液,两眼周围绒毛被粘结脱落;下痢呈黄绿色;后期出现摇头、点头等神经症状,最后倒地抽搐,两腿伸直,角弓反张而死亡。病程1~3天。
4~7周龄发病一和呈亚急性或慢性,病鸭除萎靡、减食、有时眼与鼻渗出粘液外,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痉挛性点头、摇头、扭头;两腿不能自主,行走常跌倒仰卧,有时以两足加尾尖着地,呈犬坐姿势。慢性病鸭这些神经症状在安静时有所缓解,受音响、驱赶等刺激即发作,它们多数可康复,但瘦小。
解剖病程较长的死鸭或瘦鸭可见典型病变:心包炎—心包积液,心包膜增厚泛白不透明,有时与心脏粘连;肝周炎—肝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纤维素性薄膜;气囊炎—气囊膜混浊增厚,有灰黄色小结节。此外法氏囊常萎缩变小。
【血清型】
鸭疫巴氏杆菌根据琼脂扩散试验分型有8个血清型,不能交叉免疫。我国学者从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分离出107个菌株,鉴定结果均为Ⅰ型,这对制备疫苗非常有利。
【疫苗】
小鸭传染性浆膜炎疫苗,有福尔马林灭活苗和油乳剂灭活苗两种,后者较优,两者均用血清1型菌株制成。选用其中一种对小鸭于7日龄在颈部皮下注射一次,保护率可达86.7%~100%。注射量:福尔马林灭活苗1毫升,油乳剂灭活苗0.5毫升,或遵说明。
国外已研制成活菌苗,含1、2、5等血清型,10~14日龄肌注一次,产生免疫力比较快。
【治疗】
治疗本病首选氯霉素,每千克饲料加4片(共1克),连喂4~5天。也可用土霉素、氨苄青霉素等药品。
鸡球虫病的免疫
鸡球虫病的免疫,包括人工免疫和自然感染免疫。
人工免疫经过半个世纪的研究,已克服许多难点,可用于蛋鸡和种鸡。其大体方法是:雏鸡口服球虫病减毒活疫苗之后,终生或至少产蛋之前必须在有垫料的地面上平养,使疫苗虫株在鸡群中多次传代,反复感染,即可取得较好免疫效果。由于鸡群长期在有垫料的地面上饲养,难以控制许多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传染病,此法为多数业者所不取,所以球虫病疫苗尚未能得到广泛应用。目前雏鸡大多在塑料网床上饲养或笼养,对球虫病仍用药物预防。面对这一现实,下面主要讨论在药物预防条件下如何使雏鸡和青年鸡反复轻度感染自然界的球虫,从中获得免疫力,以防止产蛋期发生球虫病,随后再简介一下人工免疫。
【鸡球虫的主要特征】
1、宿主  球虫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鸡、鸭、鹅、兔都能发生球虫病,但各由不同的球虫引起,互不传染。
2、种类  鸡球虫有9种,均为艾美耳属球虫。
(1)、柔嫩艾美耳球虫:是唯一寄生在盲肠的球虫,故又称盲肠球虫病,分布很广,致病力很强,主要引起盲肠出血,病鸡粪便带血。
(2)、毒害艾美耳球虫:分部很广,致病力很强,引起急性小肠球虫病,病鸡小肠中段严重胀粗,肠腔充满血液与肉渣样物,死亡率很高。该球虫繁殖力较低,病鸡粪便中卵囊较少,鸡舍内卵囊要积累到一定数量才能致病,所以这种球虫病通常见于50日龄以上青年鸡和产蛋鸡。
(3)、巨型、堆型、布氏艾美耳球虫:致病力中等,分部很广,可引起中等程度的小肠球虫病。
(4)、早熟、和缓、变位、哈氏艾美耳球虫:致病力较弱,分布不等,一般引起较轻的小肠球虫病。
以上9种球虫不能交叉免疫。
3、生活史  9种球虫的生活史稍有差异,下面简介柔嫩艾美耳球虫的生活史,作为代表。
(1)、卵囊的发育:刚随鸡粪排出的卵囊无致病性,在外界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经1~3天发育成熟,即具有致病性。每个成熟的卵囊内有4个孢子囊,其内各有2个子孢子。
(2)、在鸡体内的发育:从卵囊被鸡吃进到它变成大量下一代卵囊随鸡粪排出,共7天时间。
①、第1~3天:进行第一代无性繁殖。即卵囊在肌胃破裂,子孢子逸出,侵入肠壁细胞,发育膨大为裂殖体,然后破裂放出大量第一代裂殖子。
②、第4~5天:进行第二代无性繁殖。即第一代裂殖子又侵入肠壁细胞,发育膨大为第二代裂殖体,然后破裂放出更多的第二代裂殖子,此时肠壁受到严重破坏。
③、第6~7天:进行有性繁殖。即第二代裂殖子除少数又侵入肠壁细胞进行第三代无性繁殖外,绝大多数分化为雄性小配子和雌性大配子,然后小配子钻进大配子与之融为一体,完成受精,称为合子。合子外壁增厚即是下一代卵囊随鸡粪排出。
鸡吃进卵囊后,第1~3天无症状,第4天盲肠开始出血,第5~6天为出血死亡高峰期,第7~8天出血停止,粪便中出现下代卵囊。如无重复感染,病鸡渐趋康复。由于有少量的第三代无性繁殖,第21天卵囊才完全排尽。
4、致病力  球虫致病力除取决于虫种外,也取决于卵囊数量。鸡吃进少量卵囊不会致病,吃进越多,病情越重。例如盲肠球虫卵囊,鸡吃进150个以下地明显症状,吃进5000个以上则严重发病。
5、抵抗力  球虫卵囊在外界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30℃,高于37℃或低于8℃发育停止,40℃时2~4天死亡,冰冻时即使存活,解冻时也大多死亡。适度潮湿有利于卵囊发育,干燥能使其发育停止或死亡。
一般消毒剂对球虫卵囊无效,氨气对卵囊有强大杀灭力,鸡粪经堆积发酵,产生氨气,其中的卵囊即被消灭。
【免疫机理】
1、免疫应答  只有裂殖子能刺激免疫应答。第一代裂殖子数量较少,第二代裂殖子是主力。也就是说,卵囊被鸡吃进后,第1~2天无免疫作用,第3天开始有免疫作用,第4~5天是免疫作用的高峰。
在免疫应答产物中,肠壁局部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起主要免疫作用,循环抗体也起一定作用。
2、免疫力的积累和增强  鸡初次感染某种球虫,无论感染强度如何,都只能产生暂时的免疫力,要多次感染才能形成强而持久的免疫力。
3、虫种之间的竞争  小肠球虫有8种,寄生部位不同。堆型、早熟、哈氏球虫寄生在小肠前段,变位在前段与中段,巨型、毒害球虫在中段,和缓、布氏球虫在中段与后段。可见每一肠段都有2种以上球虫可寄生,当一种先占领时,后到的虫种即受排斥,其致病和免疫作用均减弱。
4、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响  马立克氏病和法氏囊炎都能使鸡对球虫的免疫应答减弱。
由于以上原因,鸡对各种主要球虫形成可靠而持久的免疫力需要较长时间,人工免疫因为接种的是减毒虫株,需要的时间更长一些。
【药物预防与自然感染免疫】
抗球虫药物很多,常用的有20多种,下面从免疫角度分类介绍。
1、作用峰期在感染(吃进卵囊)后第1~2天的药品  此类药品包括克球粉、盐毒素(优素精)、海南毒素(鸡球素)、莫能毒素(欲可胖)、马杜拉毒素(克球皇、球杀死、杜球)等。其药效针对子孢子和第一代裂殖体,可消灭或阻止其发育。服药期间因为不出现或很少出现第二代裂殖子,鸡对球虫基本上不能产生免疫力,一旦停药常会发生或暴发球虫病。所以这类药品主要适用于肉用仔鸡,具有高效、广谱、能促进增生等优点。对蛋鸡和种鸡来说,这类药品阻碍免疫力的产生是很大缺点,但从中选择,盐毒素等亦可酌用。用法上应注意两点:一是混饲浓度不要加大,10%的盐毒素每100克拌料200千克,使进入鸡体的卵囊有少部分能完成发育,鸡群中常有少数鸡表现轻微症状,这样既不影响生长发育,又能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二是及时,逐渐停药,即10~60日龄按上述用量给药,60~70日龄药量减半,70~80日龄再减半,至此停药,让鸡群通过自然感染在开产前进一步建立免疫力。
2、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3~4一的药品  此类药品主要有尼卡巴嗪、球痢灵及氯苯胍等。其药效针对第二代裂殖体和裂殖子,不影响鸡对球虫产生免疫力,所以是蛋鸡和种鸡预防球虫病的适选药品,也可用于治疗球虫病。
(1)、尼卡巴嗪:本品复方制剂商品名“球净”,对柔嫩、毒害、堆型、布氏和巨型等主要球虫均有高效,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4天,安全性良好。球虫对本品不易产生耐药性。球净每100克含尼卡巴嗪25克、配料200千克,从10~15日龄起,连用至70日龄,不必逐渐停药。注意事项:夏季高温时慎用;产蛋期禁用,否则棕壳蛋变为白色,产蛋量减少。
(2)、球痢灵(硝苯酰胺):对毒害艾美耳球虫效力最强,对巨型堆型球虫效力较差,对其余球虫有高效,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3天,安全性良好。一部分虫株对本品已有耐药性,如使用效果不够好,可换用球净。本品用法:商品球痢灵含原药25%,每100克配料200千克,从10~15日龄起,连用至70日龄,不必逐渐停药。用于治疗(主要针对毒害艾美耳球虫),第100克配料100千克,连用4~5天。注意事项:本品与痢特灵交叉耐药,不宜联用。
3、治疗药品  此类药品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4~5天,针对第二代裂殖体和裂殖子,不影响免疫。其特点是效力强,但有一定毒副作用,价格也比较高,只能在发生球虫病时使用3~7天,不能作为预防药品长期连用。如果鸡群从1日龄至产蛋期都是笼养,或在比较讲究的金属网床上饲养,很少接触粪便与污物,对球虫病也可以不用药物预防,任其轻微感染,积累免疫力,略现症状也不必治疗,明显发病时治疗3~5天。
常用治疗药品大多为复方制剂,一类是以氨丙啉为主药,一类是以磺胺喹恶啉为主药。
(1)、氨丙啉(安宝乐)制剂:氨丙啉对盲肠球虫效力最强,对堆型球虫效力亦强,对其他球虫效力较弱,配以佐药则效力全面。此类制剂中具有体表性的是强效氨丙啉(强效安宝乐),含氨丙啉、磺胺喹恶啉和乙氧酰胺苯甲酯,可用于急性盲肠球虫病和各种小肠球虫病,但治疗由毒害艾美耳球虫引起的急性小肠球虫病最好加用尼卡巴嗪。用法:强效氨丙啉每50克配料100千克,连用4~5天。用药期间饲料中可正常添加多维素,但不要另外添加维生素B1,以免降低药效。
(2)磺胺喹恶啉(SQ)制剂:SQ对巨型、布氏、堆型等主要小肠球虫有强效,对其他球虫亦有效。此类制剂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鸡特灵(SQ+敌菌净),主治小肠球虫病,亦可用于中轻度盲肠球虫病,如用于毒害艾美耳球虫引起的急性小肠球虫病宜加用尼卡巴嗪。用法:鸡特灵每50克配料100千克,连用4~5天。
4、作用峰期因虫种而异的药品   此类药品主要的一种是氯嗪苯乙氰,音译名地克珠利,商品名诺球、伏球、球必清、通肠独霸等,在我国于1998年以来被广泛应用。它对柔嫩、巨型、堆型、布氏及毒害5种主要球虫有高效,对和缓球虫有中效,耐药虫株产生较慢。其主要优点是安全性良好,配伍禁忌很少,鸡体内残留极微,价格低廉。
地克珠利作用峰期因球虫种类而异,对柔嫩球虫从感染后不久至后期均有高效,对毒害与堆型两种球虫作用峰期在第二代裂殖生殖期,对其余3种球虫的效力主要在配子期。因而在服药期间,鸡对柔嫩球虫产生免疫力较差,对其他球虫可以较好地产生免疫力。
(因乱码、缺一行,日后查补)
的量,即每100千克饲料配入0.5%的地克珠利20克,连续用至70日龄停药。此后注意盲肠球虫病,轻微出现不一定要治疗,较严重时用氨丙啉类药品治疗。
用该药预防肉用仔鸡球虫病,亦从10~15日龄起,以百万分之一的量混饲,连续服用,屠宰前停药期遵厂方说明。
地克珠利治疗球虫病的剂量,可用百万分之二的量混饲或百万分之一的量混饮,连续3~5天。
【人工免疫】
1、疫苗  鸡球虫病减毒活疫苗,由减毒虫株活卵囊制成,死卵囊无抗原作用。北京农业大学研制的球虫苗含5个虫种,即柔嫩、毒害、堆型、巨型及早熟。美、英、加拿大等国均有商业球虫苗,含虫种不等,最多的含8个虫种。
2、适用鸡种  球虫苗适用于蛋鸡和种鸡,接种后50日龄之前体重增长略慢,随后可补上,不影响成年体重。对肉用仔鸡为避免影响增重,一般用药物预防球虫而不用疫苗。
3、接种  接种方法应遵厂方说明,这里简略介绍。
(1)、喷料接种:在1~3日龄,最好1日龄进行。将适量饲料铺在纸板或木板上,将1000头分疫苗用500毫升清水稀释,用喷雾器喷在饲料上,以喷湿表面而不湿透为好,然后供雏鸡采食,食完换新料。接种后各24小时以内不要服用任何药品。
(2)饮水免疫:在4~14日龄、最好10日龄进行。鸡群先停止饮水4小时左右,然后在7.5千克清水中加1袋悬浮剂(随苗供应)搅匀,略停2分钟加进1000头份疫苗混匀,给雏鸡饮服,饮完添清水。接种前后24小时以内不要服用任何药品,可以接种病毒性疫苗。
4、接种后的管理
(1)接种后2周内饲料中要有充足的维生素A、K。

评分

参与人数 1 +25 收起 理由
手术刀 + 25 转载辛苦,感谢提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举报

鸡网学院终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来自
山东省潍坊市
发表于 2013-7-12 1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全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13 12:08 , Processed in 0.222998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