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03|回复: 17
收起左侧

[种鸡相关] 规模化父母代肉种鸡场的饲养管理--第十二章规模化肉种鸡疾病防控之十二鸡白痢(连载

[复制链接]

荣誉版主

细节决定成败,精益才能求精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南新乡
发表于 2012-9-10 17: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西运城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十二、如何预防肉种鸡的沙门氏菌感染的疾病

鸡白痢(简称PD)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禽伤寒(简称FT)由鸡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引起。它们主要旨起雏鸡和火鸡的败血病,但其他鸟类如鹌鹑、野鸡、鸭子、孔雀、珍珠鸡也易感。两种疾病都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被看成同一种细菌。
鸡白痢的死亡病例通常限于2--3周龄的雏鸡。尽管禽伤寒通常被认为是成年鸟类的一种疾病,但仍以雏鸡死亡率高的报道为多。禽伤寒可致1月龄内雏鸡的死亡率高达26%。鸡白痢、禽伤寒造成的损失始于孵化期,而对于禽伤寒,损失可持续到产蛋期。据报道,有些鸡伤寒沙门氏菌对雏鸡产生的病变与鸡白痢区分不开。
与其他细菌性疾病一样,鸡白痢和禽伤寒可通过几种途径传播。受感染的禽(阳性反应禽与带菌禽)是本病绵延与传播的最重要方式。在早期的调查研究中,人们即认识到被感染种蛋在这两种疾病的传播中起着主要作用。感染禽不仅将疾病传给同代禽,而且还经蛋传给下一代,其原因一是蛋在母禽排出时即污染本菌,二是在排卵之前,卵泡中即已存在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后者可能是经蛋传播的主要方式。
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其他传播方式还有通过蛋壳进入蛋内和通过污染的饮料传播,但此二种方式似乎不太重要。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或鸡伤寒沙门氏菌的母鸡所产的蛋带菌率高达33%。感染雏鸡或小母鸡的接触传播是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散发的主要途径。这种传播可发生于孵化期间,只能通过福尔马林熏蒸方法才起到防止本病的作用。已有报道,因感染鸡伤寒沙门氏菌的鸡死亡率可高达60.9%。感染鸡互啄、啄食带菌蛋及通过皮肤伤口,均可使本病在鸡群中传播。感染禽的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及笼具也是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的来源。饲养员、饲料商、购鸡者及参观者,他们穿梭于鸡舍之间及鸡场之间,除非认真谨慎地将鞋、手和衣服进行消毒,否则就能够携菌传染。卡车、板条箱和料包也能被污染。野鸟、动物和苍蝇可成为机械传播者。
蛋黄中凝集素的水平可影响种蛋传播。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凝集素对防止感染种蛋的胚胎死亡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成为通过种蛋传递病原的促进因素。
症状:人们认为鸡白痢主要是雏鸡或雏火鸡的一种疾病,而禽伤寒则较常见于育成和成年的鸡与火鸡。由于这两种疾病可垂直传播,所以鸡于雏鸡与雏火鸡而言,其病征几乎相同。鸡白痢有时呈亚临床感染,即使是经蛋感染的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雏鸡和雏火鸡  用感染的种蛋进行孵化,可在孵化器中或孵出后不久见到垂死和已死亡的雏。病雏表现嗜睡、虚弱、食欲丧失、生长不良、肛门周围粘附着白色物,继之出现死亡。在某些情况下,孵出后5--10天才可见到鸡白痢的症状,再过7--10天才有明显表现。死亡高峰通常发生在2--3周龄。在这些情况下,患禽表现为倦怠、喜爱在加热器周围缩聚一团、现两翅下垂、姿态异常。
由于肺部有广泛的病理变化,可见到病雏呼吸困难、喘息。而过病雏,生长严重受阻,似乎就不生长,且羽毛不丰。这些禽不可能发育成为精神旺盛或生长良好的产蛋禽或种禽。严重暴发后而过的禽群,成熟后大部分成为带菌者。
据报道,雏鸡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可引起失明,胫跗、肱桡和尺关节肿胀。在某些情况下,雏鸡的关节发生局部性感染的机率较高,可致跛行与明显肿胀。在美国的东部地区,最近暴发的鸡白痢中,经常可见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发的涌膜炎或跗关节肿胀。
育成和成年禽  感染禽有或没有症状,不能根据其外部表现作诊断,特别是鸡白痢病例。鸡群有急暴发时,最初表现饲料消耗量突然下降、精神萎糜、羽毛松乱、面部苍白、鸡冠萎缩。当同时发生鸡白痢和禽伤寒时,还可见到其他症状,诸如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的下降,这主要取决于禽群感染的严重情况。感染后4天内可出现死亡,但通常是发生于5--10天之内。感染后的2--3天内,体温上升1--3据报道,育成禽和成年禽较少发生鸡白痢,主要症状为厌食、腹泻、精神沉郁和脱水。
发病率和死亡率: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很大,受年龄、品种的易感染性、营养、鸡群管理和暴露特性的影响。鸡白痢引起的死亡率从0~100%不等。最大的损失发生在孵化后第2周内,在第3和第4周时死亡则迅速下降。据报道,禽伤寒引起鸡的死亡率为10%~96%
发病率常比死亡率要高得多,因为总有一些雏鸡会自然康复。感染鸡群所孵出的幼雏及与这群雏鸡同一房舍饲养者通常要比遭受运输应激者的死亡率为低。火鸡与鸡的损失程度相同。
大体病变:雏鸡  最急性病例,在育雏阶段的早期表现是突然死亡而没有病变。急性病例,可见肝脏、脾脏肿大、充血,有时肝脏可见白色坏死灶或坏死点(图12-1),卵黄囊及其内容物有或没有出现任何病变,但病程稍长的病例,卵黄吸收不良,卵黄囊内容物可能呈奶油状或干酪样粘稠物。有呼吸道症状的患病禽,肺脏有白色结节,在心肌或胰脏上有时也有类似马立克氏病肿瘤的白色结节。心肌上的结节增大时,有时能使心脏显著变形。这种情况可导致肝脏的慢性出血和腹水。心包增厚,内含黄色或纤维素渗出液。在肌胃上也可出现相同的结节,偶尔在盲肠和大肠的肠壁可见到。盲肠内容物可能有干酪样栓子(图10-2)。有些禽表现关节肿大,内含黄色的粘稠液体。
  
预防和治疗的有效药物:磺胺类药物包括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噻唑、磺胺二甲基嘧啶和磺胺喹恶啉,这些药物已用于鸡白痢和禽伤寒的治疗。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和磺胺甲基嘧啶在雏鸡饲料中最大用药剂量为0.75%。雏鸡于1日龄时开始喂药,连用5天或10天,可有效地预防雏鸡的死亡,但鸡群在停药5天后又出现死亡。最初5天在粉料中抖入0.5%的磺胺甲基嘧啶,可降低感染母鸡的后代—雏鸡的死亡率。治疗禽伤寒时,饲料中加入0.1%的磺胺喹恶啉,用药2~3天,如有需要,再以0.05%的比例用药2天;也可用水配成0.04%的药液,连用2~3天,若有需要,也可重复一个疗程。在屠宰食用前至少停药10天。许多研究表明,用药后存活的禽中,有相当一部分成了感染禽。
许多抗菌素生素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如氯霉素以0.5%的比例拌料,连用10天;金霉素以200mg/kg的比例拌料,氨基糖苷类(apramycine)以150225mg/L的比例饮水,连用5天。但是,所有这些抗菌素都不能有效根除鸡白痢沙门氏菌。孵化前用硫酸新霉素喷雾蛋壳,对控制雏鸡的鸡白痢是有益的。
管理措施:实施管理制度,以防止鸡白痢或禽伤寒传入禽群。必须逐步地将带菌者消除。
1、雏鸡与雏火鸡应该自无鸡白痢和禽伤寒的场所引入。
2、无鸡白痢和禽伤寒鸡群都不可和其他家禽或来自未知有无该病的舍饲禽相混群。
3、雏鸡与雏火鸡应该置于能够清理和消毒的环境中,以消灭上批鸡群残留的沙门氏菌。
4、雏鸡与雏火鸡应饲予颗粒的粗屑饲料,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和其他沙门氏菌经污染的饲料原料传入鸡群的可能性。使用无沙门氏菌饲料原料是极为理想的。5、通过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外源沙门氏菌的传入。1)自由飞翔的鸟常常携带沙门氏菌,但很少遇到鸡白痢沙门氏菌或鸡伤寒沙门氏菌。禽舍必须有防止飞禽的设备。2)小鼠、鼠、兔、猫、狗和害虫可作为沙门氏菌携带者,但很少发现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或鸡伤寒沙门氏菌。因而,禽舍应有防啮齿动物的设施。3)控制昆虫很重要,尤其是防苍蝇、鸡螨与小粉虫。这些害虫常为环境中的沙门氏菌和其他禽病原的生存媒介。4)使用饮用水或供给经氯化的水。在某些地区,取露天池中的表层水供给肉鸡饮用,这有一定的危险性。5)本菌的机械传播者,包括人的鞋和衣服、养禽设备、运料车与装禽的板条箱都可机械性地带菌。必须小心谨慎防止经污染物传入鸡白痢沙门氏菌或鸡伤寒沙门氏菌。6)必须对死禽适当地处理。

伤寒、副伤寒病:发病初发病鸡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离群或聚集成堆,缩头闭眼,随病情发展出现排水样稀粪,频频饮水,个别肉鸡眼睑肿胀,鼻内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甚至出现失明。
剖检可见肝脏颜色加深,有的呈现青铜色,肝表面有出血条纹和灰白色坏死点,胆囊扩张充满胆汁(图10-3。脾、肾淤血肿胀。脾脏高度肿大、坏死,呈斑驳状,小肠黏膜肿胀,局部出血,一侧或两盲肠腔内有黄白色豆腐渣样栓塞物。产蛋母禽卵泡变形、变色。卵巢变形、萎缩呈肉变样。常见卵黄性腹膜炎。肠道黏膜卡他性、出血性炎症。有时肾脏可见黄色坏死点。有时可见纤维素性肝周炎和心包炎。盲肠内有干酪样栓子。胰腺有灰白色坏死灶。
副伤寒常局限于肠道,可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混在饲料或溶于水中服用。由于这类药肠道吸收较少或者中等,可使药物作用于消化道的局部,同时动物体内残留量很低,停药后较短时间体内就检查不出来了,对人体无影响。土霉素可用0.01-0.02%浓度混于饲料中,服用1周,如果没有完全控制,还可继续服用1个疗程。磺胺类药物也有效。氟哌酸50毫升每公斤饮水7-13天或100毫升每公斤混饲7天,都有较好的疗效。此外,在饲料里添加0.02%呋喃唑酮,连喂1周,可停止死亡,然后将剂量减半,可以防止本病散播。
(图12-1)鸡白痢引起的肝脏上白色坏死点.JPG (图12-2)盲肠内容物可能有干酪样栓子.JPG (图12-3)副伤寒病引起胆肿大四倍以上.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 +80 收起 理由
秦智亮 + 80 讲得好~~~~~~~~~~~~~~~~~~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来自
新疆喀什
发表于 2012-9-10 18: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新疆喀什地区
您的帖子对我很有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研究生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辽宁省沈阳市
发表于 2012-9-10 18: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朝阳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研究生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 新乡
发表于 2012-9-10 18: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运城
您的帖子对我很有帮助!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辽宁大连
发表于 2012-9-10 19: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来自
山东省聊城市
发表于 2012-9-10 19: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您的帖子对我很有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省威海市
发表于 2012-9-10 19: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非常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研究生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潍坊
发表于 2012-9-10 20: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 2012-9-10 20: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运城
学习了,杨老师。强列支持早点出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省南阳市
发表于 2012-9-10 20: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南阳
很是受益,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研究生

有没有皖北的朋友,请回。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来自
安徽省 亳州市 利辛县
发表于 2012-9-10 20: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亳州
很好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新人进步奖常驻居民奖活跃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河南省 焦作市 博爱县
发表于 2012-9-10 20: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焦作
种鸡、种蛋的净化任重道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终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精品大师奖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热心助人勋章勤劳奉献奖优秀会员奖

来自
新疆
发表于 2012-9-10 21: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讲得好~~~~~~~~~~~~~~~~~~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省泰安市
发表于 2012-9-10 23: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泰安
您对本论坛的贡献是大大的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研究生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吉林吉林
发表于 2012-9-11 06: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很好先收藏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4-6-10 04:40 , Processed in 1.866333 second(s), 3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