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地榆又名玉扎,《神仙服食经》亦有赤白之称,《滇南本草》谓白地榆,《中药志》谓赤地榆。主要成分为鞣质,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治疗吐血、衄血、血痢、崩漏、肠风、痈肿、湿疹、金疮、烧伤等病症。笔者多年临床应用地榆治疗各种疾病,深感效果之佳,确有独到之处。从1995年至2000年以地榆为主,治疗家畜各种疾病353例,其中肠黄53例,羔羊痢疾 88 例,湿疹 212 例,治愈 335 例,治愈率达9419%。
1 肠黄
根据《司牧安骥集》和《元亨疗马集》记载,肠黄有急肠黄、慢肠黄两种,阳明主其病,病性属热。湿热或热毒蕴结肠中,脏腑壅极而生黄肿,以腹痛、暴泻、粪腥臭为其特征。
1.1 症状
急肠黄精神极度沉郁,食欲废绝,腹痛卧地,先荡泻如水,继之泻恶臭粪水,病初口舌赤红,晚期转青或紫,脉初洪数,后期细弱。慢性肠黄,多由急性诊疗经验日久不愈转变而成,精神不振,毛焦肷吊,腹内微痛,回头看腹,粪稀薄或泻粪如浆,色黄、酸,味腥臭,或带脓血。
1.2 治疗
不论急慢肠黄,病初应以清热解毒,消黄止痛为原则。急性肠黄用自拟地榆汤:地榆、槐花、甘草。肌肉注射黄连素或穿心莲注射液,静脉注射 5%葡萄糖生理盐水、维生素 C、安哪咖及 5%碳酸氢钠;慢性肠黄用地榆、黄芪、党参、白术、葛根。针带脉、尾本、交巢、脾俞等穴,或穴位注射黄连素注射液。
1.3 病例
例1 1995年 7月 20日, 大罕镇三家村李某一匹7岁白色母马就诊。症见: 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口渴多饮, 有时有轻微腹痛, 泻粪稀薄腥臭,发热, 尿短赤, 口红口臭, 苔黄, 脉沉数。辨证: 暑天饮食过多, 热毒积于肠内乃成急性肠黄。治疗:地榆250 g, 槐花100 g,甘草50 g,研末,灌服,另用5%葡萄糖1 500 ml,复方生理盐水1 500 ml,维生素C20 ml,一次静脉注射,1次/天,连用2天,痊愈。
例2 1999年5月15日,大罕镇兴发村王某一匹8岁黄色母马就诊。主诉:该马下痢已有半月余。虽经村兽医治疗,但不愈。症见:精神沉郁,毛焦肷吊,食欲减少,口渴贪饮,粪便稀薄,色深酸臭,有黏液,口色黄红,舌苔黄厚,脉细数。治疗:地榆200 g,党参、白术、葛根各50 g,研末,灌服,1剂/天,3剂痊愈。
2 羔羊痢疾
2.1 病因病机
湿热疫毒侵犯胃肠,致使脾胃不和,大肠传导失司致病。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以2~3日龄发病率为最高。
2.2 症状
病羔初见精神不振,头低耳耷,发热恶寒,不吃,腹痛腹泻,粪便恶臭,状如面糊或稀薄如水,呈黄绿、黄白或灰白色,尿短赤。后期粪便带血,口色红燥,舌苔黄腻,脉滑或细数。
2.3 治疗
清热燥湿,凉血解毒。选用地白汤(自拟方)地榆、白头翁、乌梅、山楂。
2.4 病例
例3 2001年3月,大罕镇黄家村李某饲养小尾寒羊58只,在产羔季节有12只羔羊发生羔羊痢疾。症见:精神不振,不吮乳,下痢,粪便呈黄白或灰白色,恶臭,面糊状,个别便中带血,口红、苔黄,脉细。治疗:地榆150 g,白头翁100 g,乌梅50 g,山楂20 g,加水1 500 ml,煎后去渣剩汁500 ml。每只羔羊每次灌服药汁30~50 ml。赤痢者加红糖10g,白痢者加白糖10 g,重者早晚各1次,轻者1次/天,经3天治疗,12只病羔羊全部治愈。
3 家畜湿疹
3.1 病因
多因暑月炎天,栏舍脏而潮湿,汗液、污秽郁塞毛窍,失于刷洗,湿毒内陷,外感风邪郁结肌肤,蚊虫叮咬,饲料品质差,缺乏维生素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3.2 症状
皮肤骚痒,呈弥漫性潮红、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结痂、脱屑为其主要症状。急性湿疹有红斑期、丘疹期、水湿期、脓疮期、潮湿期、结痂期和鳞屑期。多发生于球节及附关节屈曲面,或发于颈、胸、肩两侧。牛多发于额、颈、尾根部。猪湿疹夏秋季较为多见,由于奇痒,故用力摩擦,脱毛或出血,皮肤粗糙,一般常有全身症状,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消瘦等,影响发育,甚至形成僵猪。
3.3 治疗
治宜祛风,清热利湿。方用凉血消风散:当归、生地、知母、石膏、苦参、牛蒡子、蝉蜕、胡麻仁、防风、荆芥、苍术、木通、甘草。地榆膏(自拟方) :地榆炒成黄色研细面,加医用凡士林涂于患处。
3.4 病例
例4 1998年,笔者家饲养二头育肥猪8月份发生湿疹。症见:病猪全身奇痒,摩擦出血,皮肤红肿,红斑,随之出现丘疹,有的感染形成脓疮,后期结痂,痂落成鳞屑。治疗:地榆50 g,炒成黄色,研成细面,加医用凡士林50 g,制成软膏。先用0.1%高锰酸钾洗净患处,后涂上地榆膏,隔日1次。2头猪经治疗 3 次,痊愈。笔者用此法治疗马、牛、猪湿疹212头(匹) ,痊愈201头(匹) ,治愈率达94.8%。
4 小结与体会
4.1 地榆是常用的一味中草药,在临床中应用范围很广,如用法得当疗效很好。
4.2 历代医家对地榆均有论述,如《本草纲目》谓:“地榆除下焦湿热,治大小便血症。止血取上截切片炒用,其稍则能行血,不可不知。”杨士瀛云:“诸疮痈者加地榆,痒者加黄芩”。《本草正义》言:“地榆苦寒,为凉血之专剂。”近代对地榆有多方面研究,如将狗或兔用热水烫伤 II- III度,外用炒地榆粉有一定疗效;家兔口服地榆炭煎剂,可使凝血时间明显缩短;地榆花的浆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大鼠作胃瘘手术后内服水提取物,能显著增加对蛋白质的消化等。地榆可单味用,亦可配合它药并用,可生用,亦可炒成炭熟用。
4.3 地榆虽为良药、但非万灵之品,对一些患各种虚寒症病畜应禁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