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33|回复: 14
收起左侧

[大肉食] 针对当前商品肉鸡的疾病应如何加强防范(原创)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初中生

Rank: 3Rank: 3

社区居民

来自
河北承德
发表于 2011-1-25 14: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北廊坊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进入冬春季节,是商品肉鸡发病高发期,特别是呼吸道病,近一段时间较为猖獗,发病迅速,治疗困难,死亡较高,混感性强,大多数同行认为流感是罪魁祸首。针对当前病情应如何减轻或杜绝本病的发生呢?笔者认为加强养殖户的饲养管理,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合理用药是关键所在。要从整体防控,养殖的每个环节都应严格抓起。具体做法应从这几方面做起:
一、    建好房舍,周边环境优良
肉鸡养殖好比种庄稼,没有一块肥沃的土地是长不出好的庄稼的,所以鸡舍标准化程度的高低,是养殖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也是基础。我们大多数鸡舍都是比较简陋,缺乏机械化设备。一些鸡舍夏季炎热时无法降温,雨季时舍内漏雨,湿度增大;冬季寒冷时通风保温性能较差。有的鸡舍缺乏消毒设备。
鸡舍的周边环境决定着养殖过程中疾病传播与发展。山清水秀,山高沟多,远离村庄,远离养殖密集区,在这样的环境的下的鸡舍养鸡,会形成天然的防病屏障,大大减少疾病的传播;有的鸡舍建在村落和庭院中,养殖中发病频繁是必然的。
二、    搞好环境,防止病从口入
我指的环境有两方面:一是鸡舍内的环境,另方面指舍外周边环境。搞好环境卫生指一方面是控舍消毒,大多数养殖户重视舍内的清扫与消毒,做的非常到位,却忽略了鸡舍周围的环境,夏季杂草丛生,冬季鸡毛乱飞,有的门口,上批出鸡的鸡毛与粪便还在;另一方面就是养殖过程中的鸡舍内的环境控制,温度、湿度、通风、密度、光照是养殖环境控制的五大要素,也是养殖成败的根本。要了解掌握区分鸡舍温度、鸡体感温度是非常重要的,育雏时最适应鸡生长的体感温度应是38.5摄氏度,鸡的体感温度是由舍内温度、湿度和风速决定的。在温度相等的条件下,风速为零,湿度每增加10%,鸡的体感温度增加1摄氏度;风速在2米/秒的条件下,鸡的体感温度降低6——7摄氏度。
养殖中要注重鸡吃的、喝的应符合卫生标准,不应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不应饮大肠杆菌超标的水,饮水器每天要清洗消毒。
三、    保护粘膜,免受病原侵害
自然界中的致病菌多种多样,随时侵袭着鸡群。阻隔侵袭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就是粘膜系统。禽类主要有两大粘膜系统即消化道粘膜系统和呼吸道粘膜系统。保护好肠道粘膜主要是控制好肠道菌群失调,应做到1、控制好鸡舍内的环境,特别是夏季湿度的增高。2、延长过渡料的时间,要用5—7天的时间。3、严谨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4、加强饲养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应激,避免暴饮暴食。5、减少药物对肠道的刺激,适当饲喂增加肠道有益菌的微生态制剂。鸡的气管和支气管的粘膜是比较脆弱的,绒毛再生能力较差,一旦被病菌破坏很难恢复。这也是鸡易得呼吸道病而且治疗困难的原因。如何保护好呼吸道粘膜?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鸡舍环境,加强通风减少氨气味的刺激。2、控制好舍内的温差,减少冷风的刺激。3、适当定期给鸡群补充VA,保护上皮细胞。4、加强局部免疫,提高粘膜抗体。
四、    减少应激,提高抵抗能力
动物在高温高寒气候、运输、免疫、长期通风不良、换料、转群、快速生长紧迫、惊群或疾病等情况下,会产生一系列的非特异性反应,通常称为应激,能耐过一定强度的应激是动物的本能,但超过限度会导致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导致脱水衰竭,生长发育受阻,生长性能下降,免疫机能低下等很容易激发感染病,最终可导致死亡。
鸡饲养过程中有些应激是不可避免的,如免疫、换料、运输、转群等;有些应激是可以避免的,如惊群、长期通风不良等。那么,如何减少或避免应激给鸡生长带来的影响,应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密度过大通风不良;2、降温时不可太突然,每天应降0.5℃;3、疫苗接种时,避免人为动作太大、过猛、接种部位不对;4、发病鸡群不宜转群,不能免疫;5、转群时,防止温差过大,新舍提前预温。最好在太阳西下或夜间转群或免疫;6、发生病毒病时应添加抗菌素,防止细菌并发;7、采食量低的鸡群应添加多维素、速补等营养物质;8、免疫、转群前后1——2天添加多维;9、发病后注意保温;10、有计划性预防性投药;
五、    合理预防,减少疾病发生
肉鸡生长增重快,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决定疾病发生率的提高。这就要求在加强饲养管理的条件下,定期用药物预防。由于商品肉鸡是群体养殖,饲养周期短,为了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预防疾病的发生,大于疾病的治疗。具体做法如下:1、根据季节的不同,疾病流行特点,合理调整预防用药程序和免疫程序,雏鸡注射接种H9+ND二联苗很有必要。2、提高鸡的抗病能力,一方面前期用中药(如黄芪多糖、玉屏散),另方面改变传统的饲养模式,特别是雏鸡开食、开口水的问题,提倡在接雏前2小时就把水料上齐,这样有利于鸡的增重和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抗病能力。
总之养殖商品肉鸡是一个综合管理与防治的过程,每个环节都应加强。缺少一个环节养殖就不能成功。如同种庄稼,土地、种子、浇水、施肥,每个环节都不能缺少,否则就不能有较好的收成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

来自
广西百色
发表于 2011-1-25 16: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百色
值得参考,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

来自
辽宁大连
发表于 2011-1-25 16: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永远不变的真理,就是饲养管理、
7分养,3分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

来自
河北唐山
发表于 2011-1-25 16: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唐山
就是,管理重于一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来自
山东滨州
发表于 2011-1-25 16: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滨州
值得参考,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莱芜
发表于 2011-1-25 16: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莱芜
学习了,管理是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终级

为中国畜牧业添能加油!

Rank: 10Rank: 10Rank: 10

勤劳奉献奖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常驻居民奖新人进步奖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河南郑州
发表于 2011-1-25 17: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三门峡
最近病情复杂且严重,近一个多月来,全国肉鸡出现大批死亡甚至全军覆没的比比皆是。
很大程度上跟饲养管理不到位、预防不到位有关系,当然还有疫情的影响。
加强饲养管理,合理科学的管理,对于肉鸡饲养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有没有皖北的朋友,请回。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来自
安徽省 亳州市 利辛县
发表于 2011-1-25 17: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亳州
引用第2楼陈欣于2011-01-25 16:15发表的  :
    
永远不变的真理,就是饲养管理、
7分养,3分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菏泽
发表于 2011-1-25 17: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菏泽
引用第2楼陈欣于2011-01-25 16:15发表的  :
    
永远不变的真理,就是饲养管理、
7分养,3分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1-25 18: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商丘
引用第8楼心情好于2011-01-25 17:48发表的 :

[url=http://bbs.jbzyw.com/job.php?action=topost&tid=107798&pid=1077447][/ur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兽医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新人进步奖热心助人勋章忠实会员

来自
辽宁省 大连市 瓦房店市
发表于 2011-1-25 18: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天天说 加强饲养管理

但是真正去做的  太少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终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优秀会员奖热心助人勋章社区明星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省潍坊市
发表于 2011-1-25 19: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
养殖永远不变的真理是饲养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亳州
发表于 2011-1-25 19: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引用第1楼养鸡日记于2011-01-25 16:14发表的  :
值得参考,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诚交天下鸡友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会员奖常驻居民奖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新人进步奖

来自
山东潍坊昌邑
发表于 2011-1-25 23: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就是,管理重于一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信阳
发表于 2011-1-26 08: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信阳
另方面改变传统的饲养模式,特别是雏鸡开食、开口水的问题,提倡在接雏前2小时就把水料上齐,这样有利于鸡的增重和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抗病能力。这样的实战性是不是更好呢?请大家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6 22:18 , Processed in 0.129460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