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平时的预防措施
--------------------------------------------------------------------------------
(1)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鸡体的抗病能力
1.执行“全进全出”的饲养 一栋鸡舍只养同一日龄同一来源的鸡,而且同时进舍,同时出舍,其后进行彻底地清舍消毒,准备接下一批鸡。因为不同日龄的鸡有不同易感或易发的疾病,如果一栋鸡舍饲养着几种不同日龄鸡,则日龄较大的患病鸡或是已病愈的鸡都可能带菌或带病毒,并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排菌或排毒而传染给易感的鸡,如此反复一批一批地感染下去,使疾病长期在舍内存在。如果采用“全进全出”制度,同批鸡同时间转出或上市,彻底消毒后再进下一批鸡,就不会有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存在,这样就安全多了。
2.鸡舍要及时通风换气 鸡舍饲养密度过大或通风不良,常蓄积大量二氧化碳以及由于粪便和垫料发酵腐败而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对饲养人员与鸡都有不良的影响。鸡舍内氨的含量不得大于0.15%,一般以人们进入鸡舍后无烦闷感觉和眼鼻无刺激感为度。
3.鸡舍及环境的清洁消毒是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可采用不同的消毒剂和方法。平时鸡舍进口处设消毒池,池内放人2%火碱水,对进入舍内的人员和物体消毒。鸡舍消毒或鸡舍带鸡消毒,以及人员、衣物、用具、墙壁、地面、网具、笼具等喷洒消毒,可使用百毒杀、爱边伏或畜禽安等消毒液。
(2)防止由外地、外场引入病鸡和带菌(病毒)鸡
从外地、外场引进种鸡时,一定要经兽医人员检疫,千万不要从发病鸡场或刚解除疫情鸡场购鸡入场。很多鸡场与养鸡户都有过由于不慎引入病鸡或带菌(病毒)鸡,致使疫病在场内传播的沉痛教训。
(3)定期进行疫病监测和预防接种
疫病监测就是利用实验方法检测鸡群的免疫或感染状态,从而为制定免疫程序提供出科学依据。如对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炎的抗体监测,根据其抗体水平可确定免疫时间。了解了感染状态可以进行鸡群的净化,如鸡白痢和霉形体病的检疫,淘汰阳性鸡,逐渐使之净化。预防接种是防治传染病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通过接种疫苗或菌苗,使鸡体获得免疫,增强特异性抵抗力,从而成为不易感机体,就会切断传染病流行的环节。
(4)加强灭鼠工作,进行粪便与垫料无害化处理
鼠类是多种疫病的贮存宿主和传播者,养鸡场的鼠类已成为公害。饲料房、开放式鸡舍、废物堆集的地方,都是鼠类藏身和繁殖的良好场所,因此,应将灭鼠作为养鸡场经常性的工作。粪便与垫料的处理是目前养鸡场存在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一般的方法是将清除的垫料与粪便运到远离鸡舍或建筑物的地方,进行堆积发酵处理。
(5)病鸡和死鸡要及时处理
病鸡和死鸡是同鸡舍、同鸡场或其他鸡场的传染来源。鸡群中出现病鸡时应及时取出,并送兽医人员诊断与处理。凡确诊为传染病的患鸡和死鸡都应及时取出,及时掩埋或焚烧,不得在该鸡舍内隔离和堆积,以免扩大传播。
(6)防止蛋传疾病
所谓蛋传疾病就是从感染母鸡传给新孵出后代的疾病。蛋传疾病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病原体在蛋壳和壳膜形成前感染卵巢滤泡,在蛋形成过程中进入蛋内,如沙门氏杆菌等。二是鸡蛋在产出时或产下后因环境卫生差,病原体污染蛋壳如一般肠道菌,特别是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时而有绿脓杆菌、葡萄球菌以及霉菌污染蛋壳,并通过蛋壳的气孔进入蛋内。这样,被污染的种蛋在孵化过程中可能造成死胚或臭蛋,孵出的雏鸡多数为弱雏或带菌雏,在不良环境等应激因素的影响下发病或死亡。因此,预防蛋传疾病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平时应注意种鸡舍的卫生环境,勤打扫,勤更换垫料,并保持干燥,以减少粪污蛋。
鸡马立克氏病
--------------------------------------------------------------------------------
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感染鸡和火鸡。日龄越小易感性越高,1日龄雏鸡比10日龄以上雏鸡易感性高几百倍,蛋鸡大多在2~5月龄发病。本病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病鸡在其羽毛囊上皮细胞内复制病毒并可长起向外排毒,病毒随着皮屑和脱落的羽毛污染空气,饲料 及周边环境,在较长时间内具有传染性,通过空气传播本病。本病不能经卵垂直传播。发病率一般为5%~30%。
症状:
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和症状,可分为四种类型:
神经型:病鸡运动失调,腿麻痹,不能行走,呈一腿向前一腿向后的“劈叉”姿势。
内脏型: 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腹泻,羽毛松乱,迅速 消瘦。
眼型: 虹膜由黄色退成灰色,甚至浑浊。瞳孔边缘不整齐。瞳孔缩小,严重时瞳孔仅留下一个针头大小的孔, 造成失明。
皮肤型: 在颈部和翅内等部毛囊肿大呈结节状。皮肤增厚,毛囊周围有出血斑点并呈肿瘤状。
诊断:
本病的内脏型与淋巴白血病十分相似,应注意鉴别。淋巴白血病一般发生在性成熟的6~8月龄的鸡,多为散发,死亡率低 ,呈持续性,没有明显的高峰,法氏囊常形成肿瘤结节,法氏囊不萎缩反而肿大。而马立克氏病法氏囊多发生萎缩,淋巴白血病不发生腺胃,皮肤和肌肉的肿瘤。
防治:
1. 防止雏鸡马立克氏病毒野毒早期感染:日龄越小对本病的易感性越大,因此,防止雏鸡早期感染至关重要。为此,要做好孵化前种蛋,孵化器,腐化室的消毒;对育雏室,鸡笼及其用具也应彻底消毒。雏鸡在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后的3周内实行严格的隔离饲养。不同日龄的鸡不能混群饲养,实行全进全出饲养制度。
2. 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一日龄雏鸡应全部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 。目前马立克氏病疫苗有血清i型疫苗,血清ii 型疫苗,血清iii型疫苗和多价疫苗。血清iii型疫苗为火鸡疱疹病毒疫苗,它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疫苗。如果经火鸡疱疹病毒疫苗接种无效的鸡群,使用多价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鸡大肠杆菌病
--------------------------------------------------------------------------------
流行特点:
本病对鸡易感,各种年龄鸡均能发病,但以4月龄以内的鸡发病较多。本病可经卵垂直传播。带菌种蛋在孵化过程中可能出现死胚,孵出的雏鸡多为隐性感染,若遇到某些降低抵抗力的因素时即可发病。水平传播可以通过被大肠杆菌污染的饲料,饮水,垫草,空气等传染媒介,经消化道,呼吸道,脐带及皮肤创伤等途径感染。大肠杆菌病常续发或并发沙门氏杆菌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霉形体病,巴氏杆菌病,法氏囊病,使病情更加复杂,死亡率增高。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不良都是促使本病发生的诱因。
症状:
急性败血症:6~10周龄的肉鸡常发生此病,幼雏夏季多发。病鸡表现呼吸困难,精神不振,下痢,粪便呈白色或黄绿色,食欲减退或拒食,腹部涨满。死亡率一般为5%~20%
雏鸡脐炎: 主要发生在出壳初期。病雏脐孔红肿并常有破溃,后腹涨大,呈红色或青紫色。粪便黄白色,稀薄,腥臭。病雏精神萎顿,拒食。
卵黄性腹膜炎: 产蛋鸡腹气囊受大肠杆菌感染发生腹膜炎和输卵管炎,输卵管变薄,管腔内充满干酪样物,输卵管被堵塞,排出的卵落入腹腔。病鸡产卵停止,
鸡冠萎缩呈紫色,后腹部胀大下垂,直立呈企鹅姿势,逐渐消瘦死亡。发生广泛性腹膜炎,肠腔脏器发生粘连,有大量腹水。全眼球炎:是急性败血症状复期的一种症状,常为单侧性,散发。表现眼睑肿胀,流泪,羞明,角膜混浊,失明,眼球萎缩。
诊断:
大肠杆菌病的临诊症状与病理变化与多种疫病(雏鸡白痢,副伤寒,霉形体病,马立克氏病)有相似之处的,不易区别。常见是大肠杆菌与其他细菌混合感染。除了典型病例根据症状与病变作出诊断外,大多数情况下需要进行细菌学检查。
防治:
一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防疫工作,是防治本病十分重要的措施。
二 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新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磺胺类和呋喃类药物均敏感。由于长期使用上述药物,致使大肠杆菌对这些药物产生耐药性。有条件时可做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三 在本病发生严重的鸡场,可试用多价大肠杆菌灭活油佐剂苗。最好采用当地典型发病鸡分离出的菌株制苗,这样可以保证预防效果。种鸡的免疫第一次在4周龄接种,皮下注射0.4~0.5毫升;第二次在18周龄接种,皮下注射0.9~1.0毫升。种鸡免疫后雏鸡可获得被动免疫。油佐剂灭活菌苗也可用于雏鸡。
禽霍乱
--------------------------------------------------------------------------------
流行特点:
本病对鸡最易感,其次为鸭和鹅。各种年龄家禽均可感染。在鸡中以4个月龄以上的性成熟产蛋鸡发病最为严重,2月龄以内的鸡很少发病。发病多在夏秋季节。病鸡的病源污染饲料、饮水、空气和用具等经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染。当饲养管理不良、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发生内源性传染,往往查不出传染来源。
症状:
急性型: 鸡发病急、死亡快,有的突然死于鸡笼内,有的死于产蛋箱内。有时前日有食欲、精神正常,次日发现鸡死在鸡舍里。有些鸡在死前数小时出现症状。精神沉郁,离群独处,拒食,缩颈闭眼,羽毛松乱,口鼻中流出粘性分泌物。腹泻,排出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死前鸡冠或肉髯呈暗紫色,病程几小时或1~2天。
慢性型: 一般发生在急性流行的后期,或是由毒力较弱的菌株感染所致。常见肉髯苍白、水肿,续而变硬。翅和腿关节肿胀,病鸡跛行以至瘫痪。病鸡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有时发生持续性腹泻。有的鸡呼吸困难,鼻腔流出分泌物。
诊断:
本病可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特征,再结合用病死鸡的肝和脾为病料,做组织触片,用美蓝染色液染色后油镜检查有无两极染色的巴氏杆菌,可以确定诊断。鉴别诊断应注意与新城疫相区别。
防治:
1. 免疫接种:鸡场若无本病流行,一般不需要接种菌苗。在流行地区接种菌苗有一定的效果。菌苗有弱毒苗和灭活苗,可选择使用。种鸡和蛋鸡在产蛋前接种,免疫期一般为3个月。
2. 药物防治: 平时有计划地进行药物预防是防制该病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对那些不进行免疫接种的鸡场更为重要。已发病的鸡场也应及时选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庆大霉素、氯霉素、恩诺沙星、氟哌酸、喹乙醇、新诺明、土霉素、链霉素等。可
采用混水法、拌料法和逐只投服法给药。但对不吃不饮的病鸡,应采取注射给药法。为了癖免细菌产生抗药性,最好先做药敏试 ,或采取交替用药法,可以提高防治效果。注意用药疗程和剂量。
3. 卫生防疫措施: 平时加强鸡群饲养管理,做好防疫消毒工作。一旦鸡场发生本病,除了对鸡群用药物进行及时防治外,对病死鸡污染的鸡舍、场地、用具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病死鸡要深埋或销毁。
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
第一,及早发现疫情并尽快确诊。鸡群中出现传染病病鸡的早期症状多为精神沉郁,减食或不食,缩颈,尾下垂,眼半闭,喜卧不愿行动,下痢,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产蛋急剧下降等。此时应迅速将可疑病鸡隔离观察,并迅速确诊,以便采取防治措施。
第二,隔离病鸡并及时将病死鸡从鸡合取出,被污染的场地、鸡笼进行紧急消毒。严禁饲养人员与工作人员串圈,以免扩大传播。
第三,停止向本场引进新鸡,并禁止向外界出售本场的活鸡,待疾病确诊后再根据病的性质决定处理办法。
第四,病死鸡要深埋或焚烧,粪便必须经发酵处理,垫料可焚烧或作堆肥。
第五,对全场的鸡进行相应疾病的紧急疫苗接种。对病鸡进行合理的治疗,对慢性传染病病鸡及早淘汰。
传染性法氏囊病
--------------------------------------------------------------------------------
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鸡,其中以3~6周龄鸡最易感染发病。一年四季均有流行,但以4~6月间为本病发病季节。本病主要通过被病鸡排泄物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垫料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呼吸道传播本病。雏鸡感染本病后对新城疫等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有很大影响,往往造成免疫失败。
症状:
鸡群突然发病,发病后第3天开始死亡,5~7天达到死亡高峰,以后逐渐减少而康复。病鸡出现减食或拒食、萎顿、羽毛蓬乱,体温升高到43摄氏度以上,排出黄白色水样稀粪。病鸡严重脱水呈现眼窝凹陷,脚爪干枯,个别鸡自啄肛门。死亡率一般为3%~30%,有的高达50%~60%。
诊断:
本病根据发病急、传播快、病程短,并结合法氏囊、肌肉、肾脏和腺胃等器官的特征性病变,对典型病例不难作出诊断。对于亚临诊型病例可进行病毒分离、琼脂扩散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确诊。本病在雏鸡阶段与新城废容易混淆,注意区别。新城疫病程稍长,陆续发生,排绿色稀粪,有呼吸和神经症状。新城疫没有肾脏和法氏囊特征性病理变化。
防治:
(1)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可参考以下免疫程序。
种鸡:1日龄种雏来自没有经过法氏囊病灭活苗免疫的种母鸡,首免一般多在10~14日龄进行(如果种雏来自注射过法氏囊灭活苗的种母鸡,首免一般多在20~24日龄进行)。二免在首免后3周进行。然后在20周龄和38周龄再用油乳剂灭活苗各肌肉注射1次,从而保证后代雏鸡获得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
商品蛋鸡:首免在15~18日龄进行,二免在首免后3周进行。
肉用仔鸡:雏鸡3~4周龄时用弱毒苗进行一次免疫接种。如果仔鸡在本病高发区饲养,并且超过60日龄出售。应在免疫后的3周进行二免。
(2)搞好卫生消毒工作:由于掖氏囊病病毒对环境因素的抵抗力很强,一旦环境被污染,将长期存在。因此。对环境、鸡合、笼具、用具、地面、种蛋等要彻底清洁消毒。严格限制人员进出鸡合、并进行消毒。
(3)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后的处理措施:鸡场一旦暴发本病,要隔离病鸡,用福尔马林、强碱或酚类制剂等消毒药进行彻底消毒。给鸡群充足的饮水,饮水中加糖、0.1%的盐和适量的抗生素。对发病初期的病鸡和假定健康的鸡,全部使用接氏囊病高免血清,每只鸡肌肉注射0.4~0.6毫升或者注射1~2毫升高免卵黄液进行治疗。治疗后10天用两倍量的中等毒力活疫苗进行接种。
鸡痘
--------------------------------------------------------------------------------
流行特征:
雏鸡和青年鸡发生本病较多,雏鸡的死亡率较高,病毒通过损伤的皮肤和粘膜而感染。夏秋季可通过蚊、蝇、蝉、虱等吸血昆虫机械传播本病。
症状和眼观病变:
皮肤型:在鸡冠、肉琶、哮角、眼皮、面部、腿、爪、翅内侧等无毛部位出现痘疹。痘疹开始为黄白色结节状,隆起于皮肤上,干而硬,结节干燥后形成深棕色痂皮,痂皮一般存留3~4周,脱落后遗留下灰白色的疤痕。一般无全身性症状。
粘膜型:常见于雏鸡和青年鸡。痘疹发生在口腔、咽喉、上胯、食道或气管粘膜上。开始为黄色结节,以后逐渐互相融合大片黄白色干酪样假膜。假膜不易剥离,强行剥离则露出出血的溃疡面。病变常引起吞咽和呼吸困难,常导致窒息死亡。
防治:
(1)定期预防接种:常用的疫苗为鸡痘鹌鹑化弱毒冻干疫苗。6-20日龄雏鸡,将痘苗200倍稀释,于翅内皮肤刺种一下; 20~30日龄小鸡,疫苗100倍稀释刺种一下;30日龄以上的鸡,100倍稀释刺,小鸡的免疫期为2个月,大鸡为5个月。一般在10~20日龄和蛋鸡开产前各接种一次。
(2)后的措施:一旦发生本病,对病鸡隔离,轻者治疗,重者逮杀并进行彻底消毒。对健康鸡进行紧急预防接种。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可采取对症疗法,剥除痂皮,伤口处涂擦紫药水或碘酊。口腔、咽喉处用镊子除去假膜,涂敷碘甘油。眼部可挤出蓄积的干酪样物,用2%的硼酸液冲洗干净,再滴入5%的蛋白银。
鸡白痢
--------------------------------------------------------------------------------
流行特征: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主要侵害雏鸡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鸡白痢传播方式主要是经种蛋传播。一旦雏鸡发病,病原通过粪便污染饲料和饮水引起同群鸡相继感染发病。育雏室湿度过高或过低,环境不卫生,通风不良,饲料不足等都可增加发病率。雏鸡最易感,常发年龄是2周龄内,成年鸡多呈隐性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出雏季节多见。
主要症状:
带菌种蛋在孵化中一部分成为死胚,也有在出壳后1~2天内死亡;大部分发病在4~7日龄。表现精神沉郁,怕冷,翅下垂,不喜活动拥挤一起。拉白色稀糊状的粪便,有时粘在肛门围周成团而排粪困难,雏鸡吱吱叫。近年来有肺型鸡白痢,可不见白痢发生,但精神沉郁,死亡。
病理副检:
肝肿大有点状出血,胆囊扩张。病程长者可见肝脏有灰白色坏死点,脾肿大质脆,肺呈褐色肝样肺炎,心包、肌胃、肺脏、肠管有白色坏死结节。成年鸡主要表现肝肿大,有坏死点,胆囊充满胆汁;卵泡变形,呈暗灰色,内容物呈油脂样,病变的卵泡可能从卵巢脱落,成为干硬的结块,或卵黄破裂引起腹膜炎。
防治:
白痢病主要是预防。首先要选用无白痢杆菌史的种鸡作种鸡;其次在种蛋入孵前要严格消毒,对环境卫生要特别注意,杜绝传染源;当雏鸡出壳后,应给药物预防。治疗白痢药物很多,可选用氯霉素、庆大霉素、土霉素、痢特灵、磺胺类等药物治疗。
新城疫
--------------------------------------------------------------------------------
流行特点:
鸡新城疫主要感染鸡、火鸡、珠鸡、野鸡、鹌鹑和鸽,而鸭、鹅及麻雀等禽类可成为本病的带毒者而不发病。本病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新城疫病毒不能经卵垂直传播,病母鸡所产的卵,在孵化的前4~5天内,胚胎因感染而死亡。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日龄的鸡均能感染。雏鸡常带有母源抗体,在1~2周龄内有一定的抵抗力。以后母源抗体逐渐减弱,若此时感染了新城疫强毒,即可暴发本病。
症状:
典型新城疫病鸡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减食或拒食,渴欲增加,排出绿色或黄白色稀粪。口、鼻内有多量粘液,嗉囊充满气体或液体,张口呼吸。发病后期出现脚、翅瘫痪和扭颈等神经症状。
诊断:
根据本病流行特点、症状及剖检变化,典型新城疫一般可作出诊断。非典型新城疫可取病死鸡的脑、肺、脾等病料接种鸡胚作病毒分离,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鉴定病毒,确诊本病。在诊断本病时应注意与禽霍乱和禽流感相鉴别。与禽霍乱的鉴别要点:禽霍乱鸡、鸭、鹅均可感染。患病多为成年鸡。急性病例病程短,常突然死亡。慢性病例肉胃肿胀,关节发炎,无神经症状。药物治疗有效。剖检突出病变为肝脏有灰白色小坏死灶和小肠出血性卡他性肠炎。肝触片染色镜检可见到两极染色的巴氏杆菌。与禽流感的鉴别要点:禽流感的潜伏期和病程比新城疫短,没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和神经症状。剖检常见有皮下水肿和黄色胶样浸润,肠腔、心包等有黄色透明渗出液和纤维蛋白性渗出物,粘膜、浆膜等处出血较新城疫严重,肠道粘膜一般不形成溃疡。有条件可进行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试验来确诊。
防治:
(1)做好平时卫生防疫工作:鸡场要坚持全进全出饲养制度和定期消毒制度。新购进的种鸡做好检疫工作,并隔离饲养观察。为了杜绝野毒侵入,饲养人员吃住在场,谢绝参观。工作人员、饲养用具等进出鸡场必须严格消毒。
(2)做好定期免疫接种工作:首先要制定出适合本地、本场实际情况的免疫程序。现提供以下两种免疫程序供参考。弱毒苗与油乳剂灭活苗共同接种的免疫程序:适合于规模较大、新城疫不安全的鸡场。首免于5~7日龄用ii系或iV系弱毒苗滴眼、滴鼻,同时用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注射,每羽O.25毫升。二免于8周龄用iV系或i系苗免疫1次。三免于开产前用i系苗肌肉注射1羽份,同时再皮下注射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每羽0.5毫升。弱毒苗的免疫程序:适合于饲养规模较小的养鸡专业户及新城疫较安全的地区。首免于5~7日龄用h系或iV系苗滴鼻、点眼或饮水。二免于25~30日龄用h系或iV系苗滴鼻、点眼或饮水。三免于55~60日龄时用iV系或i系苗接种。四免在开产前用i系苗肌肉注射接种。以后可根据抗体监测水平选择适宜的时机进行免疫接种。
(3)鸡场发生本病的紧急措施:当鸡场发生新城疫时,应严格隔离病鸡,处理好死鸡,彻底消毒。对未发病成年鸡群普遍用新城疫i系苗,对1月龄以内的雏鸡用iv系苗,按常规剂量2~4倍进行紧急接种,同时注射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1羽份。对于早期病鸡和可疑病鸡,可用新城疫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进行防治。
传染性支气管炎
--------------------------------------------------------------------------------
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侵害于鸡,成年鸡发病率较高。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和经眼结膜感染。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及用具均为本病传播媒介。本病传播快、发病急、呈流行性或地方流行性,发病率可高达90%~100%,平均死亡率达18%~20%。
症状与眼观病变:
发病初期病鸡流泪,结膜炎,鼻腔流出分泌物。经l~2天则呈现本病典型呼吸道症状,如张口呼吸、咳嗽、喷嚏、呼吸哆音等。病情严重者可咳出带血的粘液或凝固的血液。除呼吸道症状外,病鸡精神萎顿、减食、体温升高到43℃以上,产蛋鸡群产蛋量减少10%~60%。本病特征性病变为喉头和气管粘膜肿胀和高度潮红,并有出血点和出血斑。喉和气管内覆盖一层分泌物,并有干酪样物,伪膜及组织脱屑。有时见气管内血性分泌物和血凝块以及纤维蛋白条带。其他脏器一般无可见病变。
诊断:
本病典型病例可根据呼吸困难、咳出带血的粘液、喉头和气管内出血和糜烂,再结合流行特点可以作出诊断。非典型病例可进行病毒分离、包涵体检查及血清学(琼脂扩散试验、斑点免疫吸附试验等)检查来确诊本病。本病应注意与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鼻炎相鉴别。
防治:
(1)预防接种:第一次接种在1~2月龄时,用弱毒疫苗点眼或滴鼻。在3.5~4月龄时再用同样的疫苗和方法进行第二次接种。
(2)发病后的措施: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可用抗菌药物防止细菌继发感染,减少死亡。对发病鸡场实行隔离封锁,对病愈鸡最好是淘汰或隔离饲养。以免长期带毒传播本病。对于发病鸡群进行疫苗接种。
禽流感
--------------------------------------------------------------------------------
流行特点:
禽流感又叫真性鸡瘟(亚洲鸡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我国仅有少数地区流行。故在国内外引进鸡时要高度警惕。鸡感染本病时发病率死亡率很高。死亡率可高达50%~100%。本病通过直接接触病禽和健康带毒禽的粪便、口腔分泌物而感染。在自然界,野生水禽(鸭)是a型流感病毒的主要携带者。
主要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3~5天。本病常突然暴发,流行初期的急性病例可不出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一般病程1~2天,症状变化很大。可能见有呼吸道症状,如打喷嚏、哆音、窦炎和结膜炎;头部常出现水肿,可能同时出现或不出现腹泻;病鸡体温升高,羽毛蓬松,鸡冠发绀。有的腿变红,鼻分泌物增多,呼吸极度困难,甩头,严重可窒息死亡。产蛋率明显下降。
病理剖检:
主要病变是口腔、腺胃、肌胃角质膜下层和十二指肠出血,胸骨内面、腹部脂肪和心脏均有散在性出血点,肝、脾、肺、肾常见有灰黄色的小坏死灶。
防治:
因本病在江西尚未流行,因此在引进国内外鸡时要隔离观察,一旦发现可疑病要及时封锁、隔离和消毒,一经确诊要尽快扑灭。发病时,据报道,可用灭活油乳剂苗进行免疫。服用广谱抗菌素,加强管理,可降低因继发感染造成死亡而引起的损失。
禽伤寒病
--------------------------------------------------------------------------------
流行特点:
禽伤寒是由禽伤寒沙门氏杆菌感染致病。雏鸡及青年鸡易发生此病。
主要症状:
经种蛋传染给雏禽,症状与白痢相似。潜伏期4~5天。急性病程5~6天,慢性可持续数周。急性者体温升高,口渴,粪呈黄绿色,呼吸急促,厌食,冠及肉髯呈紫红色,死亡率高;慢性者,症状轻微,有泻痢贫血现象,死亡率低,但康复的鸡则成为带菌者,不宜种用。
病理剖检:
急性死亡无明显病变。病程较长的病例,整个尸体充血或有黄疸。最典型的病例变化是肝、脾肿大呈铜绿色或棕绿色。其它病变包括肝和心肌上有灰白色坏死点、心包炎,母鸡由于卵泡破裂而常引起的腹膜炎等。本病与鸡白痢在临床症状上很难区别,但通常鸡白痢主要流行于幼雏鸡,而鸡伤寒常发生于3周龄以上的青年鸡和成年鸡。另外,肝、脾明显肿大、发红或变成棕绿色或青铜色也是鸡伤寒较特征的病变。本病与鸡霍乱的区别在于鸡伤寒的病程一般不如鸡霍乱急骤。剖检时鸡伤寒肝、脾明显肿大,而鸡霍乱的脾一般不肿大,肝肿大的程度也没有鸡伤寒那么显著。鸡霍乱还有显著的全身性出血现象。
防治:
防治方法与鸡白痢的方法相同。
球虫病
--------------------------------------------------------------------------------
一、诊断
(一)发生情况及症状 球虫病主要发生于3月龄以内的鸡。一月龄左右多患盲肠球虫(柔嫩艾美尔球虫),2月龄以上患小肠毒害艾美尔球虫。病鸡羽毛逆立,头体卷缩便稀带血或排血便,贫血。已知鸡球虫有8种,均是艾美尔属。
(二)病理变化 柔嫩艾美尔球虫寄生于盲肠,引起粘膜出血及坏死;肠内容血样,内含坏死剥脱的粘膜,或为混有血的干酪样凝栓。毒害艾美尔球虫侵害小肠中段,肠腔扩张,肠浆膜充血,并密布出血点。肠壁变厚,粘膜显著充血、出血及坏死;肠内容物为血液和大量粘液、纤维素和坏死、脱落的上皮组织。浆膜和粘膜可见黄白色斑
点。其他6种小肠球虫致病力不如前两种强,但常有魏氏梭菌伴发。此时,肠腔高度扩张,肠壁发绿。肠内容为絮状,多汁或含有多量纤维素和脱落的肠粘膜,肠粘膜坏死。
(三)鉴别诊断 盲肠球虫时盲肠的出血、坏死易与盲肠肝炎的变化相混,但无肝病变。小肠球虫的肠变化易与禽霍乱的肠炎相混,但无心脏出血、肝小点坏死等败血症变化。
二、防治
(一)搞好卫生,保持鸡舍和地面或垫草干燥,勤清圈,粪便应发酵处理。水泥地面和墙壁最好用火焰喷射消毒。
(二)地面饲养的雏鸡,特别是肉鸡需不断填加垫料时,应用药物预防。由于球虫对药物易产生抗药性,因此常用的抗球虫药应交替使用,或联合使用几种高效抗球虫药,如球痢灵、氯苯胍、茵球净、莫能霉素、盐霉素、复方新诺明。
鸡住白细胞虫病
--------------------------------------------------------------------------------
本病是由住白细胞虫属的卡氏或沙氏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白细胞和红细胞引起的。因主要引起鸡冠变白和出血,故又叫白冠病、出血性病。卡氏住白细胞虫致病性强,危害较大。因本病靠吸血昆虫(库蠓、蚋)传播,故有明显的季节性。
主要症状:
3~6周龄的鸡常为急性型。病鸡卧地不起,喀血,呼吸困难,突然死亡,死前口流鲜血。亚急性型表现精神沉郁,羽毛松乱,流涎,贫血,鸡冠肉髯变白。下痢,粪便呈绿色,呼吸困难,常于1~2天发生死亡。大雏和成年鸡多为慢性型,临床上呈现精神不振,鸡冠苍白,腹泻,粪便呈白色或绿色,含有多量粘液,体重下降,发育迟缓。产蛋下降或停止,死亡率不高。
病理剖检:
口腔内有鲜血,冠发白。全身皮下出血,肌肉尤其是胸肌及腿肌有出血点和出血斑。各内脏器官广泛出血,尤其多见于肺、肾和肝,严重的可见两侧肺充满血液,肾包膜下有血块,其它器官如心、脾、胰及胸腺等也见有点状出血;有时气管、胸腔、嗉囊、腺胃及肠道内见有大量积血。肌肉(最常见于胸肌、腿肌和心肌)和肝、脾等器官常见到白色小结节,大小如针尖至粟粒大,同周围组织有明显界限。
防治:
治疗可用下列药物:①磺胺6甲氧嘧啶(SMM),按0.2%浓度混入饲料中,连喂4~5天。②呋喃唑酮,按0.015%浓度混饲,连喂4~5天。②克球粉,按0.4%浓度混饲,连喂5~7天。控制媒介昆虫,是预防本病的重要环节。在本病流行季节,可用6%~7%的马拉硫磷喷洒驱杀库蠓和蚋。也可用下列药物进行预防,用0.000l%的乙胺嘧啶拌料,或用0.01%呋喃唑酮或0.05%克球粉拌料。
鸡组织滴虫病
--------------------------------------------------------------------------------
一、诊断
(一)发生情况及症状多发生于4~6周龄散养、有运动场的鸡群。病鸡垂翅、低头、闭眼,行步如踩高跷,下痢可带血。病末期,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头部皮肤淤血呈蓝紫色,故称“黑头病”。
(二)病理变化一例或两侧盲肠肿大,核膜出血,肠腔积血;或肠壁肥厚、坚实,粘膜坏死、溃肠,肠腔中积干酪样凝栓。凝拴表面粘附血液及坏死、剥脱的粘膜;断面呈同心轮层状,中心是黑红色血块。肝肿大,紫褐色;表面散在大小不等的圆形、黄绿或黄白色坏死灶。坏死灶中央稍下陷,边缘稍隆起,呈硬币状。坏死灶深入肝实质内。坏死灶周围常有红晕(出血带)。
二、防治
最好不要把鸡养在土质地面上或放牧,以避免鸡吃带虫蚯蚓导致感染。加强环境卫生,保持鸡舍干燥。地面用3%苛性钠消毒。病鸡群可用痢特灵、甲硝哒唑(灭滴灵)治疗。
虱侵袭
--------------------------------------------------------------------------------
鸡虱是寄生在鸡体羽毛中的一种永久性寄生虫病。在冬季大量繁殖,严重侵袭后对鸡危害很大。咬食羽毛和皮屑,使羽毛脱落。
主要症状:
患鸡奇痒,不安,影响休息和采食,引起鸡消瘦贫血,生长发育不良,生产性能下降。
防治:
笼、舍要经常打扫,保持干净,防止潮湿,定期消毒。如发病可用以下药物:①溴氰菊酪,2.5%以1:4000稀释,喷雾鸡体或药浴,隔7~10天施用一次。②蝇毒磷,配成0.25%水溶液,喷雾或药浴。③砂浴法,在鸡运动场建一沙池,在每100公斤细砂中加入4~5公斤马拉硫磷粉或10公斤硫黄粉,充分混匀,让鸡自行砂浴。④烟草1份,水20份,煮1小时,待水凉后,刷洗禽体。⑤用灭蜂螂药研末撒在羽毛内,1~2次即可除去。⑥用氟化钠5份、滑石粉95份混合撒在羽毛上。⑦也可用市售灭害灵喷雾禽体,再隔7天喷洒一次。
鸡蛔虫病
--------------------------------------------------------------------------------
本病是蛔虫卵侵害小鸡引起的,使鸡消瘦、贫血、拉痢。主要侵害2~4月龄的鸡。引起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滞,甚至发生死亡。
主要症状:
病鸡羽毛松乱无光、贫血、拉痢、消瘦。成年鸡感染后严重下痢,产蛋率下降。
病理剖检:
可见肠粘膜出血发炎,肠壁上有颗粒状化脓结节。小肠内可见成虫,呈黄白色,体表有细横纹。
防治:
定期驱虫,雏鸡于2~3月龄驱虫一次。以后每年春秋两季各驱虫一次。用以下二种药物驱虫,安全可靠:驱虫净(四咪唑),按每公斤体重口服40~50毫克;左旋咪唑片,按每公斤体重口服20~25毫克,口服1次,如不驱除可隔30天再服1次。
鸡脂肪肝综合症
--------------------------------------------------------------------------------
本病常见于产蛋母鸡,为笼养蛋鸡多见的一种营养代谢病。一般认为鸡的运动受到限制又摄入过高的能量饲料,同时饲料中缺乏蛋氨酸和胆碱等亲脂因子,使肝脏从中性脂肪合成磷脂过程发生障碍,使大量中性脂肪在肝脏内沉积。除了过多摄入能量外,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生物素缺乏有关,黄曲霉毒素也可能成为一种诱因。本病发病特点是多出现在产蛋高的鸡群或产蛋高峰期,产蛋量明显下降,鸡体况良好。有的突然死亡,多见肝破裂。
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鸡多不表现临床症状,发病和死亡的鸡大多过度肥胖,产蛋量明显下降,可从产蛋率75%~80%突然下降到45%~55%。病鸡喜卧,腹大而软绵下垂。鸡冠、髯苍白贫血。有的在产蛋过程中死亡,有的由于惊吓、捕捉而死
亡。剖检见腹腔和肠的表面有大量脂肪沉积,肝脏肿大,脆弱易碎,色泽变黄,有出血点和出血斑,肝包膜破碎。腹腔中有大量血凝块,或肝表面覆有血凝块。
防治:
可在每吨日粮中加氯化胆碱1000克,维生素E10000国际单位、维生素b1212毫克和肌醇900克,连续饲喂。或每只鸡喂服氯化胆碱0.1~0.2克,连服10天。另外还有调整日粮配方,或实行限饲或降低饲料代谢能摄入量。如在饲料中增加一些富含亚油酸的脂肪而减少碳水化合物,则可降低发病率。
硒、维生素E缺乏症
--------------------------------------------------------------------------------
本病多因地方性缺硒或维生素E补充不足,或被酸败脂肪、碱性物质和光照破坏等,造成硒和维生素E缺乏而发病。
主要症状:
表现形式可多种多样。脑软化症:最常见于15~30日龄的幼鸡。病鸡表现运动失调,头向后或向下弯曲,间歇性发作。剖检可见小脑软化,脑膜水肿,表面有小的出血点,有时可见有浑浊的坏死区。渗出性素质:常发生于幼鸡,青年鸡也有发生。幼鸡主要表现翅下,胸腹部发青,皮下积有黄绿色胶冻样液体。大鸡可见面部、肉垂发青肿张,剖检可见肌肉有条纹状出血。肌营养不良:当维生素E缺乏而同时伴有含硫氨基酸缺乏时,雏鸡胸肌的肌纤维呈淡色条纹。肝坏死和不育症:鸡往往突然死亡,肝细胞坏死,生殖机能障碍,精子形成异常等。
识别方法:
渗出性素质不能与死后尸体腐败发青相混同。一定要注意对活的病例和刚死亡的病例的诊断。渗出性素质与葡萄球菌病的区别:前者皮肤多不破溃,而是皮下有胶冻样淡绿色液体;而葡萄球菌病以局部炎症、破溃或皮肤发紫为主。脑软化症与新城疫扭颈的区别:新城疫多在发病的后期出现扭颈等现象,且伴有呼吸困难,排绿便等症状,剖检病变也不同。
防治:
在低硒地区,应在饲料中添加亚硒酸钠,常用量为硒0.1×10的负6次方,对预防本病有明显效果。幼鸡渗出性素质或脑软化症时,可口服维生素E300国际单位/只,1~2次可见效;同时补充0.000005%~0.OOO01%的亚硒酸钠。或大群按每100公斤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250毫克。肌营养不良时,除补给维生素E和亚硒酸钠外,最好同时补充含硫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
锰缺乏症
--------------------------------------------------------------------------------
主要症状:
生长停滞、骨短粗,胫一跗关节增大,胫骨下端和跖骨上端弯曲扭转,便腓胫肌腱从跗关节的骨槽中滑出而呈现“滑腱症”。病鸡腿部弯曲或扭曲,不能行动,直至饿死。其骨铬变短,管骨变形,骺肥厚。骨骼的硬度良好,相对重量未减少或有所增加。缺锰种鸡产蛋孵化的鸡胚呈现短肢性营养不良症,头呈圆球样,喙短弯呈“鹦鹉嘴”样特征。
防治:
可在饲料中按lOO公斤添加12~24克硫酸锰;或用1:3000高锰酸钾溶液饮水,每日2~3次,连用2天,以后再用2天。糠鼓富含锰,用此调整日粮也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鸡痛风
--------------------------------------------------------------------------------
痛风是由于蛋白质代谢障碍以及肾功能障碍引起尿酸盐排泄受阻的一种尿酸血症。其主要特征是脏器表面及关节、软骨等内沉积白色的尿酸盐。本病的发生与饲喂大量富含核蛋白和嘌呤碱的蛋白质饲料而同时伴有肾机能不全有关,肾机能障碍尿酸盐排泄受阻是本病的关键所在。造成肾机能障碍因素很多,如维生素a缺乏,长期使用磺胺类药物,霉菌毒素的作用,患过传染性支气管炎,缺水和高钙日粮等。
主要症状:
可表现为内脏痛风和关节痛风,或两种同时存在。关节痛风表现为破行,腿、翅关节肿大明显。内脏型痛风一般无特征症状,仅表现食欲不振,贫血,冠苍白。粪便中有较多的白色尿酸盐,消瘦,脱水。
病理剖检:
肾肿大呈黄白色,输尿管扩大,内有白色沉淀物和条状结石充满输尿管、心、肝、肺、胸膜等组织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粉末物质,关节囊内积有白色沉淀物。
防治:
本病多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严重病例治疗希望很小,主要在于预防。①减少日粮中的蛋白质(特别是核蛋白)含量,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饲料,如维生素a、D粉,含硒的维生素E粉等。②多饮水,同时内服一些利尿药等。③可用肾肿灵或保肾康饮水3~5天,对缓解症状有益。④可试用阿托方(苯基喹啉羟酸)0.2~0.5克口服,每天2次,能增强尿酸的排泄及减少体内尿酸的蓄积和关节疼痛。⑤可用中草药石苇、瞿麦、车前草、银花、小金钱草、甘草煎水;每日2次,连饮5~7天。
鸡维生素b族缺乏症
--------------------------------------------------------------------------------
维生素b族包括10多种维生素,主要参与鸡体内物质代谢,是各种生物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各种维生素b之间的作用相互协调的,一旦缺乏某一种会引起另一种机能发生障碍,发病时常呈综合症状。b族缺乏症的共同症状是消化机能障碍,消瘦,毛乱无光,少毛,脱毛,皮炎,拐脚,有神经症状。运动机能失调,蛋鸡产蛋率减少,雏鸡、肉鸡生长缓慢。因维生索b族在体内无贮存,主要依靠饲料中补给,如果补充不足可造成维生素b族缺乏症。临床上以维生素b1、b2、b3缺乏症多见。
(1)维生素b1(硫胺素)缺乏症:
①主要症状:厌食或不食,多发性神经炎。本病特征是,肌匀麻痹,不能站立,颈部肌肉痉挛,头向后弯曲,呈观星状姿势。
②防治:发病后用硫胺素,按每公斤饲料加10~20毫克,连用1~2周。重者肌注,
雏鸡1毫克,成鸡5毫克,每日1~2次,连用5日。饲料中提高多种维生素和麸皮比例。
(2)维生素b2(核黄素)缺乏症:
①主要症状:足趾蜷曲不能行走,生长不良,产蛋率低,羽毛发育不良。本病抑临床特征是趾爪向内蜷缩,难以站立,强迫行走时,呈跪地姿势行走。
②防治:补充维生素b2,雏鸡2毫克/只,育成鸡5~6毫克/只,成鸡10毫克/只。
(3)维生素b3(D~泛酸钙)缺乏症:
①主要症状:主要发生皮炎。雏鸡表现羽毛生长缓慢,眼有分泌物,口及肛门发炎,常有痂皮形成。头部羽毛易脱,头、趾、脚底皮肤发绀、角化,有的在球
关节部有疣状物。成鸡产蛋率下降,孵化率降低,胚胎死亡率高,胚皮下出血、水肿。
②防治:补泛酸钙8毫克/只。病鸡群用泛酸钙,按每公斤饲料用20~30毫克,连用2周。
鸡钙、磷缺乏症
--------------------------------------------------------------------------------
家畜饲料中钙、磷缺乏或比例失调是骨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这不仅影响家禽骨骼的形成和成年母鸡蛋壳的形成,而且影响家禽的血液凝固,酸碱平衡,神经和肌肉等正常功能。本病除钙、磷缺乏及比例失调因素外,维生素D不足,日粮中蛋白质过高,或脂肪过多,植酸盐过多,以及环境温度过高,运动少,日照不足等管理不当,都可能成为致病因素。
主要症状:
佝偻病主要发生于2周龄以后的雏鸡,骨软化症及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于成鸡,尤其是产蛋鸡。临床表现为骨松软变形,关节粗大,骨易折,瘫痪不起、破行、行动失调。蛋鸡产软壳、薄壳蛋,破损率高,产蛋少甚至停产。后期病鸡胸骨呈“S”状弯曲。雏鸡精神差,生长发育不良,体重减轻,高钙尚可发生内脏痛风。
防治:
以防为主,首先要保证家禽日粮中钙、磷供应量,其次要调整好钙、磷比例。对笼养鸡,要使它得到足够的日光照射。一般日粮中补充骨粉或鱼粉(1%~2%),可防治本病,疗效较好。钙多磷少时要重点补磷,以磷酸氢钙、过磷酸钙等较为适宜。若磷多钙少,则主要补充钙,如碳酸钙或贝壳粉。另外,对病鸡加喂鱼肝油,或补充维生素D3。严重者可以肌注维生素胶性钙注射液,每日2次,每次0.2毫升,连用3天。
鸡维生素a缺乏症
--------------------------------------------------------------------------------
维生素a是保持鸡正常生长、最佳视力和粘膜完整必不可少的物质。如果饲料中维生素a含量不足,就会发生维生素a缺乏症。
主要症状:
初生雏鸡因种鸡维生素a缺乏,出壳后出现眼炎或失明;2~3周龄雏鸡出现症状;4~5周龄雏鸡大批死亡。其主要表现为生长停滞,瘦弱,运动失调,喙和小腿部皮肤黄色消失。流泪,眼睑内有干酪样物蓄积。干眼病几乎是维生素a缺乏的固定症状。成年鸡缺乏时出现消瘦,衰弱,羽毛松乱,腿和喙黄色消失;鼻孔、眼有水样分泌物,并逐渐浓稠变为牛乳样,上下眼睑被分泌物粘连,产蛋率、孵化率降低,公鸡精液品质下降。
剖检变化:
口腔、咽、食道及嗉囊的粘膜表面有许多白色小结节,有时可融合成一层白色假膜。肾脏有多量尿酸盐沉积。
防治:
预防发生本病,主要注意饲料配合。饲料中应补充丰富的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饲料,如鱼肝油、胡萝卜、黄玉米、南瓜、苜宿等。治疗时可按每公斤饲料补加维生素a10000国际单位。为了防止维生素a氧化,还可在饲料中加入乙氧喹或维生素E等。
鸡食盐中毒
--------------------------------------------------------------------------------
食盐是日粮配合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日粮中食盐含量一般为0.3%左右。如果饲料中含盐超过3%或饮水中超过0.9%。即可引起中毒,发现过晚,雏鸡死亡率可达100%。本病可能由于配合日粮中计算错误,称量不准或拌料不匀,某些地方饮水中含盐过高,特别是咸鱼粉引起。
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鸡食欲废绝,高度口渴,嚏囊膨大,喝水异常。口流粘液,腹泻,最后昏迷死亡。鸡的年龄越小对食盐越敏感,因此死亡率越高。剖检消化道充血出血,腹腔和心包积水,肺水肿。愫囊中充满粘液。
防治:
急性病例很难治愈。发病后马上更换饲料,供给新鲜的饮水或5%的白糖水。但对食入食盐过多的家禽要间隔1-2小时限制供水,以免一次性饮水过量导致严重水肿(特别是脑水肿)。
腹水综合症
--------------------------------------------------------------------------------
本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心肺循环障碍,导致大量浆性液体在腹中积聚和右心扩大为特征的疾病。常见于快速生长的4周龄以上的肉仔鸡。本病由许多因素引起,但最主要是缺氧引起。如鸡舍通风不良,密度过大,氨气和二氧化碳浓度高,致使鸡舍缺氧;蛋白质含量过高或饲喂颗粒料,加重代谢负担,增加氧的消耗;饲料或饮水中钠离子超量,会引起血容量增加而出现呋喃类、霉败饲料中毒及肝循环障碍等。
主要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不愿活动,拉稀,腹部膨胀,触之如水囊有波动感,严重病例可视粘膜发紫,呼吸困难,在抓鸡时易抽搐死亡。剖检可见腹水增加,液体清亮淡黄色或带血色,积液可达100-500毫升。有纤维蛋白凝块。肝肿大淤血或萎缩硬化;肺水肿淤血;肾淤血肿胀,质地变脆;心脏增大,右心扩大,心肌柔软。
防治:
①除去病因,加强饲养管理。如加强通风,减少密度,改善环境和卫生,减少氨和二氢化碳浓度,防止中毒等。②适当降低蛋白质含量,限饲,或每公斤饲料补充维生素C200~
500毫克。③控制饲料饮水中钠离子的含量。
黄曲霉素中毒
--------------------------------------------------------------------------------
黄曲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玉米、大豆、花生、豆饼、花生饼等粮食易繁殖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当家禽食人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垫料时极易引起中毒。
主要症状:
雏鸡多为急性中毒,表现为厌食,不爱活动,双腿无力,生长不良,贫血苍白,排白色或血色稀粪,全身皮下出现点状出血或斑块状淤血。成年鸡多呈慢性经过,衰竭贫血,产蛋量下降,蛋孵化率低,排绿便。
病理剖检:
肝脏肿大,色泽苍白变淡,有出血斑点,胆囊扩张,胰腺有出血点,胸部皮下和肌肉常出血。病程较长者,肝脏缩小,韧度增加,表面出现弥散、白色、针头帽大小的病灶或界限分明隆起的结节。肾肿大、苍白,并有一种致密的尿酸盐沉积为网状结构。法氏囊和胸腺萎缩。
防治:
不喂霉变饲料,特别是潮湿多雨的春季要注意防霉。如仓库被污染,可用甲醛加高锰酸钾熏蒸消毒。对发病鸡应用制霉菌素,成鸡用3万~5万单位拌料,连用3天。同时可多饮用葡萄糖多种维生素水溶液
肌胃糜烂
--------------------------------------------------------------------------------
本病多为饲喂劣质鱼粉引起。
主要症状:
病鸡发育不良,鸡冠苍白,食欲减退,脱水,羽毛蓬乱,嗜眠。偶见病鸡从口腔中流出暗黑色液体。剖检以肌胃粘膜糜烂、溃疡和出血为特征。主要发生于3~6周龄的雏鸡,呈散发性,死亡率有时高达20%。
防治:
应控制鱼粉的用量或不用劣质鱼粉。发病后初期用0.1%高锰酸钾饮水。饲料中可加维生素K(5毫克/公斤)或维生素C(50毫克/公斤)或维生素b6(5毫克/公斤)。如在饲料中加入0.15%的磺胺二甲嘧啶,对本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呋喃唑酮(痢特灵)中毒
--------------------------------------------------------------------------------
呋喃唑酮是~种常用抗菌抗球虫药物,在养鸡业上广泛应用。但使用不当或搅拌不匀可引起中毒。鸡和鸭,特别是雏鸡和雏鸭最敏感。
主要症状:
雏鸡常见急性中毒。先兴奋不安,尖叫,盲目奔走继而转入极度沉郁,倒地不起,或头颈反转,转圈运动,最后全身震颤、抽搐而死亡。
病理剖检:
口腔充满黄色粘液,嗉囊扩张,肌胃角质层部分脱落。病程长的有不同程度出血肠炎,整个消化道内容物呈黄色。肝脏充血肿大,胆囊扩张。
防治:
首先应称药准确,搅拌均匀,用药时间不要太长(不超过2周),杜绝盲目增加剂量用药。发现中毒时,应立即停药,可试用葡萄糖、维生素b1和维生素C等进行辅助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