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外国输入:
有证据表明,2003年流行的非典就和2009年发生的禽流感都是美国对中国实行的细菌战。非典病毒是美国研制、chenshuibian派遣间谍在广东、香港、北京等各大城市投放的。从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看,截至 2003年7月11日 ,全球非典累计确诊病人为8437人,而非典累积病人集中在中国内地以及香港、澳门等地,加上华人比较集中的新加坡,合计7960例,再加上加拿大华人非典确诊病人,共占全球非典确诊病例的96%以上,全球非典累积死亡人数为813人,华人死亡人数也占全球非典死亡率的96%以上。当然美国和台湾没有发病病例。俄罗斯医学科学院院士卡雷辛柯夫说,非典型肺炎是麻疹病毒与流行腮腺炎两种病毒的混合种,而这种混合病毒只有在实验室里才可以做出来,在天然环境中根本不可能发生,所以他认定非典型肺炎是从实验室流出来的一种生化武器。
关于甲流感,据报道,“专家称,此次的猪流感病毒代号为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新毒株,它包含人流感病毒、北美禽流感病毒和北美、欧洲、亚洲三类猪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虽然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发现过混合了人、禽和猪三种流感病毒的毒株,但从未见过这种跨洲组合的猪流感病毒。”(新华社)上述信息可能是说,原来发现过的“混合了人、禽和猪三种流感病毒的毒株”,有可能是在同一个国家或者同一个地区发现的,带有明显的地域特点,而这一次的毒株在地缘特点上,却是一个“杂种”,而且是“杂种”之上的“杂种”,本来“混合了人、禽和猪三种流感病毒的毒株”就已经令人瞠目结舌了,而在此基础上又加混合了“北美、欧洲、亚洲三类猪流感病毒”的特征,真正是“杂种”的平方了。小小病毒在环球做了大旅行,进行猖狂的杂交,并且综合了人、禽和猪的基因特征,真是神通广大啊!
一贯的规律都是:先有病毒,后有相应的疫苗。而这次顺序颠倒了:疫苗先于病毒研制出来了。除非病毒事先在试验室里被秘密制造出来,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禽流感、非典和猪流感的特效药都是一个药物——达菲,达菲的专利掌握在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为最大股东的美国罗氏制药集团手中。这更能说明问题。
病毒对墨西哥人凶狠,对美国人只是造成腹泻。好像美国人的基因生来就是对此免疫的。读者朋友可能要质疑的是:假设病毒是美国研制的,为何这次美国和riben也有猪流感病例,他们会自己害自己么?我可以用这样的答案来消除大家的疑惑:武侠小说中的江湖人士,自己事先有了解药,在暗算对手之际,陪着对手喝一杯毒酒,恰恰可以起到迷惑对手的作用。
二:转基因饲料的危害:论转基因饲料的危害及农业部和科技部的转基因矛盾
这是来自乌有之乡的资料,请广大养殖户注意判断。
1、家畜的饲养研究
家畜已被转基因饲料喂养许多年。这是否意味着用于牲畜的转基因饲料是安全的?当然,这意味着影响不是急性的并且不会马上显示出来。然而,旨在评估转基因饲料缓慢发生、更微妙的对健康影响的长期研究,表明转基因饲料(对家畜)确有不利影响,证实了上述实验动物(呈现)的结果。
下面的问题已被发现:
• 超过三代被喂食可产生抗虫成分转基因Bt玉米的绵羊显示母羊的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而其羔羊的肝脏和胰腺功能紊乱
• 在转基因饲料喂养的羊的消化道中,转基因DNA被发现存在处理情况并被检测到。这就提出了一个可能性,即抗生素耐药性与Bt杀虫基因可以进入肠道细菌,一种已知的水平基因转移。水平基因转移能够导致对抗生素有抗药性的致病细菌(“超级细菌”)以及可能导致带有潜在有害后果的Bt杀虫成分在肠道中产生。多年来管理者和生物技术行业声称水平基因转移不会发生于转基因DNA;但这一研究挑战了这种声称。
• 饲料中的转基因DNA被动物的器官吸纳。少量的转基因DNA出现在人们食用的牛奶和肉类中。(转基因DNA)对动物与食用它们的人群的健康影响还没有被研究。
(来源: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医学院医学与分子遗传学系迈克尔•安东尼博士的专业论文《转基因作物——只是“科学”——研究证明其局限性、风险和替代物》)
补充几个转基因食物喂养小动物试验
• 被喂食转基因西红柿的大鼠产生了胃溃疡;
• 被喂食转基因大豆的小鼠,其肝脏、胰腺、睾丸功能受到扰乱
• 转基因豌豆给小鼠造成过敏反应
• 被喂食转基因油菜的大鼠得了肝脏肿大,这往往是毒性标志
• 用转基因马铃薯喂食大鼠造成其肠道内壁的过度增长,类似癌前状态
• 被喂食可产生抗虫成分转基因玉米的大鼠生长很慢,遭受肝、肾功能问题折磨,并在其血液中显示某些脂肪的更高水平
• 超过三代被喂食可产生抗虫成分转基因玉米的大鼠,遭受肝、肾伤害的折磨,并且出现了血液生化指标的变更
• 被喂食可产生抗虫成分转基因玉米的年老与年幼的小鼠,在免疫系统细胞群和生化活力方面出现了显著的紊乱
• 超过四代被喂食可产生抗虫成分转基因玉米的小鼠,显示出在各器官(肝、脾、胰腺)中异常结构变化的增加,重大变化在于其内脏中基因功能的模式,反映了这个器官系统的化学反应的紊乱(例如,在胆固醇制造,蛋白质制造和降解),以及最重要的,生育率下降
• 终生(24个月)被喂食转基因大豆的小鼠在它们的肝脏中显示更严重的衰老迹象
• 被喂食转基因大豆的兔子表现出肾和心脏中酶功能的紊乱
(来源: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医学院医学与分子遗传学系迈克尔•安东尼博士的专业论文《转基因作物——只是“科学”——研究证明其局限性、风险和替代物》)
2、农业部和科技部的转基因矛盾:
农业部: 2009年11月27日,农业部批准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获得两个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的是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教授及其同事。这是中国首次为转基因水稻颁发安全证书。中国即将打开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的“闸门”。 已经被农业部批准在2009年8月7日发放了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在山东省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湖北张启发院士的转基因水稻也被农业部批准在湖北试种,上述2个作物都在试种阶段,试种是为了进一步在较大规模上评估他们的安全性。
科技部: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官方网站报道,“为把2010年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科技部、上海市*****联合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学院等10个部门和单位专门成立世博科技领导小组,启动实施世博科技专项行动,组织和动员全国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开展联合公关,为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筹办提供科技支撑。”其中,在食品安全方面,已成功开发出了快速检测“食品中的病原体、有毒有害物质、转基因成分”等“多个食品安全检测产品,并已在上海及周边地区检测机构示范使用。”
报道内容十分明确,科技部已把转基因成份与病原体、有毒有害物质,并列为危害生命健康的三大违禁食品。并开发研制出了专门检测手段,严防参加世博会的外国人误食转基因食品。
3:有关转基因的五大谎言
1.转基因增加产量?
举个例子,2008年11月,我去意大利做有机农业和社会农业考察。有一位在罗马北部Viterbo的意大利农民,给我讲了他这些年由产业化种植转向有机农业的历程。在1970年代,他的农场率先采用美国机械化技术,配合高产种子,施用大量化肥和农药,最初五六年,产量连年增长。这位农民,也成为欧洲种子革命的典范。美国的种子公司,不断地带各国的人过来参观,让他们学习这个欧洲的样板。那些年,他们的作物长得非常好,产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随之悲剧就发生了,有一种来自北美的昆虫,由于已经有了抗性,而此地的生态系统,又没有它的天敌,遂大肆繁衍,农场的产量开始连年巨幅下降。美国的种子公司马上不来了,他们转到其他地方,继续扶持新的样板去了。而这位意大利农民,则陷入了生产危机之中。痛定思痛,他意识到转基因和产业化农作技术,不仅害苦了自己,也威胁到周围的农场,破坏了周围的生态环境。所以,他从1980年代起,开始转向有机耕作。
有调查表明,这类状况也已经出现在中国。一直以来,不少农业专家认为,南方稻作区鳞翅目害虫越来越严重,Bt抗虫转基因水稻推广后,将会减少用药量。但情况并非如此简单。以转基因抗虫棉为例,在2001年~2004年刚推广的头几年,对其赞扬之声不绝于耳。当时普遍反映,种植转基因棉花的确带来好处:一是农药使用量下降,二是种植成本下降,三是亩产总量上升。可是,我们留给自然的观察期太短了,不足十年,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就形容转基因棉花“一代不如一代、一年不如一年”。比如,江苏“棉花之乡”盐城大丰市从2001年开始种植转基因抗虫棉,近年来优势逐年下降。转基因棉质量越来越差;抗棉铃虫的基因的确发挥了作用,但原本危害次于棉铃虫的“盲蝽蟓、烟粉虱、红蜘蛛、蚜虫”等刺吸式小害虫却集中大爆发,成为近几年最主要、最让基层焦头烂额的问题,抗性风险凸显,用药量不减反增。据绿色和平组织调查,2009年江苏盐城大丰市转基因棉花55万亩,近40万亩有黄萎病,其中3万亩棉花死亡,病情严重的田块减产七成①。
2.转基因提高质量?
2007年9月,我在美国中北部做农场调查的时候,有一位助手叫Claudia,来自德国。她很喜欢吃马铃薯,但到了美国以后,她变得很讨厌马铃薯了。为什么呢?她告诉我,本来,自然界至少有四五百种不同种类的马铃薯,个头、色泽、口感和风味,各不相同。但是,在转基因技术的推广之下,美国只留下了四五种经过转基因处理的马铃薯,其他的马铃薯基因,全部被这些种子公司收到他们的博物馆了(这无异于一场系统的生态灭绝)。被推广的这几种马铃薯,个头很大,肚脐很浅,产量很高,淀粉含量也很高,但是,吃各种风味的天然马铃薯的幸福感,在Claudia身上,再也没有了。
中国的稻种、豆种及各类作物,与中国地理、气候、文化、风俗的多样性相适应,呈现出极为鲜明的多样性特征,同时这也是传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人类福祉密切相关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今天,这些遗产正在消失,因为转基因作物与产业化种植捆绑在一起,不仅在消灭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在消灭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消灭支持这些佳肴的自然与社会环境,消灭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物种资源和生态环境。由此,消灭了我们的幸福和未来。
3.转基因降低风险?
在实验室里,许多条件是可控的,所以许多技术可能成功。但大自然不是人类的烧瓶,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单一化的种植,必然会聚集巨大的系统性风险,在短期内看不出来,但从长期看,一旦有一个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的复杂生态系统的轻微改变,就可能带来系统坍塌甚至崩溃。可以设想,转基因作物若得到大面积推广,一旦自然系统中随便一个小小的不可控因素发生,我们就极可能面临生态灾难、食物威胁。到时,人们可以勒紧两三年,甚至更多年的腰带,去渡过生态恢复、转基因作物过渡期的危机吗?19世纪中叶,爱尔兰土豆单一化种植的病虫害,曾造成上百万人死亡的惨剧,前车之鉴不可忘②。但即使存在这样的风险,孟山都外协部主管仍宣称,“孟山都不必对生物技术食品的安全性做任何承诺,我们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多的卖出去,确保安全是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工作”③。
凡是单一化的投资,必然会带来系统性的风险。只有多样化的种植,才能既降低地域性的系统性风险,也降低各类的非系统性风险,这是风险投资的基本原理,同样也适用于农作物种植。
4.转基因减少成本?
其实,算个大账,转基因技术不仅不能减少成本,反而会加大农业生产成本,并带来巨大的社会成本。转基因技术在生产环节,不断地加大成本。从近些年转基因技术的推广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转基因与水、肥、药、机械、信贷等等,都是相配套的,是一整套的体系。就像微软视窗配套了一系列的软件进行捆绑销售一样,转基因技术也捆绑销售它的一整套体系,这加大了农业的成本,而非降低。
比如,孟山都的转基因种子,是和草甘膦捆绑的。正如20世纪60年代第一次绿色革命中,孟山都对农达(Round Up,即草丹膦)农药的引进一样,90年代的第二次绿色革命,抗农达(Roundup-Ready,即抗草丹膦)的基因种子引入,这使得农达的喷施,可以更加无所顾忌,而且更加必要。转基因种子,对水肥条件、对机械投入的要求也很高,这要求必须大面积种植,才有规模经济,才能降低单位成本。而这套系统要求必然加大农业投入成本,这是发展中国家的小农根本无力承担的。
5.转基因减少贫穷?
根据对阿根廷、韩国、印度的研究,转基因技术和产业化种植相捆绑,使得小农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继续依靠低成本的天然农作生存。于是,就会出现农民的分化:大部分农民破产以至无家可归,少部分农民与资本联合,成为资本的奴隶。
转基因一直是与产业化、规模化相关的,因为小农负担不起产业化、规模化的投入和成本,最终不得不卖了他们的农场,离乡背井。美国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条件与制度安排,其他国家则不成。美国的政府,在农民破产以后可以对他们进行培训,安置到城市就业,但除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少数欧洲国家外,世界上有哪个发展中国家能解决大规模农场的破产问题?至于中国,有两亿多农户,美国只有两百万个农场经营单位,百倍以上的差距,怎能简单类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