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63|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仔猪价格暴跌35%!从430元跌到280元,养殖户每卖一头亏一头,四季度能否逆袭?(上)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前天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仔猪价格 “断崖式” 下跌,行业陷入深度亏损

(一)价格腰斩式下挫,击穿中小场成本线

2025 年第三季度,仔猪市场遭遇重大挫折。7 月初,全国 7 公斤仔猪均价处于 431 元 / 头的高位,然而,仅过了两个多月,至 9 月中旬,价格便急剧下跌至 279 元 / 头,跌幅高达 35%。与 2024 年同期相比,价格下跌近 30%。在部分产区,仔猪成交价低至 240 - 260 元 / 头,直接跌破中小养殖场 300 元 / 头的成本线。这意味着养殖户每出售一头仔猪,便会面临几十元的亏损,行业陷入 “卖一头亏一头” 的艰难处境。河北一位猪场负责人表示:“补栏情绪近乎停滞,连规模场都在缩减外购量。” 曾经活跃的仔猪交易市场如今冷冷清清,养殖户面对圈中的仔猪,满是焦虑与无奈。

(二)周期前移 + 跌幅加深,市场预期极度悲观

相较于 2024 年,2025 年仔猪价格下跌态势更为严峻。下跌拐点提前了整整两个月,表明市场下行压力更早显现。且 2025 年仔猪价格峰值远低于 2024 年,2025 年 4 月高点为 550 元 / 头,而 2024 年 6 月高点达到 690 元 / 头,峰值低了 19.9%。更为关键的是,2025 年仔猪价格反弹动能极弱,9 月均价同比下降 6.41%,创下近三年同期最低水平。这些数据清晰反映出市场对后期生猪产能过剩的担忧,养殖户对未来市场行情信心不足,预期极度悲观。他们在补栏决策上极为谨慎,生怕因决策失误而陷入更深的亏损。

二、供应过剩:母猪高存栏与效率提升的 “双重暴击”

(一)能繁母猪连续12个月扩张,仔猪供应“堰塞湖”形成

2024 年,猪周期迎来“回暖年”,猪价触底反弹,养殖行业盈利空间显著改善。在丰厚利润的吸引下,养殖户纷纷加大对能繁母猪的投入,开启大规模产能扩张。规模猪场能繁母猪存栏量从年初 1 月的 784 万头稳步攀升至年末 12 月的 899 万头,全年增幅高达 14.5%。这一增长速度体现了养殖户对未来市场的乐观预期,他们积极增加母猪存栏量,期望在未来市场中获取更大收益。

进入 2025 年,这一扩张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上半年仍在延续。尽管 4 月出现 0.02% 的微小降幅,但 5 - 6 月迅速再度回升,母猪存栏持续维持在高位水平。长时间的高位存栏,使得仔猪供应不断增加,至三季度断奶仔猪供应量同比大幅增加 12.3%。市场上仔猪数量急剧增多,供过于求局面愈发显著,仔猪价格因此被压低,开启下跌通道。

以牧原股份为例,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其能繁母猪存栏量在 2024 年实现稳步增长,从年初的 300 万头左右增长至年末的 350 万头左右。牧原凭借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扩张产能的同时,保证了母猪的生产效率和仔猪质量。同样,温氏股份也在 2024 年积极扩充能繁母猪存栏,从年初的 150 万头左右增长至年末的 180 万头左右。这些龙头企业的大规模扩张,为市场提供了大量仔猪,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压力。

(二)二元母猪泛滥,低效产能集中释放

2018 - 2019 年,非洲猪瘟的爆发给我国生猪养殖业带来沉重打击,大量生猪和母猪被扑杀,能繁母猪存栏量急剧下降。在生猪供应严重短缺、猪价飙升的情况下,为尽快补充产能,大量三元母猪被留作种用。三元母猪虽在短期内缓解了母猪存栏不足的问题,但因其遗传基因缺陷,普遍存在配种率低、产仔率低及成活率低等弊端,使得 2024 年仔猪的整体质量和生产效率受到一定影响。

随着时间推移,规模化猪场逐渐意识到三元母猪的问题,并加大对优质二元母猪的培育和引进。到 2025 年,规模化猪场优质二元母猪占比已提升至 80%。二元母猪具有繁殖性能好、产仔数多、仔猪整齐度高等优势,其大量投入生产,使仔猪供应不仅在数量上大幅增加,在质量和成活率上也显著提高。原本因疫病减少的供应缺口被迅速填补,市场彻底从 “供不应求” 转向 “供过于求”。市场上仔猪供应越来越多,而需求却未相应增长,导致仔猪价格在供应过剩压力下持续下跌,养殖户面临巨大的销售压力和亏损风险。

三、需求萎缩:育肥亏损与周期陷阱“双杀”补栏

(一)育肥环节深度亏损,养殖户止损观望

仔猪价格暴跌的背后,需求端的疲软不容忽视,其中育肥环节的全面亏损,成为压垮养殖户补栏信心的关键因素。自 7 月下旬起,生猪价格持续低迷,仔猪育肥环节率先陷入亏损。截至9月15日,全国仔猪育肥平均盈利为 - 128.92 元 / 头,9 月份单月亏损 56.78 元 / 头,环比跌幅达到 100.27%。

以 4 月份补栏的高价仔猪为例,当时仔猪价格处于年内高点,一头仔猪价格高达 550 元。经过 5 个月饲养,这批仔猪在 9 月长成肥猪出栏,然而此时生猪市场均价仅为 14.7 元 / 公斤,而综合成本却高达 16.2 元 / 公斤,每公斤成本比售价高出 1.5 元。按照一头 200 公斤的肥猪计算,出栏时将面临 300 元的亏损。这对养殖户而言是沉重打击,盈利变得遥不可及,减少亏损都成奢望。

对于以放养模式为主的大型养殖企业,情况更为严峻。由于需支付代养费用,其综合养殖成本更高。据了解,一些放养公司的补栏量同比减少了 35%。在成本与收益严重倒挂的情况下,他们只能谨慎补栏,不敢轻易扩大养殖规模。中小散户更是不堪重负,在亏损压力下基本停止了外购仔猪。他们面对空荡荡的猪舍,满是无奈与迷茫,只能选择观望,等待市场转机。

在湖南,一位养殖户表示:“现在补栏就是给饲料厂和屠宰场打工,不仅赚不到钱,还可能亏得更多,还不如空栏观望,等行情好了再说。” 这种心态在养殖户中普遍存在,他们在亏损阴影下变得小心翼翼,对市场充满恐惧和担忧。

(二)春节周期 “时间陷阱”,风险规避情绪蔓延

除育肥亏损外,春节前特殊的育肥周期也对仔猪市场需求产生严重抑制作用,成为养殖户心中的 “时间陷阱”。按照正常育肥周期计算,9 - 10 月份补栏的 7 公斤仔猪,经过 5 个月育肥,出栏时间恰好为 2026 年 2 - 3 月,即春节后的 1 - 2 个月。从历史数据来看,这一时期生猪价格通常处于年内低谷。以 2024 年为例,春节后的 2 - 3 月,生猪价格较节前下跌了 18%,养殖户在这个时间段出栏,很难获得理想收益。

基于此历史经验,养殖户普遍对 “春节后出栏” 的周期持谨慎态度。他们深知在此时间段出栏不仅难以盈利,还可能面临更大亏损风险。据调查,今年 9 - 10 月,养殖户补栏仔猪的积极性较往年同期下降了 40%。这种补栏意愿的大幅下降,直接导致仔猪市场需求锐减,形成 “价格跌 - 补栏少 - 需求弱” 的恶性循环。

养殖户出于风险规避考虑,纷纷减少补栏,以降低亏损风险。这种情绪在整个养殖行业广泛蔓延,使仔猪市场陷入更深困境。他们在面对市场不确定性时,选择保守策略,宁愿错过补栏机会,也不愿冒险陷入亏损深渊。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中,养殖户的未来充满未知和迷茫,他们期待市场尽快回暖,重见希望曙光。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0-1 02:41 , Processed in 0.180265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