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1|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市场之变——规模化蛋鸡养殖的“惊险一跃”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昨天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生产得出好鸡蛋,不等于卖得出好价钱。如何从“养殖生产者”蜕变为“市场经营者”?

对于规模化场而言,鸡蛋的销售不再是简单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生产的稳定性和大规模性,要求必须有稳定、顺畅的销售渠道来匹配。否则,鸡蛋的保鲜特性和行业的价格波动,会将生产者置于极度被动境地,“蛋贱伤农”的剧本会反复上演。

qw2.jpg

一、 痛点的核心表现

1、销售渠道单一且被动


过度依赖一两个鸡蛋贩子或批发市场。价格被渠道商牢牢掌控,缺乏议价能力。一旦渠道商压价或停止收购,鸡蛋立刻面临滞销风险。

2、品牌特色缺失,附加值低

鸡蛋被作为“大宗农产品”出售,无法体现其差异化价值(如新鲜度、风味、安全性)。只能陷入同质化竞争,比拼价格,利润微薄。

没有品牌或特色,就无法与消费者建立信任和粘性,抗风险能力极弱。

3、行业周期把握能力弱

对蛋鸡行业“赚一年、平一年、亏一年”的周期规律缺乏认识。总是在蛋价高峰时盲目扩大规模,在低谷时又难以为继,成了“追涨杀跌”的牺牲品。

二、 痛点根源剖析

生产者思维固化:认为自己的核心任务只是“把鸡养好”,将销售视为次要的、甚至是不需要太多精力的事情。未能完成从“生产者”到“经营者”的角色转变。

缺乏市场分析和营销能力:不了解终端消费者的需求,不擅长品牌建设和渠道开拓。

qw3.jpg

财务抗风险能力弱:没有在行情好时积累足够的资本来抵御漫长的行业低谷,现金流管理能力不足。

三、 解决方案与应对策略

1、渠道多元化,掌握主动权


稳定基本盘:与大型超市、食品加工厂、学校食堂等建立长期稳定的直销合作,保证基础销量和价格的稳定性。

开拓新渠道:积极拥抱社区团购、生鲜电商、线上直播等新零售渠道,减少中间环节。

自建终端:如有能力,可尝试开设自有品牌的专卖店或加盟店,直接触达消费者,利润空间最大。

2、品牌化建设,提升附加值

找准定位:挖掘自身鸡蛋的独特卖点,如“可生食标准”、“富硒营养”、“山林散养”等,并围绕此定位进行生产和宣传。

qw4.jpg

设计包装,讲好故事:精美的包装和品牌故事是提升附加值的关键。让鸡蛋从“农产品”变为“商品”,甚至是“礼品”。

建立可追溯体系:通过喷码等技术实现鸡蛋的生产源头可追溯,这是建立品牌信任的基础。

3、研究行业周期,逆向思维操作

数据追踪:关注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雏鸡补栏量、饲料价格等先行指标,预判未来半年到一年的价格走势。

制定生产计划:尝试逆周期操作,在行业低谷、大家纷纷淘汰时,谨慎补栏;在行业极度繁荣时,保持清醒,不过度扩张。

利用金融工具:探索与期货公司合作,利用鸡蛋期货进行套期保值,锁定未来销售价格,平滑周期波动带来的风险。

市场,是规模化养殖的最终战场。养得好是基础,卖得好才是关键。必须主动出击,深入研究市场,建立品牌,拓展渠道,并学会利用行业周期和金融工具来管理风险。完成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的蜕变,才能真正穿越周期,实现持续盈利。

来源:家禽群英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9-24 04:27 , Processed in 0.589805 second(s), 2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