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关税突袭:巴西牛肉出口呈现显著分化态势
(一)美国市场需求骤减:10 亿美元损失风险严峻
2025 年 8 月 6 日,美国对巴西牛肉加征 50% 关税正式生效,与原有 26.4% 关税叠加,总税率高达 76.4%,这一举措直接导致巴西对美牛肉出口 20% 的份额受阻。税率的大幅提升使巴西牛肉在美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丧失。据巴西肉类出口工业协会(Abiec)测算,若该关税持续全年,巴西年度牛肉出口损失或达 10 亿美元,约 40 万吨牛肉需另觅销售渠道。
这并非巴西牛肉首次面临困境,2021 年因疯牛病问题,巴西牛肉出口曾一度暂停,而此次关税制裁影响更为广泛和深远。美国对巴西牛肉加征关税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本土牛存栏量处于 70 年低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作为全球重要的牛肉消费市场之一,其畜牧业的短缺本应为巴西牛肉提供更多市场机遇,但美国为保护本土畜牧业,采取加征关税手段限制巴西牛肉进口。这对巴西牛肉产业造成严重冲击,使其在美国市场的发展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二)短期缓冲期:3 万吨牛肉运输的关键窗口期
面对美国突如其来的关税政策,巴西获得了一定应对空间。美国设置的 “双期限” 豁免政策(8月5日前装船、8月10日前到港)为巴西争取到短暂缓冲时间:约3万吨价值1.6亿美元的牛肉正加急运往美国,占7月对美出口量的 70%。这批牛肉对于巴西牛肉企业而言,是在不利形势下的一线希望。
然而,Abiec 主席佩罗萨指出,这仅能暂时缓解部分压力。从数据来看,2025 年上半年巴西对美出口 40 万吨,关税生效后该市场基本停滞,相当于每天损失超 200 万美元销售额。3 万吨牛肉的缓冲难以填补巨大的销售缺口。从长远发展角度,巴西牛肉产业必须开拓新市场,以摆脱当前困境。
二、战略转向:亚洲市场成为重要发展方向,中国市场战略地位凸显
(一)中国市场:从重要市场到战略核心
面对美国市场的突然变化,巴西牛肉迅速将战略重点转向东方,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牛肉消费国,2024 年消费量高达 1066 万吨,旺盛的市场需求为巴西牛肉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2025 年 7 月,巴西对华出口牛肉 30,925 吨,创下 2020 年以来月度新高,较去年同期增长 90%;1-7 月累计出口 160,183 吨,占巴西总出口量的 19%,高于 2024 年 18% 的占比。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中国市场对巴西牛肉的强大吸引力,也表明巴西牛肉正加速在中国市场的布局。
为更好适应中国市场需求,巴西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Minerva 作为巴西的肉类加工巨头,计划将 20% 原对美出口的牛肉转向中国,并主推适合中国传统烹饪方式如卤煮、红烧的带骨牛肉。这种带骨牛肉在中国市场需求旺盛,占中国进口牛肉需求的 60%。同时,巴西企业积极拓展销售渠道,通过与京东、盒马等电商平台和大型零售商合作,使巴西牛肉更便捷地进入中国消费者餐桌。线上渠道的拓展不仅扩大了销售范围,也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二)东亚市场拓展与中东市场潜力挖掘
除中国市场外,日本和韩国等东亚市场也成为巴西牛肉的重要目标。日本市场对巴西牛肉曾存在诸多限制,但随着 2025 年中日《动物卫生与检疫协定》的生效,情况发生显著变化。日本解除了部分对巴西牛肉的限制,为巴西牛肉打开新的市场空间。2025 年 7 月,日本进口巴西牛肉 23,056 吨,环比增长 5%,其中牛舌、牛小排等高端部位需求增长 18%。这一增长趋势表明,巴西牛肉在日本市场,尤其是高端牛肉市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韩国市场同样对巴西牛肉表现出较高需求。韩国对巴西草饲牛肉的需求一直较为旺盛,2024 年进口量同比增长 25%,2025 年 7 月进口量达 20,869 吨,环比增长 8%。韩国消费者对草饲牛肉的喜爱源于其独特口感和营养价值,这为巴西草饲牛肉在韩国市场提供了稳定的客户群体和增长空间。
此外,中东市场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随着中东地区人口增长和饮食结构西化,对牛肉的进口需求不断增加。预计 2025 年中东地区进口需求将达 120 万吨,巴西正积极与沙特、阿联酋等国家洽谈长期供应协议。通过与中东国家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巴西牛肉有望在中东市场占据一定份额,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版图。
三、资本市场 “逆周期” 反应:基于市场预期与产业格局变化的分析
(一)龙头企业股价逆势上涨的多重驱动因素
在关税政策的不利影响下,巴西牛肉产业未来发展存在不确定性,但资本市场反应却出乎意料。Minerva、Marfrig 等巴西主要肉类加工企业的股价在关税宣布后不仅未下跌,反而逆势上涨,单日涨幅达到 2.5%-2.9%,与美国泰森食品股价下跌 1.4% 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股价逆势上涨背后存在多重逻辑。首先,从短期市场反应看,在关税生效前,巴西牛肉企业充分利用缓冲期,成功转移 70% 的在途订单。市场已对最坏情况形成充分预期和定价,短期利空因素基本释放,投资者认为企业未来业绩不会受到更大冲击,对股价保持信心。
其次,亚洲市场的增长预期为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机构预测 2025 年巴西对华牛肉出口有望达到 300 万吨,这一增长不仅能弥补美国市场损失,还能为企业带来 20% 的新增利润空间。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及巴西企业在亚洲市场的积极布局,使投资者看到企业未来增长的可能性,相信随着巴西牛肉在亚洲市场份额扩大,企业业绩将提升,进而推动股价上涨。
最后,行业集中度提升是股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在关税冲击下,中小出口商因抗风险能力弱加速退出市场,而龙头企业如 Minerva、Marfrig 凭借规模优势和强大渠道布局,有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市场份额增加使企业在行业中的话语权增强,能更好控制成本和价格,提升盈利能力。这种行业格局变化使投资者对龙头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给予更高估值。
(二)全球供应链重构中的连锁反应
美国对巴西牛肉加征关税这一局部贸易政策调整,在全球牛肉供应链中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美国本土牛肉加工企业受到严重冲击,由于失去低成本的巴西牛肉供应(巴西牛肉价格较美国低 15%-20%),泰森、JBS 等美国工厂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据估算,这些企业生产成本预计将增加 15%-20%,直接导致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预计三季度利润将缩水 5%-8%。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竞争对手趁机抢占美国市场。这些国家凭借优质牛肉产品和相对稳定的供应,7 月对美出口分别增长 22% 和 15%,逐渐取代巴西牛肉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形成 “巴西退、澳新进” 的区域市场再平衡局面。这种市场份额重新分配不仅改变美国牛肉市场供应格局,也对全球牛肉贸易流向产生重要影响。
巴西牛肉企业在转向亚洲市场过程中,积极调整供应链以适应新市场需求。它们加大在亚洲地区物流设施建设投入,与当地物流企业建立更紧密合作关系,优化运输路线,提高运输效率,以降低因运输周期延长带来的成本增加。同时,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满足亚洲消费者对牛肉品质和安全的严格要求。这些调整虽面临诸多挑战,但也为巴西牛肉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契机。
来源:肉类食品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