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5|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阿根廷牛肉关税大跳水,中国牛肉市场“波涛暗涌”?(下)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来自
河北衡水
发表于 2025-7-31 14: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下半年牛价走势:多重因素交织下的不确定性

随着阿根廷牛肉出口关税调整,中国国内牛肉市场受到多方面影响,下半年牛价走势成为业内人士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在供需关系、进口市场以及消费升级等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下,牛价走势充满不确定性。

(一)供需关系转变

肉牛养殖周期的 “蛛网效应” 正在对市场产生深刻影响。2024 年能繁母牛存栏量同比减少 3.2%,这一数据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能繁母牛存栏量的下降,直接导致 2025 年新生犊牛数量下降 8%。按照肉牛 18 - 24 个月的育肥周期测算,2026 年起出栏量将进入下降通道。这意味着未来市场上可供销售的肉牛数量将逐渐减少,供应端的收缩趋势已经显现。

当前存栏结构中,可出栏育肥牛占比仅 28%,较 2023 年下降 5 个百分点。这种结构性短缺,使得市场上的育肥牛供应更为紧张。而下半年又恰逢传统消费旺季,中秋国庆、春节备货等节日消费需求大幅增长,进一步拉动了市场对牛肉的需求。在供应减少而需求增加的双重作用下,预计 2025 年第四季度活牛价格将突破 28 元 / 公斤,同比涨幅超 15%。

不过,国内产能提升的替代效应也为市场带来了一定缓冲。2025 年上半年,内蒙古、山东等主产区规模化养殖比例提升至 58%,较去年同期提高 7 个百分点。规模化养殖带来了诸多优势,一方面,养殖场可以通过集中采购饲料、优化养殖流程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预计可使生产成本下降约 4%。另一方面,规模化养殖也有利于采用更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和质量,从而增加市场供应。这种规模化红利,将部分抵消存栏下降带来的供应压力,预计可延缓价格上涨周期 1 - 2 个月。

(二)进口市场成本传导

国际牛肉市场正经历着 “量减价增” 的结构性转变。2025 年 1 - 5 月,中国牛肉进口量 110 万吨,同比减少 12.7%,但进口均价同比上涨 9.8%,达到 36.7 元 / 公斤。这种 “逆差扩大” 现象背后有着多方面原因。一方面,巴西、澳大利亚等主产国因干旱减产,导致牛肉供应收缩,市场上可供出口的牛肉数量减少,价格自然上涨。另一方面,中国对美加征牛肉关税,也使得进口成本增加,进一步推动了进口均价的上升。

阿根廷关税调整后,其牛肉出口价格优势将进一步凸显。预计 2025 年下半年对华出口均价将较巴西低 3% - 5%,这一价格差将吸引约 15 万吨的进口替代需求。许多进口商在采购牛肉时,会更加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低的阿根廷牛肉,以降低采购成本。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与澳大利亚自贸协定中的特殊保障措施已触发。2024 年澳牛肉进口量超触发水平,2025 年适用协定税率的进口额度缩减至 17.8 万吨。这种配额限制,使得澳大利亚牛肉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受到一定影响,客观上为阿根廷牛肉腾出约 5 万吨的市场空间,预计可推高其对华出口份额至 13% - 15%。

(三)消费升级机遇

中国国内牛肉消费正经历着深刻的 “品质革命”。2024 年,国内鲜牛肉消费量占比提升至 62%,其中热鲜肉需求年增长率达 18%,显著高于冷冻肉的 3%。消费者对牛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牛肉的新鲜度和口感。这种消费升级趋势,催生了对雪花牛肉、谷饲牛肉等高端产品的旺盛需求。据中国业内协会监测,2025 年上半年,500 元 / 公斤以上的高端牛肉销量同比增长 25%。
阿根廷通过基因改良技术培育的 F1 代安格斯牛,其大理石花纹等级(IMF)可达 3 + 级,恰好契合了这一市场需求。这种高品质的牛肉,以其细腻的口感和丰富的大理石花纹,受到了国内高端消费者的青睐。在这种消费趋势下,价格弹性出现分化。中低端牛肉价格受进口冲击较大,预计下半年批发价将维持在 58 - 62 元 / 公斤。而高端牛肉价格受成本支撑更强,预计突破 85 元 / 公斤,同比涨幅超 12%。

这种 “剪刀差” 现象,将深刻影响产业链各环节的利润分配。对于养殖端来说,可以通过品种改良,养殖高品质的肉牛,获取更高的溢价。而加工企业则需要加快产品结构升级,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端产品,以应对竞争。例如,一些养殖企业开始引进国外优良品种,采用科学的养殖方法,提高肉牛的品质,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加工企业则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出更多高端牛肉制品,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产业变局中的机遇与挑战

阿根廷牛肉出口关税调整,对中国市场产生了多方面影响,既检验了中国国内产能提升的成果,也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
从进口结构来看,尽管阿根廷牛肉在华市场份额目前难以撼动巴西和澳大利亚,但出口量的增加以及高端市场的布局,正悄然改变着市场格局。在国内产业方面,阿根廷牛肉的冲击使国内企业面临双向挤压,必须在低端和高端市场同时发力,提升竞争力。价格传导的滞后效应也提醒市场参与者,要以更长远的眼光看待市场变化,提前做好应对策略。

展望下半年牛价走势,供需关系的转变、进口市场的成本传导以及消费升级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相互交织。肉牛存栏量的下降和消费旺季的到来,将推动牛价上涨,而进口牛肉的价格优势和市场份额变化,也将对牛价产生重要影响。消费升级则为高品质牛肉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但也对国内企业的产品结构和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建议产业链各环节从业者密切关注阿根廷政策的边际影响,这对企业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要立足国内产业基础,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构建核心竞争力。养殖端可以加大品种改良力度,提高肉牛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加工企业可以优化产品结构,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端产品;销售端则可以拓展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消费者对国产牛肉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全球牛肉产业正处于变革之中,中国牛肉产业唯有积极应对,不断创新求变,才能在这一浪潮中把握机遇,实现从 “量的扩张” 向 “质的提升” 的转变,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来源:肉类食品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8-20 12:00 , Processed in 0.395093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