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5|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2025肉羊产业大变局:“三降一升”背后的危与机(上)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来自
河北衡水
发表于 昨天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肉羊产业现 “三降一升”,究竟发生了什么?

近期,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中国肉羊产业呈现出独特的 “三降一升” 态势:全国羊出栏量、存栏量、羊肉产量均达近年同期最低水平,而羊肉进口量却呈逆势增长趋势。此现象背后的成因值得深入探究。作为关注肉羊产业发展的一员,本文将对这一现象进行详细剖析。

生产端:产能去化,存栏量缘何起伏?

产能去化深入,出栏量创新低

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全国羊出栏量为 1.328 亿只,同比下降 5.7%,创下 2021 年以来同期的最低纪录。分季度来看,一季度出栏 6760 万只,同比减少 6.6%;二季度出栏 6520 万只,降幅收窄至 4.7%。这一现象是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存栏基础持续弱化是关键因素之一。2025 年一季度末羊存栏量降至 3.0005 亿只,同比减少 6.9%,为近五年最低水平。能繁母羊存栏量从 2023 年的 1.25 亿只降至 2025 年的 1.15 亿只,直接致使可出栏羔羊数量减少。中小养殖户因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而退出市场,规模化牧场占比虽升至 48%,但受成本压力制约,补栏意愿明显不足。例如,部分从事养羊的农户,在面对持续亏损后,不得不放弃养羊,转而寻求其他生计。

养殖成本高企也在压缩利润空间。饲料成本占肉羊养殖总成本的 60%-70%,尽管 2025 年玉米、豆粕价格同比分别下降 5.79% 和 5.46%,但舍饲模式下的综合成本依然居高不下。以许昌市为例,活羊养殖成本约为 22 - 24 元 / 公斤,而活羊价格仅为 22 元 / 公斤,出栏一只 60 公斤育肥羊约亏损 120 元。这种持续的亏损状态,使得养殖户不得不缩减存栏规模,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政策调控与市场周期共振也对产能去化产生了影响。环保政策趋严导致 30% 的中小牧场关停,叠加 “羊周期” 下行阶段的自然去产能,形成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挤压。2021 - 2024 年羊肉价格持续下跌 14%,2025 年 4 月活羊价格同比下降 11.18%,进一步削弱了养殖户的补栏动力。

存栏量的微妙转折

然而,存栏量在 2025 年二季度末出现了微妙变化。2025 年二季度末羊存栏量为 3.0083 亿只,同比减少 6.2%,但环比增加 78 万只,增幅 0.3%,这是自 2023 年二季度以来的首次环比增长,释放出积极信号。

价格企稳提振了补栏信心。2025 年二季度活羊价格结束连续下跌趋势,全国集贸市场均价稳定在 30.68 元 / 公斤,同比降幅收窄至 3.61%。河北唐县等地肉羊价格从第 7 周的 22 元 / 公斤回升至第 19 周的 23.55 元 / 公斤,养殖户对后市预期改善,部分地区出现阶段性补栏。当养殖户看到价格回升趋势,对未来盈利有了期待,自然产生了补栏动力。

政策支持与金融创新也在发挥作用。地方政府通过补贴政策引导产能恢复,如凉州区对新扩建肉羊养殖场给予最高 30 万元奖补,并提供贷款贴息。金融创新工具如 “活体抵押贷款” 试点,有效缓解了养殖户的资金压力,推动存栏结构优化。这些政策和金融手段,为养殖户提供了切实帮助,使其有能力扩大养殖规模。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调整也起到了作用。屠宰加工企业库存消化接近尾声,对优质羔羊的采购需求增加,带动养殖户调整存栏结构。2025 年二季度新生羔羊数量同比降幅收窄至 3.36%,预示未来 6 - 8 个月出栏量有望逐步回升。当产业链上下游能够协同合作,整个行业的发展将更加健康。

供应端:产量下滑,屠宰加工之困

产量降至四年最低

从羊肉产量来看,2025 年上半年羊肉产量 210 万吨,同比减少 4.6%,为 2021 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分季度看,一季度产量 106 万吨,同比减少 5.1%;二季度产量 104 万吨,降幅扩大至 5.4%。这背后是产能去化对供给端的滞后影响。

出栏量与胴体重双重拖累了产量。出栏量减少直接导致总产量下降,同时肉羊平均胴体重未出现显著提升。以河北省为例,育肥羊出栏体重维持在 60 公斤左右,屠宰率约 45%,产肉效率未实现突破。规模化牧场虽在品种改良上有所投入,但效果尚未完全显现。这如同一个工厂,原材料减少且生产效率未提升,产品产量自然难以提高。

屠宰加工环节产能过剩也是一个问题。中小屠宰企业受进口羊肉冲击严重,2025 年上半年进口冷鲜羊肉价格 27.04 元 / 公斤,较国内活羊价格低 3.75 元 / 公斤,导致部分企业限产或转型。行业集中度提升过程中,短期产能利用率不足加剧了产量收缩。当市场上出现更便宜的进口羊肉,消费者自然更倾向于购买进口羊肉,这使得国内中小屠宰企业订单减少,只能被迫限产或转型。

疫病防控压力也持续存在。2025 年春季部分地区爆发小反刍兽疫,虽未形成大规模流行,但导致局部地区出栏节奏紊乱。防疫成本增加进一步压缩了养殖利润空间,部分养殖户选择提前出栏以规避风险。一旦有疫病发生,养殖户不仅要担忧羊的健康,还要承担额外的防疫成本,为减少损失,只能提前出栏。

屠宰企业的寒冬

在进口羊肉的冲击下,中小屠宰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进口羊肉价格优势显著,使得国内中小屠宰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被挤压。一些企业为降低成本,不得不减少产能,甚至有些企业因无法承受亏损而选择倒闭。

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虽然头部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逐渐稳固,但短期内,整个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并不高。这是因为在整合过程中,企业之间的协同效应还未完全发挥出来,导致部分产能闲置。这就像一支新组建的球队,球员之间需要时间磨合,才能发挥出最佳战斗力。

消费端:需求稳定,进口为何激增?

国内供需缺口的隐忧

从消费端来看,国内羊肉的需求一直保持相对稳定态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羊肉这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需求逐渐增加。然而,国内羊肉产量的下降,使得供需缺口逐渐显现。

2025 年上半年国内羊肉产量 210 万吨,同比减少 10 万吨,而全年消费量预计突破 600 万吨,供需缺口约 50 万吨。这个缺口的存在,为进口羊肉提供了市场空间。在一些大城市的超市里,进口羊肉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产品,从羊肉卷到羊排,种类丰富。在餐饮市场,尤其是一些主打羊肉的餐厅,进口羊肉也逐渐成为重要的食材来源。

进口羊肉在餐饮、加工领域的渗透率正在不断提升。在餐饮行业,许多火锅店、烧烤店都开始使用进口羊肉,因为其价格相对较低,能够降低成本。一些加工企业也会采购进口羊肉来生产预制菜、休闲零食等产品。例如市场上常见的一些羊肉干、羊肉罐头等,不少都是用进口羊肉制作的。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7-25 23:10 , Processed in 0.124308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