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48|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难!难兄难弟‘ 倒霉蛋’撞了“房大爷”,孪生的困境!

[复制链接]

荣誉版主

奉献是美德。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这几天,我看到了一篇名为“蛋鸡养殖陷亏损,何时能出头?这次不一样”的文章,文章里说,去年蛋鸡养殖业全员吃肉,没想到2025年连汤都喝不上了。今年以来蛋价持续下跌,现在主产区鸡蛋价格已经跌到了每斤2元多,蛋价已经跌破了饲料成本,很多养殖户都撑不住了!

有很多朋友认为,这次的倒霉“蛋”风波,是因为质检不合格引起的,但在这表面风波的背后,却是行业产能过剩这个“本质”。

2024年鸡蛋市场行情好,大家都赚钱。这是好事,也是坏事。高利润极大地刺激了养殖场的补栏热情,2025年前五个月全国鸡苗销售量同比大幅增长。

2024年全国蛋鸡存栏量已达到13亿只,今年6月份更是预计达到了13.5亿只,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能平均分到1只蛋鸡。

补栏就补吧,这是常规手段,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这两年还不只是已有鸡场补栏的问题,更是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这个行业,新上马百万级蛋鸡项目大幅增加。

有统计显示,2024年蛋鸡企业规划投建蛋鸡规模超1亿只,2025上半年新上项目产能达到6千多万只。

再这么卷下去,倒霉“蛋”,恐怕会越来越倒霉。

看到这里,你有没有觉得这场“倒霉‘蛋’”风波,与现如今的房地产市场,竟有些惊人的相似呢!

前几年房价的飞涨,吸引众多房企争相入局、快速扩张,而泡沫的提前戳破,又让房价一跌再跌,也让一大批抗压能力弱的中小型房企甚至是头部房企,陷入绝境甚至走向灭亡。而房子,这个曾经人见人爱的“香饽饽”,如今也变成了“老大难”的“滞销房”!

倒霉“蛋”与滞销“房”,到底有哪些惊人的相似之处呢?它们的困境,能不能熬的过去呢?“蛋价”与“房价”究竟还能不能涨回去呢?

写到这里,小编也犯了懒,还是让AI替我“深度思考”一下吧!

我跟AI说:

当下鸡蛋市场不景气,似乎与房地产市场有着同样的境遇。帮我写一篇有关鸡蛋市场&房地产市场的分析文章。

AI写的文章

先说明,AI的观点与小编无关哦,仅供参考!

鸡蛋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共振与分野:

过剩时代的经济镜像


在2025年的中国经济版图上,鸡蛋市场与房地产市场正上演着相似的困境。鸡蛋价格从2024年三季度的10.84元/公斤跌至2025年6月的7.28元/公斤,跌幅达32.8%;同期百城住宅库存连续24个月下降,但现房库存却攀升至2016年以来的高位,去化周期长达23个月。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在供需失衡、政策调控与市场预期的交织中,勾勒出一幅过剩经济的典型图景。

一、供需失衡的孪生困境

1. 鸡蛋市场的结构性过剩


鸡蛋市场的低迷源于产能扩张与需求疲软的双重挤压。2024年蛋鸡养殖连续7个月盈利,推动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在2025年3月达到13.18亿只的历史高位,同比增长6.8%。规模化养殖场的崛起加剧了供应过剩——北京周边省份新建的百万只级养鸡场,正以更低的成本冲击传统中小养殖户。需求端则受消费降级拖累,2025年1-3月餐饮收入同比仅增长4.7%,远低于疫情前水平。尽管6月下旬价格因低价刺激出现1.82%的反弹,但梅雨季结束前的需求淡季仍将压制上行空间。

2. 房地产市场的库存堰塞湖

房地产市场的过剩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2025年1月百城住宅库存规模为4.47亿平方米,虽同比下降11%,但现房库存达4.32亿平方米,占广义库存的24.7%,创近十年新高。这一现象折射出房企“高周转”模式的后遗症:2021年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1.4%,但三年后集中竣工的项目仍在冲击市场。需求端则受购房信心拖累,2025年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1%,均价回落至2024年9月政策前水平。即便深圳等一线城市出现“供应缩量、成交放量”的分化行情,也难以扭转整体市场的低迷态势。


二、政策调控的差异化路径

1. 鸡蛋市场的技术驱动转型


面对产能过剩,政策端正通过技术革新重塑产业逻辑。2025年4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要求蛋鸡饲料中豆粕占比降至10%以下,推动低蛋白日粮技术普及。这一政策直接冲击饲料成本结构:若全面实施,每公斤鸡蛋的饲料成本可降低0.3-0.5元,缓解养殖端亏损压力。与此同时,河北等地近期曝光的鸡蛋兽药残留超标事件,倒逼监管部门加强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推动行业向标准化、品牌化转型。

2. 房地产市场的金融杠杆调节

房地产调控则聚焦于金融工具的精准运用。2025年6月多地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如深圳将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20%,二套房降至30%,并提高贷款额度至家庭月缴存额的60倍。这种“定向宽松”政策旨在激活改善型需求,深圳上半年二手房成交2.86万套,同比增长33.8%,显示政策效果初显。但长效机制建设仍任重道远:现房库存高企与土地出让金下滑的矛盾,迫使地方政府探索“竞品质”“限地价”等新型供地模式,从源头控制过剩风险。

三、周期波动的本质差异

1. 鸡蛋市场的短周期轮回


鸡蛋市场遵循典型的“蛛网模型”周期,3-4年为一个完整波动周期。2025年的过剩可追溯至2024年的补栏高峰——当年蛋鸡苗出苗量同比增长2.8%,叠加淘汰鸡日龄延长至536天的历史高位,形成供应刚性。但这种周期具有自我修复性:6月蛋料比价跌至2.82:1,养殖户亏损加剧将加速产能出清,预计2025年下半年存栏量将逐步回落。中秋备货行情与学校开学带来的需求回升,可能成为价格拐点的催化剂。

2. 房地产市场的长周期重构

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则是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产物。2025年城镇化率预计达66%,较2015年提高10个百分点,但人口流动呈现“虹吸效应”——一线城市人口持续流入,而三四线城市面临人口净流出。这种结构性分化导致市场“冰火两重天”:深圳新房去化周期降至7.4个月,而部分三四线城市库存去化周期超过40个月。政策调控的重心已从“去库存”转向“防风险”,通过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等方式消化存量,同时引导房企从开发转向运营,重构盈利模式。


四、未来演进的路径分野

1. 鸡蛋市场的效率革命


过剩压力正倒逼鸡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型。智能化饲喂设备的普及,可使饲料浪费率降低15%-20%,同时通过精准营养模型优化配方,提升产蛋率3%-5%。昆虫蛋白、微生物蛋白等新型原料的应用,不仅降低对豆粕的依赖,还能开辟循环农业新路径——如利用黄粉虫处理农业废弃物,生产高附加值蛋白饲料。这些技术突破将重塑产业格局,具备技术储备的企业有望在产能出清后抢占市场先机。

2. 房地产市场的价值重估

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本质上是资产定价逻辑的重构。随着“房住不炒”理念深入人心,房产的金融属性逐步弱化,居住属性与城市服务价值成为核心竞争力。深圳上半年二手房议价率达7.6%,创2020年以来新高,反映出购房者对性价比的关注。未来市场将呈现“核心城市稳中有升、边缘城市持续调整”的分化格局,具备优质教育、医疗资源的区域仍具抗跌性,而缺乏产业支撑的新城则面临长期去库存压力。

在过剩经济的大背景下,鸡蛋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困境既是周期性调整的必然结果,也是产业升级的必经阶段。鸡蛋市场通过技术革新与效率提升化解过剩,房地产市场则需通过结构性改革与价值重构实现软着陆。两者的分野之处,恰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缩影——唯有打破路径依赖,方能在波动中孕育新的增长动能

来源:聊城房产那些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7-6 23:03 , Processed in 0.105829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