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54|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专业解读】家禽免疫抑制:隐形杀手与防控策略——对话顶尖兽医,揭秘行业痛点

[复制链接]

荣誉版主

奉献是美德。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 2025-3-3 19: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免疫抑制是家禽兽医用来描述损害免疫系统并有时导致继发感染的疾病的影响的术语。

但究竟什么是免疫抑制?在鸡的临床和亚临床上是如何表现的?如何诊断和检测?

Bill Stanley博士
(勃林格殷格翰禽类兽医)和Isabel Gimeno博士(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教授)分享了他们该主题上的专业知识和观点。


微信图片_20250303181944.png


什么是免疫抑制?

问:首先,请用简单的定义让所有人对免疫抑制有统一理解。


Bill Stanley博士(勃林格殷格翰禽类兽医):


简单来说,免疫抑制是指免疫系统的活性或效能下降。


在家禽中,免疫抑制表现为多种形式,通常导致继发细菌感染,例如大肠杆菌病、肠球菌全身感染,以及梭菌性疾病(如坏死性肠炎和坏疽性皮炎)。


这种状况还会导致疫苗接种反应差、肠道沙门氏菌定植增加,以及病毒性感染(如包涵体肝炎、传染性喉气管炎(ILT)、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和禽偏肺病毒(aMPV))的发病率升高。


Isabel Gimeno博士(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教授):


我喜欢将免疫抑制比作冰山——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的一小部分问题,但实际上它更加庞大且深不可测。


正如Stanley博士所说,受影响的鸡群可能出现疫苗反应差或疾病发病率升高等现象。


然而,在认为免疫抑制是家禽企业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之前,必须意识到生产者可能已因免疫抑制的连锁效应蒙受巨大损失。例如:


鸡群生产性能可能早在发现免疫抑制前就已低于标准;


针对寄生虫和/或细菌疾病的治疗措施可能效果不如预期;


针对常见疾病的常规疫苗接种计划可能效果减弱,需要调整或强化以提高保护力。


如何评估家禽的免疫抑制?

问:在免疫抑制鸡群中会观察到哪些临床变化?


Bill Stanley博士:


我们可能看到免疫器官(如法氏囊和胸腺)的大小变化、组织内出血和/或颜色变化。


器官的肉眼病变通常较细微,需要训练有素的禽类病理学家协助判断是否存在疾病。


Isabel Gimeno博士:


遗憾的是,免疫抑制并不总是显而易见。


有时你无法观察到单一导致免疫抑制的疾病。


在许多免疫抑制鸡群中,我们仅看到继发感染或整体疫苗反应差。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由马立克氏病(MD)病毒引发的免疫抑制中。


总结:



免疫器官变化——法氏囊和胸腺的体积异常、出血或颜色变化。


继发感染增加——大肠杆菌病、坏死性肠炎等。


疫苗效果不佳——抗体水平下降,疾病控制难度增加。


问:是否有方法可以量化家禽的免疫抑制?


Bill Stanley博士:


是的,但具有挑战性。研究人员已开发出体内模型来间接测定免疫抑制水平。


其中一种模型结合了已知致病性病毒(超强毒+ MD和ILT)、疫苗(鸡胚源疫苗(CEO)、ILT和MD疫苗)以及临床观察,以测试在MD病毒攻毒情况下,CEO疫苗接种是否仍能保护雏鸡免受ILT攻击。


要判断田间是否存在免疫抑制,还需理解构成鸡免疫健康三要素的三大关键因素:


1、鸡的遗传学及法氏囊和胸腺的发育;


2、鸡的环境——饲养条件、饲料、光照、通风、饮水、常驻微生物等;


3、攻击主要免疫器官的病原体。


三要素中任一管理不当都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缺陷。田间最常见的免疫抑制指标是前述继发疾病的发病率升高。


Isabel Gimeno博士:


正如Stanley博士提到的,免疫抑制可以测量,但并非易事。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免疫抑制的诱因。


某些病毒(例如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主要影响体液免疫反应(抗体),可通过法氏囊萎缩和对多种疫苗抗体反应缺失来评估。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体。


商业鸡群中常规进行ELISA抗体检测。


然而,其他病毒(如鸡贫血病毒(CAV))主要影响细胞免疫反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其评估更为复杂。


总结:


免疫抑制的量化测定


ELISA抗体检测:评估体液免疫(如IBDV感染)。


胸腺组织学分析:监测T细胞发育(需定期采样)。


攻毒实验:结合超强毒病毒与疫苗,测试保护效果。


免疫系统三要素:


1遗传学及免疫器官发育;


2养殖环境(饲养管理、饮水、微生物群等);


3免疫攻击因子(MD病毒、IBDV等)。


马立克氏病(MD)的免疫抑制机制

问:让我们具体讨论MD病毒。自然MD病毒攻毒或使用MD疫苗如何影响家禽免疫系统?这些变化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Bill Stanley博士:


T细胞起源于胸腺,在健康免疫反应中承担多种功能。


随着这些细胞成熟,它们在细胞介导免疫中起关键作用。


Isabel Gimeno博士:


MD病毒是调控免疫反应的“大师”。


它影响先天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


MD病毒还具有许多尚未完全阐明的机制,例如:


MD病毒复制并杀死B细胞和活化的T细胞(包括CD4和CD8);


MD病毒降低淋巴细胞接触抗原后的增殖能力;


MD病毒下调MHC-I分子,影响CTL反应并导致CD4 T细胞肿瘤转化。


这些变化对商业鸡群的影响取决于病毒的毒力。


我们已证明,即使使用CVI988(Rispens)疫苗(单独或与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联用),也无法抵御vv+MDV毒株诱导的MD病毒免疫抑制。


我们发现两类疫苗可抵御vv+MDV诱导的免疫抑制:


通过删除致瘤基因meq的实验性疫苗


嵌合疫苗


总结:


MD病毒是影响家禽免疫系统的关键因子之一。


研究表明,不同毒力的MD病毒可影响免疫系统:


vMDV/vvMDV(强毒/超强毒)——疫苗可提供部分保护;


vv+MDV(超强毒+)——常规疫苗可能不足以预防免疫抑制。


免疫策略优化


嵌合疫苗可有效抵御vv+MDV诱导的免疫抑制。


胚内接种HVT疫苗可加速T细胞成熟,提高免疫应答能力。


Gimeno博士总结:


MD病毒诱导的免疫抑制最早发生于4-5周龄;


免疫抑制的严重性取决于MD病毒毒力;


控制MD病毒需因地制宜制定疫苗接种策略。


MD病毒免疫抑制的警示信号

问:关于MD病毒免疫抑制的文献常提及病毒/细胞相互作用。具体指什么?家禽生产者需理解哪些内容?


Bill Stanley博士:


根据田间攻毒病毒的类型、数量及其他三要素,鸡群可能完全无法抵御MD病毒引发的潜在免疫抑制。


实际上,据估计,即使使用常规商业疫苗,30%的MD田间病毒仍可导致免疫抑制。


幸运的是,独特嵌合技术可全面抵御所有类型的MD病毒攻毒。


Isabel Gimeno博士:


在MD病毒感染背景下,病毒-宿主相互作用指MD病毒在特定细胞中建立的感染类型。


某些细胞(例如B细胞)中,MD病毒可完全复制但不形成感染性颗粒;另一些细胞(如CD4+ T细胞)中,病毒可建立潜伏感染(即病毒整合至细胞基因组但不复制)。


支持潜伏感染的细胞可能发生肿瘤转化并形成淋巴瘤。病毒还可在这些细胞中部分或完全重新激活并复制。


最终,仅有一种细胞(羽毛囊上皮细胞)允许病毒完全复制并形成感染性颗粒,从而感染其他鸡。


家禽生产者需理解MD病毒的致病机制复杂。


多数人熟悉MD病毒诱发肿瘤的特性,幸运的是,我们已有工具预防肿瘤。


然而,由于MD病毒可与细胞建立不同类型的相互作用,它还能引发其他后果。


目前,MD病毒免疫抑制是感染最危险的后果,因其可发生于无淋巴器官萎缩或肿瘤的鸡群中,且常规疫苗无法提供保护。


好消息是仅vv+MDV会引发此类免疫抑制,且并非所有农场都存在vv+MDV;坏消息是病毒毒力难以评估,因此多数农场无法确定其面临的攻毒毒力。


问:观察鸡群时,哪些迹象可能提示其正遭受MD相关免疫抑制?


Bill Stanley博士:


由于田间病例涉及因素复杂,可能难以区分致病因子。


然而,细菌和/或病毒的继发感染可能是MD病毒相关免疫抑制的指标。


由于MD病毒同时攻击胸腺和法氏囊,若观察到细胞介导免疫和体液免疫同时受损,并可能存在肿瘤,则提示MD病毒可能参与其中。


Isabel Gimeno博士:


若某鸡群持续表现低生产性能且频繁感染多种无关疾病,则很可能存在免疫抑制


问题在于如何确定免疫抑制的诱因是否为单一因素。


由于MD病毒无处不在(多数商业鸡群会感染MD病毒),且MD病毒免疫抑制未必与淋巴器官萎缩或肿瘤相关,我们尚无直接诊断方法。


亟需更多研究以开发MD病毒免疫抑制的诊断方法。


然而,目前美国禽业和资助机构均未将MD病毒视为优先事项。


在此期间,可优先排除其他更易诊断的免疫抑制病原(如IBDV和CAV)。


但需注意,鸡群中可能存在多种免疫抑制病原。对某一病毒的保护不足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例如:


对IBDV保护不足将影响对CAV的免疫力;


对CAV保护不足将影响对MD病毒的保护;


更严重的是,对MD病毒保护不足将影响对IBDV和CAV的保护。


总结:


鸡群持续低效: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差。


多病共存: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轮番来袭。


肿瘤隐匿风险:部分病例无典型病变,需依赖PCR早期诊断。


Stanley博士提醒:


若常规疫苗失效,且继发感染难以控制,务必排查vv+MDV!


胸腺健康:家禽免疫力的风向标

问:胸腺健康是否反映鸡群的免疫状态?


Bill Stanley博士:


是的,但直接测量胸腺健康具有挑战性。


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系统化组织学检查胸腺,即定期从生产群中采集不同日龄鸡的样本


各日龄组鸡的胸腺病变及其严重程度可反映鸡群的胸腺健康状况。


Isabel Gimeno博士:


胸腺是免疫反应的关键器官,因为它是T细胞发育的场所。


遗憾的是,胸腺评估比脾脏更复杂,因此长期被忽视。


如Stanley博士建议,我强烈推荐在评估鸡群健康时纳入胸腺的常规检查。


从研究角度,尤其是MD病毒研究,我们需聚焦胸腺。


我们近期发现,MD病毒疫苗在胸腺中的检出早于脾脏或法氏囊


我们还发现,胸腺中免疫细胞频率的复制和变化在能抵御vv+MDV诱导免疫抑制的疫苗与不能的疫苗间存在差异。


需进一步理解vv+MDV在胸腺中的致病机制及不同疫苗对胸腺感染早期阶段的控制效果。


总结:


为什么关注胸腺?


胸腺是T细胞发育的关键器官,但其评估难度较高;


MD病毒可在胸腺中复制,影响免疫细胞成熟;


研究发现,某些MD疫苗在胸腺中的作用比脾脏或法氏囊更早显现。


Stanley博士建议:


采用系统化组织学检查监测鸡群胸腺健康状况;


在健康评估中纳入胸腺检查,优化免疫管理方案。



结语:家禽免疫管理的未来

MD病毒的免疫抑制作用比想象中更复杂,不仅仅是导致肿瘤,还可能削弱免疫应答,使疫苗保护力下降。


未来研究重点:


优化疫苗接种策略,提升对超强毒+ MDV的防控能力;


开发更精准的免疫抑制诊断工具;


探索促进免疫系统成熟的新方法,如HVT疫苗的佐剂效应研究。


家禽免疫抑制对生产性能和疾病防控具有深远影响,精准监测与科学管理至关重要。


? 家禽免疫抑制管理也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需要兽医、养殖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紧密合作,确保鸡群健康,提升养殖效益!


原文地址:



来源:Poultry times,译:孔大神 | 配图: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3-29 22:09 , Processed in 0.102930 second(s), 3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