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01|回复: 7
收起左侧

[大肉食] 关于白细胞原虫病

[复制链接]

荣誉版主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

来自
河北廊坊
发表于 2009-10-29 09: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北廊坊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过去我一直认为北方地区不会有白细胞原虫病,但最近时期常见一些相似鸡病,经查阅资料发现北方从山东到河北、北京、东北地区、内蒙、甘肃等地均发现有该病的传播媒介——库蠓的存在,所以怀疑白细胞原虫病存在是有可能的。另外这些地区皮刺螨猖獗还有蚊子的存在,不知是否也会传播此病还望大家讨论。现在转一篇关于“白细胞原虫”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白 冠 病

本病又称白细胞原虫病,由类似蚊虫的库蠓和蚋传播,早先仅见于南方亚热带地区,1980年在徐州发现,随后又向北扩展。目前在黄淮地区的流行季节为每年的6-10月份。病鸡症状以贫血、白冠、口腔流血、排草绿伴有黄色的粪便为特征。成年鸡发病时持续出现个别死亡,产蛋率轻度或明显下降,雏鸡发病时死亡率较高。

【病原特性】
    住白细胞虫(以下简称住白虫)是单细胞的原虫,有多种,我国已发现两种,即卡氏住白虫与沙氏住白虫,前者终末宿主是库蠓,后者终末宿主是蚋,鸡是中间宿主。两者生活史相似,简述如下
1.在鸡体内的发育
    当带虫的库蠓或蚋叮鸡吸血进,其唾液中住白虫子孢子即注入鸡血液,开始为期22-27天的发育过程,这一过程分为血细胞外期与血细胞内期两个阶段。
    (1)血细胞外期:为无性繁殖期。子孢子随血流运行到肝、肺、肾、脾、胰、胸腺、肠管、肌肉等部位,侵入细胞,发育为裂殖体,成熟后破裂,放出许多裂殖子,它们又侵入细胞,发育为第二代裂殖体,成熟破裂后放出更多的第二代裂殖子,如此重复2-3次,为期14-15天。
    (2)血细胞内期:经无性系列产生的大量裂殖子离开肝、肺、肾等器官,进入血液,钻进红细胞与白细胞,分化发育为雌性大配子体与雄性小配子体。此过程8-12天,是有性繁殖的前期,后期须在蠓蚋体内完成,如无此机会(无蠓、蚋来吸血)配子体在血液中经数日消亡。
2.在库蠓与蚋体内的发育
蠓、蚋叮鸡吸血时,如果血液中有配子体,即被吸进胃内。在消化液的作用下,雌、雄两种配子体外膜消失,分别放出许多雌性大配子与雄性小配子,两者相遇时,小配子钻进大配子,合为一体,成为合子,进而演娈为包囊,附着于消化管内壁,成熟后破裂,放出许多子孢子移动至唾液中,待蠓、蚋叮鸡时侵入鸡
体。这一过程需36-72小时。

【流行特点】
     
    库蠓与蚋在气温20℃以上时繁殖快,活动力强,故本病在南北方的流行季节与发病死亡率有差异。徐州及周围地区是每年6-10月份发生,8-9月份发生最多。发病鸡群以产蛋鸡与3月龄以上的青年鸡居多,总体上症状较轻,仅零星死亡,产蛋量稍差。雏鸡发病相对较少,但发病时症状较严重。3-6周龄的肉仔鸡与蛋雏鸡发病时,死亡率可达10%以上。土鸡对本病较有抵抗力,很少发病。

【症    状】
    潜伏期(从蠓、蚋叮咬至出现症状)6-10天。产蛋鸡群发病时,个别鸡未见明显症状突然死亡,鸡冠苍白,其笼位下有草绿色与黄色粪便。随后持续出现个别死亡,有的死前口中流血。全群鸡产蛋量轻微下降或下降1-2成,少部分蛋壳发白。大龄青年鸡发病时情况相似而死亡稍多。
    雏鸡发病时群体症状比较严重。病雏体温升高,精神倦怠,采食锐减或废绝,缩颈垂翅,两腿轻瘫,口中流涎,排草绿色与黄色稀粪,全身贫血,鸡冠发黄或苍白,重病鸡咯血或口流鲜血,呼吸费力,衰竭死亡。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鸡,可见到以下主要病变:①严重贫血,鸡冠、皮肤、肌肉均苍白,骨髓发黄。②胸腿肌肉、胰脏、肠管外面以及心、肝、脾表面有许多粟粒大凸起的棕色或灰白色小结节,此为裂殖体与裂殖体聚集物。③肝、肾、肺严重出血,其周围有大量血液凝块。这些出血及下述其他出血,是血管内皮细胞中裂殖体破裂时损伤血管壁所致。④腺胃黏膜、乳头及整个肠管的黏膜均严重出血,形成“腺胃内一片红、肠管一线红”。⑤脾肿大呈浅紫色,表面密布粟粒大的白斑,有时局部出血。⑥全身皮下广泛出血,胸腿肌肉上有出血斑块,腹腔内有血水,气管内有血液凝块等。以上几项病变,贫血必定出现,其余一般只出现一两项,很少全部出现。

【诊    断】
本病根据症状与病理变化大多可以初步诊断。如需在实验室确诊,可采取以下方法:①取活病鸡,在翅下小静脉采血1滴作涂片,姬姆萨或瑞氏染色,置高倍镜下观察,如发现虫体(通常是裂殖子与配子体)即可确诊。②挑取胸腿肌肉、肠管外面及胰脏等部位的小结节,转瞬载玻片上压碎,加甘油1滴,覆以盖玻片,用高倍镜检查,如为阳性鸡可见到大量裂殖体与裂殖子。③取病变明显的肝、脾、肺、肾切面用触片,干燥固定染色,用高倍镜观察,如为阳性鸡可见到大量裂殖
体、裂殖子与配子体。

【治    疗】
    住白虫对磺胺类药品敏感性很高,用较小剂量防治即有良好的效果。虽然剂量较小,对产蛋鸡仍应选用毒性低的磺胺药,以免影响产蛋。此外克球粉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1)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每50公斤饮水加12﹒5克(0.025%)连饮5天。如病情较轻,也可每50公斤饮水加5克(0.01%),连饮14天,有治疗与预防作用。本品毒性低,适宜用产蛋鸡。
    (2)磺胺对甲氧嘧啶+甲氧苄啶(SMD+TMP):两者按5﹕1混合,每50公斤饲料加15克(0.03%)连喂5天,一般不影响产蛋。
    (3)磺胺二甲嘧啶钠:每50公斤饮水首日加50克(0.1%),自次日起改为25克,连饮5天。
    (4)克球粉(25%氯吡啶):每公斤饲料加50克(含氯吡啶12.5克)连喂1周,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主要起预防作用。产蛋鸡禁用。

【预    防】
    库蠓在水边湿地、畜禽粪便及堆肥等处产卵,25-32℃天孵出幼虫,约经5个月变为蛹,蛹期5天,羽化为成虫其活动范围一般不超过200米。蚋在流动的活水中产卵,4-12天孵出幼虫,需在流水中生存,经3-4周吐丝结茧化蛹,蛹期2-7天,羽化为成虫,可存活1个月左右,其飞程较远。库蠓与蚋的共同特征是成虫喜欢栖息于矮树、杂草等处,每日有两次活动高峰,分别为黎明与黄昏(日出前后),此时成群飞舞,并进入鸡舍叮鸡吸血,吸饱大多飞走。蠓、蚋叮鸡不仅传播住白虫病,而且使鸡的皮肤上出现小红点,痛痒难耐,烦躁不安。对蠓、蚋的识,是它们比蚊虫小,库蠓体长1-3毫米,较细瘦,蚋体长1-5毫米,较粗壮,两者均为黑色或褐色,除叮鸡外,也叮人畜。
    鸡住白细胞虫病(白冠病)使用利箭系列产品的最佳防护办法
    1.鸡舍周围至少200米以内,不要堆积畜禽粪便与堆肥,并清除杂草,填平水洼。如无此重要条件,可每隔6-7天喷洒利箭(每袋20克兑水2-3斤喷雾)或利箭2号(每袋50克兑水30-40斤喷雾)一次,杀灭幼虫与成虫。
    2.鸡舍内环境作滞留喷洒[利箭(每袋20克兑水1-2斤喷雾)或利箭2号(每袋50克兑水20-30斤喷雾)],用药一次可以维持鸡舍15-25天蠓、蚋、蚊子等不敢轻易进入。
  3.鸡舍用窗纱作窗帘与门帘,黎明与黄昏放下,阻止蠓、蚋进入其余时间掀起,以利通风降温;同时在纱帘和门帘上滞留用药:利箭(每袋20克兑水半斤喷雾或用刷子涂抹)或利箭2号(每袋50克兑水10斤喷雾或用刷子涂抹),防效也达20多天,由于蠓、蚋比蚊虫小,须用细纱。

    经过全国数十家大型种鸡场或养殖集团公司的试验、使用、调查与研究,合理使用利箭系列产品,在鸡白冠病即将到来或正在流行之际,可有效控制疾病的流行与传染,减少损失,最大范围内减少养殖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洛阳
发表于 2009-10-29 09: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洛阳
学习
白冠病比较容易和新城疫混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来自
河北
发表于 2009-10-29 09: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卡氏住白虫病,在北方也有发生,磺胺类药物是特效药,只是产蛋鸡不能用(实在要用的话也要用进口的),效果特好,用药第二天死淘率即会显著下降,只是容易复发;用药的同时,也要注意鸡舍门窗钉上窗纱,消灭蚊蝇、蚋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社区居民

来自
广西南宁
发表于 2009-10-29 10: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丽水
典型的好诊断,现在在产蛋鸡主要是呈隐性经过,因为预防得比较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荣誉版主

个人观点 仅供参考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省
发表于 2009-10-29 10: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临沂
白冠病在山东很多年钱就有发生,在河北东北也有发生..白冠病发生和蚊虫有密切关系,蚊虫多的年份发病严重,开放式鸡舍发病多,封闭式鸡舍发病很少..通过解剖和临床症状 季节很好诊断...早期预防效果好,治疗难度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BZYW监察大使

走快乐养鸡之路

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

优秀版主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常驻居民奖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内蒙古
发表于 2009-10-29 13: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乌兰察布
楼主的文章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蚊子是不传播此病的,不要把原因归于蚊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博士生

Rank: 8Rank: 8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优秀会员奖常驻居民奖社区明星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烟台
发表于 2009-10-29 18: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不知道磺胺喹呃啉钠对原虫有无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来自
广西贺州
发表于 2009-10-29 22: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贺州
磺胺喹呃啉钠当然有作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6 09:36 , Processed in 0.098227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