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毒感染:主要有轮状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或呼肠孤病毒等 |
2、 细菌感染:常见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A型、C型魏氏梭菌、肉毒梭菌 |
3、 原虫因素:小肠球虫 |
发病原因: |
1、小肠球虫感染。这是发病的根本原因。 |
球虫大量增殖,使肠壁变厚,肠粘膜脱落或出血,从而造成水分吸收功能丧失,饲料消化功能下降,此时尽管鸡大量饮水,仍然会发生拉稀、脱水或料粪 |
2、肠道内环境的变化。这是发病的直接原因。 |
球虫繁殖需要宿主细胞大量的氧,导致小肠粘膜产生大量乳酸,肠道内PH值大大降低,从而造成以下后果: |
a、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殖。 |
b、PH值降低会导致消化酶功能下降。 |
c、PH值减低导致肠蠕动加快,饲料通过消化道的时间变短。 |
d、肠蠕动加快,胆汁迅速从肠道内排出,从而出现特征性粪便:浅黄色的料粪。 |
e、肠道内氧的减少,导致厌氧菌的滋生,主要是魏氏梭菌,从而出现坏死性肠炎。 |
3、有害菌引起的各种炎症。包括魏氏梭菌引起的坏死性肠炎、大肠杆菌引起的细菌性肠炎、肠道梭菌引起的溃疡性肠炎等。 |
4、电解质的流失:由于球虫和细菌电解质大量的快速生长繁殖,导致消化不良,肠道吸收障碍,电解质的吸收减少。 |
5、饲料中维生素、能量、蛋白质的影响。营养越高,症状越重。 |
6、自体中毒。球虫、细菌产生的毒素不断积累,导致出现各种神经症状。(外源性中毒与内源性中毒)单独小肠球虫病引起的神经症状。 |
7、饲养条件的恶化,病毒的继发感染都加重该病。 |
流行特点:本病近几年来,在肉鸡业发达,地区呈现广泛的流行,不分日龄,季节都可发生,但在潮湿,炎热的夏季发生多,此病多发于30~40日龄肉鸡,其它日龄也可以发生,但病情较轻,发病数量较少,最早可发生于7—10日龄的雏鸡。一般地面平养比网上平养发病率高。肉鸡高发于蛋鸡,地面平养高发于网上平养. |
发病条件: |
温暖季节。潮湿环境。密度过大的鸡群。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不注意消毒。饲料营养偏高。生长过快的鸡群。频繁发生球虫病的鸡群。 |
发病机理: |
本病的发病机理比较复杂,根据临床症状及其报道发病机理如下: |
1、 腺体的损伤:腺体是该病原的主要靶器官之一,引起其间质性、实质性变性及腺管阻塞,从而导致消化酶减少或间断,消化酶的减少降低了肠内容物中养分的消化和吸收,造成营养成分消化吸收障碍,导致生长发育受阻。 |
2、 甲状腺的损伤:甲状腺也是该病原的靶器官之一,导致甲状腺功能障碍,分泌能力降低,当甲状腺素缺乏时,抑制生长素的分泌,从而使动物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完全停止,还能导致脑发育不良及功能障碍,临床上表现的脑软化,神经症状与此有很大关系。 |
临床症状 |
本病发病初期,鸡群无明显症状,个别鸡只出现粪便变稀,不形成,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有时呈小粒状,随时间延长,鸡群中部分鸡只开始腹泻,粪便稀薄,颜色呈西红柿样或呈浅黄色,此症状持续2—3天后,鸡群采食量明显下降,饮水量增加,导致增重缓慢或发育不良、消瘦贫血。有的鸡出现白冠、白脸、白爪子的症状,致使鸡只发育不齐,类似不同日龄鸡只混养在一起,个别鸡精神沉郁、闭眼呆立、零星死亡,大群鸡精神状况尚好。后期个别鸡出现神经症状,头颈震颤、惊叫、狂奔、瘫痪而死。 |
发病特点 |
死亡多在夜间出现。长过快的鸡只容易出现死亡。死亡突然,常与猝死综合症并发。料营养过高的鸡群容易发病。容易复发。 |
病理变化1、 伸颈症状明显,双腿、双翅、颈部麻痹瘫痪等症状,眼睑松软无力,嗜睡,萎靡。皮肤变黑,潮湿,羽毛易于脱落,但皮肤完好无损,皮下有大量猩红色的水肿液,个别有气肿,肌肉色浅或呈黑褐色,常见于双翅、胸、腿和腹部。 |
2、 在发病的早期,十二指肠、空肠的卵黄前部分黏膜增厚,颜色呈灰白色,像一层层的麸皮,极易剥离,肠黏膜增厚,肠壁增厚,肠腔空虚,内容物较少,有的内容物为尚未消化的饲料。到病程中后期,肠壁变薄、脆弱、扩张,充满气体、黏膜脱落、肠内容物呈蛋清样,黏脓样,西红柿样。有的在十二指肠段有火柴头大小的出血点,有时在整个肠道可见到大小不一样的出血点或血斑。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有肝脏质脆,发黄、心冠脂肪增生,点状出血,挤压腺胃乳头有大量的黏液流出,肾脏多尿酸盐沉积,肠黏膜上附着黄绿色假膜,肠黏膜严重溃疡,坏死、完全脱落、崩解。其他器官一般无明显变化。 |
|
一 预防: |
减少应激,加强饲料管理,排除诱因,改善水质,注意通风换气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及时补充营养,经常应用多种维生素和口服补液盐,(应注意VD的应用,因为VD应用量大后会加重肠炎。杜绝乱用消毒药饮水。注意疫苗的应用改饮水为滴口或点眼滴鼻喷雾等。应用免疫增效剂,消除免疫抑制,提高肌体对疫苗的应答能力。定期消毒,要经常带鸡消毒,勤打扫粪便,勤换垫料降低饲养密度和潮湿度,防止球虫病爆发,防止二重感染。 |
二 治疗: |
1球虫的预防和治疗,建议20日龄之前的鸡尽量用盐霉素、氨丙啉、地克珠利等, |
2 肠炎的预防与治疗,建议中西结合,西药一般用复方的预混剂,既含有针对阳性菌,又含有针对阴性菌的药物中药用白头翁散即可, |
3 电解质的补充,水中补充电解的多维,防止代谢紊乱 |
4 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根据继发的病毒酌情处理. |
综 述: |
肠毒综合症是一种符合型肠炎,可以是球虫与坏死性肠炎的符合,也可以是球虫与其它肠炎(包括细菌性和病毒性肠炎)的符合,它的发生有三个阶段:球虫感染-引起肠炎-自体中毒。但无论是哪种肠炎的发生,均是由球虫引起的,因此治疗肠毒综合症,治疗球虫是根本。针对此病还是以预防为主,通过改善自身的养殖环境,同时加以药物的预防,预防此病关键是首先预防球虫的发生! |
|
|
写这篇文章希望能帮助养殖户及其他技术人员一些小小的忙,另外希望认识更多的业内朋友一起探讨养殖和鸡病方面的话题,再次谢谢大家了,有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