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通航 于 2021-10-11 17:17 编辑
谈鸡的营养供给思维
(一)饲料行业发展简述 在我国饲料行业起始于1983年我国成立饲料局,那时各省市县区分别成立了饲料公司,主体单位是畜牧与粮食系统,由此推动了我国养殖产业化的兴起与发展。起初是将几种原料搭配在一起,称为‘混合饲料’;之后依据‘营养标准’添加了矿物质、维生素、限制性氨基酸类...等,称为‘全价饲料’。当时就饲料配制技术倾向于原料的多样性、营养的互补性搭配。体制改革后,原饲料公司相序退出了行业...。国内几家大型饲料集团的兴起,推动了我国饲料业科技进步,四川一家饲料集团保育猪饲料料肉比达 1 :1(平均1 :08--09)...。随着改革开放陆续外资进入,近几年预混料逐渐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饲料配制工艺也趋于:玉米 + 豆粕 + 预混料 = 便利简单化,民族品牌被淡化了,大量进口(大豆、种源)占据或垄断了市场...。在市场营销作用下,预混料被‘冠以’高科技产品。就其蛋鸡推荐配方模式(标准)、预混料产品应用,结合饲养管理,交流几点粗浅看法。
(二)营养标准是营养‘需要量’的表现形式
举例:产蛋鸡饲料营养标准设为:代谢能2750大卡/公斤,粗蛋白16% 时: 1、在采食量125克时,日营养素摄取量为:2750 x 0.125=343大卡,16 x 1.25=20克; 2、如果采食量只有110克时,日营养素摄取量为:代谢能2750 x 0.11=302大卡,粗蛋白16 x 1.10=17.6克。 3、试中说明:在一定生产水平情况下,对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是一定的,而日粮配比浓度随采食量变化是可调的;参照理论但不被标准所束缚,满足需要、具情以做适度调整之...。
(二)标准、价格、管理
1、 标准是商品(饲料)行业技术规范,浓度是产品(饲料)营养素值的体现。假设蛋鸡在生产相对稳定情况下,每只每日营养素需要量为:代谢能343大卡,粗蛋白20克,当日采食量为125克时,其配方浓度代谢能为:343 ÷ 0.125≈2750大卡 / 千克,粗蛋白:20 ÷ 1.25=16%;当采食量受限为115克 / 只时,配方浓度可调整为代谢能:343 ÷ 0.115 ≈ 2980大卡,20 ÷ 1.15 ≈ 17.5%;式中的浓度变了,但机体对营养素的摄取量没有变...。
2、‘价格’是商品(饲料)市场价值的体现。市场是一动态存在。比如:饲料原料涨价驱动饲料产品涨价,并不代表饲料质量的提高;鸡蛋价格下降并不说明鸡蛋品质下降..。‘料蛋比’是两种物质交换的量值反映,并不能完全反映生产经营的真实情况;‘投入产出比’(饲料、币值 / 鸡蛋产品单位),是生产经营的绩效反映,产品(鸡蛋)通过市场货币交换,鸡蛋的‘商品价值’得以体现,最终完成生产经营终端核算----盈利 / 或亏损...。
3、从饲养管理角度:物质基础(饲料)固然是重要生产条件,而饲养管理与劳动技能则是第一位的,否则名牌的预混料未必能取得高的生产效益,民族品牌也未必不能取得良好市场效应...;由此、不被标准所束缚,不宜价格去选舍.,不以条件为唯一,知其所然而为之、精心管理而行之...。
(三)把营养供给与饲养管理结合起来
1、 0—6周雏鸡阶段:在保障日粮营养水平前提下,重视机体对营养的‘消化代谢率’。此阶段机体消化系统尚在发育健全中,育雏料选用一定比例的膨化豆粕、膨化玉米,利于提高机体的消化代谢率,也利于雏鸡消化系统健康良好发育,做配方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做原料...。另外、从雏鸡阶段开始,就将培养鸡群良好采食作息习惯纳入管理技术范畴,以提高机体对营养素(粉料)摄取的平衡与代谢吸收。
2、7—14青年鸡阶段:这一阶段是体重快速增长期、与个体的主要形成期。从营养供给角度:a、 由雏鸡阶段转入青年鸡阶段时,营养供给不要教条按周龄换料管理模式,‘达标再换料’(即体重达标后,再由育雏料平稳过度到青年鸡料)。b、在保证饲料营养素含量前提下,适度增加粗纤维的比例,对促使机体消化系统发育,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有利。c、 受环境气温影响采食量受阻,机体的体重与个体发育难以达到同步时,调整日粮蛋能比,‘先个体后体重’、在预产阶段利用机体生理对能量储备需要加快、给与高能量补充体重...。d、从程序化管理角度,育成期体重理论标准须留有一定的储备余量,为预产阶段调控的‘执行力度’留有余地...。
3、15—18周调控阶段:受机体生理变化需求,机体逐渐加快对营养素的储备动能,尤其是对能量及钙质储备。具情体重、个体、第二性腺发育实际状况,给出适宜最佳开产日龄预期评估,以此给出营养、光照...管理执行程序;原则是:从鸡群发育实际状况出发、兼顾饲养周龄。如果前期鸡群良好,调控执行力度大一些,免其过早开产;如果前期体重个体发育状态不佳,调控执行力度稍小或适度延后,尤其注意钙质的添加增速不易过快,否则易加重肾脏负担及延迟开产。鸡没有‘孕期’何时开产具情可调可控。调控阶段的营养供给与光照机制须协调推进,将光照机制视为一种调控技能而应用,不可教条按周龄盲动、且不可人为用光照去‘催蛋’...。调控力度对同步开产、峰值速度、以及生产期性能的发挥,都有着较大影响....。就管理技能形象表述为:育成阶段‘提一提、预产阶段‘压一压’,体成熟与性成熟同步、再攒足劲爬坡...’。从生产性能最佳发挥、生产的稳定性、以及抗病力...综合评估,原则上不赞成‘过早’开产,‘适宜、或稍延迟’利大于弊...。
4、鸡群开产至上升稳定段,对营养需要是“维持+生长+生产,营养供给须“精而足量”,否则会消耗机体储备、对维持高峰期产生影响。在对见蛋过早个体鸡200日龄体重抽查发现,体重下降约50---150克,这也是凡是见蛋过早的鸡群、其寡产鸡易多、产蛋高峰期相对较低的缘故。当鸡群产蛋接近峰值出现上下‘徘徊’不稳定时,提取日营养素摄取量,具情微调日粮浓度使其生产相对稳定,(提示为‘实际营养需要量值’)。鸡群进入生产稳定期后,对营养的需要量基本为‘维持 + 生产’,在产蛋高峰期机体一般不会过肥,高峰期后通过定期抽查机体体重变化,结合产蛋率变化,以调整日粮供给的质与量。原则是:保持鸡的体重“略增不能减少;由产蛋率侧重之蛋重,以维持较好生产效益。产蛋后期机体对钙质的转化率降低,其钙质、D3的添加量须适度增加;全程增加对维生素需要量的安全系数;在接近生产尾端几周,适度提高能量以增重,使淘汰鸡卖个好价钱...。
小结:上述两个认识、四点体会,是针对预混料在应用过程中几点浅薄认识,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故且交而为学吧...。
作者:通航
发表日期: 2009-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