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85|回复: 1
收起左侧

怎样防治鸡白痢

[复制链接]

0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社区明星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郑州
发表于 2006-9-30 17: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鸡白痢是鸡的一种极其常见的传染病,在初生幼雏往往表现为急性败血症的病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通常在出壳后2周内死亡最多。 在成年鸡多为慢性或隐性感染,一般不表现明显的症状。

鸡白痢的病原是鸡内痢沙门氏内。病鸡的内脏器官中都含有病菌,特别是在肝、肺、卵黄囊、肠和心血中最多。在鸡病排泄物中病菌,如果温度和湿度适宜,可以存活 100、天。病菌对寒冷、干燥和直射阳光的抵抗力不强, 一般消毒药物都能迅速杀死病菌。成年母鸡感染白痢病后,大多成为慢性或隐性带菌者,是传播白痢病的主要传染来源。带菌鸡的卵巢和肠道内含有大量病菌,随排泄物排出体外污染周围环境。

病鸡产的鸡蛋一部分也带有细菌,鸡蛋的带菌率一般达到20一30%,这称带茵蛋的孵化率降低,污染了孵化机和雏鸡容器,刚孵出来的幼雏就被感染。一部分带菌蛋能够孵化出雏,但在出壳后不久即发病,并把白痢病传染给同群雏鸡。鸡白痢的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消化道,苍蝇和麻雀等也是传播白痢病的媒介。患病公鸡的宰丸和精液中都含有病菌,在配种时可以传染给母鸡和污染受精蛋,雏鸡的饲养管理条件对鸡白痢的发病和流行,有很密切的关系。例如,雏群拥挤,育雏室内温度过低,通风不良以及雏鸡缺乏适当的饲料,等等,都是诱发白痢病流行的重要因素。鸡白痢的发病随着病肉的毒力强弱、病鸡的年龄及饲养管理条件而莉·不同,大致可以分成败血型、白痢型、慢性型和隐性型四种病型。败血型和白痢型多见于1 月龄以内的雏鸡,发病严重,死亡率可达切50~80%或80%以上。,慢性型和隐性型多发生在成年鸡,临诊上不易觉察,只有偶然发生死亡。在孵化机内即被感染的皱鸡以败血型为主,有的幼雏在出壳后不久碗死亡,并无明显症状可见。当仔细观察雏群时,就会发现部分雏鸡怕冷,身体卷缩,常常成堆地挤在一起,翅膀下不,精神圣靡,瞌睡。少数病雏出现白痢,排出一种白色,浆糊状的稀粪,肛门周围的绒毛粘着白色、石灰样的粪便。多数病雏显现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在出壳后10天左右死亡达到高潮。以后出现的病雏的病程延长,发生拉痢症状的增多,有不少能够存活,但生长迟缓。的病雏发生呼吸症状的较少,白痢症状增多,一般较少死亡。

早期死于急性败血型的幼雏,剖检时病变不明显,只见明囊扩张,肺充血或出血。病程稍长的可以看到明显的病理变化,病雏消瘦,咦囊空虚,肝肿大充血,胆羹扩张,脾肿人,质地变脆,盲肠中含有一种白色的干酪样物质,有时还混有血液,腹膜发炎,腹腔内脏器官的表面覆盖纤维素性渗出物。病雏的卵黄不吸收,卵黄囊皱缩,内容物变成淡黄肉色,质地干酪样。有的病雏有心包炎变化。在肺、肝、心、盲肠、大肠以及肌胃上面常见灰白色的坏死小点或小结节,这种病灶也是鸡白痢的一种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

成年鸡感染白痢病后,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成为隐性带菌者。母鸡产蛋减少,不受精蛋和死胚蛋增加。这种病鸡必须应用血清学试验方法才能查出。病茵只存在于母鸡的卵巢和公鸡的翠丸中,偶然也存在于心包、胆逛和关节等局部当病原菌初次传人无病鸡群,或是鸡群的饲养管理条件不良时,成年鸡电可能出现一些急性或慢性的症状。病鸡个身衰弱,精神萎顿,食欲减退,生长不良,进行性消瘦,鸡冠和肉髯苍白贫血,有时有泻痢症状,排出青棕色的稀粪。母鸡产蛋显著减少,甚至完全停产。

剖检时,母鸡的主要病变在卯巢,卯泡变皱缩不整,脚踏无光泽,呈淡青色或铅黑色。卯泡内容物变成油脂样或千酪样物质,周围包裹厚层的包腴,卵泡的质度或很柔软或很坚实,象煮熟的蛋黄一样。病变卵泡可能脱落下来,有时引起广泛的腹膜炎,腹膜增厚,腹腔器官发生粘灰成年公鸡的病变多局限在晕丸和输精管,一侧或两侧睾丸肿大或萎缩,常有小坏死灶。病鸡常伴有心包炎,心包液增多和浑浊,心包膜和心外膜发生粘连。肝脏显著肿大,质地很脆,有时可能破裂,引起内出血而突然死亡。

鸡白痢的诊断,只要根据疾病队流行病学特点和雏鸡的症状及病理变化,可以作出初步诊断。鸡自痢在鉴别诊断上应注意与雏鸡的曲毒菌病相区别,因为曲霉茵病的肺部病变包是生成一种灰内色的坏死小结节,病雏呼吸困难,而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很高,和鸡白痢有些相似。成年鸡通常不出现明显症状,因此仅仅根据外表观察要在一个鸡群中作出臼痢病的确定诊断是有团难的,必须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才能作出肯定的结论。治疗鸡白痢的药物很多,可以选择使用。

(1)磺胺类:在病鸡的饲料中添加0.5%磺胺嘧啶,或是0.5 %磺胺甲基嘧啶,连用5天。或是添0.1%磺胺蝰恶林,连喂2-3天,停3天,再用0。05%浓空喂2天,停3天,再喂2天。都有一定疗效。

(2)呋喃哩酮(痢特灵):在病雏的饲料中添加0.01一0.04%, 或是在饮水中添加0.01一0.02%,连续喂给7天:幼雏对呋喃哩酮比较敏感, 应用时必须充分混合,以防中毒。呋喃哩酮能杀死血液中的病苗,不能杀死肠道内的病苗,所以只能消灭鸡蛋带菌,而不能消灭粪便排菌。在选用这些抗菌药物时,必须注意到病菌的抗药性问题。近年来由于广泛使用磺胺类、呋喃类和抗生素一类药物,已经发现有些鸡白痢菌株对很多抗茁药物产生了抗药件,影响了疗效,因此在应用这类药物时,要严格掌握,注意不能滥用。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先敝药敏试验,选用有效的药物。


防制鸡自办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消灭大鸡群中传播病菌的带菌鸡,特别是对于种鸡群要做得格外彻底,积极建建立和培育夭鸡白痢的健康种鸡群,同时要结合加强孵化。育雏的消毒卫生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1)有计划地在种鸡群中进行鸡白痢的捡疫工作。连续做三次,每次间隔一个月。把阳性反应鸡全部隔离淘汰。以后每赢三个月重复检疫一次。直到连续两次均不出现阳性反应鸡以后,可以改为每隔六个月或一年检疫一次。

(2)必化用的种蛋必须来自阴性反应的母鸡和公鸡。 种蛋孵化时可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3)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育雏上和一切育皱用具要经常消毒. 保持室内清洁干燥,温度要维持恒定,雏群不能过分拥挤。饲料要配合适当,防止雏鸡发生纳啄恶癖。

(4)有些鸡场在目前鸡白痢的传染来源还不能充分控制的情况下, 配合必要的药物预防,有助于控制发病。可以采用的药物很多,前述的一些抗菌药物均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不过长期使用,容易产生抗药性,影响以后对本病的治疗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社区明星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郑州
 楼主| 发表于 2006-9-30 17: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种鸡白痢杆菌病的净化措施

鸡白痢杆菌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最常见、最顽固的传染病。本病既可水平传播,也可通过种蛋垂直感染。此病造成的危害如下:①白痢杆菌病种鸡的成活率、产蛋率、种蛋受精率和雏鸡生产性能显著下降,并导致后代死淘率和永久带菌者大量增加;②隐性白痢杆菌病种鸡或其种蛋的销售,相当于散播本病、扩大疫情;③白痢杆菌病鸡及带菌蛋不能用于试验研究或作生物制品的材料。因此,每个鸡场都比较重视,尤其是种鸡场。由于鸡白痢杆菌病传播途径的复杂性,控制该病最好的办法是种群净化。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说明,种群的净化是可能的,但也是艰巨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培育无鸡白痢杆菌病的健康种鸡群
       这是净化鸡白痢杆菌病最为重要的措施之一。对种鸡要进行3次普检,第1次普检,60~70日龄为首检,这次利用育雏期满,转到后备鸡舍时,逐只检疫,把阳性鸡一律淘汰,阴性鸡转入已彻底消毒、经微生物监测合格的后备鸡舍饲养;第2次普检,120~140日龄为第2次逐只普检,这时鸡白痢杆菌病阳性率较高,利用由青年鸡舍转入产蛋鸡舍时普检可以减少一次抓鸡的应激因素,检出的阳性鸡立即淘汰,阴性鸡转到消毒彻底的经微生物监测合格的蛋鸡舍;第3次普检,这次普检在250日龄左右时,按鸡群1%抽检。若阳性率超过当年净化标准时,在280~300日龄产蛋高峰过去后仍要进行第4次逐只普检。普检的同时对鸡舍进行有效的消毒。检疫方法及处理:用鸡白痢杆菌多价抗原作全面平板凝集试验,检出"++"以上的判为阳性,"+"的为可疑;在一周之内对可疑鸡再作一次试验,若仍在"+"以上判为阳性。对阳性鸡一律扑杀淘汰,绝不准挪到蛋鸡舍饲养。在经血清学试验淘汰阳性鸡后,严格执行综合性卫生防疫措施更为重要。而生物安全是保障,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隔离措施,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二是对人员和物品往来的控制;三是卫生消毒措施。在此,还要特别强调的就是,种鸡要引自无鸡白痢杆菌病和伤寒的祖代鸡场;使用无沙门氏杆菌的饲料;种鸡淘汰后,立即对鸡舍及周围环境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经常性地进行灭鼠、灭虫工作,死淘鸡运往专门的地点进行处理。
2 孵化场防疫条件要求
2.1 生活区、孵化区和生产区要严格分开。孵化区大门和孵化厅门要建宽于门口、长于车轮一周半的消毒池,消毒池内消毒药液要定期更换,经常保持有效浓度。孵化厅必须建立自己的淋浴室、更衣室、消毒室和衣、鞋、帽消毒柜。
2.2 孵化场的工艺流程,必须严格遵循"种蛋→种蛋消毒→种蛋贮存→种蛋处理(分级、码盘等)→孵化→移盘→雏鸡处理(分级、鉴别、预防接种等)→出售"的单向流程,一定不能逆转。
2.3 孵化厅谢绝参观,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孵化厅。工作人员必须将内、外衣脱掉,洗澡消毒,换上本厅消毒过的工作服、鞋、帽,经消毒后方可进入孵化厅。消毒池内的消毒液要及时更换,经常保持有效浓度。
2.4 工作服、鞋、帽用后洗净放入消毒柜中,以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28ml、高锰酸钾14g(有葡萄球菌病时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42m1、高锰酸钾21g)进行熏蒸消毒,备用。
2.5 孵化场工作人员实行定人定岗,不得随意串位。在选雏、免疫等交接环节,工作人员的手臂均要用0.1%新洁尔灭消毒。
2.6 抓好孵化管理工作。一方面要求入孵种蛋必须来自无白痢杆菌病的种鸡群,另一方面凡入孵种蛋均须用0.1%新洁尔灭溶液或2%来苏儿对蛋壳进行洗涤,也可每立方米用14g高锰酸钾加28ml福尔马林熏蒸30分钟,杀灭附在蛋壳上的鸡白痢杆菌。为了防止在出雏器内感染,出雏器用7g高锰酸钾加14ml福尔马林熏蒸20分钟;孵化机定期进行清洗消毒。出雏结束后,将孵化盘和出雏盘取出,先冲刷干净后放入0.2%的过氧乙酸或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12小时后再用清水冲洗后备用。同时将病弱雏、死雏、毛蛋和蛋壳等分别装入密闭容器内运出场外深埋。
3 加强育雏期和育成期的管理工作
       育雏期是鸡白痢杆菌病发生与传播的主要阶段。首先把好引种关,断绝传染源,另外加强饲养管理,给予全价营养的饲料,适当添加多种维生素(100g/t)、维生素C(50g/t)、速补14饮水,定时刷洗消毒水槽、料槽及二工具;每天打扫鸡舍,清理粪便及垃圾;每周用百毒杀、消毒王等药物对鸡群饮水消毒一次,带鸡消毒每周两次。雏鸡饲料添加抗生素如土霉素碱0.04%,连喂5~7天可有效防止鸡白痢杆菌病的发生及感染,提高雏鸡成活率。育成阶段应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如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饲料变质发霉、饲料和气温的突然变化,这些都可诱发鸡白痢杆菌病的发生。平时应做得细致周到,同时每周坚持饮水消毒及环境消毒。
4 加强管理,严格消毒
       要保证鸡舍内适当的温度、湿度,足够的新鲜空气,适当的光照,合适的饲养密度以及优质的全价饲料和充足的清洁饮水,水槽定期清洗消毒,还必须保持鸡舍的洁、静,食槽、饮水槽定期清洗消毒,同时每半月用0.25%的百毒杀进行喷雾(带鸡)消毒一次。
5 加强微生物监测
       微生物监测可及时揭示消毒效果和病原存在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为鸡场创造"无白痢杆菌环境"提供可靠的依据。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5.1 空气微生物监测:采用自然沉降法和空气微生物采样仪进行。
5.2 物体表面的微生物监测:对孵化盘、蛋壳、食槽、水槽等物体表面,可用涂抹法和平面印取法进行监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7-18 15:42 , Processed in 0.094710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