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逆境EQ
收起左侧

禽病总论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19: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养禽场常用疫苗及其使用方法
[/center]


[center][left]
    下面将简单介绍禽病防疫中常用的疫苗和菌苗。
    (一)马立克氏病(MD)疫苗
    目前市场,有几种马立克氏病疫苗。
    1.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疫苗
    作用与用途 本疫苗仅能干扰鸡马立克氏病病毒和感染,而无治疗作用。一般用于1日龄初出壳的雏鸡。
用法及用量 使用冻干疫苗时,按瓶签注明头份和注射剂量,加PBS(磷酸盐缓冲液)稀释,每只鸡肌注或皮下注射0.2毫升(含1500个蚀斑单位)。
    免疫期 疫苗注射10~14天后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可持续一年半。
    疫苗的保存 冻干苗:4℃条件下保存6个月,?10℃条件下保存1年。

    使用注意 在使用前要检查疫苗和真空度,如发现无真空、玻璃瓶破裂、没有瓶签标记、干缩或混有杂质异物者,应予废弃。在已发生马立克氏病的鸡场用本疫苗时,场地、鸡舍先要清洁并彻底消毒,注射后应加强管理,隔离饲养观察3周。稀释后的疫苗,周围应放置冰块,并避免日光照射,在1~3小时内用完,时间延长影响苗效。
    2.鸡马立克氏病“814”弱毒疫苗
    作用与用途 本品用于预防马立克病,各品种的1日龄的雏鸡均可应用。
用法及用量 按每批使用说明书或瓶签注明的头份和剂量,用疫苗稀释液稀释。每只雏鸡肌肉皮下注射0.2毫升(含1500个蚀斑单位)。

    免疫期 疫苗注射8天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可持续一年半。
    疫苗的保存 疫苗应放在液氮内保存,保存期为2年以上。
    使用注意 自液氮罐中夹出疫苗安瓶时,应带手套及眼镜,右手用长镊子夹出安瓶迅速放入38℃温水的罐内,同时左手用盖盖上罐口,防止万一安瓶炸裂玻片飞出,并同时把夹住的安瓶在温水中轻轻摇动约1分钟,以达到速溶的目的。稀释好的疫苗避免日光照射,1小时内用完。在免疫注射期间应常摇动疫苗瓶,使之均匀。
(二)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疫苗
目前应用较多的疫苗主要有如下几种。
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冻干疫苗

用途:用于早期预防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对于无母源抗体的鸡群可在1~7日龄免疫,3~4周龄或6~7周龄进行中等毒力活疫苗饮水;对于有母源抗体且比较均匀的雏鸡,可在15~21日龄进行首免,30~35日龄进行第二次免疫。如果母源抗体不均匀时应提前免疫。
用法与用量:按标签说明将疫苗用清洁冷水稀释、混匀,可点眼、滴鼻、肌肉注射或饮水免疫。如果在饮水免疫时,往其中加入0.2%脱脂奶粉,效果更佳。
贮藏:冻干苗0~4℃不超过12个月;-18℃不超过18个月。
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冻干疫苗
用途:用于预防雏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对于有母源抗体雏鸡,当琼扩反应阳性率在50%以下时,首免时间应在7~14日龄,间隔1~2周后进行第二次免疫;当以上阳性率在50%以上时,首免时间宜在21日龄进行,间隔1~2周后再进行第二次免疫。该疫苗只适于有母源抗体的雏鸡免疫用。

用法与用量:按标签说明用点眼、口服接种剂量,饮水免疫剂量均应加倍。
贮藏:在-10℃以下保存,有效期1年;4℃为30天;22~25℃为1周。
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油乳剂灭活苗
用途:用于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对各种年龄鸡只均可使用。多用于种鸡产蛋前的免疫,雏鸡可和弱毒活苗同时使用。接种后2周即可产生抗体。接种三周后的父母代种母鸡产生免疫力。种鸡一般在18~20周龄时接种一次,40周龄时再接种一次,以使子代雏鸡具有高而齐的母源抗体。
用法与用量:雏鸡0.2毫升,8周龄以上雏鸡0.5毫升。
贮藏:置于4℃冷暗干燥处保存,有效期半年;如在20~25℃室温下保存,有效期仅3个月。

(三)新城疫病疫苗
常用的疫苗有灭活苗和弱毒苗、中毒苗三大类。
1.灭活疫苗
包括氢氧化铝吸附灭活苗和油乳剂灭活苗(即油乳剂苗)。
(1)氢氧化铝吸附灭活苗
用途:用于鸡新城疫预防,可用于雏鸡。
用法与用量:肌肉注射每羽为1毫升,须注射两次才能获得坚强持久的免疫力。
(2)油乳剂苗
用途:预防鸡新城疫,用于经弱毒活苗免疫过的2月龄鸡和产蛋前时加强免疫,常用于蛋鸡或种鸡开产前,即18~20周龄时接种一次,保护整个产蛋期。在1周龄内的雏鸡,用该苗与弱毒苗同时免疫,有助于克服母源抗体的干扰。
用法与用量:1月龄以下小鸡0.2毫升颈部皮下或肌肉注射,1月龄以上鸡每只0.5毫升。

2.弱毒力疫苗
常用的有Ⅱ系、Ⅲ系、Ⅳ系苗。
(1)Ⅱ系苗(鸡新城疫Ⅱ系弱毒苗)
用途:毒力弱,对各种日龄的鸡均可使用,一般多用于7日龄以上的雏鸡:一般无不良反应。免疫后7~9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根据鸡只日龄和鸡本身免疫状态而不同。一般对2个月龄鸡为3~4个月;对初生雏免疫后一个月加强一次,待至开产前再用油佐剂灭活苗免疫一次,可保护整个产蛋期。
用法与用量:将疫苗用灭菌生理盐水10倍稀释、滴鼻每羽两滴(约0.05~0.1毫升),或以滴鼻量的3~4倍饮水;或以5倍量作气雾免疫。
(2)Ⅲ系(F系)苗
用途:毒力同Ⅱ系弱毒株,常用于经Ⅱ系苗首免后一个月后的加强免疫。

用法与用量:同(1),饮水免疫效果好。
(3)Ⅳ系(LaSota株)苗
用途:作用同(1)、(2),毒力比Ⅱ系、Ⅲ系株毒力强,而比Ⅰ系苗弱,但免疫原性良好,且副作用小,常用于7日龄以上的雏鸡或经Ⅱ系弱毒活苗免疫过的鸡只。
用法与用量:基本同(1)。
3.鸡新城疫中等毒力活疫苗(即Ⅰ系)
用途:用于预防鸡新城疫,专供已经鸡新城疫弱毒疫苗免疫过的2月龄以上的鸡使用。不可用于初生雏。
用法与用量:按瓶签注明羽份,用灭菌生理盐水或适宜的稀释液稀释,皮下或胸部或大腿肌肉注射1毫升,点眼为0.05~0.1毫升,也可用灭菌的新钢笔尖蘸取疫苗,在鸡翅膀内侧无血管皮下刺种2次。

贮藏:冻干苗-15℃以下保存,有效期为2年;2~8℃为3个月;10~15℃不超过一个月;25~30℃不超过5天。
(四)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
作用与用途:本品用于预防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本疫苗的毒株有H120及H52两种。H120疫苗用于初生雏鸡,不同品种鸡均可使用。雏鸡用H120疫苗免疫后,至1~2月龄时须用H52疫苗进行加强免疫。H52疫苗专供1月龄以上的鸡应用,初生雏鸡不能应用。
用法与用量:滴鼻免疫:用生理盐水、蒸馏水或冷开水将疫苗知释10倍,每只鸡滴约0.03毫升;饮水免疫:用蒸馏水、冷开水稀释疫苗,每只鸡用量含病毒组织量应为0.01克。

免疫期:疫苗应用后5~8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H120暂定2个月,H52暂定6个月。
使用注意:疫苗稀释后,应放冷暗处,必须当天用完。
(五)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疫苗
常用的是ILT弱毒苗。
用途:用于预防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免疫持续期为6个月。也可用于发生该病的紧急接种。
用法与用量:按瓶签注明的羽份,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5周龄以上鸡点眼与滴鼻免疫,10~12周龄再接种一次。
贮藏:在-15℃以下可保存12个月;在0~4℃可保存6个月。
(六)鸽痘病毒鸡胚化弱毒疫苗
作用与用途:本品可预防鸽痘病。4~5日龄乳鸽可进行免疫接种,对1~2日龄的乳鸽亦安全。

用法及用量:将疫苗用生理盐水按1:20~25稀释,于鸽翅膀内侧皮肤上刺种。
免疫期:本疫苗接种后8天即产生免疫力。
疫苗的保存:本疫苗应置于?15℃条件下保存。
使用注意:所有的疫苗,在使用时都应注意:疫苗稀释用水严禁用热水或温水,以及加有消毒剂的水,如城市自来水。饮水免疫所用的水必须是无氯离子的清洁水,如蒸馏水、冷开水、井水,忌用含消毒剂及对疫苗有害物质的水。饮水器要用搪瓷、瓷器。免疫前要对家禽停水2~4小时左右。饮水免疫期间要保证每只禽都能充分饮服,并在短时间内饮完,饮完后经1~2小时再正常供水。疫苗饮水量(参考量)如表14-1。


表14-1免疫饮水量
鸡的日龄 5~10 20~30 成鸡
给水量(毫升) 5~10 10~20 20~30


(七)禽病毒性关节炎(VA)疫苗
常用的是禽呼肠孤病毒性关节炎弱毒冻干苗和灭活苗。用途:用于预防鸡呼肠孤病毒性关节炎。最适于肉种鸡。育成期内18~20周龄时注射此苗。1周龄雏鸡首次活苗接种后7~9天即可产生免疫力,4周龄二免后,免疫期可持续4个月。如在12周龄或18~20周龄再次用灭活苗接种,免疫期可持续1年,后代雏免疫期为3~4周。

用法与用量:活苗于颈部中下1/3皮下注射。雏鸡首免为0.1毫升,第二次免疫为0.2毫升。灭活苗肌肉或皮下注射小鸡0.2毫升,大鸡0.5毫升。
贮藏:在0~4℃活苗可保存3个月;灭活苗为6个月。
(八)鸡产蛋下降综合症(EDS-76)灭活疫苗
用途:用于预防鸡产蛋下降综合症。疫苗接种后第2周开始产生抗体,免疫期可持续4个月以上。
用法与用量:在19周龄接种一次,或开产前2~4周进行一次首免,4~10周后再次免疫一次。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每只0.5毫升。
贮藏:4~10℃可保存1年;20~25℃保存2个月。
(九)鸡传染性脑脊髓炎(AE)疫苗

目前常用的该疫苗有二种:AE冻干疫苗(含深冻疫苗)和AE油乳剂灭活苗。
(1)冻干苗用于预防鸡脑脊髓炎病毒感染,可用于10周龄以上的鸡,作种母鸡可在10~12周龄时和产蛋前3周各接种一次。接种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
用法与用量:按标签说明将疫苗稀释后采用饮水法或滴眼或翅膀内刺种免疫。
贮藏:2~8℃下保存。
(2)灭活苗用于预防脑脊髓炎或用于种鸡群,使后代雏鸡获得母源抗体。常用于10周龄及18~19周龄种鸡。接种后9~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可持续9个月。
用法与用量:按标签说明稀释,每只肌肉注射1毫升。

(十)鸭瘟活疫苗(DDV)
用途:用于预防鸭瘟。注射后3~4天产生免疫力,2月龄以上鸭免疫期为9个月。对初生鸭也可应用,但免疫期为1个月。
用法与用量:按瓶签注明的羽份,用生理盐水稀释,成鸭每只肌肉注射1毫升,雏鸭腿部肌肉注射0.25毫升。
贮藏:在-15℃以下保存,有效期为18个月;4~10℃为8个月。
(十一)小鹅瘟活疫苗(GDV)
1.鸭瘟鸡胚化弱毒疫苗
作用与用途:本品用于预防鸭瘟。适用于2月龄以上的鸭及初生鸭。
用法及用量:使用时按瓶签注明的剂量,加生理盐水稀释成200倍,在鸭胸肌注射1毫升;对初生雏鸭则用50倍稀释的疫苗,在其腿部肌肉注射0.25毫升。

免疫期:疫苗注射后3~4天即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2月龄鸭为9个月,初生雏鸭为1个月。
疫苗的保存:冻干苗在-15℃条件下保存1年半,4~10℃条件下保存8个月,11~25℃条件下保存14天。
使用注意:疫苗稀释后,应放冷暗处,必须当天用完。
2.小鹅瘟鸭胚化GD弱毒疫苗
作用与用途:本品用于预防小鹅瘟病。最适宜的免疫接种时间是鹅产蛋前15~30天。雏鹅不能注射本疫苗。
用法及用量:将疫苗用生理盐水稀释100倍,每只母鹅肌肉注射1毫升。
免疫期:母鹅产蛋前15~30天注射疫苗后,至270天内所产的蛋孵出的雏鹅95%能抵抗小鹅瘟,270~300天内所产的蛋孵出的雏鹅仍有80%保护率,因此每只母鹅每年可以进行1~2次免疫注射。

疫苗的保存:冻干苗在-10℃~-20℃条件下保存暂为5个月;湿苗在-10℃~-20℃条件下可保存1年半,4~8℃中可保存两周。
使用注意:本疫苗稀释后,应放冷暗处,限6小时内用完。本疫苗使用前,必须进行鹅群健康状况检查,不健康的鹅不能作免疫。
(十二)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冻干二联苗
作用与用途:本品可用于预防新城疫及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用法与用量:本品为二联苗,有下列几种:
第一,Ⅱ系、H120二联苗,适用于1日龄以上的鸡;Lasota、H120二联苗,适用于7日龄以上的鸡。它们的用法是:将疫苗用生理盐水、蒸馏水或冷开水稀释10倍,每只鸡滴鼻0.05毫升;饮水免疫应每只鸡按实含病毒组织量1毫克混入饮水中。

第二,Lasota(或Ⅱ系)、H52二联苗,适用于21日龄以上的鸡。用法、用量与Ⅱ系、H?120二联苗相同。
第三,Ⅰ系H52二联苗,适用于经弱毒苗免疫后2月龄以上的鸡。可按每只鸡实含1毫克病毒组织量,用饮水免疫法喂给,鸡的反应与Ⅰ系苗相同。
(十三)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灭活二联油乳剂苗
用途:用于16~18周龄种鸡和蛋鸡预防鸡新城疫和鸡传支。主要进行用鸡新城疫弱毒活苗和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活苗免疫后的加强免疫。
用法与用量:每只鸡胸肌或颈部皮下注射0.5毫升。
贮藏:于2~8℃保存,避免冻结。

(十四)禽脑脊髓炎+禽痘弱毒苗
用途:用于健康蛋鸡及种鸡的免疫接种以预防禽脑脊髓炎和鸡痘。
用法与用量:产蛋鸡和种鸡于产蛋前4~8周进行翼膜刺种。接种后第四天,接种部位出现微肿,结出黄色或红色肿起的痘疹,并持续3~4天,第九天于刺种部位形成典型的结节者(即痘斑)为接种成功。否则应再次接种。
贮藏:于2~8℃的暗处保存。
(十五)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灭活二联油乳剂苗
用途:用于3周龄以上的种鸡或蛋鸡的免疫接种以预防鸡新城疫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雏鸡应在7~10日进行过首次鸡新城疫免疫。
用法与用量:每只鸡颈部皮下或肌肉注射0.5毫升。

贮藏:于2~8℃暗处保存,避免结冰。
(十六)新城疫+传染性鼻炎灭活二联油乳剂疫苗
用途:用于肉用鸡、种鸡和蛋鸡预防传染性鼻炎和新城疫。接种后2~3周产生免疫力。
用法与用量:21~42日龄鸡注射0.25毫升,42日龄以上鸡注射0.5毫升,均为颈部皮下注射。
种鸡和蛋鸡:于5~6周龄首免,第二次接种可在首免后4周或开产前进行。
肉用仔鸡:3~4周龄进行接种。
贮藏:于2~8℃保存,有效期一年,要防止冻结。
(十七)新城疫+减蛋综合症灭活二联油乳剂疫苗
用途:用于种鸡预防新城疫和减蛋综合症感染。
用法与用量:每只鸡在胸肌或颈部皮下注射0.5毫升,种母鸡应在开产前注射。

贮藏:2~8℃保存,不要冻结。
(十八)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法氏囊病灭活三联油乳剂苗
用途:用于3周龄以上健康蛋鸡或种鸡预防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及传支。主要用于加强免疫,免疫力可保持整个产蛋期。
用法与用量:每只鸡注射0.5毫升于胸肌或颈部皮下,应在先接种过传支、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疫苗后,于18~20周龄接种。
贮藏:2~8℃保存,不要冻结。
(十九)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减蛋综合症灭活三联油乳剂苗
用途:用于种鸡和蛋鸡预防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和减蛋综合症。抗体可保持整个产蛋期并可经种蛋传递给雏鸡,从而使雏鸡在出壳后数周内受到保护。

用法与用量:每只鸡注射0.5毫升于胸肌或颈部皮下。种母鸡应在开产前(18~20周龄)注射。鸡应先用弱毒疫苗接种过,然后用此疫苗加强注射,促进抗体生成。
贮藏:2~8℃保存,不要冻结。
(二十)新城疫+传支+减蛋综合症灭活三联油乳剂苗
用途:用于种鸡和蛋鸡预防传支、新城疫和减蛋综合症感染,主要用于16~18周龄健康鸡。
用法与用量:每只鸡注射0.5毫升于胸肌或颈部皮下。事前鸡用相应的活毒疫苗接种过则效果更佳。
贮藏:2~8℃暗处保存,不要冻结。
(二十一)新城疫+传支+霉形体灭活三联油乳剂苗
用途:用于3周龄以上健康鸡预防新城疫、传支、和鸡霉形体病。

用法与用量:每只鸡0.5毫升胸肌或颈部皮下注射;对于后备母鸡,在16~20周龄接种。若鸡先用相应活毒疫苗免疫过,效果更佳。
贮藏:2~8℃保存,不要冻结。
(二十二)禽霍乱(FC)菌苗
1.禽霍乱G190E40弱毒菌苗
作用与用途:本品用于预防禽霍乱。适用于3月龄以上的各种鸡。
用法及用量:将冻干苗用20%~25%氢氧化铝胶生理盐水稀释菌苗,每只鸡肌肉注射0.5毫升(含2000万个活菌)。
免疫期:3个半月。
疫苗的保存:冻干苗在25℃条件下阴暗处保存,有效期1年。
使用注意:菌苗稀释后限8小时内用完。
2.禽霍乱731弱毒菌苗

作用与用途:本品用于预防禽霍乱。适用于2月龄以上的鸡及鸭。
用法及用量:皮下免疫注射:将冻干苗用20%~25%氢氧化铝胶生理盐水稀释,对鸡的注射量为5000万个活菌,对鸭的注射量为5亿个活菌。气雾免疫:将冻干苗用5%甘油蒸馏水稀释,每只鸡的免疫量为0.5~1毫升,内含5亿个活菌。
免疫期:暂定3个半月。
疫苗的保存:冻干苗在0~4℃条件下保存,有效期7个月。
(二十三)传染性鼻炎灭活疫苗
常用疫苗多为死苗,按佐剂不同可分为氢氧化铝胶灭活苗和油乳剂灭活苗。
用途:主要用蛋鸡和种鸡预防传染性鼻炎。注射后10~15天即可产生免疫力。氢氧化铝苗一次注射后免疫力可维持3~4周,油乳剂苗一次注射后可持续6个月,第二次注射后免疫力可维持10~12个月。

用法与用量:每只鸡颈部皮下或胸肌注射0.5毫升。第一次在6~8周之间进行,第二次注射在4周后或产蛋前进行。
贮藏:2~8℃可保存一年,不要冻结。
(二十四)大肠杆菌病灭活菌苗
用途:(CE)用当地或本场分离的致病性菌株制成免疫菌,用于预防鸡大肠杆菌病。注射后10~14天产生免疫力,一次注射后免疫力可持续3~4个月。接种油乳剂灭活苗后免疫力比使用氢氧化铝苗强而持久。免疫期暂定4个月。
用法与用量:3周龄肉鸡或一个月龄以上鸡首次接种,颈背侧皮下注射或肌注,氢氧化铝疫苗1毫升,油乳剂苗0.5毫升。蛋鸡可在4~6周后再次加强。种鸡可于18~20周龄接种,以使雏鸡获得母源抗体。

贮藏:2~15℃保存,有效期一年,不要冻结。在16~28℃保存不超过6个月。
(二十五)鸡败血霉形体灭活疫苗
用途:用于蛋鸡及种鸡预防慢性呼吸道病(CRD)。种鸡免疫后可以大幅度降低经蛋传递,减少仔鸡对败血霉形体病的感染。注射后10~15天产生免疫力。一次注射后免疫力持续4个月左右,经二次注射可持续10个月。
用法与用量:首免在6~8周龄,每只鸡或火鸡颈部皮下注射0.5毫升,对于感染严重地区或有感染危险的则还应在开产前(宜在16周龄)再注射一次。
贮藏:2~8℃保存,不要冻结。

[/left]
[/cen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19: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影响鸡群免疫效果的因素
[/center]


[center]一、疫茵因素: 1.疫苗的质量。使用疫苗前应仔细检查其质量,对那些瓶签说明不清、有裂缝破损, 色泽性状不正常或瓶内发现杂质异物等疫苗应停止使用。

2.疫苗的保存。各种疫(菌)苗,必须按照其说明书上的要求、规定进行保存。对活毒疫苗,如鸡新城疫、鸡马立克、鸡痘、 传染性支气管炎及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疫苗,必须在低温下保存; 对由细菌制成的菌苗宜保存在4℃-8 ℃之间,如温度太低,菌苗被冻结,使菌体死亡造成失效或减效。 保存温度要相对稳定,不能忽高忽低,或者反复冻融,否则疫苗的效价会迅速下降。

3.疫苗的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运输距离,减少途中时间,减少疫苗周转次数。 因为在运输过程中常常不能达到低温的要求,运输时间越长,中途周转次数越多,疫苗病毒或细菌死亡就越多, 使疫苗的效价下降也越快。

4.疫苗的稀释。各种疫苗所用的稀释剂、稀释倍数及稀释的方法都有一定的规定, 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办事。除马立克疫苗有专门配制的稀释液外,其他疫(菌)苗一般用灭菌的生理盐水, 大群饮水或气雾免疫时要用蒸馏水。通常生活中的自来水内含有消毒剂, 不宜用于疫(菌)苗的稀释, 否则会引起疫苗病毒或细菌部分死亡。稀释倍数也很重要,如果任意加大稀释倍数, 而接种量不加大,则效价就会降低(如误把5倍稀释当作10倍稀释,则效价就会降低一半)。

二、鸡体因素:

1.接种的疫苗是否有效和效果大小取决于鸡体的免疫反应程度,因此,免疫接种的效果受接种时鸡体情况的影响很大。例如, 当种鸡进行鸡新城疫疫苗接种后,其后代雏鸡在一段时间内带有抗新城疫的母源抗体, 如在这段时间内进行接种新城疫疫苗, 则可能由于抗原和抗体的中和作用而使疫苗接种失效或减效。

2.鸡只的健康程度也能影响免疫的效果, 如果鸡在接种前就染上疾病或体质本来就差, 在接种后也可能发病或加重病情。甚至导致死亡。

3.鸡只早期染上了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病等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疾病,不仅可以降低抗病力, 而且使其对疫苗接种的应答能力减弱。

4.接种后的2-3周内如果不加强鸡的饲养管理或饲养管理不当,蛋白质营养跟不上, 则影响鸡体内抗体的产生。

三、接种方式:

鸡的免疫接种的常用方法有:滴眼、滴鼻、 翼膜刺种、羽毛囊涂擦、滴肛或擦肛、皮下或肌肉注射。 饮水法及气雾法等。采用哪一种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既要考虑工作方便及经济核算, 更要考虑疫苗的特性及免疫效果。接种方法(或途径)不当, 如传染性喉气管炎强毒疫苗只能用于擦肛或滴肛,若经呼吸道接种, 则会引起严重发病。又如对3 周龄以内的雏鸡进进新城疫初次免疫时,一般只能用滴鼻、点眼或气雾方法免疫, 如采用注射法, 大半疫苗会被雏鸡母液中的残留抗体消耗掉。

四、其他因素:

1.联合使用了具有干扰作用的疫苗或使用这些疫苗的时间间隔不当,则会造成免疫失败, 如使用鸡新城疫疫苗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间隔时间太短,后者就会干扰前者抗体的产生。

2.疫苗抗原和鸡只需要的抗御的毒(菌)株的抗原类型不符,也会导致免的失败。

3.饲养管理条件差,环境条件突变,寄生虫病的感染及营养不良等应激,也会使鸡只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减弱。

4.人为因素如饮水或气雾免疫时,疫苗在水、雾中分布不均匀; 对当地的疫情情况心中无数及接种时操作不当, 未能严格遵守无菌技术等因素也会影响免疫效果。


[/cen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19: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鸡群饮水免疫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center]


[center]     鸡的饲养量大时, 采用饮水法免疫比注射法方便、省事, 同时减少对鸡群的应激刺激, 但如果饮水免疫方法不当,则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采用饮水免疫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在鸡雏尚未学会饮水时不应在饮水中放入免疫疫苗。此时应用饮水免疫易造成用量不均。

  2.在鸡群患病期间, 或者营养缺乏等健康状况不佳时,不要采用饮水法。此时应用饮水法免疫易造成鸡只死亡。

  3.饮水器具要清洁、无污物, 不要用金属饮水器,最好用塑料或木质饮水器。 对于使用时间较长的木质饮水器要用刷子多刷几遍,残留的食物、 残渣等一定要清除干净。

  4.夏季在饮水免疫前2小时,冬季在饮水免疫前4 小时要停止给水,使鸡群产生一定的渴感。 以便将水及时饮净,防止因疫苗在水中时间过长降低效果。同时应注意停水时间不能过长,以防止鸡过度缺水。

  5.要有足够的饮水器具, 确保每只鸡都同时有足够的饮水空间。 这样可以避免有的鸡因体质弱而得不到足够的饮水。 直到所有有疫苗的水饮完以后才能添加正常饮用水。

  6.禁止饮水器具上带有任何消毒剂、清洗剂。 用清洗剂清洗的饮水器具在使用前应用清水多次冲洗, 以避免饮水器具上残留的消毒剂、 清洗剂杀死免疫用的病毒而造成免疫失败。

  7.在饮水免疫的前3天不搞鸡群消毒,同时在饲料中应添加倍量多种维生素,尤其是VA、VC、VE。接种前 24小时的饮水内不要有预防治疗药物或消毒剂。

  8.饮水免疫用水最好使用蒸馏水。 农村的深井水也可以,但绝对不可直接使用自来水。可在每升水中加 50毫升脱脂奶或加1%~2%的脱脂奶粉, 待充分混合均匀后再加疫苗。脱脂奶有保护疫苗作用。

  9. 在一天中早晨进行饮水免疫取得的效果比别的时间要好。水要用冷水,避免使用温水或热水。 开放式鸡舍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免病毒被杀死。

  10.不同日龄的鸡饮水免疫时的饮水剂量也有所不同,一般采用下面的剂量:4日龄至3周龄的鸡5~10升 /1000头份;3~8周龄的鸡20升/1000头份;8周龄以上的鸡 40升/1000头份。

  11.在饮水免疫后要保证鸡群有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环境中不良因素如噪音等对鸡群的刺激。 应激会增加鸡的不良反应,影响免疫效果。

  12.在饮水免疫结束后第一天内饲料中不要添加抗生素等药物。饮水中也不要有任何添加剂。

  13.在实际生产上为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常常采用二次免疫法,即在早晨给鸡群进行免疫后再停一段时间水(时间要比初次短,一般在0.5~1小时之间) 然后再进行第二次饮水免疫,用量要减少。


[/cen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19: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鸡的九种免疫接种方法
[/center]


[center]      免疫接种是养鸡场必不可少的工作,免疫的成败事关养鸡效益的高低。实践证明:在相同条件下,选择有效的免疫方法,可获得较高的免疫效果。

    笔者收集了部分养鸡者的体会,结合理论, 归纳出十种方法及适用疫苗种类,供广大养鸡(鹅鸭)户选择使用。

1.滴鼻点眼法。将500只剂量的疫苗用25毫升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摇匀,用标准滴管(眼药水塑料瓶也可)各在鸡眼、鼻孔滴一滴(约0.05毫升), 让疫苗从鸡气管吸入肺内、渗入眼中,比法适合雏鸡的鸡瘟Ⅱ、Ⅲ、 Ⅳ系疫苗和传支、传喉等弱毒疫苗的接种,它使鸡苗接种均匀、 免疫效果较好,被养殖界称为弱毒苗的最佳方法。

2.浸头闷鼻法。按每只鸡0.5~1毫升的生理盐水稀释疫苗(幼雏0.5 毫升,1月龄以上用1毫升)盛在茶碗内,将鸡腿和翅膀捉住,由助手按住鸡头浸入疫苗(要设过眼部)中二秒种,迅速拿出,使鸡的眼鼻口中都沾上疫苗。此法适合鸡瘟Ⅱ、Ⅳ系或法氏囊等弱毒苗,经抗体监测, 防疫效果比单独滴鼻、饮水、注射都好,很多养鸡户也反映操作容易,速度快。

3.肌肉注射法。按每只鸡0.5~1 毫升的剂量将疫苗用生理盐水稀释,用注射针注射在鸡腿、胸或翅膀肌肉内。注射腿部应选在腿外侧无血管处,顺着腿骨方向刺入,避免刺伤血管神经;注射胸部应将针头顺着胸骨方向,选中部并倾斜30度刺入,防止垂直刺入伤及内脏;2月龄以上的鸡可以注射翅膀肌肉,要选在翅膀根部肌肉多的地方注射。 此法适合鸡瘟Ⅰ系疫苗、油苗及禽霍乱弱毒苗或灭活苗。

4.皮下注射法。此法适合鸡马立克疫苗接种。将1000 只剂量的疫苗稀释于200毫升专用稀释液中,在鸡颈部皮下注射0.2毫升, 注射时要捏起皮肤刺入,防止伤及鸡颈部血管、神经。

5.翅内刺种法。将1000只剂量的疫苗,用25毫升生理盐水稀释, 充分摇匀,用蘸笔(文具店有售)或接种针蘸取疫苗, 在鸡翅膀内侧无血管处刺种,20日龄内雏鸡刺一针,大鸡刺2针,此法适用于鸡瘟Ⅰ系苗和鸡瘟疫苗的接种,但需三天后检查刺种部位, 若者小肿块或红斑则表示接种成功,否则需重新刺种。

6.喷雾接种法。喷雾前先关通风孔,将1000只剂量的疫苗加蒸馏水150~300毫升稀释,用纱布过滤,用喷雾器(枪)喷于500只鸡的鸡舍空中, 要求喷雾均匀,喷头离鸡1.5米,喷完20分钟打开通气孔,免疫后的饲料中添加抗菌素防止气囊炎。此法适合鸡瘟Ⅱ、Ⅲ、Ⅳ系、传支疫苗接种。

7.擦刷肛门法。此法主要用于传喉疫苗接种。将1000 只剂量的疫苗加入30毫升生理盐水稀释,捉鸡倒提,用手捏腹使肛门粘膜外翻, 用接种刷或棉球,刷擦肛门粉膜,使粘膜发红为止,每500只鸡换一把刷子。

8.饮水免疫法。在饮水免疫前3小时(夏季2小时)给鸡停水, 将饮水器反复洗刷干净,再用凉开水冲洗一遍,确保无残留消毒剂或异物。将2倍于鸡释的疫苗,用凉开水稀释,水量严格控制:5~15月龄的鸡每只5~10 毫升,16~30日龄的鸡10~20毫升,30~60日龄的20~30毫升, 按此水量稀释疫苗,并在水中加0.1%的脱脂奶粉,疫苗应在一小时内饮完, 再过半小时方可喂料,24小时内不准饮高锰酸钾及其它消毒药水,此法适合鸡瘟Ⅱ、Ⅳ系及法氏囊弱毒苗的接种。

拌料接种法。主要用于农村散养鸡。 澳大利亚近年开发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鸡瘟疫苗。这种疫苗V4~UPm是澳V?4毒株的耐热变种,用实验仪器将V?4~UPm疫苗疫毒包裹在饲料颗粒上,用此饲料喂鸡便可产生对鸡瘟的免疫力。

9.毛囊涂擦法。适用于鸡瘟疫苗接种。将1000只剂的疫苗用30 毫升生理盐水稀释摇匀,把鸡腿部羽毛拔出几根,用棉球蘸取疫苗, 逆羽毛生长方向涂擦,3天后可使毛囊红肿,即表明有效。


[/cen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19: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大型养鸡场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center]


[center]  一、科学的管理方式、严格的防疫制度是控制各种传染病发生的基础

1.在管理上,采取全进全出制,育雏、育成、产蛋鸡分区饲养, 粪便集中在远离鸡舍的粪场,并固定专人、专车、专用道路,严禁饲养人员与粪场、清粪人员相互感染,鸡粪当日清除,当日运出场区, 严格控制鸡粪造成的污染。

2.坚持每日鸡场环境清扫、消毒和鸡舍带鸡消毒。

3.饲养管理人员采用封闭式管理,饲养员每季度集中休班1次,禁止随便进出生产区,管理员进入生产区须淋浴后,换上专用工作服、鞋、 帽方可进入。

4.进入鸡舍的物品,如蛋箱、饲料袋、车辆、 器械等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

二、合理的免疫接种程序是防止传染病发生的关键

1.制订免疫程序主要参照三方面的因素——鸡群各种抗体消长规律、 各种疫苗免疫性能、场外传染病流行情况。现行免疫程序如下:

日龄 疫苗种类   接种方法

1 马立克氏苗   颈部皮下注射

4 传支(含肾型) 滴鼻点眼

7 新城疫IV系   滴鼻点眼

14 法氏囊(中毒) 饮水

21 法氏囊灭活菌 颈部皮下注射

28 新城疫+传支

油苗新、肾二 胸肌注射滴鼻点眼刺种

联冻干苗鸡痘

42 传喉弱毒冻干苗 滴眼

49 传支H52 饮水

63 传喉中毒冻干苗 滴眼

90~110新城疫+传支 肌注

+减蛋综合症三

联油苗

新城疫+传支二联 饮水刺种

冻干苗鸡痘

例如:在新城疫免疫程序中,根据母源抗体消长规律,采取7日~10日龄用IV系疫苗滴鼻、点眼,同时应用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 这样在整个育成阶段,特别是在45日~90日龄,慢性非典型新城疫多发期内,鸡群新城疫 HI抗体效价能均衡地保持在1:512以上, 有效地控制住了育成阶段慢性非典型新城疫病发生。开产之前又一次应用优质的新城疫、传支、 减蛋综合症三联油乳剂肌注,同时配合弱毒或中毒冻干苗饮水免疫, 这样在整个产蛋期直至淘汰,鸡群新城疫血清HI抗体效价保持在1:1024以上,从而在整个产蛋期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三、严把疫苗、兽药质量关,正确使用疫苗,是防止传染病发生的保证

1.必须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产品, 每购进一批疫苗经质量检验合格后再使用。如新城疫疫苗, 必须经真空检测器检验合格后再进行效价检验,新城疫IV系疫苗血凝效价HA必须达到1:160倍以上,新城疫I系HA效价必须达1:80倍以上,方可使用。

2.疫苗购入场后,要由专人保管,疫苗配制在无菌室内, 使用专用稀释液或经灭菌处理的生理盐水。

3.鸡群接种应按规定方式、方法严格认真操作,严禁擅自随意操作。

四、开展实验室检测预报制度,指导鸡群适时免疫, 是防止传染病爆发的保障。配备专职检测化验人员, 重点对尚未发生的传染病采用定期检测预报工作,发现有感染迹象的,立即接种疫苗。

总之,通过以上措施,可以避免各种传染病的大面积发生, 为肉鸡场的安全生产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cen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19: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商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的选择
[/center]


[center]         某户饲养商品肉鸡2000只,在3日龄和21 日时龄分别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疫苗饮水,当雏鸡生长至28日龄时有20%~30%的鸡发病, 2~3天死亡102只。

    发病及治疗:精神不振,缩头站立,不食,饮水增加, 排白色稀便。

    剖检:肾肿大,色苍白,肾小管和输尿管有大量尿酸盐沉积。用北里霉素、氯霉素、肾肿灵治疗3日不见效果,一周左右已死亡203只。 经综合诊断确诊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目前,因病毒的毒株不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呼吸道型支气管炎。 另一种是呼吸道症状不明显或呈一过性,而致鸡死亡的是以肾肿大、色苍白、 肾小管及输尿管有尿酸盐沉积为特征的肾型支气管炎。

    本病无有效的治疗办法,且经空气传播, 只有接种疫苗方能预防其发生。预防呼吸道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选用R/120和H52弱毒疫苗。 商品肉鸡在1-5日龄和21日龄用H120 弱毒疫苗饮水或滴鼻,即可保证至出售。 商品蛋鸡在同商品肉鸡相同免疫的基础上,在1~2月龄用H52弱毒疫苗加强免疫,免疫期可达6个月。预防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选用H120或H52 疫苗是无效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须选用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7日龄首免,2~3周后再免,首免滴鼻、点眼为好,再免可饮水,免疫期达4个月。预防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呼吸道型和肾型), 最好选择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二价活疫苗,即H120-W、H52-W疫苗。商品肉鸡用H120-W,5 月龄左右滴鼻或饮水一次即可保证至出售。商品蛋鸡与商品肉鸡相同免疫后, 1~2月龄再用H52-W疫苗饮水,免疫期达6个月。选用油佐剂灭活苗以选择多价为宜, 有条件的养鸡场自制组织灭活苗效果更佳。


[/cen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19: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
[/center]


[center]     [center]免疫鸡群爆发新城疫的原因及对策
[/center]


[center]原因 1.疫苗使用不当

许多农户对疫苗的适用情况不很了解,认为只要用上疫苗便万事大吉, 也不论强毒弱毒,殊不知型号不同,适用情况也不大相同,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鸡的抗体紊乱。

2.没把握好疫苗的质量关

疫苗质量直接影响鸡的抗体免疫能力,加之疫苗在保存, 运输诸多方面都有严格要求,稍有不慎,便会使疫苗质量下降,势必影响免疫效果。

3.免疫程序不合理

一个鸡场应根据本地疫情流行情况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的养鸡户随便找来一个程序使用,根本不考虑当地实际, 结果造成鸡群免疫力失衡。

4.接种方法不科学

由于养鸡户大多没有经过正规培训,故缺乏必要的接触知识,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防疫的失败。

5.忽视消毒

许多农户对消毒不很重视,有的甚至一年消不了几次毒,加上卫生条件差,造成致病隐患,有的户相互串门,造成交叉感染,疫情扩散。

6.还有一点是曾发生过氏患, 治愈后没有及时接种新城疫而导致抗体被破坏,诱发新城疫。

措施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全面掌握接种方法,提高免疫接种质量,确保鸡群有较高而持久的免疫抗体。

二、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环境卫生,定期消毒,病鸡及时深埋处理, 防止疫情扩散。?

三、有条件的应对鸡群定期做新城疫抗体监测, 对已发病的鸡应及时采取措施治疗,控制疫情。如初发,可用5 倍量Ⅳ系留饮水; 如大群爆发可紧急接种新城疫高免血清或抗体,配合抗生素以防继发感染, 控制住病情后及时加强免疫。


   
[/center]
[/cen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19: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家禽免疫接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center]


[center]        有效的免疫接种对控制家禽传染病是十分有效的,但每次免疫接种后,都不可避免给家禽带来一定的副作用,这种副作用的高低强弱对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为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在家禽免疫接种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供养禽户参考。
  1.接种前后应添加抗应激药物。每次免疫接种对家禽来说都是一种应激,并且这种应激有时是十分严重的。如对感染了慢性呼吸道病的雏鸡进行新城疫疫苗的滴眼、滴鼻免疫时,常常出现鸡群暴发慢性呼吸道病而造成大批死亡。因此,免疫接种前后应添加抗应激药物,如双倍量的多维素等是十分必要的。
  2.要采用正确的注射免疫接种方法。注射免疫接种不可避免地要损伤家禽的皮肤,如器械灭菌不彻底,极易导致病原微生物侵入鸡体造成发病。有很多养鸡户注射免疫接种后,鸡群暴发葡萄球菌病就属这种情况。采用正确的注射免疫接种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有些肌肉注射的疫苗由于技术人员操作不熟练,注射时针头深入胸腔就极易导致家禽死亡。因此,注射接种免疫除注意上述两点外,还应在家禽的日粮中添加抗菌药物以预防感染。
  3.尽量不使用高免卵黄液、抗血清和病毒活疫苗接种。高免卵黄液和抗血清注射到家禽体内,均属异体蛋白,可诱发机体发生过敏反应而导致部分死亡现象,因此生产中应慎用。病毒活疫苗使用后往往出现十分强烈的副作用,如传喉弱毒苗在进行滴眼免疫时可造成部分鸡失明;鸡痘弱毒疫苗翼膜刺种可出现局部炎症,甚至坏死;传喉弱毒苗擦肛3~5天可使泄殖腔充血水肿等。因此,应尽量不用或少用。
  4.患病严重的家禽不适宜进行疫苗紧急接种。对感染或患病的家禽进行该病疫苗的紧急接种时,其副作用会强烈地表现出来,使这些家禽迅速死亡。因此不应对患病家禽进行疫苗紧急接种,但可以应用高免卵黄液和抗血清进行治疗。
  5.严禁错误使用疫苗。如鸡新城疫Ⅰ系疫苗一般用于日龄较大且经过基础免疫的鸡群,如果用在日龄较小特别是缺乏母源抗体或没有进行过基础免疫的鸡只时,则会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有的可见神经症状,表现为食欲降低或废绝,严重的出现死亡。传支H52疫苗错用于日龄较小的雏鸡,也会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传喉强毒疫苗错用于滴眼或滴鼻,就会诱发鸡群严重发病。因此,疫苗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疫苗的种类、使用方法,严禁错误地使用疫苗。
[/cen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19: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鸡群发生传染病应该怎么办
[/center]


[center]       鸡场怀疑有传染病发生时,应立即查明原因,确定诊断。与此同时,应对鸡场严密封锁,隔离病鸡并指定专人管理,将鸡舍、场地及一切用具严格消毒,并把疫情立即火告当地有关部门,以便及时通知周围鸡场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疫情扩大。如本场不能确诊,应把病鸡或刚死的鸡装在严密的容器内,立即送有关部门进行检验诊断。
(2)针对不同的传染病采取有效措施。当确诊为鸡新城疫、鸡痘等烈性传染病时,如为流行初期,应立即对未发病鸡进行疫苗接种,往往可在短期内使流行逐渐停止。但是,已经感染正在潜伏期的病鸡,接种疫苗后,不但不能使其免疫,反而可能加速发病死亡。所以到了流行中期,已经感染
(3)死鸡的尸体、粪便和垫草等,应运往指定地点集中烧毁或深埋。
[/cen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19: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鸡场应该采取哪些防疫措施
[/center]


[center]       建立无疫鸡场是发展养鸡事业的可靠保证,大规模自动(鸡场更应特别注意这个问题。为此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同养管理是养好鸡的根本条件,也是搞好防基础。只有坚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清洁卫,才能从根本上增强鸡群的抗病能力。鸡舍内应经常保持适宜的光照(密闭鸡舍要安装人工光线)、温度、湿度和鸡群密度,育雏室更应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一育雏期间受冷、受热或拥挤常易引起大批死亡,即使不死。也往往由于体质衰弱,容易发生下痢、肺充血,或挤压窒底而死,对可能接触的传染病有更大的易感性。鸡舍、育雏室和运动场要保持清洁干燥,做到六个干净:鸡体干净、饲料干净、饮水干净、食具(饲料槽和饮水器)干净、工具干净和垫草干净。鸡舍和运动场的粪便应每天清扫干净。垫草也必须经常翻晒和更换。清出的粪便和垫草应集中堆放在离鸡舍较远的地方,进行生物学消毒,一般经过30天以后,即可杀死其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然后再作为肥料施用。运动场的表土应结合积肥定期更换新土,或每年至少把场地耕翻一次,以减少土壤污染,有利于消灭寄生虫卵。
  (2)新建鸡场时应从无疫鸡群引进种鸡、种蛋,以后再引入种鸡、种蛋时,也应注意该鸡场是否有传染病,引入的种鸡需隔离观察一段时间,确实无病才可放人鸡群。肉用鸡一经出场之后,不能再送回鸡场。
  (3)除饲养人员外,其他人未经同意一律不得进入鸡舍工作人员出入鸡舍至少要做到换鞋、洗手,大型养鸡场要求更严,还须洗澡换衣。鸡舍中要做到人员固定、工具固定,不能乱拿乱用。
  (4)在不影响光照的条件下(密闭式鸡舍除外),鸡场周围和运动场内应适当种植树木,遮阴防风。鸡舍要排水流畅,雨后场地不积水。
  (5)种鸡群的产蛋箱应暗而通风,不让母鸡在箱内栖息过夜,并应经常打扫,保持清洁干燥,以减少粪便污染蛋壳表面。
  (6)从防病角度考虑,各个鸡舍应保持一定距离,以减少疫病传播的机会。每一鸡舍养同一年龄的鸡,以防带菌者传染,且较易出清鸡舍,搞好消毒。鸡舍应能良好通风,地面及墙壁表面光洁,以便冲洗消毒。鸡舍应能防止野鸟飞入部兽类进入。
  (7)搞好环境卫生,清除鸡舍附近的垃圾堆和乱草堆,可以减少活媒介者(鼠类、昆虫)藏匿和孽生的场所,也是防疫卫生的重要环节。
  (8)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鸡场和鸡舍的进出口都应设置消毒坑,其中经常保持有效的消毒药物,以便人员车辆出入消毒。装运鸡的鸡笼和车辆工具等,未经消春,严禁进入鸡场和鸡舍。鸡舍、场地和用具等必须定期消毒。孵化室必须加强种蛋的消毒工作。每批种蛋人孵之前要进行有效的消毒,杀死蛋壳表面的病原微生物。孵化器及其他孵化用具也要定期消春。
  (9)定期进行预防接种。雏鸡在12一16日龄用鸡新城发Ⅱ系疫苗滴鼻或滴眼,同时刺种鸡痘疫苗。疫苗必须确实商人鼻孔和刺种在翼部皮下。在刺种鸡痘苗4一5天后,刺种部位如无红肿或丘疹,必须重新刺种鸡痘疫苗。留种鸡或遗用鸡在6一7周龄应进行新城疫的第二次接种,用Ⅱ系疫街或w系疫苗,接种方法可用滴眼。滴鼻、注射或饮水、气雾,在3月龄以后必须接种鸡新城疫1系疫苗和禽霍乱苗。但肉用鸡一般不要再接种鸡新城疫1系疫苗。如果必须接种,至迟应在屠宰前一个月进行,以防止肉尸带有弱毒,影响质量。为了使预防接种能够有条不素地进行,鸡场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全年预防接种计划,现根据我国当局洪应的遮(菌)苗种类和鸡的年龄,介绍一种预皮接种进程表,供参考。有条件的地区,应考虑测定雏鸡母源抗体的滴度,然后再确定接种时间。
  (10)如种鸡群中有鸡白痢存在,最好每隔六个月对种鸡群进行一次鸡白痢检疫,逐步淘汰阳性反应鸡,建立无自痢病的鸡群。
  (11)在蛔虫病严重的鸡场,应定期进行驱虫。肉用鸡在50日龄后,如有症状显现,最好进行粪便检查。
[/cen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19: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鸡常用疫(菌)苗的性状、运输、保管和使用
[/center]


[center]    常用的疫苗有鸡新城疫1系疫苗、鸡新城疫Ⅱ系弱毒霹苗、鸡痘疫苗等;常用的茵苗有禽霍乱氢氧化铝菌苗等。鸡新城疫1系疫苗是采用鸡新城疫1系病毒致死的鸡胚或胚液经过冻干制成的,为淡红、淡黄或灰白色固体,其中含大量新城疫疫苗病毒。鸡痘疫苗是鹌鹑鸡痘病毒接种鸡胚绒毛尿膜,磨碎后,以蔗糖、牛奶为保护剂,经真空冻干而成,为淡红或灰红色固体,加入稀释液振摇后呈均匀混浊。禽霍乱氢氧化铝茵苗是利用液体培养基培养的家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加入甲醛溶液灭能后,再加氢氧化铝胶制成的。菌苗秆置后上层为无色透明清液,底部为灰白色沉淀,用力振摇后,呈均匀混浊。
上述前面三种疫苗均系活的弱毒,在运输和保存期间要尽量维持低温(零下)条件,避免高温和阳光照射。禽霍乱氢氧化铝菌苗在运输和保存期间最适温度为2一40C,温度大高,缩短保存期,但不能冻给,冰冻后可破坏氢氧化铝胶性,失去免疫特性。此外,所有疫苗和菌亩均应在于燥条件下保存。
这些疫苗和茵苗使用时必须注意下述各项。
(1)使用时要详细了解疫(菌)苗运输和保管时的条件,凡接触过高温,较长时间的阳光照射,或冻结后的氢氧化铝菌苗,均不能使用。要注意保存期间的温度和有效期之间的关系,不能使用过期疫苗和菌苗。
(2)使用时对疫苗瓶破裂、长霉、无标签或无检验号码的疫苗和菌苗均不能使用。
(3)使用液体菌苗时,用前要用力摇匀,使用冻干苗时,用前要按说明书用规定的稀释液按规定倍数稀释,并充分摇匀。
(4)疫苗使用途径和剂量应遵照说明书上的规定。
(1)在预防注射之前,必须了解当地鸡只或鸡群的健康状况,在传染病流行期间,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能进行预防接种。
(2)严格消毒,所用注射器及计头均应事先经煮沸10分钟以上,尽量做到一鸡一针头,注射部位要用碘酊和酒精棉球消毒。
(3)每次用注引器吸取疫(菌)苗之前,必须将疾(菌)苗充分摇匀。疫苗必须现配现用。剩余的疫苗及用途的注射器和针头,必须进行煮沸消毒。
(4)注射方法及注射后,量必须严格地按说明书规定实行。
(5)预防注射后,除产蛋母鸡在短时期内可能停产之外,一般均无不良反应。如果发现预防注射后有严重反应,甚至死亡时,一方面要详细查阴接受预防按种的鸡群原先有无其他任何一种疫病流行,另一方面如果怀疑疫(菌)苗有问题时,应及时向发放疫(菌)苗的单位和有关的生物药品制造厂详细报告情况,并寄送同批未经稀释的疫苗或同批尚未使用的荫茁,同时还应该寄送同批配制的稀释疫菌,以便从各个方面查明原因。
(6)在使用有效疫(菌)苗的同时,为了使接种的鸡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在预防注射的前一月和预防注射后瞅3一4周内,要特别注意加强饲养管理,首先,在鸡的日粮中要加大王白质饲料的比例,因为在预防接种后,疫芮或菌苗作为一种异体的特异性免疫原物质刺激鸡体,此外鸡体内的物质代谢过程,尤其是氮的代谢过程发生相应的改变,体内的浆细胞系统和淋巴细胞系统参与形成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免疫后的动物,特别是在免疫接种后的一个月内,由于蛋白质的合成速度迅速提高,固而对蛋白质饲料的需要量要超过正常动物,如果在预防接种后,日粮中的蛋白质饲料供应不足,则直接影响到体内免疫球蛋白的合成速度,降低免疫效果。其次,加强其他方面的饲养管理(如不要过冷过热,不要过度拥挤,保持禽六千燥、通风。干净等)维持机体的正常抵抗力,避免罹患任何其他疾病,也是保证获得强大免疫力的必要措施。有寄生虫的鸡群,在免疫接种之前,对鸡群普遍进行驱虫也明显地有助于提高免疫效果。 [/cen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19: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败血霉形体16SrRNA基因的克隆与核酸序列分析
[/center]


[center] ?摘 要:从败血霉形体D9604株培养物中直接快速提 取染色体DNA,构建了MG基因文库.以PCR扩增16SrRNA基因全长片段,并对其进行了核苷酸 序列分析。结果表明.D9604株与A5969株只有5个核苷酸的差异,同源性为 99.67%,16SrR NA基因具有高度的保守性。

? 关键词:败血霉形体 16S核糖体RNA基因 序列分析

? 素有细菌“化石”之称的rRNA在其碱基组成、核苷酸序列、高级结构及生物功 能 等方面表现出进化上的高度保守性。这种进化与保守的二重性.使它成为目前微生物 系统分类研究中最有用和最常用的“分子计时钟”,也是研究细菌类群间进化关系的一 个很方便和很有用的材料。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16SrRNA寡核苷酸编码和DNA :rRNA杂交这三大类rRNA同源性分析方法的建立,使细菌系统分类取得了重大 进展。rRNA同源性分析既适于远源菌群间的亲缘性检测,也可对亲缘关系很近的菌 群进行相似性鉴定。16SrRNA探针已广泛用于MG的检测,MG的PCR检测的靶 序列也常选择在16SrRNA基因组可变区与保守区。编码rRNA的DNA称为rRNA 基因,即rDNA,一般以多拷贝的形式存在.具有普遍注、异质性和高度的保守性等特 点。16SrRNA基因的序列测定可广泛用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本文主要进行了鸡败血霉形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D9604株 16SrRNA基因的序列测定,并与国际标准株A5969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参试MG株

国内分离株D9604.由本室自自然感染鸡气囊分离,经 鉴定为败血霉形体株。

1.2 MG的培养

MG毒株接种到含15%灭能猪血清的Frey’s霉形体培养基 中,置37℃和10%CO?2条件下培养36小时。

1.3 染色体DNA的制备

参照Fan方法进行:取5ml培养物以13000RPM离 心5分钟,去上清,沉淀物以0.15MpH7.2的PBS洗涤二次.最后以25
μPBS悬浮。悬 浮物直接置100℃水浴10分钟,然后置冰浴中5分钟冷却,再离心3分钟,收集含染色 体DNA部分,置4℃冷藏备用。

1.4 基因文库的构建

按snyder等方法进行:将D9604株染色体DNA以T?4 DNA聚合酶补平后,与 噬菌体载体
λgt11DNA连接,连接产物进行体外包装。检测重组噬菌体滴度,分装保 存。再按Morsy等方法转染E.coli Gy101株进行基因组文库的扩增,并与16SrRNA 探针杂交。

1.5 DNA序列测定

按Fan方法合成两种引物:M16SPCR5&#39:5&#39-AGGCAG CAGTAGGGAAT-3'M16SPCR3&#39:5&#39-CGTTCTCGGGTCTTGTA-3&#39。这两个引 物间恰好包含有整个败血霉形体165rRNA基因,约1519bP核苷酸。用两种引物以基 因文库16SrRNA为模板作PCR,经35个循环后扩增16SrRNA基因片段。回收该片段,以ECoRⅠ酶切,构建成亚克隆,分别进行测序。采用双氧链末端终止法在 373A型DNA自动测定仪(APPlied Biosystems公司)上测定核苷酸序列。测序时采用 Taq DNA聚合酶及荧光标记的通用引物(Promega公司提供),从两个方向对同一片 段进行测序。

2 结果与分析

? 序列分析结果如图所示,测定出了MG D9604株16SrRNA基因的1519个核苷 酸。与A5969相比较,共有5个核苷酸的差异,核苷酸同源率为99.67%。这两株MG 毒株虽然在分离地点、传代次数、致病性等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它们同属于一个血 清型,核苷酸之间同源率非常高,说明16SrRNA基因具有高度的保守性,也证明了 16StRNA探针可用于败血霉形体的快速诊断。

? 本试验中基因组DNA的制备是直接使用热水浴法提取,方法简便可靠,避免了 有机溶剂提取法的缺点,保持了DNA的生物学活性和必要的长度。

? 在试验中,我们将构建的噬菌体载体基因文库通过转染大肠杆菌与用合成引物直 接作PCR扩增进行了比较,发现后者能够快速大量地制备目标基因,纯度高,回收率 也相当高。

? Boyle在1993年对拟霉形体(M.imitans)的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定,与MG作对照时发现,在第1439核苷酸位置附近有3个核苷酸差异,这预示着 MGVSPⅠ的识别位点上可能有拟霉形体扩增子的丢失。因此,这两种霉素形体很容易通 过 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和VspⅠ限制性酶切PCR扩增产物进行区分。在本文中, D9604株16SrRNA基因序列中有5个核苷酸与A5969不同,但不存在酶切识别位点 的差异。它们之间的同源性依然很高。候选生物体的16SrRNA序列基因能提供该生 物体是否属于一种柔膜细菌(mollicute)的明确证据,与从GenBank中获得的已知序 列作比较,就可以确认被测株是归属于哪一种或是否是新的种类。

?? 图?D9604与A5969株16S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比较

A5969

D9604 1 TTTTCTGAGA GTTTGATCCT GGCTCAGGAT TAACGCTGGC GGCATGCCTA ATACATGCAA

---------- ---------- ---------- ---------- ---------- ----------

61 GTCGATCGGA TGTAGCAATA CATTAGAGGC GAACGGGTGA GTAACACGTA TCCAATCTGCG

---------- ---------- ---------- ---------- ---------- ----------?

????121 CTTATAGTGG GGGATAACTA GTCGAAAGAT TAGCTAATAC CGCATAACAA GTTAACTATC

---------- ---------- ---------- ---------- ---------- ----------

181 GCATGAGAAT AACTTTAAAG AAGCAACTGC TTCGCTATAA GATGAGGGTG CGGCATATCA

---------- ---------- ---------- ---------- ---------- ----------

241 GCTAGTTGGT GAGGGTAATG GCCCACCAAG GCGATGACGT GTAGTTATGC TGAGAGGTAGA

---------- ---------- ---------- ---------- ---------- ----------

301 AATAACCACA ATGGGACTGA GACACGGCCC ATACTCCTAC GGGAGGCAGC AGTAGGGAAT

---------- ---------- ---------- ---------- ---------- ---------- ??

361 TTTTCACAAT GGACGAAAGT CTGATGGAGC AATGCCGCGT GAACGATGAA GGTCTTTTTA

---------- ---------- ---------- ---------- ---------- ---------- ??

421 GATTGTAAAG TTCTTTTATT TGGGAAGAAC AGTTAGTAGA GTGGAAAGCT ATTAATTTGA

---------- ---------- ---------- ---------- ---------- ---------- ??

481 CTGTACCATT TGAATAAGTA ACGACTAACT ATGTGCCAGC AGTCGCGAAT ACATAGGTT

---------- ---------- ---------- ---------- ---------- ----------

541 TGCAAGCGTT ATCCGGATTT ATTGGGCGTA AAACAAGCGC AGGCGGATTA GAAAGTCTGG

---------- ---------- ---------- ---------- ---------- ----------

601 TGTTAAAAGC AATTGCTTAA CGATTGTATG CATTGGAAAC TTCTAGTCTA GAGTTTGGTA

---------- ---------- ---------- ---------- ---------- ----------

661 GAGAGTCCTG GAACTCCATG TGGAGCGGTG AAATGCGTAG ATATATGGAA GAACACCAGA

---------- ---------- ---------- ---------- ---------- ---------- ??

721 GGCGAAGGCG AGGACTTGGG CCAATACTGA CGCTTAGGCT TGAAAGTGTG GGGAGCAAAT

---------- ---------- ---------- ---------- ---------- ---------- ??

781 AGGATTAGAT ACCCTAGTAG TCCACACTGT AAACGATGGA TGTTAAGTGT CGGAGCGAATG

---------- ---------- ---------- ---------- ---------- ----------

841 ACTTCGGTGC TGCAGTTAAC ACATTAAACA TCCTGCCTGA GTAGTACATT CGCAAGAATG

---------- ---------- ---------- ---------- ---------- ----------

??901 AAACTCAAAC GGAATTGACG GGGACCCGCA CAAGTGGTGG AGCATGTTGC TTAATTCGAC

---------- ---------- ---------- ---------- ---------- ----------

961 GGTACACGAA AAACCTTACC TAGACTTGAC ATCTTGGGCG AAGCTATAGA AATATAGTGG

---------- ---------- ---------- ---------- ---------- ----------

?? 1021 AGGTCAACCC AATGACAGGT GGTGCATGGT TGTCGTCAGC TCGTGTCGTG AGATGTTGGG

---------- ---------- ---------- ---------- ---------- ----------

1081 TTAAGTCCCG CAACGAGCGC AACCCTTATC GTTAGTTACT TTGTCTAACG AGACTGCCAA

---------- ---------- ---------- ---------- ---------- ----------

1141 CGTAAGTTGG AGGAAGGTGG GGATGACGTC AAATCATCAT GCCCCTTATG TCTAGGGCTGC

---------- ---------- ---------- ---------- ---------- ----------???

1201 CAAACGTGCT ACAATGGCCA ATACAAACAG TTGCAAATCC GTAAGGTGGA GCTAATCTGT

---------- ---------- ---------- ---------- ---------- ---------- ??

1261 AAAGTTGGTC TCAGTTCGGA TTGACGGGCT GCAATTCGCC CTCATGAAGT CGGAATCACTA

---------- ---------- ---------- ---------- ---------- ----------

?? 1321 GTAATCGCGA ATCAGCCATG TCGCGGTGAA TACGTTCTCG GGTCTTGTAC ACACCGCCCG

---------- ---------- ---------- ---------- ---------- ----------

?? 1381 TCAAACTATG AGAGCTGGTA ATATCTAAAA CCGTGTTGCT AACCGCAAGG AAGCGCATGT

---------- ---------- ---------- ---------- ---------- ---------- ??

?? 1441 CTAGGGTAGG GCCGGTGATT GGAGTTAAGT CGTAACAAGG TACCCCTACG AGAACGTGGG

---------- ---------- ---------- ---------- ---------- ----------

?? 1501 GGTGGATTAC CTCCTTTCT?

---------- ----------

[/cen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19: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研究
[/center]


[center][center]朱国强王永坤严维巍周继宏庄国宏?
[/center]
[center]田慧芳孙龙生王碧林朱坤熹?
[/center]
 ?摘要:1995年以来在江苏一些市县养鸡场和养鸡专业户蛋鸡群流行以生长阻滞,剖检表现为腺胃显著肿大为特征的一种原因不明的“鸡传染性腺胃病”。通过病原分离、鉴定,血清学检测,病原免疫原基因分离、鉴定,病料组织核酸点杂交等方面诊断研究,证明本病是一种新近报道的腺胃病变型为特征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

?关键词:禽传染性支气管炎 腺胃型 诊断

?自1995年3月以来,在江苏省7个市、县的部分养鸡场和养鸡专业户的蛋鸡群暴发了一种原因不明的传染性疾病,病鸡的临诊表现为生长停滞、消瘦,精神萎缩,剖检的主要特征为腺胃显著肿大,粘膜水肿、充血、出血和坏死形成溃疡,当时将该病暂称为“鸡传染性腺胃病”。本病主要发生在20~80日龄的蛋鸡,肉鸡也有发生。疫区鸡群的发病率为30%~50%,致死率在30%左右。山东、浙江、山西、辽宁等地相继发生,河北、辽宁、北京、天津、福建、广东、四川、云南也有发生(范根成等(1998),私人通信。近来,法国也有类似疫病发生(Laurent1998,私人通信)。至今,该病在临床中尚未明确重视,许多基层兽医站和养殖户将它与马立克氏病,慢性新城疫或维生素E和亚硒酸盐缺乏症等病相混淆,给养禽业造成很大的危害。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细菌学检验,排除了细菌性传染病的可能性。通过病原分离鉴定,病原免疫原基因分离、鉴定,血清学以及病料组织核酸点杂交等方面系统比较研究,证明本病是一种新近报道的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1 材料与方法

1.1 被检材料 来自江苏、辽宁、山西、浙江四省地不同疫区的自然发病和死亡鸡(20~100日龄),无菌采取肿大的腺胃病科。

1.2 病理学观察 对自然发病及死亡鸡进行系统的病理剖检,病鸡腺胃组织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

1.3 病原分离鉴定 取腺胃混合病料经无菌检验后,尿囊腔接种9~10日龄SPF鸡胚,弃去24h内死亡胚,收集胚尿囊液,盲传2~3代SPF鸡胚,观察胚体变化及死亡情况。收集SPF胚尿囊,差速离心及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病毒粒子,经醋酸铀负染,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大小和形态。

1.4 单抗介导的间接ELISA 抗原为提纯的病毒液,每孔包被1
μg,一抗为抗IBVM41标准株或分离株H95单抗,二抗为工作浓度1:10000稀释的羊抗鼠酶标抗体(Sigma),采用常规ELISA程序进行。

1.5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 将上述SPF鸡胚传代尿囊毒分离株H95、S96分别经胰蛋白酶和卵磷脂酶C处理后,进行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

1.6 S1基因的分离鉴定

1.6.1S1基因的分离 SDS-蛋白酶K法抽提病毒基因组RNA,参照IBVBeaudette标准株的发表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可扩增IBVS1全序列的寡核苷酸引物。以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在上游引物的引导下,反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以此cDNA为模板,PCR扩增分离株的S1基因,琼脂糖电泳分析PCR产物,同时设标准株T和新城疫E48F8株分别为阳性和阴性对照。

1.6.2S1基因的鉴定 以IBVBeaudette株S1基因片段(江国托博士赠)随机引物法制备的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与RT-PCR产物分别采用BstYI、HaeⅢ、XcmⅠ三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鉴定分离株S1基因。

1.7 组织核酸点杂交 将疫区疑似本病的病鸡腺胃组织制备组织悬液,采用Promega公司的RNAgentsTotalRNAIsoationSystemKit说明进行组织核酸的提取,以S1探针进行斑点杂交。以正常腺胃组织抽提核酸和尿囊液病毒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

2 结果

2.1 肉眼病理变化 病鸡尸体极度消瘦,个体比同龄健康群明显为小。剖检见腺胃明显肿大,剖开可见其粘膜乳头水肿突起,有的粘膜发生充血和出血,有的因粘膜组织坏死而形成凹陷的溃疡,周边出血,肌胃瘪缩,肌肉驰软。

2.2 病理组织学变化 腺胃粘膜表面上皮完全破坏脱落,固有层水肿,有多量炎性细胞浸润,腺管大部分结构破坏,有的结构完全消失。粘膜浅层发生凝固性坏死,粘膜下浅层和深层腺体层均可见明显炎症变化。

2.3 病原分离及形态学 自SPF鸡胚传至第2代时出现死胎,随着传代数递增,死亡率逐步增高,死亡时间多集中于72~96hr,胚体充、出血明显,肝脏有土黄色坏死灶,肾脏有尿酸盐沉积,活胚体卷缩,呈典型侏儒胚。电镜下完整的病毒粒子略呈球形,有囊膜,大小在80~160um之间,囊膜表面有稀疏的纤突,顶部膨大,长约20nm左右,呈冠状排列,大多数病毒粒子纤突已丢失。

2.4 单抗介导的间接ELISA检测 病变腺胃或分离株提纯抗原都能被抗M41株或分离株H95单抗所识别。

2.5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 SPF鸡胚传代绒尿液无直接血凝活性,经胰蛋白质酶和卵磷脂酶C处理后出现血凝活性,其血凝价可达4~5log2以上,且卵磷脂酶C处理的浓缩胚尿囊液的血凝活性能被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所抑制。

2.6 S1基因的分离鉴定 经RT-PCR反应,扩增产物在1%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一条特征性条带,约1.7kb,经Southernblot,S?1探针检测呈阳性,而与此平行对照试验的T株与NDVF48E8株分别为阳性和阴性。PCR纯化产物进一步采用BstYI、HaeⅢ和XcmⅠ三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BstYI酶切出现600bp、550bp和300bp左右三条可见条带,HaeⅢ酶切出现400bp、350bp两条条带,XcmⅠ酶切出现1500bp左右一条可见条带。

2.7 斑点杂交 病变腺胃组织核酸经S1探针点杂交呈阳性,而平行对照的尿囊液病毒和正常腺胃组织抽提核酸则分别为阳性和阴性。

3 小结与讨论

?本病最早于1995年3~4月江苏流行,当时暂定名为“鸡传染性腺胃病”,现在全国不同省地流行。从不同疫区流行的以鸡腺胃肿大为特征传染病病例中,通过病原分离、电镜形态观察,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及间接ELISA检测,病毒免疫原基因分离鉴定及三种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病料组织核酸点杂交等几方面诊断研究均证明,目前流行的以鸡腺胃肿大为特征的传染病为禽传染性支气管炎,并进一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原理化特性、动物回归试验得到验证。

? 临床上依据发病症状,主要病变部位和病毒组织嗜性及损害主要器官等特征,一般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病毒分为呼吸型、肾型和肠型。目前在全国各地流行的以鸡腺胃肿大为特征的传染病,应用常规呼吸型和肾型传支疫苗均不能有效的预防。从病鸡肿大的腺胃病料中很容易分离到病毒株,用相应毒株制备的灭活疫苗能较有效地控制该病在疫区的流行。根据IBV多变异、多病变型特点,结合我们以前的研究,我们暂命名该病为一种新型的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7],有关病原及相关分子遗传背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摘要:从屏障系统的建立和维持两方面阐述了应该怎样饲养SPF鸡,提出了建立洁净的生物环境是前提,维持洁净的生物环境是关键,只有切实做好卫生消毒工作,保障鸡场的生物安全,才是SPF鸡场饲养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屏障系统生物安全卫生防疫

?为了提高生物制品的质量,近期在山东召开的全国生物制品理事会传出的消息,《规程》(2000年版本)将规定禽类疫苗的制备和鉴定所用实验动物(鸡,鸡胚)应符合三级(SPF级)标准。SPF鸡的饲养在我国起步较迟,规模较小,98年底我国SPF鸡的存栏量只有3万多只。95年12月至96年6月,作者到美国SPAFAS公司进行为期6个月的鸡场实地培训SPF鸡的饲养管理技术,回国后结合实际,学以致用,创建了南京药械厂SPF鸡场。目前南京药械厂SPF鸡场共有3个鸡舍,每个鸡舍饲养2700只SPF鸡。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以期对同行有所帮助。

1屏障系统的建立

1.1鸡舍设有熏蒸间,门前设有浸泡缸,任何进入鸡舍的物品都应在此2次消毒,以确保进入鸡舍的物品不携带病原微生物。

1.2鸡舍设有淋浴间,任何进入鸡舍的人员都应在此淋浴。

1.3空气经三级过滤进人鸡舍,初效滤器是EU-4级,过滤效率是30%;中效滤器是EU-5级,过滤效率是65%;高效滤器是HEPA型,过滤效率是99.97%。必须100%保证鸡舍没有漏隙,否则造成污染。滤器阻力显示器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更换滤器。滤器可以从烟台净化设备厂购买。饲养区的环境指标见表一。

?表一 屏障系统的环境指标

项目 单位 标准数值 南京药械厂SPF鸡场

温度 ℃ 15~28 18~35

相对次数 % 40~70 45~65

换气次数 次/小时 8~15 15或更高

气流速度系统 米/秒 0.13~0.18 0.13~0.18

空气过滤系统 / 初,中,高 初,中,高

空气清洁度 / 1000级 10000级

压力差 Pa 20 50

氨浓度 ppm <20 <20

噪音 dB <60 <60

工作照度 Lux 150~300 /

动物照度 Lux 20~100 20~100

菌落数 / 3个/皿 0.5~5.0微米的尘埃<350个/升空间

1.4 不清来自深井的地下水,经静置沉淀,大孔过滤(5微米),树脂软化,紫外线消毒(型号是MP-2-SL,紫外线额定波长是254毫微米,平均处理能力是l.65立方米/小时),小孔过滤(0.2微米),次氯酸钠消毒后,才输入鸡舍供鸡饮用。

1.5 彻底地清洗鸡舍?鸡群淘汰后,粪便一次性清除。对于鸡舍内所有的设备及饲养工具,能拆除的一定要拆除,以确保能够清洗干净。将设备和饲养工具移到鸡舍外面,以便空出鸡舍,便于打扫。对于鸡舍的天花板,墙壁,地面(天花板和墙壁由库板拼成,水磨石地面,都易冲洗),先用洗涤液刷(选择去污能力强的白猫或加佳洗涤液),再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干净。由于金属物品不易刷干净,所以先用钢丝刷,再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干净。对于饲养工具先用洗涤液(选择白猫或加佳)和消毒液(君乐)的混合溶液浸泡,再用高压水枪彻底清洗。地面消毒(新洁尔灭)后,浸泡消毒(君乐)物品,再将物品移人鸡舍内。鸡舍内部彻底喷雾消毒(敌菌杀)后,重新安装设备。试运行一周,封闭鸡舍,多聚甲醛熏蒸2次,每次至少熏蒸6小时,至少24小时后启动风机。间隔一段时间,方可投入使用。多聚甲醛的使用方法见表二。

?表二 多聚甲醛的使用方法

厂家 鞍山市消毒剂厂

 

性状 白色粉末,HCHO>90.0%

原理 和菌体蛋白的氨基发生烷化反应,蛋白变性

方法 直接放入锅内加热至150,加热40分钟,维持20分钟

用量 鸡蛋为7.0克/立方米空间,其它物品加倍

范围 细菌,芽胞,病毒,霉菌,甚至昆虫和虫卵

2 屏障系统的维持

2.1 人流

2.1.1 由于鸡场工作人员居住在南京药械厂(生产多种禽类疫苗),所以进出鸡场都应淋浴更衣。

2.1.2 经允许的参观人员只能站在鸡场门口,严禁人内。

2.1.3 饲养员食住鸡场,每天进出鸡舍都应分别在控制中心淋浴间和鸡舍入口处的淋浴间洗澡更衣。因为3个鸡舍的饲养员在一起吃饭,住的房间靠得很近,相互接触较多,所以在控制中心也一定要洗澡。

2.1.4 原则上工艺员一天不允许进多个鸡舍,否则每次都应分别在控制中心淋浴间和鸡舍淋浴间洗澡更衣。

2.1.5 鸡场外,生活区,饲养区,鸡舍内部的衣服不允许相互串穿。每个鸡舍都有各自专用的洗衣机,洗前先用消毒液浸泡。

2.1.6 为了确保淋浴的效果,鸡场提供杀菌力强的舒肤佳香皂和潘婷洗发液。

2.2 物流

2.2.1 饲料多层袋装,经CO-60产生的射线辐射,灭菌处理消毒后,进入鸡场。在饲料库用多聚甲醛(HCHO)熏蒸消毒后,送到鸡舍熏蒸间外,除去饲料袋外包装,先用烧碱溶液浸泡消毒,再用多聚甲醛蒸蒸消毒后,才可送人鸡舍,供鸡食用。为了弥补辐射消毒对维生素的影响,我们在饮水中添加多维。

2.2.2 经常检查水质,确保水中的有效氯含量达5ppm。

2.2.3 每天打扫出风口3次,确保鸡舍内维持60帕斯卡(Pa)左右的正压。

2.2.4 鸡舍所需任何物品都应在确保洁净(能拆洗的要拆洗)的前提下,分别在饲料库熏蒸间多聚甲醛薰蒸,鸡舍门前浸泡缸烧碱溶液浸泡,鸡舍熏蒸间多聚甲醛熏蒸消毒后,才可进入鸡舍。

2.2.5 将鸡舍专用的塑料蛋盘用于鸡舍和蛋库之间的周转。从外商购买的纸质蛋盘只用于从蛋库向外发货,而不进入鸡舍。

2.3 环境的消毒

2.3.1 鸡场入口处的消毒池及隔开生活区和饲养区的消毒池,每周更换1次,特殊情况,随脏随换。鸡舍入口处的消毒盆,2~3天更换1次。所有的淋浴间每周都应冲洗消毒1次。鸡场主干道每周冲洗消毒2次。

2.3.2 外界车辆不能进入鸡场,内部车辆不能外出,饲养区车辆和生活区车辆严格分开,按区使用,每次使用前后,都应确保洁净并消毒车辆。

2.3.3 每天完成鸡舍内的工作,准备离开鸡舍时,都应清扫并喷雾消毒鸡舍工作间。

2.3.4 死鸡袋装熏蒸送出鸡舍后,应及时焚烧,不能乱扔。

2.3.5 淘汰鸡时,应由鸡场专用的鸡笼运送鸡只,鸡笼在使用前后都应冲洗消毒,沿专门的道路运送鸡只和粪便,每天下班前都应消毒路面。

2.3.6 搞好鸡场环境卫生,确保排水畅通,定期除草,杀虫,灭鼠,灭蝇,消除传染源隐患。

3 屏障系统的检测

3.1 SPF鸡舍在清洗消毒之后,投入使用之前,都应进行鸡舍内环境的净化程度检测,以确保鸡舍内环境适合饲养SPF鸡。通常我们是测量鸡舍内0.5~5.0微米的尘埃数。以后我们还要做杂菌计数。

3.2 在SPF鸡的饲养过程中,每周从鸡群中随机抽取1%样品,每只鸡采集3~5ml的血样送实验室检测,每月取5%样品检测,以确保鸡舍的SPF状态。

?总之,二年多来的实践证明,我们SPF鸡场的一整套卫生防疫制度是正确的,是严密的。建立洁净的生物环境是前提,维持洁净的生物环境是关键。只有牢固树立防疫意识,切实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创造洁净的生物环境,保障鸡场的生物安全(BiologicalSecurity),才是SPF鸡场饲养成败的关键。

[/cen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19: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不同日龄雏鸡消化道内乳杆菌自然分布状况研究
[/center]


[center][center]王爱萍?
[/center]
[center]李婉平 裴青生?
[/center]
 ?摘 要:本研究对3、7、16、25、39日龄雏鸡消化道 四个部位(嗉囊、十二肠、小肠中段、盲肠)内乳杆菌的自然分布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 表明3~7日龄消化道前段乳杆菌急剧增加,到16日形成菌群平衡。盲肠从16~25日龄达到菌 群平衡,形成优势。

? 关键词:雏鸡 消化道 乳杆菌

? 家禽体内的正常菌群(Normal Microbiotta)是微生物与宿主在共同历史进化过程 中形成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微生物生态系(Microelosystem),它与家禽的营养、免疫、疫病等都有 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乳杆菌是鸡机体内正常的重要优势种群之一,它对改善肠道内环境,维 持家禽消化道内正常的微生态平衡,抑制病原菌的定居繁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搞清 雏鸡体内乳杆菌的自然分布情况,进而通过肠道微环境重组技术提高家禽的抗病力,我们对 不同日龄(3、7、16、25、39日龄)的鸡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嗉囊、十二肠、小肠中段、育肠) 乳杆菌的分布及数量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分别选取本地饲养的健康的3、7、16、25、39日龄鸡各5只,所选鸡均未使用过抗 菌药物和各种添加剂。

1.2 培养基制备 选用改良LBS选择性培养基:蛋白胨25g、牛肉膏20g、酵母膏5g、葡萄糖20g、吐温 (80)1ml、K?2HPO4、NaCHCOOH5g、柠檬酸三铵2g、MgSO4·7H2O100mg、NaSO?4·H?2O 50mg、白菜汤1000ml、琼脂25g。加热使各种成份溶解,调整pH值到6.4~6.7, 121℃灭菌20分钟,倾注平板备用。

1.3 标本的采集、稀释、接种及培养

1.3.1 标本的采集 将不同日龄供试鸡急杀,通过无菌手术分别采集嗉囊、十二肠、小肠中段、盲肠内 容物各1g。

1.3.2 稀释 试验稀释液的配制:KH?2PO44.5g、Na2HPO46.5g、L-半胱氨酸0.5g、吐 温(80)0.5ml、琼脂粉1.0g、蒸馏水1000ml,121℃ 15分钟灭菌备用。 分别将采集的各肠段内容物1克,放入含有小玻璃珠的灭菌三角瓶内(50ml),加入9ml稀释液 ,充分振荡30分钟,使其成为均匀的悬液,吸取1ml悬液为第一个稀释度(10-1),另 取灭菌小试管若干,每支加入稀释液4.5ml,取10-1稀释液0.5ml加入第二管10-2,依次类推作递减稀释,终稀释度为10-11。

1.3.3 接种 采用自制12号针头定量滴管(每毫升60d±3d)进行滴种,滴管在使用前预先校正, 灭菌备用。滴种由高稀释度向低稀释度进行,每块平板3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3滴。

1.3.4 培养 接种完毕迅速将平板移到厌氧罐中,采用化学厌氧法,37℃培养72h。

1.3.5 菌落的计数 选取可数性好的平板进行细菌计数,按下面公式计算每克内容物中乳杆菌的数量。 每克肠内容物乳杆菌=3滴菌落数之和/3×滴数×稀释倍数,计算出每克内容物乳杆菌,计算 出log10n的均值,以便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 根据雏鸡日龄和消化道部位的不同,乳杆菌的增殖情况亦不同,在 出生48~60小时,嗉囊、十二指肠乳杆菌急增形成优势,而小肠中段和盲肠对数值稍低,7 日龄时,乳杆菌在整个小肠形成优势,对数值在5~6之间;在16日龄鸡盲肠乳杆菌的数量对 数值达到了7~9。从消化道不同部位来看,嗉囊内从出生后3日龄开始到39日龄乳杆菌数量 一直维持在一个很高水平;而十二指肠和小肠中段从出生后3日龄到7日龄处于增殖期,从16 日龄到39日龄逐步趋于平衡,维持在一定水平;盲肠从出生后3日龄到16日龄处于增殖期, 从16日龄至39日龄处于菌群平衡期。随着日龄推移,从消化道总的乳杆菌对数值来看,雏鸡 在7日龄到16日龄到39日龄相比差异显著(P<0.01),从16日龄到39日龄乳杆菌数量变化不显 著,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变化规律在7~16日龄为临界面。

3 讨论

3.1 鸡肠道内主要细菌群的构成,在最初人们一直把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 li)和 肠球菌(Entercicus)作为代表,直到1950年左右,才开始有了乳杆菌作为肠道优势菌种的报 到,但受当时培养条件所限,研究工作一直未受到人们重视,直到70年代初随着选择性方 法 的出现和厌氧培养技术的提高,才确定乳杆菌等厌氧菌作为家禽消化道的主要优势菌群。80 年代初何明清教授对50、100、360日龄鸡空肠和直肠正常菌群进行 研究,发现乳杆菌在空肠为优势菌种。在三个日龄段乳杆菌无显著变化。本研究认为在雏鸡 段,随着日龄的推移乳杆菌逐渐增加。在3~7日龄乳杆菌在消化道的前部急剧增加,特别是 鸡嗉囊形成优势。到16日龄小肠前段的消化道乳杆菌均形成优势,达到菌数数量平衡;而盲 肠在16~25日龄逐渐形成优势达到菌群平衡。从雏鸡的发育来看3~7日龄是雏鸡肠内菌群形 成阶段;7~16日龄左右雏鸡消化道正常菌群基本完成。

3.2 乳杆菌在鸡消化道内的重要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它能产生乳酸及其它代谢 产物,增强肠道酸性,抑制肠道内病性微生物生长繁殖,改善鸡体内环境,提高饲料转化率 。用乳杆菌制剂治疗菌群失调引起的各种下痢,都具有明显的效果。然而在研制乳酸菌制剂 时,菌株的选择必须要根据鸡体内乳杆菌的适应性来筛选,乳杆菌的添加和使用等要有赖于 鸡体内乳杆菌的变化情况而定。因此,该项研究为生态制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3.3 乳杆菌为厌氧或兼性厌氧菌,对本菌的培养有采用钢丝绒厌氧法、生物厌氧法、厌氧 手套法、焦性没食子酸法,经过实践我们采用化学厌氧法取得良好效果,并将LBS培养基中 蒸馏水改用白菜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cen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19: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鸡新城疫免疫及抗体监测的几点体会
[/center]


[center][center]刘俊华吕攀杨锦红?
[/center]
??摘要:新城疫的免疫效果取决于正确合理的免疫,决定免疫程序的因素有:疫苗的种类、免疫途径、免疫时间。把三个因素综合考虑制定严密的免疫程序,配合抗体跟踪监测,可有效防治新城疫。

?关键词:新城疫免疫程序抗体监测

1 疫苗的选择:

?ND疫苗可分为活毒苗和灭活苗两大类。活苗免疫后,刺激哈德氏腺、气管粘膜等组织产生局部分泌抗体,一般二周达到高峰,油乳剂灭活苗免疫后,一般抗体产生较慢,需3-4周时间达到高峰,但抗体效价较高,持续时间长。据此,生产实践中,活苗和灭活苗同时配合使用,免疫效果较好,既可很快的建立局部免疫屏障,同时又使机体产生高滴度的体液抗体。灭活苗在使用前应注意:要将疫苗先回温,并且上下摇匀,以免对机体产生冷应激和影响机体对疫苗的吸收。

2 免疫途径:

?活苗免疫一般通过滴鼻、点眼、饮水、喷雾的方式,灭活苗免疫多通过注射。滴鼻、点眼是国内外一致认为免疫效果最好的途径。两种方式均属个体免疫。逐只抓鸡,漏免机会少,但操作应注意:滴鼻时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更有利疫苗吸入;点眼免疫应注意疫苗吸入后,将鸡轻轻地放开,防止疫苗脱落;饮水、喷雾均属群体免疫,比较省时,省力,但操作要求严格。气雾免疫效果较好,3天即可产生免疫反应,但受鸡舍环境(气温高低、室内干湿度)和雾滴大小影响。小日龄一般要求雾滴大些,避免太细,吸入肺脏引起过重的呼吸道反应。同时还应注意,有呼吸道疾病的鸡群不宜用此种免疫方法,特别是霉形体阳性鸡群。饮水免疫应激最小,最受养鸡者欢迎。但就其免疫效果看,一般不理想,抗体滴度上升慢,且参差不齐,也达不到较高水平。因此,免疫更应注意以下几点:免疫前要适当断水2-4小时,增加足够量的饮水器具,以使80%的鸡能同时喝到水,使鸡群能在40分钟到1小时将疫苗水饮完,为使所有鸡只都能喝到足够的量,应不停驱赶鸡只。个别体弱鸡只喝不到水,可单独口服,以免漏免。免疫时,最好用深井水或自来水静置一段时间后再使用,并在饮水中加入0.2%-0.5%的脱脂奶粉,切忌水中含有消毒剂。灭活苗常用注射的方法,分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小日龄鸡以颈部皮下注射为宜,因肌肉注射常会造成肌肉组织的较大损伤,疫苗不能吸收,且小鸡易扎到内脏器官,造成鸡只死亡和免疫失败,而颈部皮下注射应以颈基部作为注射点,如注射太高,则会引起相当数量鸡只的头部肿胀,注射时应注意勤换针头,至少每50只鸡换一个,且针头的粗细根据鸡龄大小调整,避免因针头过粗造成漏免现象。

3 免疫接种时间:

?雏鸡进行首次疫苗接种,原则上,在雏鸡体内的被动免疫力消退之后进行,接种才会取得成功。然而,在实践中,在母源抗体降到低水平之前进行,这是为了避免遭受现场感染的危险,多数鸡场在1日龄至7日龄做活苗加灭活苗免疫,在大日龄的鸡往往因为免疫间隔时间太长,而在刚刚免疫后发病,这是因为鸡在接受免疫接种时,其体内可能已潜伏着疾病,所以免疫接种可能已经太迟,从而无法影响疾病的进程了,另一种情况是鸡在免疫接种后,但在疫苗免疫力未充分产生之前感染了疾病,免疫应答是一系列复杂的链式反应,疫苗接种后,需要数天的时间才能在体内产生免疫力,但鸡群也不是免疫次数越多越好,一般我们建议蛋鸡或肉种鸡在产蛋期间隔8周左右做一次活苗点眼和油苗注射。

4 HI抗体监测的应用:

?在免疫计划实施的同时应制定严格的抗体监测程序,对鸡群免疫应答和免疫力水平进行监测。从1日龄测定母源抗体开始,定期采样监测,早期每隔1-2周监测一次,以后随日龄增大每3-4周测定一次,采样时,应注意具有足够的数量和一定代表性,一般万只以上鸡群按0.5%采样,小型鸡群按1%采样。采样时应从鸡群的多个位置抓鸡,采集病、弱鸡只应单独标明,便于结果分析。通过ND-HI抗体监测,鸡群在4周龄前免疫往往不能得到较高抗体,5周后免疫,7-10周龄产生较高、均匀整齐一致的抗体,通过几次油苗免疫后,健康鸡群可得到8log2-12log2滴度的抗体,分布在3-4个滴度,平均抗体水平在9log2±0.5,如抗体超过13以上,鸡群有可能感染了病毒,低于4log2鸡群不足以抵抗野毒的侵袭。

[/cen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7-17 17:20 , Processed in 0.133800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