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49|回复: 7
收起左侧

药敏结果与实际应用情况差异较大的分析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添砖加瓦奖原创先锋奖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新乡
发表于 2009-7-1 18: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西晋中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论坛上看到有许多朋友说药敏结果虽然很敏感,但用上药以后,病还是不见好转,从而对药敏实验产生了怀疑。现实中我也遇到过这种问题,今天抛砖引玉,把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列出来,希望大家把不完善的地方补充一下!
1:不是单一的大肠杆菌感染
    在普通培养基上,大肠杆菌可以良好的生长,但是支原体以及病毒属于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在普通培养基上根本没办法生长,这就造成了结果很敏感,但用上药以后没什么效果的现象
2:没有考虑药物的吸收利用情况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特性,它们内服以后在肠道内的吸收状况也不尽相同,比如新霉素在肠道内的吸收率很低,仅有1—3%,其余的大多以原型的形式排出体外,如果这时候用它治疗包心包肝以及腹膜炎,效果可想而知了。
3:没有考虑水质对药物的影响
    在我国,北方的水大多偏碱性,南方的水大多偏酸性,个别地方的水中Ca2+,Mg2+含量较高(也就是水垢较多)。这些因素的存在都或多或少的对药物的效果有一定影响,比如磺胺类药在碱性水中的效果就好于酸性水中。
4:疾病诊断出现偏差,没有分清主次
    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近年来发病率居高不下说明我国的养殖环境是多么的恶劣。实际中,有很多疾病是混合感染,这个时候,就要分清主次,比如大肠杆菌与病毒病混感时,就要以病毒病为主,细菌病为次。
5:厂家说明书上标示的成分与实际成分不符,甚至有很大出入
    现在的兽药厂家众多,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标签与实际成分不一样的有很多,这个时候你如果用了厂家给你提供的药敏片(药敏片可能是从兽药市场买了的),药敏结果与实际应用情况不一则早在预料之中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 +60 收起 理由
大姐大 + 10 收益颇丰
尤步得@168 + 50 优秀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荣誉版主

个人观点 仅供参考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省
发表于 2009-7-1 18: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临沂
楼主分析的很透彻..忽视恶劣环境条件对疾病治疗的负面影响也是药物效果不明显的也很到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荣誉版主

大野龙方蜇,中原鹿正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原创先锋奖社区明星

来自
河南漯河市
发表于 2009-7-1 18: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漯河
若是原创,建议加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总版主

尽最大的努力用我有限的资源为畜牧养殖服务

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

优秀版主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原创先锋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添砖加瓦奖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山东省 青岛市
发表于 2009-7-1 19: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其实,药敏结果与实际应用情况差异较大的原因远远不止这些,请楼主看一下http://bbs.jbzyw.com/read.php?tid-49302.html我的《药敏试验结果与实际效果不符的原因分析》一文。疾病混合感染、诊断与治疗方面我也在后面提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

来自
河北石家庄
发表于 2009-7-1 20: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学前班

Rank: 1

来自
江苏南京
发表于 2009-7-1 22: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分析的精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

来自
内蒙古
发表于 2009-7-2 06: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兴安盟
2:没有考虑药物的吸收利用情况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特性,它们内服以后在肠道内的吸收状况也不尽相同,比如新霉素在肠道内的吸收率很低,仅有1—3%,其余的大多以原型的形式排出体外,如果这时候用它治疗包心包肝以及腹膜炎,效果可想而知了。
我觉得朋友应该理解一下肠道吸收与不吸收的问题,不见得肠道不吸收就说明药物无效,不吸收的药物有很多可以杀灭表面的病菌,氨基糖苷类很多肠道吸收吸收率都很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添砖加瓦奖原创先锋奖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新乡
 楼主| 发表于 2009-7-2 08: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晋中
佐君畜牧老师分析的很到位,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7-10 23:51 , Processed in 0.113463 second(s), 2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