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共享精神 于 2019-6-6 15:42 编辑
在政策指引畜禽养殖业的用药规范中,如今“减抗”已成为畜禽临床治疗用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那么,对于畜禽养殖业来讲,如何才能降低单位肉蛋奶产量的抗生素使用量呢?
基于对现有药物的专业分析和对兽药市场的广泛调研,我们发现很多耐药非常高、临床使用几乎没有任何效果的药物,在很多兽药生产厂家的“运作”(换非药字批准文号、通过营销手段或产品中可能添加有其它成分)中,在当前兽药市场上仍旧有比较广泛的使用。
这一部分药物,如果通过监管和技术手段,把其淘汰掉的话,畜禽抗生素的年使用量或单位产出使用量,便会得到较大幅度的减少。
再有就是,兽药制剂生产厂家没有什么研发实力和技术含量在产品里,以至于99%的兽药企业生产的兽药产品都是技术含量不高的“普通制剂”。
这样,因为普通制剂吸收慢、生物利用度低、排泄过快等,就使得兽药产品在临床上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治疗效果。致使兽药使用者常加量使用、延长用药疗程或反复使用,这便因兽药品质不好,大幅增加了养殖对抗生素的治疗用量。
这一部分药物,如果通过兽药厂家产好药、临床选好药和用好药,把不好的药给淘汰掉的话,那么,畜禽抗生素的年使用量或单位产出使用量,也会得到较大幅度的减少。
最后就是,提高用药的针对性和准确性。这就需要兽医临床在诊断疾病时,不能一把剪刀、一双肉眼的这种仅凭肉身看病、确诊病。要充分借助先进的实验室检测与分析手段,用先进实验室检测、分析技术和手段提高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确定性。
同时,要借助药敏试验,提高用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盲目用药造成的浪费。这样,因为诊断的准确性、用药的针对性和治疗的有效性等提高,则通过兽医兽药对治疗的综合防控技术的提高,也能大幅度的减少无效使用抗生素、浪费抗生素的情况的发生。
当然,提及抗生素的药敏试验,很多人常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很多药物,实验室药敏试验报告敏感或高敏,可临床治疗时却表现无效或效果差呢?
这里就有一个对实验室药敏试验认识的问题。实验室药敏试验也叫体外药敏试验,这种体外药敏试验是把患病动物体内的细菌,通过采集、培养、分离、鉴定和扩增得到单株病原菌,等于是运用科学的手段,把正在感染动物的体内病原菌给拿到了体外、实验室。
然后,用兽药产品中的药物原料,制成药敏片;这等于是,从兽药制剂中把药物单独拿出来。这样去做分离得到的确定病原菌与原料药(一定不要用产品,要用原料药才真实和客观)的药敏试验,最后报告药敏试验结果。
因此,由上述药敏试验过程,我们知道:这种原料药与分离病原的体外作用(体外药敏试验);与动物口服兽药产品(制剂),通过溶解、输送、口服、经过胃肠道被吸收、血液和组织液转运、分布再到达作用靶点等一系列过程。这两种抗菌作用的机理是一样的,但是整个作用的过程、方式、温度、酸碱度等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体外药敏试验只能预测药物的体内治疗效果,体外药敏试验绝对不能等同体内治疗效果。当然,这种判断有一个极端情况,那就是:体外测定耐药,则体内治疗基本无效。这是肯定的。
如果上述情况都排除了,应该体内治疗是有效的,可实际上没有达到预期。根据我们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一般有如下几种原因:一是,可能没有培养出真正的致病菌。这就要求在对患病畜禽进行病料采集时,要多部位采集、多批次送检以规避。
再就是,病原菌本身的因素。同一株病原菌,可能在治疗的过程中很快出现耐药,导致连续药敏试验结果不吻合(如诱导耐药,生物被膜等)。三是,体外药敏试验条件单一、恒定,而体内环境复杂、多变。四是,感染部位与药代动力学因素,以及药物的剂型、制剂技术等带来的生物等效性差异?
来源:李匡翎 兽药药理与处方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