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09|回复: 7
收起左侧

[分享] 陈化兰:家禽免疫有效阻断H7N9病毒的流行和对人的感染

[复制链接]

荣誉版主

奉献是美德。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 2018-9-28 2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H7N9流感病毒自2013年在中国出现后,目前已引起5波人的疫情,共致1567人感染。2017年10至今,只发生了3例人感染H7N9病毒病例。为什么“第6波疫情”没有出现更多人感染病例呢?原因就是,家禽免疫了疫苗。
活禽市场真的是传染源吗?

为什么“第6波疫情”没有出现更多人感染病例呢?


2013年出现的H7N9病毒在鸡体内复制并在鸡群传播,但并不引起鸡发病,被称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这些病毒感染人后,可在人体复制过程中获得关键的哺乳动物适应性突变,从而引起人发病和死亡。

H7N9流感病毒自2013年在中国出现后,目前已引起5波人的疫情,共致1567人感染(统计时间段为2013年3月-2018年6月)【1】,死亡率近40%。其中,发生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的第5波疫情中共有766人感染(下图),引起全球高度关注和对“第6波疫情”会有更多人感染的担忧。然而,2017年10至今,只发生了3例人感染H7N9病毒病例(下图)。为什么“第6波疫情”没有出现更多人感染病例呢?
15.png
16.png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化兰教授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动物流感基础与防控研究,她带领的团队在2013年7月至2017年1月期间从二十多个省的活禽市场、家禽养殖场和屠宰场共采集11万多份样品,分离到293株H7N9流感病毒。通过解析基因组发现这些病毒频繁重组,共形成23种不同基因型,90%以上的毒株具有对人易感的分子特点。全面揭示了H7N9病毒的进化和变异情况,率先发现了高致病性H7N9病毒,并且证明了它们对人蕴藏更大危害。

相关工作以H7N9 virulent mutants detected in chickens in China pose an increased threat to humans为题发表于去年10月份发表在在Cell Research杂志上【2】(关于H7N9病毒的进化和高致病性变异情况,华南农大廖明课题组去年在Journal of Virology也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3】)。


在上述成果的基础之上,9月27日,陈化兰教授研究团队在Cell Host & Microbe杂志发表的一篇题为Rapid Evolution of H7N9 Highly Pathogenic Viruses that Emerged in China in 2017的研究论文,发现了H7N9高致病性病毒进化迅速的特征,研究了重组后的病毒的致病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使用家禽疫苗免疫,有效控制了H7N9病毒在禽类中流行,阻断了H7N9病毒对人的感染。鉴于该工作的重大意义,BioArt特别邀请到了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研究员对上述工作进行点评,以飨读者!
17.png

为什么“第6波疫情”没有出现更多人感染病例呢?


为了防控H7N9病毒,中国2017年9月开始对鸡进行了H5/H7二价禽流感灭活疫苗。为了解H7N9病毒在中国家禽中的分布情况,陈化兰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进行了系统的禽流感病毒监测。


2017年2月至2017年5月之间在379个活禽市场和665个家禽养殖场共采集30201份样品(其中活禽市场采集12504份,家禽养殖场采集17697份),分离到843株共十种不同亚型(H1,H3,H4,H5,H6,H7N9,H9N2,H10N8,H11以及H12N5)禽流感病毒,其中306株为H7N9病毒,包括250株低致病性病毒和56株高致病性病毒。


家禽实施免疫后,研究者在2017年10月-2018年1月进行了第二次禽流感病毒监测。他们在204个活禽市场和374个家禽养殖场共采集了22683份样品,分离到932株共九种不同亚型(H1,H3,H4,H5,H6,H7,H9N2,H10和H11)的禽流感病毒,其中仅有15株H7N9病毒和一株H7N2病毒。
18.png

两次大规模的监测数据表明,实施疫苗免疫有效阻断了H7N9病毒在家禽中的流行,降低了活禽市场和养殖场H7N9病毒的污染面和污染程度,因此阻断了人感染H7N9病例的发生。


此外,研究者还对家禽实施免疫前后分离到的高致病性H7N9病毒进行了系统的遗传学分析以及对小鼠和鸭的致病性研究。发现H7N9高致病性病毒进化迅速,在出现后的几个月之内就与其他病毒发出基因重配,形成了8个基因型,对小鼠的致病力增加上千倍以上。


然而免疫后监测到的病毒只有3个基因型,其中两个在免疫前已经发现,新出现的病毒为H7N2病毒,是在未免疫的鸭子中产生的重组病毒。值得注意的是,在鸭子中新出现的H7N9 和H7N2病毒为禽流感的防控带来新的挑战。
来源:新禽况

评分

参与人数 1鸡蛋 +88 收起 理由
心愿 + 88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来自
广东省 广州市 萝岗区
发表于 2018-9-29 00: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珠海
有疫苗没疫苗(猪瘟)的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新人进步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 合肥市 肥西县
发表于 2018-9-29 06: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家禽界的福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终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新人进步奖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山东烟台
发表于 2018-9-29 07:26:36 来自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珠海
些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终级

为中国畜牧业添能加油!

Rank: 10Rank: 10Rank: 10

勤劳奉献奖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常驻居民奖新人进步奖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河南郑州
发表于 2018-9-29 09: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跟禽流感有关的报到,终于有一篇是对养禽业有利的了,以前全是传染人导致人死亡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讲师

Rank: 9Rank: 9Rank: 9

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来自
山东菏泽
发表于 2018-9-29 12: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菏泽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优秀版主奖社区居民

来自
河北张家口
发表于 2018-9-29 16: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张家口
大家都应该转发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BZYW监察大使

走快乐养鸡之路

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

优秀版主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常驻居民奖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内蒙古
发表于 2018-9-29 19: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乌兰察布
我对这个东西一直有一种担忧,但愿是忋人忧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7 14:12 , Processed in 0.135732 second(s), 3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