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鸡群的呼吸频率会加大,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机体酸碱平衡紊乱,使血液PH值升高,此时血液中钙离子的含量降低,当坏境温度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可直接导致鸡群采食量降低、产蛋量下降等现象,所以在生产一线高温时期应尽最大可能防止和减少热应激的发生:
(一)、关注天气预报,高温天气来临前适时注意抗应激药物如VC或多种维生素的添加;
(二)、鸡舍封闭要严,在高温天气充分的利用水帘及通风装置;
(三)、充分保证鸡群使用清洁、清凉的饮用水;
(四)、定时巡视鸡舍,观察鸡群状态及保障风机的有效运转,针对受热应激较严重鸡只及时挑出,可放置鸡舍走道通风良好的位置;
(五)、可适当调整营养浓度,增加鸡群的营养需求。
三、细菌性疾病是引起死淘增高的主要原因
夏季温湿度适宜,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加上鸡群饮水量的增加,致使细菌性疾病如大肠杆菌病等感染率上升,特别是产蛋鸡群,临床剖检主要表现为卵黄性腹膜炎、坏死性肠炎等症状;当鸡群存在细菌性疾病感染时,在加上热应激的影响,极易导致鸡群死淘率增加。
因此要注意:
(一)、定期彻底对饮水系统如水箱、水线进行清洗、消毒。特殊情况下:如饮水免疫前、饮用多种维生素等药物后要及时进行清洗。
(二)、可在鸡群正常饮水中按消毒剂说明投放消毒液,如用含氯制剂的消毒液进行饮水消毒(避开活疫苗),有效抑制或消灭饮水中病原微生物。
(三)、保持肠道微生态菌群平衡,可阶段性添加有益菌以保证鸡群肠道菌群平衡。
四、高温高湿季节注意寄生虫病防范
由于部分地区的高温高湿,蛋鸡产蛋期的笼养方式,鸡群对球虫卵囊的摄入量会大大减少,但球虫可能侵袭任何一种饲养类型的任何一种禽类,如摄入少量的卵囊,引起的疾病可能是轻微的,因而往往被人们忽视,所以应主要做好以下防控措施:
一是季节鸡群饮水量较大,控制鸡舍湿度及鸡舍有效通风量,认真观察鸡群粪便及状态。
二是如出现死亡鸡只进行认真剖检,明确病因。如出现慢性小肠球虫症状,可使用抗球虫药物进行1-2个疗程缓解(避免使用产蛋鸡禁用药物)。
三是做好细菌性疾病的防控,防继发感染。
五、保障暑热天气有效抗体保护
由于天气的炎热,部分养殖场因其取消免疫次数,导致有效抗体值偏低(特别是新城疫及禽流感H9),出现产蛋期产蛋及蛋壳质量下降等现象,主要原因疑似分析:
一是受热应激影响鸡群免疫力降低;
二是抗体值偏低,如环境中存在野毒情况下极易攻击鸡群;
三是夏季随着饮水量的加大,水中微生物含量超标严重,致使机体出现炎性反应。所以在炎热季节首先要保障鸡群有效抗体保护,抗体偏低情况下要及时给予补免,免疫时可避开炎热时间,如产蛋期可在下午4-5点后进行,免疫前后同时添加抗应激药物,降低应激反应引起的产蛋浮动。
2014-2018年7月ND、H9发病比例走势图
与2017年同期相比,禽流感H9和新城疫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滑液囊支原体检出率较高。
六、新城疫和禽流感抗体水平比较分析
新城疫和禽流感H9抗体水平,从1-69日龄一直到产蛋高峰期即180-350日龄时均达到较高水平,分别达到8log2和9log2以上,整体说明基础免疫较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也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对鸡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进入产蛋期后120-280日龄,抗体值逐步处于临界保护状态,如在环境污染区域,极易导致鸡群临床感染。
7月份全国蛋鸡不同日龄新城疫和禽流感
抗体水平分析
8月份进入夏季末期,应从以下方面做好防控
1、临床免疫保护要加强
随着季节性肠道疾病的增加,会导致机体免疫营养流失过多,鸡群抗体保护消减过快等。此时如受到热应激及细菌对机体粘膜的破坏,病毒会趁机而入,造成鸡群感染发病并带毒。所以对鸡群抗体保护要做到及时了解,如在临界值以下及时进行补免并提高鸡群免疫力。
2、注意防球虫、绦虫等寄生虫疾病
8月份会持续高温高湿,进入寄生虫病如球虫、绦虫等高发期,鸡群应定期驱虫,注意观察鸡群粪便变化,如有桔红色的粪便应考虑是否有球虫的感染;如粪便出现白色结节可考虑绦虫的感染。特别是南方地区同时要注意住白细胞原虫病的预防。
3、饮水系统的清洗、消毒工作要加强
坚持对饮水系统进行清洗、消毒工作。对定期冲洗储水设备和水线要形成规律,特殊情况下给予增加清洗次数并确保鸡群饮用干净清凉的水。
4、注意原料把控,做好防霉工作
饲料原料霉变的问题会逐步凸显出来,针对饲料原料要严把质量关,妥善保存。饲料中适当添加防霉防腐剂,出现问题时,立即查找原因,并消除原因,同时停用发霉变质饲料,对鸡群同时采取恰当对症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