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80|回复: 13
收起左侧

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发表于 2006-9-11 23: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center]转群前的准备工作
[/center]


[center][left]
    首先要对育成鸡舍和设备进行维修,之后进行鸡舍的清洗,转群前1周进行彻底的熏蒸消毒。要先准备1周的雏鸡料,用于育成期开始后逐渐向育成鸡料的过渡。检查供水系统,如果育成笼的水槽或水嘴太高,应适当降低,使转群的育成鸡能够自由饮水。
管理育成鸡的饲养人员,事先要了解育雏舍雏鸡的情况,发生过什么疾病,免疫情况怎样,以便在转群后有所准备。

    接鸡前做好运输工具的消毒。在育雏舍内事先进行带鸡消毒然后再转群。育雏舍的管理人员转群前一天,要将病弱、伤残的鸡挑选出来,以使转群工作更顺利、快捷。

    地面平养的鸡,转群前铺好垫料。
    冬季或早春,如果育成舍气温过低,应准备好取暖设备,并把温度升至15℃左右。
[/left]
[/cent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9-11 23: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转群与转群后的注意事项
[/center]


[center][left]    转群前食槽和水槽备好饲料和饮水。要避开雨雪天转群。转群时不要粗暴抓鸡,以防损伤。装笼时不可装得过多过挤,防止压死、闷死鸡。

    冷天,要在晴朗暖和的中午转群。热天要在早、晚较凉爽的时间转群。
转群的同时要清点好鸡数。要把强弱的鸡分开管理,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

    从育雏舍转入育成鸡舍,环境变了,鸡会感到不安。鸡群之间的个体关系变了,必然要发生啄斗,有些个体斗败受伤,要尽快隔离起来。笼养的鸡,转群后头一两天,往往因笼门未关牢,或是有些个体太小,从而跑出笼,要设法把鸡抓回来。也有些鸡头、腿、翅膀被笼卡住,要加强检查巡视。

    注意观察鸡能否都喝得上水。笼养的鸡过一两天后发现有些体形较小的鸡虽能吃食,但精神不太好,可能是鸡体高度够不上喝水所致,要调换笼位或者降低水槽。
育成鸡比较胆小怕人,环境变了,更显得惊慌,饲喂作业时要尽可能轻、慢一些,以防止炸群。大约经过3~5天,鸡对环境熟悉以后,才能安顿下来,转群后出现的临时性问题也基本得到解决,就要按育成鸡的管理技术进行正常的操作
[/left]
[/cen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9-11 23: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育成鸡的生长发育与体重管理
[/center]


[center][left]
[/left]
[left]    育成鸡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体重在不断变化,每个品种的不同发育时期都有其标准体重。育雏、育成鸡生长发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产蛋鸡能否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也就是说育成鸡发育符合标准,将来产蛋就多,蛋重也大,残次率也低。体重过大或者过轻的产蛋成绩都不好。体重是育成鸡发育好坏的最重要标志。为此,应该每周末称重一次,称重鸡只的数量是全群鸡数的5%,一般不应少于100只,小群也不应少于50只。因为数量过少很难代表一般鸡群的发育情况,每次称重的时间要一致,一般在下午3~4点钟称重为宜。

    对称重的鸡,不可人为的挑大的或挑小的,要随机抓鸡。在地面饲养或者在网上平养的情况下,要称各个不同角落的鸡。可将鸡舍均匀地划分为几个小区,小区的数量视鸡舍大小而定,使得每个小区的鸡都有称重的机会。如果是分层笼育时,除将鸡舍均匀的划分为若干小区外还要分别称上、中、下三层鸡笼的鸡。每个小笼的鸡要全部都称。过秤时一定要一只一只的过,分别作好记录,因为一秤称很多的鸡,光看平均体重往往看不出什么问题来,有的时候从全群平均体重看来基本上接近标准体重,好像是发育适度,实际上是鸡大的大,小的小,很不整齐。每周称重后与该品种鸡标准体重进行对照,如果有80%的鸡在标准体重线上下各10%的范围内即认为是发育适度。如果超过标准体重则应采取相应的限饲方法,控制其体重,如果多数鸡达不到标准体重则应加强饲养管理使其体重迅速赶上来。鸡群生长发育不整齐,最常见的原因有拥挤、疾病、断喙不良、饲料营养不均衡等。

    如果鸡群过于不整齐,应将体重过小的鸡挑出来单独饲养。切忌将大小悬殊的鸡放在一个笼内,以免小鸡受欺负。个小体弱的鸡可集中到鸡舍门口附近的笼子里,因为饲养人员来往出入都要经过这里,增加了经常观察照顾的机会。如果是机械喂料,料斗一般也都在门口,这里是喂料的起点,靠近料斗的鸡可以得天独厚的多吃到一些料,这样就便于那些个小体弱的鸡迅速地赶上来。
[/left]
[/cen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9-11 23: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限制饲养
[/center]


[center][left]
(一)为什么要限饲

    当代高产蛋鸡,由于育种专家们力求提高产蛋鸡的饲料转化率(饲料报酬),培育出的蛋鸡体重都向偏轻的方向发展,因为体重小的鸡维持所需营养偏低,也就是说吃料少,饲料费用低,因而经济效益高。
轻型品种鸡,如来航鸡,它们是蛋用鸡的典型代表,由于遗传所决定,体型轻小、活泼好动,产蛋率高。一般来讲,这种类型的鸡,即使任其自由采食,体重也不会过重。因此,在育成期间不必担心超重。然而,对近20~30年来培育的产褐壳蛋的中型蛋鸡,就需要在育成阶段适当限制体重的增加。这种中型蛋鸡,本来就是肉蛋兼用型鸡,即使经遗传学家的努力选育,已向蛋肉兼用型甚至蛋用型发展了,但是这种鸡仍保持体重偏大或偏肥的倾向。因此,饲养中型蛋鸡在技术上要求比轻型蛋鸡更加严格。管理措施上略有疏忽,就不能获得满意的产蛋性能。

    多数鸡场仍采用白壳蛋鸡的饲养技术管理褐壳蛋蛋鸡,特别是育成阶段没有对育成鸡实行严格的限制饲养,育成鸡的体重没有得到应有的控制,体内脂肪沉积过多,结果影响产蛋成绩。
在国外中型蛋鸡的饲养指南中,都明确规定育成鸡必须实行限制饲养,并且获得了明显的效果。目前业已证实,让鸡自由采食饲料会使鸡吃得比它所需的数量要多得多,特别是能量较高时,会增加鸡体内的脂肪积累,出现肥胖症,产蛋期死亡率增加,降低产蛋性能,因而也降低饲料的转化率。
(二)限饲的目的
    是防止青年鸡吃料过多而增加脂肪积蓄,使生长略受抑制,防止过早性成熟,适当控制体重增长,维持标准体重,减少采食量,节省饲料,从而保证鸡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形成蛋时鸡对营养物质的合理需要。

(三)限饲采取的方法
    采食量方面限制,比自由采食减少10%~20%;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方面限制,增加纤维素,降低能量,降低蛋白质和氨基酸量;吃料时间上的限制,每日定时采食或每周1天停料不停水。但是,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限制饲养只应当减少脂肪的积蓄,而不应妨碍鸡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
(四)限制的起止周龄
    对不同类型的鸡限制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均不同,各鸡场要根据本场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蛋鸡一般从7~8周龄开始限饲。
    10周龄以前是鸡的骨架形成时期,如果体重过低骨架就小,采食量就少,将延迟开产和引起早衰。14周龄以后卵巢开始发育,有人主张在14周龄以后应停止限饲,这要根据鸡群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多数鸡超重较多也还应适当限饲。到17周龄以后,鸡的生殖系统和第二性征进入迅速发育时期,体内加紧做产蛋前的准备,这时就不要再限饲了,要为开产作好准备。

    限制饲养时,育成鸡的存活率大约比自由采食的鸡高1%~2%,体重略低,是由于减少体内脂肪积蓄的结果。限饲会使鸡的开产日龄延迟5~6天,但头几个蛋的平均重量可能高些,饲料利用率和育成鸡的合格率都有所提高。
(五)限饲注意要点
    在实行数量限制时,一定要提供足够的食槽,只有全部鸡都能同时吃上料,才能使鸡的体重均匀。当鸡群出现疾病和进行免疫接种时,应停止限饲,待鸡群恢复正常时再行限饲。青年鸡的体重是决定将来产蛋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left]
[/cen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9-11 23: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育成鸡的饲料与饲养
[/center]


[center][left]    育成鸡消化能力较强,从雏鸡料转为育成鸡料,主要是降低日粮的蛋白质水平,以防止过早开产,同时也是为了降低非生产性的饲料成本。换料要有1周的过渡阶段,由雏鸡料逐渐向育成料过渡,以使鸡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由于育成鸡正处于肌肉、骨骼、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旺盛发育的时期,虽然饲料的质量可略为降低,但是各种营养要素的比例必须平衡,否则会影响整个鸡体的正常发育。特别是笼养条件下的青年鸡,如果得不到营养平衡的饲料,就会降低育成鸡的合格率,将来就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生产性能。
7~12周龄育成鸡饲料的营养成份中粗蛋白质水平应达到15.5%,代谢能2800千卡/千克;13~18周龄的育成鸡饲料粗蛋白质为14%,代谢能2800千卡/千克。钙磷比例要平衡,缺钙易患软骨病,钙量过多有碍雏鸡生长。育成阶段钙量不应超过0.8%~1.0%,钙磷比例1.2∶1为宜。育成期给料标准参见表。
[/left]
[left]   
[/left]
[left]    育成的大致给料标准和体重应达到的范围 (单位:克)
[/left]
[left]
周 龄            白壳蛋鸡品种               褐壳蛋鸡品种
          每日每只给料   体重范围       每日每只给料 体重范围  
7             45         420~520            50       560~680
8             49         500~600            55       650~790  
9             52         570~710            59       740~900   
10            54         660~820            63       830~1010  

11            55         770~930            67       920~1120
12            57         860~1040           70       990~1220   
13            59         940~1120           73       1070~1310
14            60        1010~1190           76       1130~1390  
15            62        1070~1250           79       1200~1460   
16            64        1120~1300           82       1260~1540  
17            67        1160~1340           85       1320~1620  

18            68        1190~1370           88       1390~1690   
19            74        1210~1410           91       1450~1770   
20            83        1260~1480           95       1500~1840



    当然,如果鸡群发病或管理不当,体重不一定能在此范围内。但无论如何,80%的鸡的体重应在平均值10%上下的范围内。
    每次喂料一定要均匀,经常检查,发现有的槽段上积料较多,有的槽段已无剩料,要经常把料匀开,防止有些鸡吃得过多,有些鸡采食不足。要使鸡群发育整齐,做好匀料工作很重要,在两次喂料之间最好匀一次料。

    经常注意把较小、较弱的鸡挑出单独护理,适当多喂一些饲料,以便使它们能赶上强壮的鸡。只要在这方面下点功夫,这种弱小的鸡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它们的增重和整个发育状况就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由于代谢旺盛,消化能力强,排粪也多。在育成期间育成鸡不断地更换羽毛,鸡舍内比较污浊,尘埃较多。要勤于清粪和打扫地面,定期刷洗水槽、料槽,注意搞好鸡舍周围环境卫生。

[/left]
[/cen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9-11 23: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光照
[/center]


[center][left]
    在整个育成鸡的饲养阶段不宜增加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过长的光照会使各器官系统在未发育成熟的情况下,生殖器官过早地发育,从而性成熟过早。由于身体未发育成熟,特别是骨骼和肌肉系统未得到充分地发育就过早开始产蛋,体内积累的无机盐和蛋白质不充分,饲料中的钙磷和蛋白质水平又跟不上产蛋的需要,于是,母鸡出现早产早衰,甚至有部分母鸡在产蛋期间就出现过早停产换羽的现象。为防止育成鸡过早性成熟,育成期间一般采用每天8~9小时的光照。这种光照制度只适用于密闭式的鸡舍使用。
在开放式鸡舍饲养育成鸡,利用自然光照。不同季节的自然日照时数不同,无法进行控制。春季育雏正好处于日照增加的时期,与育成鸡所需的光照时间正好相反,秋季育雏处于日照缩短的时期,与育成鸡所需的光照制度基本相符。即使如此,光照的时间仍然超过10~11小时。因此,在光照不能控制的条件下,只能通过限制给料量或降低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以控制育成鸡的发育,从而延迟鸡的开产日龄。

    国外不同育种公司的鸡种所用的光照制度见表
    外国育成鸡的光照制度 (单位:小时)
周 龄   星杂288   星杂579   海赛克斯褐  周 龄    星杂288   星杂579   海赛克斯褐
7~17     8         8          7          18        9        8           8   
  
19        9        10          9           20       10.5     10.5        10  

    育成阶段缩短光照,与开产前和开产早期集中加强光照刺激,对褐壳蛋鸡产蛋效果最好。
育成期光照强度为5勒克斯/米?2,褐壳蛋鸡对光照强度的临界线为15勒克斯/米?2,在这种光照下母鸡感到很安静。

    密闭式鸡舍饲养育成鸡,由于光照时间和强度均可人工控制,因此鸡群比较安静,啄癖也较少。在开放式鸡舍饲养育成鸡,当阳光较强时(特别是夏天),容易引起鸡群发生啄癖,如啄羽、啄尾、啄颈等现象,伤亡率较高。在不影响通风的情况下,适当遮光和断喙,是开放式鸡舍减少啄癖的有效措施之一。

[/left]
[/cen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9-11 23: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保持适宜的密度
[/center]


[center][left]

    无论笼养或平养,要想使鸡群个体发育均匀,必须遵循鸡舍的容纳标准,切忌拥挤。在平养条件下,7~18周龄的青年鸡,每平方米鸡舍面积养10只为宜;笼养条件下,应保证每只鸡有270~280平方厘米的笼位。饲养密度过大,鸡的活动空间又少,没有活动的余地;同时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排粪也多,鸡舍空气污浊,这对青年鸡的心、肺、肌肉和骨骼的发育不利。鸡多而活动空间小,也容易发生啄癖,鸡体躯羽毛残缺不全,秃头、秃尾、光背等现象较普遍。由于密度过大,每只鸡所占食槽和水槽的位置不足,鸡不能同时进食,于是出现强弱的差别。所以,在高密度下饲养育成鸡弊多利少。一定要注意鸡舍的通风换气,保持鸡舍有新鲜的空气和适当的活动空间,对锻炼和加强青年鸡的心、肺、肌肉和骨骼系统的发育十分重要。健壮、整齐度高的鸡群是高产的前提条件。

[/left]
[/cen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食品安全问题刻不容缓!我们养鸡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会员奖常驻居民奖添砖加瓦奖社区明星社区居民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06-9-12 01: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老兄,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9-13 20: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能对你们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博士生

Rank: 8Rank: 8

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  潍坊
发表于 2006-9-14 00: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来自
河北 唐山
发表于 2006-9-17 19: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9-17 20: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们不用客气...如有感觉不对的地方.请指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来自
河北衡水
发表于 2006-9-21 14: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逆境  EO  能多介绍点疾病的方面知识吗?我现在很少上网了.只要上我就到论坛上来看大家的发表,真的受益非浅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9-21 17: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需要什么.我们发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5-3 18:29 , Processed in 0.198922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