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9-10 21: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育雏方式
[/center]
[center][left]
人工育雏按其占用地面和空间的不同及给温方法的不同,其管理要求与技术也不同,分为下面4种方式:
(一)笼育
在特制的笼中养育雏鸡。育雏笼由笼架、笼体、食槽、水槽和承粪盘(板)组成。一般笼架长为2米,高1.5米、宽0.5米,离地面30厘米,每层为40厘米,共分三层,每层四笼,每架12笼,在上下笼之间留有10厘米的空间,以放入承粪盘(或承粪板),承粪板(盘)可以是固定的,用刮粪板刮粪;也可以是活动的,可每日或隔日定期调换盘清粪,实际使用以活动的较好。每个笼子制成长50厘米、宽50厘米,高30厘米的规格,笼四周用铁丝、竹或木条制成栅栏,食槽和饮水器可排列在栅栏外,雏鸡隔着栅栏将头伸出吃食、饮水。笼底可用铁丝制成不超过1.2×1.2厘米大小的网眼,让鸡粪掉入承粪盘中。采用热水或暖气管加热,也可用地下烟道升温加热或室内煤炉加温,也可采用电热加温。上述加热方法中,以地下烟道加热的方法为优,主要可使上下层鸡笼的温度差缩小。笼育的优点是能经济利用鸡舍的单位面积,节省垫料和热能、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还可控制鸡白痢和球虫病的发生和蔓延。
目前,塑料育雏笼或机械化生产的定型育雏笼产品已到处有售,如上海金山农牧机械厂生产的塑料育雏笼为层叠拼装式,可拆开消毒,可另外配备加温系统,育雏时需要注意的是栅栏间隔较大,幼雏易跑出笼外,因此育雏前需用铅丝或其他材料加密,待2周龄左右时再拆去。北京市通县养鸡设备厂生产的育雏笼为组装式。每列笼子长×宽×高为400×60×175厘米,每组笼子长×宽×高为100×60×173厘米,每层笼高为32厘米,底层笼的底离地高度为23厘米,食槽可调高度为1.2、5、8、14厘米,笼门采食间距调节范围为1.8~4厘米,加热器功率为250W,控温范围为10~40℃,每平方米笼面可养雏鸡66只。在饲养中,要根据鸡体不断长大的情况经常作横向分群,即开始时用尽可能少的笼育雏,以后逐步分群到其他笼中。还要根据鸡龄及时调高食槽高度。另外,笼内各层均有控温仪,需将温度调至各
笼相近为止,以减少上下层笼温差过大而影响育雏效果。
中国农科院科技开发公司燕北畜牧机械厂生产的电热育雏笼由加热、保温和活动笼三部分组成,三部分可以组合在一起,也可以分开使用,活动笼数量可随意组装,分层控制温度,由六个独立结构的笼体组成一个单元。北京市畜牧机械厂生产的育雏笼外形尺寸是451.8×163.8×172厘米,可饲养0~2周龄雏鸡1200~1400只,2~4周龄雏鸡1000~1200只,4~6周龄雏鸡800~1000只,总功率1950W,电源电压220V。
(二)地面育雏
把雏鸡放在铺有垫料的地面上饲养的方法称为地面育雏,从加温方法来说大体上可分为地下烟道育雏,煤炉育雏、电热伞或煤气保温伞育雏,红外线灯育雏及远红外育雏等。
1.地下烟道育雏
地下烟道是用砖或土坯砌成。地下烟道的结构形式多样,要根据育雏室的大小来设计烟道的形式,较大的育雏室烟道的条数要相对多些,采用长烟道,如果育雏室较小,可采用田字形环绕烟道。其原因都是通过烟道对地面和育雏室空间进行加温,以升高育雏温度。地下烟道育雏优点较多,首先是育雏室的实际利用面积大;其二是没有煤炉加温时的煤烟味,室内空气较为新鲜;其三是温度散发较为均匀,地面和垫料暖和,由于温度是从地面上升,小鸡腹部受热,因此雏鸡较为舒适;其四是垫料干燥,空气湿度小,可避免球虫及其他病菌繁殖,利于小鸡的健康,尤其对白痢的预防有较好的效果,一旦温度达到标准,维持温度所需
要的燃料将少于其他方法,在同样的房屋和育雏条件下,地下烟道的耗煤比煤炉育雏的耗煤量至少省三分之一。因此,烟道加温的育雏方式在中小型鸡场和较大规模的养鸡户较为适用。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烟道时,烟道的口径进口处应大,往出烟处应逐渐变小,由进口到出口应有一定的上升坡势,烟道出烟处切不可放在北面,要按风向设计。
为了提高热效率和育雏室的利用率,可采用平顶天花板加笼育的方法。在管理上,天花板要留有通风出气孔,根据室温有害气体的浓度经常进行调节,必要时,应在出气孔处安装排风扇,以便在温度过高等紧急情况下加强排气。按育雏温度标准调节室温。
2.煤炉育雏 煤炉可用铁皮制成或用烤火炉改进而成,炉上设有铁皮制成的伞形罩或平面盖,并留有出气孔,以便接上通风管道,管道接至室外,以便排出煤气。煤炉下部有一进气孔,并用铁皮制成调节板,以便调节进气量控制炉温。煤炉育雏的优点是经济实用,耗煤量不大、保温性能稳定。在日常使用中,由于煤炭燃烧需要一段时间,升温较慢,因此要掌握煤炉的性能,要根据室温及时添加煤炭和调节通风量,确保温度不能忽高忽低。在安装过程中,炉管由炉子到室外要逐步向上倾斜,漏烟的地方用稀泥封住,以利于煤气排出,如果安装不当,煤气往往会倒流,造成室内煤气浓度大,导致小鸡煤气中毒。
在较大育雏室内使用煤炉升温育雏时,往往要考虑辅助升温设备。因为单靠煤炉升温,要达到所需的温度,要消耗较多的煤炭,在早春很难达到理想的温度。因此在具体应用中,用煤炉将室温升高到15℃以上,再考虑使用电热伞或煤气保温伞以及其他辅助加温设施,这样既节省燃料和能源成本,也能预防煤炉熄灭后温度下降而无法补偿的缺陷。
3.保姆伞育雏 保姆伞可用铁皮、铝皮、木板或纤维板制成,也可用钢筋和布料制成,热源可用电热丝或电热板,也可用石油液化气燃烧供热。伞内附有乙醚膨胀饼和微动开关或电子继电器与水银导电表组成的控温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可按雏鸡日龄对温度的不同需要来调整调节器的旋钮。保姆伞的优点是可以人工控制或调节温度,升温较快而平稳,室内清洁,管理较为方便,节省劳力,育雏效果好。问题是要有相当的室温来保证,一般说来,室温应在15℃以上,这样,保姆伞才有工作和休息的间隔,如果保姆伞一直保持运转状态,将会烧坏保姆伞,缩短使用寿命;另外,如遇停电,温度会急剧下降,影响育雏效果,通常情况下,在中小规模的鸡场中,可采用煤炉维持室温,采用保姆伞供给雏鸡所需的温度,炉温高时,室温也较高,保姆伞可停止工作,炉温低时,室温相对降低,保姆伞自动开启工作。
这样在整个育雏过程中,不至因温差而影响雏鸡的健康,同时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饲料利用率。
4.电热板或电热毯育雏 原理是利用电热加温,小鸡直接在电热板或电热毯上取得温度,电热板和毯配有电子控温系统以调节温度。
5.红外线育雏 用红外线灯发的热量育雏。市售的红外线灯为250W,红外灯一般悬挂在离地面35~40厘米的高度,在使用中,红外灯的高度应根据具体情况调节高度,雏鸡可自由选择离灯较远或较近处活动。红外育雏的优点是温度均匀,室内清洁。但一般也只作为辅助加温系统,不能单独使用,否则灯泡易损,耗电量也大,热效果不如保姆伞好,成本也较高,一个红外线灯使用24小时耗电6度,费用昂贵。停电时温度下降快,甚至使雏鸡冻死。
6.远红外育雏 是采用远红外板散发的热量来育雏。根据育雏室面积大小和育雏温度的需要,选择不同规格的远红外板,安装自动控温装置进行保温育雏,使用时一般悬挂在离地面1米左右的高度。也可直立地面,但四周需用隔网隔开,以免小鸡直接接触而烫伤。每块1000W的远红外板的保暖空间可达10.9米?3,其热效率和用电成本优于红外线灯,并且有其他电热育雏设备共同的优点。
7.地下暖管升温育雏 其方法是在鸡舍建筑时,在育雏地坪下埋入循环管道,管道上铺盖导热材料。管道的循环长度和管道间隔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其热源可用暖气或工业废热水循环散热加温。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热量散发均匀,地面和垫料干燥,差不多所有的雏鸡都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对预防雏鸡白痢有较好的作用,可获得比较理想的育雏效果。利用工业废水循环加热,可节省能源和育雏成本,比较适用于工矿企业的鸡场。
(三)网上育雏
是把雏鸡饲养在铁丝网、特制的塑料网或竹帘上,网眼大小一般不超过1.2×1.2厘米。加温方法可采用热水、热气管、鼓热风或地下烟道等方法。网上育雏的优点是可节省大量垫料,鸡粪可落入网下,便于收集和利用,增加效益。此外,由于雏鸡不接触鸡粪和地面,环境卫生能得到较好的改善,减少了鸡白痢、球虫及其他疾病传播的机会,还由于雏鸡不直接接触地面的寒、湿气,降低了发病率,育雏率较高。但要注意日粮中微量元素及矿物质饲料的配给,满足雏鸡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达到既节省成本,又提高育雏效果的目的。
(四)自温育雏
在农村中,大多数养鸡户因没有条件建造有保温和加温系统的育雏室,因此往往采用多种方法自温育雏,用具简单,各有特色。
1.稻草窝育雏 其方法是用稻草编成草窝,上口直径为50~60厘米,底面直径80~100厘米,可养100只鸡至2周,在稻草编制的窝底放上10厘米左右厚度的短稻草或稻壳,或锯木屑作为垫料,在窝的上口盖以棉被,棉毯以保温,进雏前可在垫料下放3~4个装满热水的盐水瓶,完全靠雏鸡散发的温度维持环境温度。每隔2小时,将雏鸡放出窝外喂食、饮水、运动半小时左右,再捉回窝内。要经常检查窝内的温度是否适宜雏鸡的生长发育,如果温度较高,则可掀去厚的覆盖物换上较薄的覆盖物,或掀开一些覆盖物以散发热量,或疏散鸡群密度降温;如果温度偏低,可将布毯换成棉衣、棉被等,或加大鸡群密度来提高窝内温度。值得提醒的问题是,如果温度偏低,加盖棉被时,要注意不可盖得太严实,以防闷死
雏鸡,反之如果窝内温度偏高,雏鸡羽毛潮湿,不能马上掀去布毯或被,要掀开部分,让窝内温度慢慢下降,使雏鸡羽毛逐渐干燥。
2.笆斗、纸箱和箩筐育雏 其方法和注意事项同草窝育雏。
3.土坑育雏
(1)地点选择:以选择干燥、通风、透光,保暖性能好的房子为宜。
(2)土坑设计:每100只雏鸡挖圆形土坑两个,其中一个为备用,坑的上口直径为60厘米,底径为75厘米,深50厘米,上口小下径大,坑壁稍为倾斜略呈弧形;土坑的排列应根据房子大小,是否利于操作和充分利用房子等而灵活掌握,一般靠房子的两边排列,中间留有运动场;坑底用稻草、米糠或干马粪加铺压实,坑壁可用旧报纸、麦秆、草帘以竹条固定;坑口可用草帘或布毯等物盖上,留直径25厘米大小的观察孔,观察孔平常用塑料布盖好,以便作观察和调节温度之用。
(3)管理:雏鸡下坑前1天,用火熏或药物熏蒸消毒。由于早春天气冷,温差大,刚出壳的雏鸡对土坑温度要求较严,过高易引起呼吸道病,过低易发生鸡白痢。因此在下坑后一星期要严格管理,特别注意温度的调节。如果坑温达不到要求,应给予热水瓶作加温之用。
自温育雏的方法很多,但都得利用自然物体的保温性和加盖覆盖物的保温性及调节鸡群密度来调节温度。其优点是节约能源,降低饲养成本,但管理上比较严格,避免雏鸡堆死和闷死,要做到早上看鸡的精神,晚上看鸡的食欲,休息时看鸡的睡觉,掌握好温度。自温育雏是比较原始的饲养方法,只适于小群饲养,有条件时尽可能采用如上所述各种人工给温育雏的方法,这样会获得更好的饲养效果
[/left]
[/cent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