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滑液囊支原体感染较为普遍,青年鸡淘汰率5%-20%不等,严重的则达到20%-50%。出现较高淘汰率的疑似因素:一是与鸡群阳性率的高底及鸡群体质强弱有关,二是实验室检测数据显示滑液囊支原体感染严重的鸡群同时存在病毒性关节炎感染,可能与呼肠弧病毒的协同作用加重了滑液囊支原体对鸡群的致病性所致;另外产蛋期鸡群也有零星发生,主要表现为零星呼吸道(如伴有并发支原体呼吸道较为明显)、产蛋轻度下降、蛋壳颜色及质量较差等症状,使用支原体药物后很快可以恢复原状。
传染性支气管炎雏鸡感染后主要表现为一过性呼吸道等症状,根据感染日龄的大小和感染毒株的不同,产蛋高峰也不尽相同,一般高峰产蛋率在70%-90%,并随着鸡群日龄的增长会出现“假母鸡”或输卵管积水的大肚子鸡;而免疫较差无抵抗力的产蛋鸡群感染后会出现产蛋下降,蛋品质降低等;抗体水平参差不齐的产蛋鸡群感染后常见一过性呼吸道症状、产蛋微降、蛋壳和蛋品质变差,有明显的传染过程。总之,传染性支气管炎一般在10周龄以内易感,感染严重程度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递减。
防控措施:
一是防止鸡群冷应激,特别是雏鸡阶段。
二是1-3日龄可使用传支弱毒疫苗进行早期免疫保护:10-20日龄 、40-50日龄、开产前可分别加免,其他时间可视实际情况进行增加免疫。
三是免疫过程中可配合两次灭活疫苗进行免疫。
4、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疾病呈上升趋势
针对蛋鸡细菌性疾病,2017年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弯曲杆菌检测率较高,与往年相比鸡群感染率呈递增趋势,各日龄鸡群都有可能出现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的感染,易与其它疾病混感。另外,弯曲杆菌病主要发生在开产后产蛋阶段,存在季节性变化,发病高峰主要表现在温暖季节,感染鸡群临床表现:精神较差、鸡冠发白,剖检:肝脏有星状坏死灶、被膜下出血,严重则出现腹腔内有血水;感染鸡病程时间较长,应激反应、慢性小肠球虫等是本病发生的主要诱因。
所以本病的预防:
一是注意鸡群饲养管理应激防控。
二是加强鸡舍卫生消毒管理。
三是做好鸡群球虫病的预防工作。
5、传染性鼻炎及传染性喉气管炎呈区域性发生
传染性鼻炎秋冬季节发病率比较高,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旦与其它疾病混感,可增加该病的严重程度,且持续时间会比较长,治愈效果较差。
防控措施:
一是随着天气的变化控制鸡舍温差及各种应激的发生。
二是做好疫苗免疫预防,疫区首免可在5-6周龄进行,间隔4周龄后可进行二免,高发疫情区域16-17周龄再进行加强免疫一次,疫苗可选择含A+B+C血清型菌株。
三是磺胺药物和抗生素可减轻本病的严重程度和缩短病程,严重者可挑出单独治疗,但治疗鸡群不能消除鸡群带菌状态。
四是发病后加强鸡群的饮水消毒和日常带鸡喷雾消毒可缩短病程和减轻临床症状。
传染性喉气管炎感染后根据不同区域不同鸡群日龄等死亡表现不一,轻则零星死亡,严重者死亡10-20%,甚至更多;鸡群发病程度可能与感染毒力、继发感染程度、鸡群体质、发病日龄等有关;针对发病高峰区域可借助疫苗免疫进行防控,首免可在6-7周龄,二免可在12-14周龄,另外建议首免疫苗用量每只鸡不超过0.5羽份。
2017年新城疫和禽流感抗体水平分析
通过2017年不同日龄产蛋鸡新城疫和禽流感抗体水平分析来看(图5),抗体水平均在临界保护值以上;通过2017全国产蛋鸡抗体趋势图(图4)显示:禽流感H9抗体值10月份出现下降,新城疫抗体值6月份和10月份分别出现下降,禽流感H5在1-5月份之前抗体值保护率略低并出现有季节性的抗体下降;所以养殖场要关注此时间段疫苗抗体水平对鸡群的临床保护。
2017年药物敏感度分析
2017年细菌性疾病主要以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为主,药敏实验结果显示细菌的耐药性较严重,可能与目前市场上的滥用药及环境污染造成的耐药菌有关,具体见图6。
2017年水质检测分析
注:养殖场饮水标准,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CFU/ml,大肠杆菌数不得超过10CFU/ml,沙门氏菌数不得检出。
通过水质检测数据来看,与2016年相比,2017年细菌超标率有所下降。对收到的水样进行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和沙门氏菌数的检测,发现养殖场鸡群直接饮用水的细菌总数严重超标,主要原因分析:一是鸡群饮水系统净化不到位,无完整清洗流程。二是水线内稳定、温暖的环境给病原体提供了藏身之处和快速繁殖的条件。三是水线管道内微生物的大量聚集所产生黏性基质的菌膜,给各种病原菌提供适宜繁殖条件。四是利用水线添加的药物或维生素,在管内壁形成许多沉淀。五是对饮水系统的清洗消毒效果不清楚。
由此,充分说明养殖场饮水系统的污染可能是造成胃肠道疾病发病率较高原因之一。
2018年疾病流行预判及防控要点
一、疾病流行预判
1、温和型禽流感可能依然持续高居,做好环境控制是关键
根据2014-2017年监测结果可看出,2018年禽流感H9发病率可能还会处于较高态势。因此,做好鸡舍环境控制及合理的免疫,并根据养殖场现状制定适合本场具体、可操作的生物安全措施。
2、严重禽流感做好当前疫苗同时,适时关注新流行毒株
目前主要控制的流感疫苗是H5Re-8和H7N9Re-1株,同时还要做好Re-6免疫;禽流感Re-7分支毒目前几乎不活动,可降低关注度;另外要时刻关注市场疾病流行毒株及疫苗的更新情况。
3、做好新城疫全面免疫保护
目前新城疫病毒流行的主要毒株是基因VII型,临床引起典型病例几乎很少见,另外部分养殖场单用灭活疫苗进行免疫,尽管可产生较好的抗体水平,但很难有较好的黏膜免疫保护,难以防止强毒的攻击,所以在新城疫免疫时最好弱毒疫苗、灭活疫苗结合使用。
4、关注滑液囊支原体阳性率变化及传支的免疫防控
鸡群滑液囊支原体的阳性率要引起关注,通过阳性率高低进行药物预防;另外关注由传支引起的产蛋高峰产蛋率低、产蛋不平稳、蛋壳质量差等现象;因此,对于规模化鸡场应实时监测传支的抗体水平,特别是青年鸡场更应加大关注度。
5、细菌性疾病会依旧持续
随着耐药菌株的越来越多,细菌性疾病或将成为家禽因病致死或继发感染致死的主要原因。
二、疾病防控要点
1、加大生物安全意识,主要就是隔离与消毒工作要完善:从上至下,从外至内严格执行。
2、规模化场要建立养殖场的疾病监测体系,结合养殖场实际现状完善适合本养殖场区域免疫程序及生物安全落地措施。
3、制定完善的养殖场饮水系统清洗消毒流程,做好各阶段鸡舍通风和保温工作,尤其是瞬间温差和瞬间风速的控制。
4、注意鸡舍环境控制,做好细菌性疾病和支原体防控等。
5、要以注重营养基础、维护养殖环境、提高蛋鸡体质为养殖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