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97|回复: 2
收起左侧

[转]2006球虫病药物防治进展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来自
山东省烟台市
发表于 2006-8-7 10: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史天卫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 上海 200232

球虫病是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寄生虫病。对于鸣,它是由艾美耳属的 7种球虫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主要发生于 3月龄以内的鸡,15%~5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最高,尤其饲养在温暖、潮湿环境中的肉鸡容易发生此病,其感染率 50%~70%,死亡率 20%~30%,严重者高达 80%,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养鸡生产中最耗资和最普遍的疾病之一,占总鸡病的 1燉5~1燉6。几乎可以说,有鸡的地方就有球虫病,在未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就必然会发生鸡球虫病的流行。全世界每年因球虫病造成的损失达 20亿英镑。我国每年用于鸡球虫病的防治费用为数亿人民币(按郁明发的估算是 6亿~18亿元燉年)。而且,亚临床型感染家禽生产力下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远大于临床型球虫病带来的损失。小肠球虫持续感染、球虫病与坏死性肠炎混合感染、盲肠球虫时有暴发、抗药虫株大量出现是当前球虫病发生流行的主要特点。随着我国养鸡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球虫病的危害将越发严重。

球虫病也是家兔常有的一种流行性疾病,多为混合感染,患病的兔极易继发其它传染病,幼兔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大批死亡。
应该说我们现在已经拥有比过去更多的方法去控制球虫病;但是,球虫病依然是,并且将继续是一个事关动物健康与经济效益的重要问题。其主要原因包括:(1)我们无法控制导致球虫病突发的所有因素;(2)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对疾病控制的影响。目前,药物预防和治疗仍然是控制球虫病的主要手段,人们普遍通过在饲料中添加各种抗球虫药来预防球虫病的暴发流行。可以说,没有抗球虫药的发展,就没有今天的养鸡业,这些药物的研制和应用为防治鸡球虫病提供了有力的武器。抗球虫药的正确使用甚为重要,是确保充分发挥抗球虫效果的基本保证。本文就目前国内常用的抗球虫药及其使用方法、药物应用的注意事项,及不同动物球虫病的控制等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初步介绍。
1 国内当前使用的主要抗鸡球虫药种类及使用情况





自 40年代发现磺胺药有抗球虫作用以来,已报道的抗球虫药达 50多种,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抗球虫药都有同等的效果。不同的功效、抗药性的发展、以及毒性,导致在过去几十年中有很多个抗球虫药退出市场。目前仍在使用的抗球虫药有 20多种,国内主要应用的有 10多种。许多抗球虫药,也因这种或那种原因无法发挥其最佳效能。饲料厂的问题、一些抗球虫药对某些动物(如蛋鸡、火鸡和马)的毒性、残留、抗药性等都是抗球虫药物的缺点。

国内目前使用的鸡抗球虫药按其来源、化学结构和生产过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另一类是化学合成药,第三类是中草药制剂。?.?

1.1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类抗球虫药


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莫能霉素开始使用以来,离子载体类抗生素已经并且将继续是球虫病控制方法中的支柱。据 McDongald和 Reid报道,莫能霉素(欲可胖)曾在一段时间内(在 20世纪 80年代)占据了 90%的抗球虫药市场份额。莫能霉素的早期实验曾应用于极重的球虫感染,导致一些人认为它将永远无法在田间应用。这一现象当然没有出现,的确,一个很重的球虫攻击可能难倒任何离子载体类药物,但假如是轻度到中度的攻击,离子载体类药物就会对家禽起到好的保护作用,使家禽产生对球虫的免疫力,并且能使禽类有一个好的生 长 表 现。这 一 类 药 物 主 要 有 莫 能 菌 素 (Monensin)、拉 沙 里 菌 素 (Lasalocid)、盐 霉 素(Salinomycin)、那拉霉 素 (Narasin)、马杜拉霉素 (Maduramicin)、海南霉 素 (Hainanmycin)等。其作用机制是,此类药物的分子结构中有一个有机酸基团和多个醚基团,在溶液中带负电荷,可与在虫体内起重要作用的钠、钾、钙、镁等阳离子结合成脂溶性络合物,提高虫体细胞膜对钾、钠、钙、镁等离子的通透性,协助阳离子进入虫体内,使细胞内外形成较大渗透压差,水分大量进入,虫体细胞膨胀、破裂而死亡,故这类药都是属于杀虫药。这类药物还可通过干扰营养物质穿过细胞膜的运输,限制寄生虫对糖类的吸收,而抑制虫体的生长发育。因此具有很广的抗球虫谱,理论上讲不易产生抗药性,但近年来有关这类药的抗药性的报道逐渐增多,也确实存在一个离子载体类药物对许多田间球虫分离物的敏感性降低的趋势,特别是莫能霉素的效果明显下降。此类药物之间有交叉抗药性和累加作用,但无协同作用。


(1)莫能霉素 别名有牧宁霉素、莫能黑、欲可胖等,外文名称有 Monensinum,Coban,Rumensin,E1ancoban。1971年开始投放市场使用,推荐使用浓度为 90~110克燉吨。严禁与泰妙霉素和竹桃霉素并用,产蛋鸡禁用。
(2)盐霉 素 别 名 有 优 素 精、球 虫 粉、沙 利 霉 素。外 文 名 称 有 Salinomycium、Eustin、Coxistac、Biocox、Sacox。1983年问世。在美国,FDA批准盐霉素的推荐使用剂量为 44~46克燉吨。对堆型艾美耳球虫效果较好,但对柔嫩、巨型和布氏艾美耳球虫效果一般。安全范围较窄。在国外通常与 Roxarsone(硝酚胂酸)联合使用。


(3)那拉霉素 又称甲基盐霉素、那拉星,商品名为 Monteban,1988年问世,与盐霉素和莫能霉素的功效相近,推荐剂量为 50~80克燉吨。那拉霉素与尼卡巴嗪联合使用(商品名Maxiban)具有协同作用,是国际市场上的注册复方抗球虫药。

(4)拉沙洛菌素 商品名球安(Avatec),是唯一的一种双价离子载体类药物,1976年问世,推荐剂量为 68~113克燉吨,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效果较好。


(5)马杜拉霉素 商品名为加福(Cygro),国产名为抗球王,1985年研制成功,推荐剂量为 5克燉吨饲料,安全范围极窄,剂量超过 6克燉吨或长期使用会对生长造成影响,鸡群会有啄毛现象。超过 7克燉吨以上就会引起中毒。抗球虫效果在目前所使用的离子载体抗生素类抗球虫药中最好,也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一种抗生素类抗球虫药,目前该药在我国每年的用量大约为 500吨。
(6)海南霉素 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防治鸡球虫病专用药物,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批准上市的属一类新兽药的抗球虫药,于 1994年正式列入我国的饲料添加剂允许使用品种目录。
1.2化学合成类抗球虫药主要





有 磺 胺 类、球 痢 灵 (Zoalene)、氯 羟 吡 啶 (Clopidol)、氯 苯 胍 (Robenidine)、氨 丙 啉(Amprolium)、尼卡巴嗪(Nicarbazin)、痢特灵(Furazolidonum)、常山酮(Halofuginone)、氟嘌呤(Arprinocid)、地克珠利(Diclazuril)、百球清(Toltrozuril)、二甲硫胺(Dimethiamin)、喹啉类等。

化学合成药对球虫的作用机制较复杂,有的影响球虫发育过程,如磺胺类药与对氨基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妨碍二氢叶酸合成,最终影响核蛋白的合成;氨丙啉阻断虫体细胞的糖代谢过程,干扰球虫维生素 B1的代谢;有的影响虫体的线粒体功能,如喹啉类和吡啶类阻断球虫线粒体内细胞色素体系的电子运输。化学合成药对球虫的作用峰期较广,可从子孢子到配子体,但各种药物的作用峰期有所差异。化学抗球虫药通常有一个较广的活性范围,高效能,但具有较大的产生抗药性的潜能、仅能产生有限的免疫,有时还存在毒性,且通常比离子载体类药物价格昂贵些。化学药物和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穿梭使用可以延长一些化学药物,如尼卡巴嗪的使用寿命。在世界范围内,四种最常用的化学药物是尼卡巴嗪、氯苯胍、常山酮(速丹)和地克珠利,在我国则主要是磺胺类药、地克珠利、马杜拉霉素、氯羟吡啶。


(1)磺胺类 药 用于 抗球虫作用的此类药包括磺胺喹恶啉 (Sulfaquinoxalinum,SQ)(120mg燉kg饲料,66mg燉kg饮水)、磺胺氯吡嗪(Sulfachloropyrazinum,ESB3)(2000克燉吨饲 料,1000克燉吨饮水)、磺胺二甲基嘧啶(Sulfamethazine,SM2)(0.5%饲料,0.2%饮水)、磺 胺 间 甲 氧 嘧 啶 (Sulfamonomethoxine,SMM)(500~ 1000mg燉kg)、磺 胺 间 二 甲 氧 嘧 啶(Sulfadimethoxine,SDM)(250~500mg燉kg)等。这类药物已使用多年,不少球虫对其产生抗药性或交叉抗药性,因此应与其它抗球虫药,如氨丙啉或抗菌增效剂并用。



(2)尼卡巴嗪 尼卡巴嗪是国际上最早研制成功的专用抗球虫药。具有广谱、高效和产生抗药性慢等优点,缺点是会导致鸡只厌食,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使用,造成鸡只对热应激的敏感,对产蛋母鸡具有毒性,常用于与离子载体类进行穿梭。



(3)氯苯胍 预防剂量 30mg燉kg,治疗剂量 60mg燉kg。20世纪 70年代初上市,80年代初在我国上市应用,至今已有 20多年的历史,由于广泛使用,在许多地方均已出现严重的抗药性虫株或群体。



(4)常山酮 商品名速丹(Stenorol),使用剂量 3ppm,新型广谱抗球虫药,非常高效,毒性小,安全范围大,与其它抗球虫药无交叉抗药性,对产蛋母鸡和火鸡安全,但也能产生抗药性,6mg燉kg浓度即影响适口性,使部分鸡采食量减少,9mg燉kg则大部分鸡拒食,因此,拌料药充分均匀,否则影响疗效。


(5)地克珠利 商品 Clinacox,比利时杨森制药厂生产,国产商品名为球佳、扑球等。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特点,饲料中添加量很低,仅仅 1mg燉kg。一般用于穿梭、轮换用药。


(6)氯羟吡啶 商品名为可爱丹(Coyden),另外名称有克球粉、克球多等。使用剂量125~150克燉吨。它是我国大量生产,使用最广泛的抗球虫药之一。


(7)氨丙啉 于 1959年由美国默克公司研制开发,该产品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安全性高,是所有抗球虫药中安全性最高的药物之一,可用于产蛋鸡。氨丙啉目前几乎在全世界所有国家都有注册并被广泛使用,美国 FDA还批准用于种鸡,无停药期的要求。


(8)球痢灵 1957年左右问世,由于作用谱窄,使用有限。它与硝酚胂酸(Roxarsone,也叫洛克沙胂)混合使用具有增效作用,可用于产蛋鸡和种鸡。预防给药浓度 40~125mg燉kg,治疗用药浓度 150~300mg燉kg。


(9)洛克沙胂 也叫硝酚胂酸,1946年开始使用,目前仍广泛使用,其原因是对鸡生长和生产性能有利。给药浓度:0.0102%~0.035%。
(10)喹啉类抗球虫药 此类药物包括苯甲氧喹啉、癸氧喹啉和丁氧喹啉三种药物,甲氧喹啉的药效比癸氧喹啉强 2倍,比丁氧喹啉强 10倍,主要作用于孢子。此类药品的用药成本较高,极易产生抗药性,应用价值有限。上述两类抗球虫药中,拉沙里菌素、马杜拉霉素、地克珠利、速丹、尼卡巴嗪、氯苯胍的抗球虫效果较好。百球清是一个非常好的抗球虫药,使用方便,由于其价格较贵,主要作为治疗用药。莫能菌素、那拉霉素、克球粉、盐霉素、球痢灵、氨丙啉、痢特灵效果稍差。一般抗球虫药峰期在感染后 1、2天的药物,如喹啉类、克球粉、离子载体类药物,抗球虫效果弱一些,适用于预防用药或早期用药;而作用峰期在感染后 3、4天的药物,其抗球虫效果较强,适宜做治疗药物。任何一种药长期使用或不规范用药,都会出现药效下降,甚至完全失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来自
山东省烟台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10: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1.3中草药制剂
主要有青蒿、驱球净、五草汤等新型中药制剂,这类药物大多是由中药材经提取、浓缩、精制而成,具有驱虫、杀虫、止血、解毒、消炎等功效。目前常用的中药材包括青蒿、常山、白芍、蒲公英、旱莲草、鸭跖草、地锦草、败酱草、翻白草等。


2 抗球虫药的使用方法:



在设计抗球虫药使用程序时要充分考虑到特定场球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抗药虫株存在情况,以及不同抗球虫药的作用特点。抗球虫药的使用方法主要有:?.?

2.1 连续用药法雏鸡从 1日龄或 15日龄(国内多用)开始在饲料内添加抗球虫药直至上市或上笼,以完全抑制球虫卵囊的产生。一般适用于离子载体类药物,在肉用仔鸡上使用较多。连续给药的优点在于减少饲料混合错误的可能性,把价格便宜且非常有效的抗球虫药物的使用时间尽可能延长,以及通过把球虫病降低到一个很低的水平来最大限度地获得生产效益。由于连续给药带来的球虫病水平的大幅度减少,即使在此之后延长停药期,总的生产成绩仍可达到最高水平。连续给药的一个缺点是,当一个产品使用超过 2或 3个生长期时,抗药性产生的风险在增加。事实上由于对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抗药性的普遍存在,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的全程使用不再能够确保充分的抗球虫效果。化学合成类抗球虫药产生抗药性的速度较离子载体类药物要快得多,一般不用于连续用药。连续使用还涉及到用药成本、安全和药残等问题。?.?


2.2间断性用药法雏鸡从 15日龄开始用药,连续 5~7天,然后停药 2~3天,如此重复用药、停药,直至平养期结束。优点是节省药物和成本,缺点是用药、停药麻烦。?.? 轮换用药法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使用同一种抗球虫药,两到三批鸡后,再换成另一种抗球虫药,即每隔 3个月或半年,改换一种抗球虫药或将药效已经开始下降的抗球虫药换下来。目的是避免抗药虫株的产生,但要注意变换的抗球虫药不能属于同一类型的药物,以免产生交叉抗药性。轮换用药在养禽业中被广泛采用,但要注意的是短周期的轮换用药不太可能达到延缓抗药性产生的目的,因为如果轮换药物的速度过快,抗药性虫株可能仍然存活。?.?

2.3 穿梭用药法在同一饲养周期内,换用二种或三种不同性质的抗球虫药,即饲养前期用一种药物,中后期使用另一种药物。是目前采用最多的用药程序类型。穿梭用药的优点在于通过使用不同作用模式的药物,使球虫产生抗药性的可能性减少。虽然这一假设从来未在实验室中验证过,但当使用两种不相关的抗球虫药时,田间试验似乎支持这一观点。穿梭用药通过使用相对昂贵些、非常有效的抗球虫药后,接着使用一个价格便宜些、可能效果差些的抗球虫药,以节约开支。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强的化学合成类药物不应该用于穿梭用药的开始阶段,新西兰的Braunius证明,当采用尼卡巴嗪燉离子载体穿梭用药时,在开始阶段使用的尼卡巴嗪确实能更好地阻止球虫病的发生,但却能使发病的过程推后并带来更多的损失。离子载体类燉化学合成类用药程序的益处为:离子载体类药物允许卵囊有一定的排泄量,在开始阶段使用,肉鸡可以得到充分的刺激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在生长阶段接着使用强的化学合成类药物可以阻止感染高峰的出现,让鸡只达到最佳的生产水平。?

2.4联合用药在同一饲养周期内,同时并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球虫药,通过药物间的协同作用来延缓抗药虫株的产生,又可增加药效和减少用量。联合用药的优点是球虫对两种同时使用的抗球虫成分产生抗药性将会变得困难,联合用药的效果取决于参与其间的各个药物是否已经发生了抗药性和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协同作用,没有协同作用的两个药物采用联合用药方案应该在其中任何一个药物没有出现抗药性之前,否则没有实际意义。反之,在存在协同作用的两个药物间采用联合用药方案时,尽管其中的一个成分已经存在某种程度的抗性,但仍然能够达到提高药效和延缓抗药性产生的效果,而且比单独用药时的浓度要低。? 2.5药物与疫苗轮换使用目前国外已经注册并开始使用的疫苗有美国的 Sterwin药厂生产的 Coccivac疫苗、加拿 大 Vetech公 司 生 产 的 Immucox虫 苗 (以 上 两 种 疫 苗 属 强 毒 疫 苗 )以 及 捷 克 生 产 的Livacox、英国生产的 Paracox两种弱毒苗,国内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研制开发的双重致弱苗 —— DLV 苗,是国内目前唯一获得药证的鸡球虫苗,推广应用以来效果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北京、广州、河北等地也相继开发出一些球虫苗试验产品,在一定范围内试用。其中把疫苗和药物结合起来轮换使用,可以引入一些无抗药性的虫种或弱毒虫株,提高药物的使用效果。到目前为止,用敏感球虫替代已产生抗药性的球虫的最好办法是通过球虫疫苗的使用。
3 目前我国抗球虫药使用存在的问题?.?




3.1生产环节 (1)球虫药名目繁多,质量参差不齐。目前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球虫药多达几十种,而这些球虫药的原料药无外乎就那么十几种,其中的磺胺类(包括三字球虫粉)、地克珠利和马杜拉霉素等大约占有 70%的市场比例。抗球虫药质量的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原料药质量不合格。目前几乎所有的抗球虫原料药国内都有生产,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厂商在利益的驱使下,盲目生产,造成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
B?剂量不足。抗球虫药所采用原料的有效成分含量不足和配方含量不足。
(2)复方泛滥。复方不当会加速抗药性的出现。
3.2使用环节



(1)盲目用药 我国不少中小型饲养场主缺乏对抗球虫药的基本常识的必要了解,导致盲目采购抗球虫药进行预防和治疗;绝大多数家禽饲养者,在缺少田间监测和敏感性检测的情形下,仅凭个人的肉眼观察和饲养经验选择抗球虫药进行预防和治疗。在市售的所有抗球虫药中,大约有 30%的抗球虫药产品在产品标签和说明书上无法获知该产品的原料组成(近期状况有所好转),导致家禽饲养者的盲目用药和在穿梭用药时重复用药,增加了中毒和产生抗药性的风险。

(2)剂量不足 抗球虫药使用不当导致的剂量不足,饲料加工过程中抗球虫药混合不均匀;白羽肉鸡的推荐剂量使用在黄羽肉鸡上(忽略了黄羽肉鸡与白羽肉鸡采食量的不同)。

(3)过度用药 饲养者或部分饲料厂在使用过程中任意加大剂量,甚至 3~4倍量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其中客观存在着某些市售抗球虫药物剂量不足的使用,另外由于抗药性的存在使抗球虫药达不到预期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也是导致加大剂量的原因之一。在田间,马杜拉霉素导致的中毒屡见不鲜。 (4)治重于防 许多养殖户忽略了球虫预防的重要性,单纯从投药成本来判断预防和治疗的可行性。在田间发现血便等临床症状时,实际上球虫已经接近完成了无性繁殖进入有性繁殖期,此时用药为时已晚,只能起到抑制球虫进一步发育和预防后续感染,保护未感染的鸡,造成的损失已无法挽回。因此,雏鸡到了易感日龄应该使用球虫药进行预防。特别是在易感阶段和流行季节更要进行预防。
4 如何合理使用抗球虫药?.?



合理选择药物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抗球虫药品种繁多,选择余地较大。但每种药物对球虫的作用峰期、有效虫种不尽一致,各种药物间的配伍禁忌、协同效果不完全一样,药物的安全性也相差很大。理想的抗球虫药标准是:①抗球虫谱广,性质稳定;②能够提高饲料报酬,促进鸡的生长发育;③组织中残留量少,无毒性,多用途,又不影响鸡产生免疫力;④价格低廉,容易与饲料混合或易溶于水。但是对一个具体的鸡场而言,还要结合自身特点加以考虑。这些因素包括:鸡场的不同优势虫种、鸡场球虫的抗药性特点、鸡的品种(是肉鸡还是蛋、种鸡)、使用目的(是预防还是治疗)等。各养鸡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药物特点,选择理想的药物。?.?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用药方法前已述及,当临床上发现血便等症状时,在球虫生活史中已完成了无性繁殖期进入有性繁殖期。目前使用的抗球虫药绝大多数是作用于球虫生活史前期即无性繁殖期,但球虫对机体的危害主要在无性繁殖期的裂殖生殖阶段,通过第一、二代裂殖体的发育,1个孢子化卵囊可发育成 250万个裂殖子,裂殖子的释放导致肠上皮细胞的大量破坏,表现出临床症状,重者死亡,造成的损失已无法挽回。当出现血便时无性繁殖期已经结束,此时用药为时已晚,只能起到抑制球虫的进一步发育和预防后期感染,保护未出现明显症状或未感染的鸡,对病情较重的鸡,基本无效。因此,鸡感染后必须在前四天内用药才能使药物奏效。雏鸡到了易感日龄 2周龄后就应该使用药物来预防球虫病。特别是在易感染阶段和流行季节(雨季)更要注意预防用药。?.?


定期更换药物品种长期使用一种药物,易导致球虫抗药性的产生,定期换药,是提高药效、避免抗药性的有效方法。定期换药主要有穿梭用药和轮换用药二种。对于肉鸡而言,由于饲养周期短、生长速度快,一旦发生球虫病,其损失难以在生长期内获得补偿,因此要特别注意预防用药。可在雏鸡饲料中用地克珠利、尼卡巴嗪、常山酮、氯苯胍等化学合成药。在生长期饲料中,用拉沙里菌素、马杜拉霉素、盐霉素等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对蛋鸡和种鸡而言,由于生长周期长和在产蛋期内禁用抗球虫药,需从建立鸡群对球虫免疫力的角度来选择抗球虫药。在雏鸡饲料中使用抗球虫效力稍差的药物,如莫能霉素、克球粉、球痢灵等。而在生长期使用高效抗球虫药,如拉沙里菌素、马杜拉霉素、地克珠利、百球清等,但需在产蛋前一定时间停药,以确保蛋中无药物残留。鸡场一旦暴发球虫病,必须立即用药治疗。尽管此时用药对发病严重的鸡失去作用,但对控制病情还是有益的。治疗药物应对第二代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阶段有效,而且最好是水溶性的。因在病情严重时,鸡的食欲减退甚至废绝,但仍能饮水。属于这类的抗球虫药主要有 百 球 清、三 字 球 虫 粉、水 溶 性 氨 丙 啉、磺 胺 喹 恶 啉、鸡 宝?20等,是 鸡 场 必 须 常 备 的 抗 球虫药。5 使用抗球虫药的注意事项?.?


防止球虫产生抗药性长时间、低剂量使用一种抗球虫药,球虫很容易出现抗药性。当球虫对该药产生抗药性后,而且往往会对化学结构相似或作用机理相同的同类药物及其它药物也产生抗药性。所有的抗球虫药几乎都能产生耐药虫株,据国外试验证实抗药性出现的速度以喹啉类最快,克球粉次之,磺胺类、呋喃类、氯苯胍中等,氨丙啉、球痢灵、尼卡巴嗪慢,离子载体类抗生素最慢。?.?


让鸡产生抗球虫免疫力成年鸡一般不出现球虫病的症状,认为与“年龄免疫”、“带虫免疫”有关,一个优良的抗球虫药不会影响机体对球虫产生免疫力,否则即使防治暂时成功,但由于药物造成机体丧失免疫力的产生,而使鸡群发生球虫病,因此有些学者认为,抗球虫药不必将卵囊完全抑制,应该在体内存在少量的卵囊来刺激鸡体产生免疫力,而少量卵囊又不会给鸡带来危害。?.?


对产蛋的影响和预防药物残留某些抗球虫药在用药时间较长时对蛋鸡的产蛋量会有所下降,蛋品质量也会下降,蛋黄出现白点或有异味,如磺胺类、莫能霉素、盐霉素、氯苯胍、呋喃唑酮、尼卡巴嗪等。氯羟吡啶用量超过 0.04%会影响蛋禽的生产及产蛋。在肉和蛋中存在药物残留,被人食用后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国际上有关组织及一些国家制定出食品中抗球虫药残留量的标准和抗球虫 药的停药期,如尼卡巴嗪停药 4天后才可出售,呋喃唑酮类 5天,磺胺喹口恶啉需停药 10天,其余磺胺类和增效剂不低于 5天停药期,以保证人体健康。?.?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药物防治效果在使用抗球虫药的同时,必须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鸡体抗病能力,加强环境卫生与消毒来切断或减少球虫病的传播途径。目前,很多养殖户是把 15日龄左右作为第一次投放抗球虫药的时间,但随着养鸡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疾病不断出现新特征,其中发病日龄提前就是一重要表现。投药时间过早(小于 15日龄),虽可起到预防作用,但会严重影响机体抗球虫免疫力的产生。因此必须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清洁、卫生、干燥。6 球虫病防治的发展趋向?.?
疫苗和药物的交替或轮换使用球虫病采用活卵囊疫苗免疫预防是全球鸡球虫病防制的发展趋势。但使用这种活卵囊疫苗,尤其是强毒型的活卵囊疫苗后,会对环境中球虫卵囊数量及原有球虫种群生态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疫苗未经严格调查评价的情况下,不适当地添加或配比有较少流行或正常情况下田间较少存在的虫种。尽管对这些问题尚有争论,但多数球虫病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接种副反应和对鸡群生产性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球虫病疫苗实际上是通过相对均匀的人为接种而引起鸡群较为一致的低度感染而诱导免疫力的。由于免疫力的诱导需要一定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免疫力形成前),仍有发生球虫病的风险;而随着免疫接种后时间的延长,所接种卵囊在鸡群体内外不断进行生活史的再循环,将获得坚强的免疫力,因此,与抗球虫药使用的情况相反,使用球虫病疫苗随着鸡群日龄增大,患球虫病的风险愈小。而随着球虫病疫苗的使用,经 2~3个生产周期后,鸡场环境中球虫群体(有抗药性)可被疫苗中球虫群体(药物敏感性)完全取代,恢复对各种抗球虫药的敏感性。因而,可执行或实行抗球虫药和球虫病疫苗轮换使用的方式来综合控制鸡球虫病.
中草药制剂的应用中草药制剂将成为未来鸡球虫病防治的一个重要方向,它们大多是由中药材经提取、浓缩、精制而成,具有驱虫、杀虫、止血、解毒、消炎等效果。目前常用的中药材包括青蒿、常山、白芍、蒲公英、旱莲草、鸭跖草、地锦草、败酱草、翻白草等.

7 总结与建议:


最近几年看来似乎不会有一个真正有不同作用类型的新的抗球虫药问世,确保现有产品的使用寿命延迟到最长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主要的方法就是设计一个最佳的用药程序以避免任何产品的过度使用。


(1)将田间监测(优势虫种、卵囊数量等)和药敏试验结合应用 有条件的家禽饲养者应该进行球虫病的田间检测和在实验室进行药敏试验,确保设计一个最佳的球虫病控制方案。

(2)对于全新的抗球虫药或在该地区敏感的抗球虫药,连续给药方案通常是最经济的和最有效的,但面临着抗药性产生的巨大风险。如果使用连续给药方案,则强烈建议在年度计划中,在一些地方利用疫苗接种方式,以替换已产生抗药性的球虫株,使其重新变得敏感。

(3)对于抗药性已经普遍存在的地区,可以利用疫苗接种方案,使已经产生抗药性的球虫株重新变得敏感。对于部分鸡只在使用疫苗后出现发病反应,可以利用 80mg燉kg剂量的氨丙啉饮水进行治疗。

(4)在商品肉鸡饲养过程中,采用轮换用药方案。在饲料中添加预防药物是非常普遍的。对于饲养周期短的品种,可采用全程用药,季节轮换的方式;对于饲养周期较长的品种,可采用轮换或穿梭用药方案,穿梭用药时可首先采用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允许鸡只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避免使用从离子载体类药物到离子载体类药物的穿梭用药方案。选择离子载体类药物时,不光要考虑价格,还要考虑对不同球虫种的效能(如盐霉素对堆型艾美耳球虫,球安对柔嫩艾美耳球虫)。 (5)对于球虫病比较严重的黄羽肉鸡,可以适当加大抗球虫药(有一定安全范围的)的使用剂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研究生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菏泽
发表于 2006-8-14 22: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专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4-6-16 05:29 , Processed in 0.825972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