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文整理自一位从业几十年的一线技术经理的养殖心得,从充分了解肉鸡习性,到通风、温湿度的细节把控,从舍内设备的排兵布阵,到肉鸡的肠道保健技术,事无巨细阐释春季养鸡的全流程要点。
一、了解肉鸡才能养好肉鸡
肉鸡的基本信息
1、身躯矮小,个体高度一般在30-35cm之间,空间活动范围在40-50cm左右。 2、有自己特有的昼夜节律(工厂化养殖已经大大对其造成影响,需要我们最大限度的利用其“气候服习”)。 3、鸡只在一定健康与昼夜节律的群体中才能正常互动,弱小鸡只要尽量单独饲养(种鸡场要尽量提供整齐质量的雏鸡)。 4、消化道简单,肠道短,消化能力较弱(前2-7天补充必需的营养素)。 5、无汗腺,代谢旺盛的同时心肝肾的压力相对增大。 6、神经类型活跃,易受惊吓而引起骚动及炸群。 7、对光线尤为敏感,所以要避免对鸡群的各种有害刺激,避免大声喧哗,生人进舍、料车的汽笛声等噪音(影响其内分泌系统),舍外暴雨及打雷时交代饲养员要进舍观察(注重鸡和人的互动)。 8、对主人有依赖。 9、雏鸡在5日龄前体温调节能力极差,管理不善将对肉鸡一生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二、如何利用肉鸡的特性
基于肉鸡遗传素质,安排养殖管理 1、可集约化饲养,鸡笼的高度下限40cm。 2、洁净舒适的环境对肉鸡群至关重要。 3、灯光不适合偏红外的光谱,饮食器具适宜黄色、橘色、红色等。工作服帽器具适宜绿色蓝色灰色等。 4、工作者要有爱心(与鸡良性互动),粗暴野蛮的性格对鸡群无益。 5、适合有规律的操作,夜间21:00-凌晨3:00适宜关灯,免疫与早饲适合4:00-10:00。 6、适合定期给料,控料不适合4:00-10:00,适合在10:00-17:00,21:00-凌晨3:00。 7、环境控制是预防呼吸道病的唯一有效措施。 8、夜间温度不适合偏热控制,易适用“夜间滞退”,重视“生长适温带”的应用与昼夜节律。 9、第一周管理至关重要。 10、喂料方案和光照方案是肉鸡健康与快速生长非常的重要方面。两者都适合“定时钟管理”。 11、肠道保健是肉鸡养殖的重点。益生菌、酸制剂、酶制剂、中药、寡糖等。 12、重视累积性应激与瞬间较大的应激。 13、11日龄之前属于育雏期,需要舒适洁净的环境,15日龄-21日龄逐渐注意冷热适合与通风的不适。15日龄后是舒适温度逐渐向生长温度管理转换的时候。
三、肉鸡的环境控制
(一、设施)
(二、环境控制)
供暖方式:北方地区明显适合地暖供热,但要增加辅助供热并能做到及时切换。(缺点是不能实现精确控制) 控制技术之一:关于如何合理供热与供热分区的问题。 (1)做好密封工作:如库板的保温一般都高于墙壁,但该处温度低的原因之一是密封问题。 (2)巧用热像仪:检测与评估鸡舍各部位的保温性能。 方案:合理的设置需要3个区,前后区和中区,或整体加热+前后端独立供暖,视具体情况而定。
肉鸡养殖体感温度的控制重点:=(良性产热=良性散热)+生长区体感温度。 生长区体感温度处于舒适温度的偏下区域。 重要的是:此区域的温度不会带来产热增加料肉比偏高。 鸡只的表级散热调节机制的调节,要领:鸡群张口呼吸的机会一定不要偏多,特别是加料和清粪时,也不要超过1/5。
 温度与料肉比的关系:
四、总结:春季管理要点
1、春季尤其要顺应天气,适时脱温很重要。向管理要效益。 2、重视湿度管理。 3、通风时:白天利用较高负压、减少大风的影响,注意风向调节板、前后小窗分布,充分考虑室外焓值。 4、加强消毒,提高疫病预警级别,多利用实验室优势。 5、投喂增强免疫力,抗氧化能力,专业复合维生素。 6、肠道保健:酸制剂、益生菌等,促进肠道健康与免疫力。 7、有效预防“支气管栓塞”、谨防晚春热死鸡。
总之:春季的季节特点决定养鸡一定要“顺应天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