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65|回复: 0
收起左侧

第四章 辨证纲要

[复制链接]

论坛顾问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山西
发表于 2017-2-7 08: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西临汾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通航 于 2021-8-19 10:15 编辑

                                                 第四章    辨证纲要

‘辩证’是以脏腑、经络、病因为理论基础,以‘四诊’为依据认识和分析疾病的根本方法。‘证’及证候,是对疾病过程的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相搏的病理概括。‘辩证’就是将四诊所获得的证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发病的原因、病变部位,疾病的性质、病情的进退、上下的趋向、体质的强弱、精神的好坏等,加以分析归纳,以确定疾病的部位性质

‘施治是在辩证的基础上,确定治疗的原则、选用适当的治疗方法。辩证与施治是关系密切、相辅相成的,主要的、常用的有八症(纲)辩证、脏腑辩证、卫气营血辩证、病因辩证。‘八症’为辩证的纲领,是各种辩证的共同本质的概括、指导于其它各种辩证。一般脏腑辩证主要用于内伤杂病,卫气营血辩证用于外感热病,但非截然分开,有的还需结合应用

第一节  八症

  八症归纳为八种证候类型:,通称为‘八症’。八症是相互联系的,如表里与寒热虚实相联系,寒热与虚实相联系,虚实又与表里寒热相联系;其中表证有表寒、表实、表热、表虚、表实之分。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也是如此;脏腑辩证与卫气营血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以灵活应用。

(一)正证与邪正

  是辨别家畜‘有病或无病’的两个纲领。正证:‘马牛有此精神爽,尿清粪润口中红,脉平色正无疴瘵(zhai),气血调和脏腑宁’。广义的邪证是‘表里寒热虚实’六证的总括。“夫邪者、所偏之谓也,太过不及,真气散乱,邪疫相侵,致成患也”。其意是、是由于正气不足,并受到邪气的侵袭所致;外因须通过内因才能发生疾病的论证。狭义邪证是指风证而言,“邪入阳则兽生狂,邪气阴则兽生痹”。邪证的治疗是根据邪的性质不同而异,原则上是“祛邪扶正”。概括起来就是“协调阴阳,调和营卫,补虚泻实,散寒清热”,以恢复体内的阴阳相对平衡,达到治愈目的

(二)表证与里证

是辨别“病位及病势的深浅”的两个纲领。‘表’是指机表(包括皮肤、肌肉、经络);病邪侵犯肌表病位‘’或‘病势较轻’者称--表证。‘里’是指脏腑而言,病邪侵入脏腑或病自内而发病位、或病势较重者称--里证。表证和里证不是单纯从病变部位来划分,临床主要是从证候特点加以区别,如有些皮肤病伴有内脏发病而产生的,属里证的外在反应,不能叫做表证。

1、表证:多因机体正气虚弱六淫之邪趁虚而入,先侵于皮肤毛窍,再传入腠(cou)里、肌肉、经络所致。证候:发热怕冷、咳嗽清鼻涕,舌苔薄白,脉浮。治疗表证、宜用汗法。由于感受病邪的性质不同,治法也各异。(1)表寒证风寒在表、耳鼻发冷,口舌清白、舌苔薄白,脉浮紧,治疗宜用辛温发汗法(2)表热证:风热在表、耳鼻俱温,气促喘粗、口舌偏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疗宜用辛凉解表法。(3)表虚证:风邪在表、发热有汗,遇风则抖、脉浮缓。治疗宜调和营卫、或固表补气(4)表实证:具有表寒表虚的症状,但无汗,脉浮有力,称为表实证,治疗宜用发汗解表法。

2、里证:是表邪未解、由表入内,或病邪直接侵入脏腑、或饥饱劳逸,引起气血和脏腑功能失调所出现的病证。其证候

(1)里寒证:精神倦怠、耳搭头低,鼻寒耳冷、形寒怕冷,口垂清涎、浑身发颤,肠鸣泄泻、口色青白或青黄,舌苔白、脉象沉迟。治疗宜用温法

(2)里热证:耳鼻俱温、口渴贪饮,气喘出汗、粪便干燥,尿液短赤、口色红燥,舌苔黄、脉象洪数或沉数。宜用清法

(3)里虚证:毛焦体瘦、耳搭头低,精神倦怠、多卧少立,饮食俱少、粪中带水,粪渣粗糙(cao)、口舌淡白,舌质如绵、脉沉细而无力。治疗宜用补法

(4)里实证:分便秘结、尿液短赤,肚腹胀满、腹痛起卧,呼吸喘促、口舌黄厚,脉象沉而有力。治疗宜用攻下法

3、表证和里证的关系
(1)表里同病:外感与内伤有时同时致病,或外感未解病邪入里,或先有内伤后受外感,就有可能出现既有表证又有里证的表现,叫做‘表里同病’。如:既有外感引起的发热,形寒怕冷、咳嗽等表证,又兼有内伤引起的腹痛、泄泻;表寒内热、表热内寒,表虚里实、表实里虚,以及表里俱寒、表里俱热,表里俱实、表里俱虚治疗表里同病的原则是:一般先解表后攻里,或表里双解;但如里证紧急、则又不可拘泥、而须‘即当救里’。

(2)表证入里和里证出表:表里是相关的、疾病是在不断转化着,所以病在表的可以入里,病在里的可以出表。病由表入里、表示病情在发展;病由里出表、表示病情在恢复。

4、半表半里证表邪由表向里传变时,虽已离开了肌表,但还没入里,邪在表里之间,称为‘半表半里证’。其主要证候为:病畜精神不振,饥不饮食,寒热往来,精神沉郁,耳鼻发凉;发热时精神稍有好转,耳鼻转热,或微热不退,口舌淡红而干,舌苔黄白相杂,脉象弦。唯有和解”(疏泻调和、和解表里,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的一种治法)为其治法

5、表里辩证要点(1)掌握其表证的特征,如发热、怕冷、寒颤(zhan)、舌苔薄白、脉浮等。(2)注意是否有表里同病、或兼有其它不同之证,如表里俱寒,表里俱热,表里俱虚,表里俱实,或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虚里实,表实里虚,或为半表半里等。(3)初病表证,继而如出现里证,应辨认是否表证已经入里,查明表证已解或未解。(4)凡病里证,继而出现表证,应辨别是否里证出表,或是又感表邪。

(三)寒症与热证
寒症和热证是辨别鸡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症是阴盛阳衰的病理反应,凡因寒邪侵入或畜体生理机能衰退所产生的病症均称为寒症。热证是热盛阴衰的病理反映,凡因热邪侵入或畜体生理机能亢盛所产生的病症均称为热证。辨别疾病的寒热,是确定治疗时使用温热药寒凉药的重要依据。

1、寒症:寒症有实寒(寒实)和虚寒之别。寒实证:一是外感风寒,二是内伤阴冷。寒为阴邪、寒邪侵入机体抑制和消耗阳气,致使阳气不能正常输布到全身,‘阴盛则寒’,临床反映出耳鼻寒凉,四肢厥冷,腹痛起卧,脉沉迟,口舌青白滑利等一系列寒的证候。虚寒证:多见于慢性或消耗性疾病,由于久病消耗了畜体阳气,“阳虚生外寒,临床反映出、形寒怕冷,耳鼻四肢俱凉,多卧少立,慢草少吃,肠鸣泄泻,完谷不化或见浮肿,口色淡白或青白,舌苔薄白或无苔,脉象迟涩等一系列虚寒的证候。治疗宜用温补法

2、热证:热证有实热虚热之别。实热证:主要由于感受燥热、暑热、疫疠所引起,亦可因风寒、风热、风湿等入里化热而发病。热为阳邪,热侵入畜体使畜体机能亢盛,“阳盛则热”,临床反映出发热、耳鼻温热,呼吸迫促,粪便秘结,尿液赤黄,口干渴饮,口舌红燥,舌苔干黄,脉象洪数等一系列热的证候。治疗宜用清热法。实热证由疫疠所致者,一般病情较重,因火邪充斥(chi)上下表里,故除一般热证候外,尚可出现高烧肌热,眼闭头低,舌苔黄厚等,又必须结合卫气营血辩证去理解。虚热证:多见于瘦弱家畜长期患病或疫病、虫病的后期。由于久病消耗了畜体的阴液“阴虚则内热”,故临床上反映出精神倦怠,低热不退,或午后发热,口色淡红微燥,少苔、脉象细数等一系列虚热的证候。治疗宜用养阴清热法。

3、寒症与热证的关系:寒症与热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如泄泻过甚或大汗之后,机体功能衰退出现体温骤降,病症则由热转寒;又如外感风寒后,处治延误,外邪入里化热出现体热,则病症由寒转热。

4、寒热错杂证:主要是指寒症与热证同时并存,病情错综复杂。这是由于内伤外感常常交杂为病,五脏六腑互有盛衰,所以会出现寒热错杂证。临床常见的有“上寒下热、上热下寒,表寒里热,表热里寒等。”治疗时须恰当地处方用药。

5、寒热真假证:寒症或热证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有时会出现外部症状表现与疾病本质不一致的一些假象,叫做“寒热真假”。(1)真热假寒证:是热证中见有寒象。常见于某些热性病有高热、同时出现四肢厥冷等寒象即“热深厥亦深”。(2)真寒假热证:是寒症见有热象。常见于某些虚寒重症。

6、寒热辩证要点:(1)辩寒热一般应综合病畜口渴与二便情况,四肢、耳鼻冷热,舌质、舌苔,脉象等表现来加以辨别。(2)分部位。如在表、在里,在上、在下,在脏、在腑,在气、在血等不同。(3)注意寒热夹杂及虚实的不同情况,如表热里寒,上热下寒,上下俱热,表里俱寒,虚寒、虚热、实寒、实热等。(4)分辨真假,不为其表面现象所迷惑,抓其病症的本质给出正确的诊断。

(四)虚症与实证
  虚实与实证是辨别畜体正气的强弱病邪盛衰的纲领。、是指畜体正气不足抗病力下降,以致整个生理功能呈现衰退的现象。“精气夺则虚”,“夫虚者、老伤之过也,真气不守、卫气散乱也”。精气或真气是家畜体内具有生理功能的精微物质,当其亏损或丧失,就使生理功能减退而引起虚症。、是指畜体所感受的邪气亢盛,正气未衰,在正邪相互斗争中呈现各种亢奋的现象。“邪气盛则实”。辨别虚实不仅借以了解邪正的消长趋势,而且为治疗时应用攻法和补法提供依据

1、虚症:多见于久病及慢性病或失血等,正气为邪气所伤或阴津及阳气亏损,致使畜体生理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减弱而发病。证候:毛焦体瘦,精神倦怠,口色淡白,舌光无苔,脉象细弱。治疗宜用补法。
1)气虚证:一些慢性病长期耗伤正气,而使脏腑功能衰退出现的一系列证候叫‘气虚证’。因为气的蒸化靠肾,生化靠脾,输布靠肺,所以气虚主要与肺、脾、肾三脏有关。其证候是:精神不振,毛焦体瘦,四肢无力,气喘而促,食欲不振,口舌淡白,脉象细微,稍动出汗。治疗宜补气为主,着重补脾肺肾
(2)血虚症:五脏功能减弱,精血的化源不足或失血等、均可使血的质和量降低,所以出现的一系列证候叫血虚证。因为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肾精为造血之本,所以血虚主要与心、肝、脾、肾四脏有关。其证候是:毛焦体瘦,精神沉郁,眼光痴呆,易惊不安,口色苍白,脉象细而无力等。治疗宜补血养血为主,配合健脾补气

2、实证:实证是指病邪过盛所产生的证候。病邪虽盛、畜体正气尚未大衰,足以抵抗病邪,邪正斗争势均力敌,表现出一系列生理功能亢奋的现象叫实证。多见于新病体状、及胃肠积滞等。证候是有实邪存在,如痰饮、水湿、淤血、食积、虫积等。“夫实者、结实之谓也,停而不动,止而不行,止而不行为结”。“结在皮肤则生黄肿,结在筋骨则筋骨胀大。结在经络则流注疼痛,结在咽喉则咽喉闭赛。结在食槽则生槽结三喉之症,结在肠胃则肚腹胀痛起卧,而成七结之症也”。是功能亢奋,气喘气粗,高热舌红,腹胀疼痛,便秘尿浓,苔厚脉沉或洪而有力等。治疗宜用泻法

实证是“邪气盛”的病症,所表现的证候因病邪的不同而不同。病邪的概念不仅局限于六淫、饥饱劳逸、疫疠等,其机体的正常生理物质--气、血、津液,也可在病理过程中转化为‘邪’,如气不行而成为‘气滞’,血停不行而成为‘血淤’,津液停滞不行而成为‘水湿或痰湿’。这些都是由于生理物质转化而成的‘邪’。(1)气实:所谓气实就是气滞,气停滞不通。由于病邪侵入机体,阻碍气机通畅。如痰湿阻肺、致使肺气壅(yong)塞出现痰多咳嗽。过食发酵性草料,胃肠气机壅阻出现肚腹胀痛。气滞的主要临床特点‘胀满’,治疗宜用‘理气导滞’。(2)血实血实就是血滞,血液运行受阻,瘀滞不畅。多因气虚或气滞而使血液运行不畅;或因外伤及病邪所阻均可出现淤血。治疗宜用活血散瘀理气之法。

3、虚症与实证的相互关系:由于正气和邪气的发展变化,虚症与实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如病初的高热、尿赤、口舌红燥、苔黄而厚、脉象洪数等实证,待日久不愈或治疗不当,导致体力消耗、正气衰弱,则出现精神不振、泄泻肢冷、脉象细弱而转为虚症。又如脾胃虚弱、过食不化,则出现肚腹胀满、舌苔黄燥、便秘等实证证候。

4、虚实错杂证:常见于一些慢性病发展到机能非常减退,而病邪相对过盛所出现的证候。如表虚里实、表实里虚,上虚下实、上实下虚等虚实错杂证。

5、虚实真假证:过虚过实均会出现一些假象。‘大实有羸(lei瘦:羸弱)状,至虚有盛候’既是此意。(1)真实假虚:即病理属实,而现象属虚。如结症正在形成中,往往先出现拉稀似属脾虚泄,实属腑实结滞,因粪结于肠中,以致粪水从旁而下。(2)真虚假实:病理属虚、而现象属实。辨别虚实真假,要从脉象有力无力,舌质的胖嫩(nen)与粗老,体质的虚弱与强壮,新病久病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6、虚实辩证要点(1)注意病期新久,畜体体质强弱,年龄;(2)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3)须分部和虚实错杂的情况,察其虚实是在上、在下,在表、在里,是独见、还是夹杂互见,是脏、是腑,是在气、还是在血,是一脏独虚、还是脏虚腑实等等。(4)注意是否有寒热、表里等参差互见。

附、阴症与阳证
  疾病过程中即对立统一矛盾,都可以用阴阳加以概括。表证、热证,实证属于阳证范畴;里证、寒症、虚症属于阴症范畴。一切证候、概括起来,可分阴症与阳证两大类。因此、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

(1)阴症、阴症在临床上主要表现是:毛焦体瘦、神疲喜卧,体寒肉颤、怕冷喜暖,口流清涎(xian)、肠鸣腹泻,尿液清长、苔白滑润,脉象沉迟无力等。在外科疮黄方面,凡不红、不热,不痛、脓液稀薄而少臭味等,系阴症表现。

(2)阳证、阳证在临床主要表现是:精神兴奋、狂躁不安,腹痛起卧、发热贪饮,气促喘粗、耳鼻肢热,口舌生疮、粪便秘结,尿液短赤、口舌红燥,舌苔黄干、脉象洪数有力;在外科疮黄方面,凡红、肿、热、痛明显,脓液粘稠发臭者,均系阳证表现。阳证的病机主要属阳盛阴衰,治疗时、阳盛应制阳,并配合用滋阴生津。

(3)阴症与阳证就证候类型而言,与阴虚和阳虚有所不同,阴虚是指体液不足的一些证候,阳虚是指机能减退的一些证候。

(4)脱证(亡阴、亡阳):亡阴和亡阳是属于虚脱性质的急证中兽医称为“脱证”。阴脱(亡阴):阴脱为阴液衰竭所出现的一系列证候。如精神兴奋、躁动不安,汗出如油、耳鼻温热,口渴贪饮、气促喘粗,口干舌红、脉数无力,或脉大而虚。多见于大出血或脱水、热性病的经过中。治疗宜益益气救阴阳脱(亡阳):阳脱为阳气将脱所出现的一系列证候。精神极度沉郁痴(chi)呆,肌肉颤抖,汗出如水、耳鼻发凉,口不渴、气息微弱,舌淡而润或舌色青紫,脉微欲绝。多见于大汗、大泻、大失血、过劳等患畜。治疗宜回阳救逆

  大热、大汗、大吐、大泻、大失血均可引起亡阴,也可导致亡阳,阴阳互根,阴液耗损、阳则无所依附而散越;阳气衰亡、阴则无以化生而耗竭。因此亡阴亡阳可同时存在,而亡阳大多是亡阴的进一步发展,临床上之所以分为亡阴亡阳,只是为了抢救时从阴火或从阳着手。

(5)闭证:闭与脱是相对应的名词。闭是闭塞、闭阻的意思,属实证脱是虚脱的意思,属虚证。一虚一实、不可混淆。闭证在病理上是痰浊淤阻脉络,蒙蔽心神的急症,多为邪入心包的症候,一般可分为阴闭与阳闭两型:阳闭(热闭)症候:高热神昏、肉颤痉挛,气促喘粗、全身出汗,痰涎壅(yong)盛、口色深红,舌苔黄腻(ni)、脉弦滑而散。治疗“清热豁(huo)痰,辛凉开窍。阴闭(寒闭):症候:神昏痴呆、耳鼻肢发凉,痰涎过多、口唇暗红带紫,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迟。治疗宜‘温阳祛痰,辛温开窍’。

八证小结
  表里、寒热的辩证都是从某一个方面进行分析的,如表里是从病变部位;寒热是从病理性质虚实是说明邪正双方力量的强弱..,所以首先要抓住‘主证’,再根据主证进行分析。还须与病因辩证,卫气营血辩证,脏腑辩证综合起来分析,确定病变位置、性质、原因和病情发展的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22 14:52 , Processed in 0.149194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