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大凡传染性疾病,现代医学多从病原体角度而论。每年疾病发生存在着差异,因而跟综病原体的发育,变异及传播,以期找到对应策略。但往往是滞后的。而从中医角度而言,则多从气候对机体的影响,进而考虑新的体质情况下对新的不良气候的适应性来考虑这个问题。因而往往前致于疾病的发生。从此角度上讲。传统中医则优于现代医学。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四时调神大论>》上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简单而明了的阐述了温病发生的内在因素,也就是目前所说的潜伏期。两个观点的共同之处是阴精的不足不足以应对春季温热气候的刺澈而发生疾病。不同点是内在体质的差异,冬伤于寒者,寒邪侵入肌肤经络,阻滞阴精上乘滋养五脏,而形成上虚下热之状;冬不藏精者,多由于冬季气温高,精气不能下达于阴,而形成整体虚弱之状。因而同样为温病,但是表现的临床症状不同,这也就是现代医学上所说的“毒株变异"的根源之一吧。
疾病发生的内因有了,是否发病,发病的程度如何,外因的刺激则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春季气温高,风多,干燥则发病速,气温低,风少,湿润则发病缓。这也许就是病原体变异的原因之二吧。
我们要防止疫病的发生和发展,就应该知道前期机体的损伤状态和后期疾病将要发生的状况。也就是首先要弄明白前期气候和生活习惯对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修复,力求使机体处于健康状态来应接新的不良因素的挑战。其次也要清楚新的不利因素是如何损伤机体的,先损伤机体的什么部位,损害要素。防未杜渐。才能保证机体避免疫情的损害而健康的生存下来。
今年冬季,气候寒冷,前季潮湿,后季干燥。前季寒湿之候,伤及脾阳,造成脾阳不足而寒湿下注而伤阴,向上奉养不足而造成上之脏腑阴精不足。后期气候干燥伤阴,使上之阴精丧失严重。这从前期发生的流行病可明显的看到了这些问题的存在:
1,鼻炎,“小肠球虫“,消化不良,水样腹泻等疾病的广泛流行表现出了严重的脾阳不足之证。
2,呼吸道疾病发病缓慢而迁延日久,是典型的脾之奉养肺之功能不足,母病及子的临床特征
3,从解剖特征来看:气管,肺,肝的干燥无津,色浅,为阴精奉养不足;气管环的深部出血为心血不足,君火过旺之候。
………
上述之证侯,会造成严重的阴虚火旺,上热下寒的体质,就好比河流水少,难以应对高温干造气候的危害一样。若遇温热,风多,干燥之气候条件,必将加速河水蒸发,造成河沟干涸,土燥地裂之势。从运气学的理论看,明年丙申,少阳相火司天,上半年必是高温,大寒至春分的第一运,客运君火为热。确定春季为风热之疠气流行,必将造成温热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比如风热犯肺,肝火上炎,新城疫,禽流感或二者混合感染等疾病的发生。
如何应对?
1,补充上流之水,温补脾肾之阳,增强后天之夲的保健,保证津液来之有源。
2,填水,随时用一些滋补上焦之阴精之品,护君火,养相火,使君火安之有府而不上炎,相火有根所居而不窜。
3,条件,在气温升高之时,早点降低舍内温度,以防高温伤阴,避免风邪为害,以免风燥伤阴而为火。
4,治疗药物选择。应选用辛凉解表,滋阴润燥,清热降火之品以治之。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