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33|回复: 6
收起左侧

[大肉食]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兼论治理【转帖】

[复制链接]

荣誉版主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

来自
河北石家庄
发表于 2008-11-30 21: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这是上古《黄帝内经》中的养生要诀。在中医里,“正气”指人本来具有的维持健康和抵御外部致病干扰、侵损的能力,是人的天赋所秉;“邪”,即是引发疾病的内、外部诱因,譬如外部的“风邪”、“寒邪”,以及内心的“不正之念”,所谓“邪之所凑,其(正)气必虚”。后来“正气”一词被历代人引申化用,逐渐定义为“光明正大之风气”,如南宋文天祥在《正气歌》中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无论古今,谓之“正气”, 其意义都发源于《黄帝内经》,都表:纯正、正义、维护健康美好、不容干犯的凛然之气。“正气”代表历史的车轮、代表天地运行的趋势,它存乎天地、存乎人心,也必然存乎当今之企业。
    企业如同人体,各车间、部门就是“五脏六腑”,它们的运行构成企业周流的系统:人体吐纳空气,而企业吐纳原料和产品;人体易生疾病,病源于个别脏腑的失调或亏虚,但表现出来时已经是整个人体的病灶。企业同样常有各种问题,问题来自不同环节或部门,可表现出来时已造成企业整体的损失;正确的养生在于“清心寡欲”、“扶正祛邪”,使病扼于“未发”,而绝非靠事后的“医疗”和“进补”;高明的治理在于“穷本极源”、使“发心从事”,教问题止于“萌芽”,而不只在事后的“检讨”与“补救”。
    人之“正气存、邪不干”的表现是:无忧、无病、无不明。那么,企业之“正气存”的表现呢?企业之“邪不干”又当如何呢?
    那就是“管理”的终极理想:如人体之“吐纳自然”而已。所谓“自然”:无一处不顺畅、无一处不美好。从原材料购进,生产流程开始(即——“纳”),各环节、部门开始运行,生产者生产,管理者管理,后勤者后勤……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即——“体内营卫循环”);待产品出厂(即——“吐”),客户满意,进而赢得八方尊敬,再化为各种推力促进企业发展,此之谓“吐纳自然”。
    现实中,“自然”的境界因各种干扰和不可控导致很难到达,但它永远是企业不懈追求的目标:管理有效、质量出众、员工忠诚,总之里外、上下无一处不如人意。为此,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从不同角度给出了治理企业的“良方”。
    企业治理,如同人之养身,西方管理的方法,许多带着“西医”的印记。诸如“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为企业参照其标准以施行、修正。但因其着眼于细,往往难以穷尽,使百密而一疏。为何?因人体看似自然、简单的呼吸吐纳,其实是包蕴万端之复杂系统的周密运行。任何一部位脏腑的大小疾患,都有千头万绪,不宜孤立看待,否则必然疲于应付。西医就类同此法,何处“发炎”,就于何处“消炎”,不能从宏观全局把握病灶,难免堕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循环。中医呢?中医不是孤立来看病的,而从平衡人体五脏六腑各部位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等作全局的考量,“辨证施治”,为恢复人体脏腑的平衡、自然,而非只为 “消灭”某一处之病症。
    但无论中、西,其宗旨无不为人体恢复健康、企业运行优良,且都希望能防微杜渐、标本兼治。相对来说,中、西医药都是在病证发生后进行的“补救”,而要医、治彻底,必要追溯到问题的根本,这就回到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惟有如此,才能到达“不生病”与“不出问题”的终极目标。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是养身的根本,治理的根本。何为正?方直不曲、刚健中正;何为邪?偏斜悖理、邪念邪心。正气衰则邪气盛,人的疾病、企业的各种问题都属“邪症”,发端于“正气”的衰微、“邪气”的乘虚而进。可见,养身、治理的根本就在两端:要么使“邪气”不生,要么让“正气”坚韧,即所谓“扶正祛邪”。企业的问题源于“不正”,“不正”源于“邪实”,“邪实”来自“内”、“外”,而根本在于“内”心——即“正气存内(心)”,《论语》所谓“思无邪”。
    所以,人的养身有三种层级:第一层,“西医”之方:何处发炎,何处消炎;第二层,“中医”之方:辨证施治,平衡整体;第三层,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此时病无处起,治已多余。
    为什么要在企业中讲“政治”?这是用“第三层”的方法。先要辨明“政治”的含义:最早的字典:东汉《说文解字》中记载:“政,正也”;《后汉书·张衡传》中说:“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墨子·天志上》中讲:“必从上之政下。”可见,政治本来的含义是“正治”,是“存正祛邪”地治理。所谓“儒政”,就是以“儒学”存正祛邪;所谓“德政”,就是以“道德”存正祛邪。因有“正气”,所以“上下肃然,称为政理”。“政,政教也。”这是讲方法,就是“第三层”的方法。因为要“教”,所以“必从上之政下”。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以“正”为“治”之本,养身如此、持家如此、治国如此,治企业同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烟台
发表于 2008-11-30 21: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楼主你太有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论坛顾问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山西
发表于 2008-11-30 21: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运城
“ 富有哲理,催人深思,堪称佳作”---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临沂
发表于 2008-11-30 23: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小学生

Rank: 2

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南阳
发表于 2008-11-30 23: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南阳
晕  看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论坛顾问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山西
发表于 2008-12-1 09: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运城
...“驱邪扶正”乃中医理论之精髓,正,机体发达而完善并不断进化的免疫系统,皮肤羽毛的机械屏障作用,肠道正常菌群的强大拮抗作用...,正气,抵御疾病侵袭之能力;驱多指“治”,扶泛指“调理”,驱邪扶正调而为治---如黄芪多糖,干扰素类就是通过调理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实现辨证治疗;冬季,寒--为邪,正--保温,供舍与热源,才有温可保,方可保温通风易也...。
                                                                   读后有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7 01:56 , Processed in 0.108141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