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是鸡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鼻腔和窦发炎、流鼻涕、流泪、打喷嚏和脸部肿胀。病原为鸡副嗜血杆菌,染色为革兰氏阴性、呈球杆状或短杆状。本菌常与呼吸道霉毒形体病鸡痘和传染性支气管炎混合感染,能加重病情,死亡率增加。 (一)、病料采集 眶下窦渗出物、鼻腔分泌物 (二)、检验程序 1.染色镜检 用玻璃注射器无菌采取急性病例眶下窦分泌物,或用热铁片烧烙病死鸡的脸部皮肤后,无菌操作由鼻孔和眼之间剪开上腭,再以无菌棉拭子插入窦内深部取分泌物,或用鼻腔分泌物,涂片、干燥、固定后,革兰氏或美蓝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两极浓染,单个、成对或形成链状排列的小杆菌。 2.分离培养 将上述病料划线接种于含10%脱纤鸡血琼脂平板上,于空气环境下在37度温箱中培养,24h后可见长出圆形、边缘整齐、光滑透明、有光泽的细小菌落(直径0.5—1mm);接种于巧克力琼脂平板上,于37度、10%CO2环境中培养48h,形成光滑、隆起、淡灰、半透明、直径0.5—1mm的菌落,有的菌落周围带有彩虹;将窦内分泌物于血琼脂培养基上平行划线接种。再用葡萄球菌与原先的划线作垂直交叉接种,在蜡烛缸于37度培养24—48h,在葡萄球菌菌落附近见到许多无色透明露珠样菌落,呈卫星现象;接种于普通肉汤可见呈均匀一致的混浊,管底有少量沉淀。
3.生化试验 将纯培养物接种于生化培养基,可见如下生化特性:
培养基
| 葡萄糖 麦芽糖 蔗糖 乳糖 木胶糖 过氧化氢酶 甘露醇糖 果糖 山梨糖
| 反应
| + + + - - - + + +
| 培养基
| 糊精 半乳糖 茧蜜糖 阿拉伯糖 纤维二糖 水杨素 菊糖 吲哚 硝酸盐还原
| 反应
| + - - - - - - - -
|
4. 动物试验 无菌取病鸡窦内分泌物通过鼻腔或眶下窦接种于健康易感鸡,36—72h后可见被接种鸡出现流鼻液、颜面肿胀等典型鼻炎症状。如含菌量少,可延长至一周左右发病。将实验鸡扑杀可分离出与上述一致的致病菌。
5.血清型鉴定 按Page的分型方法,副鸡嗜血杆菌可分为A、B、C三个血清型各型之间无交叉保护。1987年首先在北京发现A型副鸡嗜血杆菌,2003年在辽宁某鸡场又发现B型,张培君等报道我国也有C型存在。这三个血清型有一些共同的抗原成分。它们的区别如下:
表 鸡副血杆菌三个血清型的区别
血清型
| 毒力 对动物红细胞凝集作用
| A
| 强 凝集马、牛、绵羊、鸡和豚鼠红细胞
| B
| 弱 凝集少数动物红细胞
| C
| 很弱或无毒 不能凝集红细胞
|
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血清平板凝集试验(SPA)、琼脂凝胶扩散试验(AGP)和血球凝集抑制试验(HI)。
(1)血清平板凝集试验 以无菌操作取病鸡血清20--25份,用生理盐水5倍稀释,在洁净的玻片上,分别滴加传染性鼻炎抗原和被检血清各1滴(约0.05ml),充分混匀,4min后观察结果:
“#”:片状凝集,均匀散在。
“+++”:颗粒凝集,均匀散在。
“++”:液滴呈边在性颗粒凝集。
“+”:液滴呈边在性轻微凝集。
“-”:无凝集现象。
介于“+”和“-”之间者为疑似,呈现“+”以上者为阳性,反之为阴性。
(2)琼脂凝胶扩散试验
①琼脂板的制备
a.0.01mol/L PBSpH6.4的制备
甲液 Na2HPO4.12H2O 3.58g 蒸馏水 1000ml
乙液 KH2PO4 1.36g 蒸馏水 1000ml
等甲乙二液充分溶解后,用脱脂棉过滤,分别保存,用时取甲液24ml加入乙液76ml混合即可。
b.制板
配方:琼脂 0.5—1.0g 氯化钠 8g 甲乙混合液 100ml
上述各成分混合,在100度水浴中充分煮沸溶化,加入0.01%硫柳汞,待冷至55度左右倾入平板,每个平皿18—20ml,待凝固后,放冰箱中保存备用。
c.打孔 从冰箱中取出琼脂板,用特制的打孔器打成梅花形排列的七个孔,即一个孔在中央,六个孔在四周,孔直径4mm,孔距4mm,用针头将孔中琼脂挑出,琼脂板即成。
②加样 用加样器或滴管将抗原加入中心孔中,周围孔加入待检血清,以加满而不外溢为度,然后,将平板放在潮湿的容器中,置37度温箱中作用24h和48h。
③判定 在待检血清和抗原孔之间出现白色的沉淀线者为阳性,反之为阴性。
在感染本病或接种本菌苗的鸡群中,在两周左右容易观察到沉淀线,此反应有时可持续到11周。
6.鸡副嗜血杆菌和禽嗜血杆菌的鉴别
在鸡的呼吸道中,常发现不致病的嗜血杆菌,最近被分类为禽嗜血杆菌,它与鸡副嗜杆菌的主要区别如下:
表 鸡副嗜血杆菌和禽嗜血杆菌的鉴别
区别
菌名
| 过氧化 半乳糖 茧蜜糖 生长 菌落
氢酶 利用 利用 条件 着色
| 鸡副嗜血杆菌
| - - - 需CO2 -
| 禽嗜血杆菌
| + + + 需O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