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导读:今年的“速生鸡”事件。是我们畜牧行业的一个导火-索,对整个畜牧产业链,造成了不小的动荡!!虽然记者有所误报,但也不是空穴来风,也有其诱因。究其是突发?还是必然?甘草觉得,不是突发,而是必然,只是比我们预测的来的早一些而已!试想整个畜牧业产业链,门槛低,行业标准不规范,从业者多是中下层人士,如果不整治,任其发展,其结果可想而知。对环境污染,对民众身体健康,对后代子孙万代,对整个中华民族,应该值得我们深思!!!此既是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话不多说,回归正题。我国滥用抗生素的话题,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抗生素滥用,不是只有畜牧医疗有,人保健医疗也比比皆是!其不是国家发布几个法规,发布几个条例,来几次突击检查,请几位教授,请几位专家所能够扭转的。单养殖业来说,其根本还需从1饲养环境合理性(密度,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2品种生长抗病性,3饲料合格稳定性,4预防治疗结合性,5中药生物保健性;6社会协调性,7用药法规性,等等多方面来寻求突破口!!看来,养殖不是一方面的原因,也不是一个环节所能控制全局的;所以要求我们必须全方面考虑,搞养殖也是需要技术含量的!!
作为兽药从业人员考虑,有人说,以后是中药与生物保健的天下,其说也不无道理。中药大多采自于天然;传统中医也有几千年的历史,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积攒了很多优秀的方剂,偏方,验方等等;其方剂精华说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应该不为过。但是也有人说:“古方虽多,但是不符合今天的疾病演变,应该另辟捷径,另研新方才可”?其说也有其道理,疾病是变化的,新病不断出现,病种不断增多,如果单单套用古方,确实不符合现在的疾病情况;但是凡事物都有多面性,还是应该辩证的来看。另辟捷径看来是天方夜谭啊?毕竟古方是根本,是前人的经验总结(虽然有些糟粕,但毕竟瑕不掩瑜),我们学习前人的经验的同时,首先要继承,然后才能说发扬;继承都成问题,何谈发扬二字!如果舍弃古方不深研,岂不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吗??
中医看病讲究四诊八纲,阴阳虚实,脏腑气血;凡病不会离了以上之范围。但言之,凡病发展不是阴就是阳,不是寒就是热,不是在气就是在血,不是在脏就是在腑!请问:方剂治病不就是,以药性寒热升降之偏性,纠疾病寒热升降之偏性吗?既然古方与今方都是纠正治疗疾病偏性的,难道还有其本质之不同吗?再试问,今天疾病与古代疾病的反应,不都是发热,恶寒,瘀血,气滞,痰饮,表证,里证等等之机体变化吗?总之不管疾病谱怎么变,还是那句话,不会出阴阳虚实表里寒热气血脏腑之范围!!即“古方不合今病”所言非实呀!!实际上,说到底“中医治病,不是治病,而是治人”。你想想,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外感,戾气杂气等等,医生能直接看到吗?看到的只是诊断时机体的反应变化,其他都是猜测推断;治疗时,以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来平衡机体阴阳,达到机体恢复正常的状态,这就是中医,不是传说的那么神秘吧!!当然,中医治疗也不是那么简单,还需从“环境,季节,饮食,体质,病程”等等综合判断,结合多种方法(针灸,推拿,按-摩,药物,等)来到的“以平为期”的目的!
说到这里,引申出来一个话题就是“人方不合鸡病”。这个话题,也是个老话题,甘草其他文章(见论伤寒与温病关系演变史)已经谈过。人方固然不可硬套,以治疗鸡病。但是如果灵活辨证,灵活掌握病机,还是有相同之处的(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范围)。但是还需结合鸡的体质差异,经济用途,来调整配方,毕竟鸡不等同与人啊。。此不再深谈。
总之,用古方人方,治疗鸡病,除了学习传统中医内容外,还需结合鸡病发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硬套是不可取的,全盘否认中医药在鸡病上的优势也是不可取的。
甘草—董晓峰2321016659
谢谢交流指导。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