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75|回复: 0
收起左侧

山鸡雏雉的饲养管理技术

[复制链接]

0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来自
山东省青岛市
发表于 2013-1-25 20: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雉鸡从出壳到30日龄期称为育雏期。在雉鸡生产中,育雏非常关键。七彩山鸡与家鸡一样,属于早成鸟类,雏雉自出壳后就睁眼觅食,但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尤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必须抓好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才能提高其成活率。

    (1)育雏方式:一般采用立体笼式育雏和平面式育雏两种。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廊坊科研中试基地赵景才研究员的经验介绍,立体笼式育雏清洁卫生,便于防疫,空间利用率高,用电暖风加热提高育雏室温度比较简便易行。立体育雏架、育雏笼可根据育雏量的大小数量不等,每个育雏架可放置4~8个育雏笼。育雏架制作可用木材或钢筋焊接均可。育雏架前后宽62厘米左右,长92厘米,承笼间距高30厘米,接粪板间距4厘米,架的高度可根据承笼数确定。育雏笼长90厘米,宽60厘米,高28厘米,四壁和底用1厘米×1厘米孔目的电焊网围成。

    育雏前几天要用10%石灰乳剂刷墙壁,将育雏设备放在育雉室内,按每立方米高锰酸钾7.5克加入甲醛溶液15毫升的浓度进行熏蒸1~2天。食具和饮水器具用2%火碱消毒,然后用清水肿洗,在日光下晒干消毒后,根据雉雏鸡强弱分别装笼,将弱雏放在上层或与热源较近处。

    (2)温度:刚出壳的雏雉,由于体温调节机能较弱,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全靠人工取暖维持体温的衡定。因此,保温和通风是育雏成败的关键。雏雉从孵化室转入育雏室,育雏室应选用保温伞、火炕、热水、供温器(电暖风,由红外线式加热器、电风扇、导电温度计和电子继电器组成)等作热源保温,并在地面垫谷壳或木屑。一般在头2~3天室内温度要保持在35℃为宜,4~5天为33℃,5~6天为32℃,6~7天为31℃,7~8天为30℃,8~9天为29℃,直至脱温时保持15℃左右。一般夏天经25~30天,冬天30~40天即可逐渐脱温。育雏室或育雏器下温度在雏雉到达前一天预热到达规定要求。其温度测量可用温度计安装在远离热源器的边缘,离地面1~1.5米高处的墙壁上。育雏前两天要进行试温,并要检定恒温控制装置是否灵敏可靠。测量室内的温度均应在升温预热时开始。上述雏雉的适宜温度应随日龄和弱雏、小群育雏和外界气温变化及白天黑夜等情况进行递增或递减。育雏雉温度的适宜程度可通过仔细观察雏雉的行为姿态表现进行判断,当温度适宜时,雏雉生长良好分散均匀,精神饱满,活泼好动,羽毛光洁,食欲良好,粪便多呈条状,叫声细微轻快。当温度过低时,雏雉行动迟缓,羽毛蓬乱,靠近热源,有的雏雉挤在一起,分散不匀,出现寒颤,甚至拉稀,生长发育受阻。温度过高时,雏雉精神不振,远离热源,张口呼吸,口渴喜饮水,食欲不振,甚至诱发疾病,生长发育迟钝。为了做到保温适度,应根据气温情况和雏雉表现灵活调节温度。

    (3)湿度:雏雉从相对湿度为70%的出雏器中孵出转入干燥的育雏室中,雏雉体内水分随着呼吸而大量散发,则腹中剩余蛋黄吸收不良,饮水过多易发下痢。脚趾干瘪,羽毛生长缓慢。因此,育雏雉头10天应保持室内的相对湿度60%~65%,10日后要求保持室内的相对湿度在55%~60%之间。育雏雉开始由于室温较高并干燥,要适当在地上洒点水,或用水盘盛水任其蒸发;而育雏后期,由于排粪量多,室温低而相对湿度较高,应及时清粪,适当开窗通风,并更换用干燥的垫料。

    (4)饲养密度:合理的饲养密度有利于雏雉的正常生长发育。密度过大,雏雉发育不整齐,大多生长迟缓,且易发病;密度过小,不能提高单位饲养面积的饲养量而造成浪费。一般1~10日龄期间为60~70只/米2,11~20日龄期间为40~50只/米2,21~30日龄期间为20~30只/米2,31~42日龄期间为15只/米2,以后随日龄的增加,密度降低。

    (5)饮水和开食:雏雉饮水要比开食早。雏雉干毛后24~36小时进行第一次饮水叫开水。饮水的温度与育雏室温相同,并在每毫升水中加入青霉素800~1000单位,或用0.01%高锰酸钾饮水清洗肠道,然后再用复合维生素B水配以易消化吸收的全价料进行饲喂。中后期可用常温水,一般每20~30只雏雉供1个饮水器,随着日龄的增长和饲料种类的不同而饮水增加,饮水器雏雉个数也需增加,以保证每只雏雉随时饮水,并保持水质干净。

    雏雉首饮1~1.5小时后即可开食,开食的时间过早不利于雏雉体内剩余蛋黄的吸收和影响肠胃消化吸收而易发病;开食过迟会消耗雏雉体力虚弱,影响其生长发育。一般开食时在育雏床上铺几块小方巾,上面撒些质软、易消化、并含有充足蛋白质营养好的饲料,通常用大豆、糯米、熟鸡蛋磨成糊状、搓制成条形饲料让雏雉啄食,开食5天内饲料喂半干半湿的饲料为好。对于不会吃食的雏雉需要进行人工饲喂。7日龄后应改喂全价的营养成分和高质量的蛋白质配合饲料,也可用肉雏鸡全价饲料加入30%青饲料,并添加适量的淡鱼粉、酵母粉、蛋氨酸、维生素B及微量元素等。饲喂前用温开水将饲料拌匀后捏成长条。雉胆小怕人,为了驯化调教不怕人,可用手拿着饲料条让雏雉啄食,不食可采用强行投喂雏雉嘴中,·雏雉嗉囊小,胃肠消化功能弱,喂饲要少食勤添,一般1~7日龄,每2小时喂饲1次,8~16日龄,每4小时喂饲1次,在1月龄后,每天喂3~4次,让其自由采食。喂食时可给予一定信号,让雏雉形成条件反射,同时在饲料中加喂小青虫,小蚱蜢等动物性饲料,防止营养不良引起营养缺乏症而死亡。此外,雏雉7日龄后饲料中还需加入1%~2%小砂砾粒,以助消化。

    (6)断喙:雏雉通常5日龄时就开始发生啄癖(啄羽或畅肛较为多见)。断喙可防止雉只相互斗喙而死亡。在育雏期7~14日龄时应进行第一次断喙;50~60日龄时进行第二次断喙。断喙一般用断喙器进行,断喙的位置在喙尖至鼻孔的2/3处(上喙应断长一些,下喙应断短些)。有的用剪刀剪,然后用电烙铁烫。为了防止断喙出血,可在断喙前后2~3天喂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K和多种维生素添加剂,可防止断喙出血和减轻应激作用。

    (7)搞好卫生防疫:由于雏雉机体调节机能较弱,难以适应外界气候变化,抗病力很差,常发生疾患。因此,预防疾病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精心饲喂,提供均衡的营养,调整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及雉群的合理密度,并使通风条件良好。为了提高雉群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还要搞好饲养场舍的清洁卫生,每天清扫和定期消毒垫料、饲料槽、饮水器。并指定专人管理,尽量不让陌生外人进入育雏室,以减少雉群的惊动和传入疾病。新进雏雉应有一段隔离期,确认无疫病后方可入室合群饲养。定期接种免疫,15日龄左右用鸡新城疫Ⅱ系疫苗1:2稀释滴滴入鼻孔内或饮水免疫1次。30~32日龄转栏时间滴鼻接种Ⅱ系或F系新城疫苗。一旦发现有病雉应立即隔离诊疗。病死雉尸应放在密闭容器内及时烧掉或送到离雉舍远处深埋等无害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23 03:11 , Processed in 0.127097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