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01|回复: 3
收起左侧

小资料,大家看看

[复制链接]

0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潍坊
发表于 2008-1-22 20: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兽 药 讲 座
      一、兽药基本知识
     二、兽药分类及简介
     三、兽药配伍禁忌
一兽药基本知识
(一)基本概念:
    1.兽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畜禽等动物疾病,有目的地调节其生理机能并规定作用、用途、用法、用量的物质(含饲料药物添加剂)。三个基本特征:①具有一定的药效即具有一定的功能;②规定有作用、用途用法与用量;③使用动物为畜禽等。
分类:生物制品、中药、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和放射性药品六大类。兽药一词的概念,原意仅限于防治家畜、家禽疾病的药物,随着药物使用范围的扩大和饲料药物添加剂的兴起与发展,兽药正逐步被“动物医药品”、“动物保健品”所取代,后者范围更广,包括家畜、家禽、野生动物、观赏动物、鱼、蜜蜂、蚕等。即从陆地动物扩大到水生动物和空中飞翔的动物,从兽类、禽类动物扩大到水生类动物和部分昆虫。
2.毒物:指能对动物体产生损害作用的化学物质。药物超过一定剂量或用法不当,对动物也能产生毒害作用。所以毒物也包括中毒量的药物,药物与毒物之间并没有绝对界限。
3.制剂:兽药为了使用的安全有效和便于保存、运输,将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化学与生物合成的原料药在使用前加工制成一定包装或规格的药品,称为制剂。
4.剂型:经加工后的制剂有各种形式,即称为剂型。常用的剂型有三类:①液体剂型;②半固体剂型;③固体剂型。
5.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的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原理和科学。
6.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及排泄过程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7.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①药物作用:药物对机体组织细胞原有生理、生化机能的影响。凡能使组织活动增强或生化变化的酶活性增高的称兴奋作用,反之,使组织活动减弱或酶活性降低的称抑制作用。
②选择性:动物机体和组织器官对同一药物的反应各不相同,表现强弱明显不同的药物效应。选择性是相对的,与剂量有关。选择性高,副作用小。
③二重性:药物作用的二重性是:
1°治疗作用:对症治疗、对因治疗。
2°不良反应:
a.副作用:在治疗剂量下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为药物所固有,一般反应轻微,能适应,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副作用是药物选择性低的结果。
b.毒性作用: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后,药物引起机体生理、生化或组织结构的病理变化,分为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特殊毒性(致畸、致癌、致突变)等。
c.过敏反应:包括高敏性(小于常用量的药物能引起与中毒相同的反应)与变态反应(少数动物对某些药物出现一些与众不同的病理反应),属免疫反应范畴,与剂量无关。
d.继发反应:继发于治疗作用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如二重感染和VB、VK缺乏(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后)。
④量效关系: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药物的效应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定量阐述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无效量→最小有效量→极量→最小中毒量→致死量。
⑤时效关系:药物效应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分为潜伏期、高峰期、持效期和残留期等。
8.药物体内过程:包括吸收(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分布(由血液进入全身各组织器官)、转化(指药物在体内化学结构改变)和排泄(原形成代谢物从体内排出)等过程,转化与排泄在药动学上统称消除。
①吸收:
1°消化道吸收:吸收部位有口腔、胃、小肠和直肠。方式主要是简单扩散。主要受药物理化性质和动物生理因素的影响。解离度低、油/水分布系数高的非解离型药物,原子或分子半径小的水溶性药物均易吸收,极性分子吸收差。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是完全吸收的限时过程,它们决定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也影响药物奏效时间、作用强度及持效时间。药物剂型不同,吸收速度也不同,即水溶液剂>混悬剂>散剂>胶囊剂>片剂。药物的晶型不同,吸收也不同,无定型药物溶出速度>亚稳定型>稳定型,如无定型新生霉素混悬剂疗效大于结晶型。无水氨苄青霉素比三水化合物的溶解度大20%,其溶出速度和吸收量都较高。粒径大小也直接影响吸收,固体药物粒度减小,单位重量的表面积增大,溶出速度加快,药物微粉化或制成微晶,吸收迅速而完全。肠道内容物如离子(Ca2+、Mg2+、Fe3++四环素→络合物→沉淀→吸收↓)、酶(可降解药物如蛋白类药物)、药物等均可影响药物的吸收。
影响消化道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肝脏的药物代谢(首过效应:药物由门静脉吸收进入肝脏,被肝药酶代谢灭活一部分,造成药物进入体循环前有效药量下降的现象)、胃肠道的消化(胃酸、酶)、胃肠内容物多少(多、吸收差)、肠蠕动快慢(快、吸收少)等均可影响药物的吸收。
口腔、直肠给药不存在首过速应,故优于胃、肠道吸收。
2°呼吸道吸收:脂溶性药物易从鼻粘膜吸收、直接进入血液,挥发性药物易透过肺泡膜进入血液,无首过效应。固体和液体药物可制成气溶胶,由呼吸道给药,可加快吸收。
3°皮肤吸收:局部给药多用。表皮的角质层和脂蛋白有屏障作用。脂溶性药物易通过,是主要途径。毛囊和汗腺面积比角质层小,亲水性药物易通过,是次要途径。
4°粘膜吸收:因毛细血管丰富,吸收较快,脂溶性高的药物易被吸收。
5°注射给药:静脉注射无吸收过程,肌肉注射吸收比口服、皮下注射快,腹腔内注射吸收速度与肌肉注射相当,皮下注射因结缔组织等屏障较多,吸收较慢。
②分布: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经各种细胞膜屏障向各组织器官转运的过程称做分布。药物的分布多数不均匀,且为动态平衡状态。
1°与血浆蛋白结合: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分子增大,不能通过生物膜,故不被代谢或消除,起贮存作用,但这种结合是可逆的,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2°血液循环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血液循环的速度和毛细血管通透性与药物的分布成正比、肝、肾、肺等分布多,肌肉皮肤次之,脂肪与结缔组织较差。脂溶性药物,分子量小的水溶性药物穿透力强,体内分布广、分子量大、极性强的药物体内分布差。
3°细胞膜屏障:如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血眼屏障。这些屏障对大部分药物通透性差,起保护作用。而脂溶性药物易通过血脑屏障,极性大离子化药物不易通过。胎盘仅对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1000)起屏障作用,多数药物都能通过胎盘。故妊娠动物用药一定要谨慎。
4°脂肪组织:高脂溶性药物(如麻醉药)、含有强负电性取代基(含氧、氮、硫、卤素)而产生偶极的化合物(如氯丙嗪)均在脂肪中分布多而储存。
5°药物的理化特性:药物的化学结构、分子量、脂溶性、极性和解离度与组织的亲和力及稳定性均能影响药物的分布。
6°药物的PH值:生理状态下细胞内液PH较低,约为7.0,细胞外液PH为7.4,故弱酸性药物细胞内浓度大于细胞外,弱碱性药物则相反。升高血液中PH值可促使弱酸性药物向细胞外转运,降低PH值则可使弱酸性药物向细胞内浓集。如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促进苯巴比妥(弱酸性)从脑组织向血浆浓集,促进药物从尿液中排出→解毒。
③生物转化:药物在酶的作用下发生结构的变化称为生物转化。多数反应产物极性增大,便于排泄。药物发生生物转化主要是在肝脏,但血浆、肾脏、胎盘、肠粘膜、肠微生物亦能进行药物代谢。药物代谢酶主要为肝脏的微粒体酶系的混合功能氧化酶(肝药酶)。代谢方式有氧化、还原、水解及结合四种,通常分两相反应:I相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Ⅱ相反应是结合反应。
肝药酶诱导: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乙醇、尼可刹米等可使肝药酶合成增加、酶活性增强,加快药物的代谢。吸烟者由于香烟中的多环芳烃诱导肝药酶,可使安定代谢加快,安眠作用降低。有些药物如氯霉素,对氨基水杨酸、西咪替丁等可使肝药酶活性降低,减慢药物的代谢,使药物作用增强。
④排泄:指药物经过贮存、转化,最后由体内消除的过程。
1°肾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肾小管重吸收决定着药物排泄的速度。肾小球滤过后还可经肾小管再吸收,吸收小的排泄快,反之排泄慢。肾小管分泌如通过同一系统,则存在竞争使用,如丙磺舒与青霉素、阿莫西林、氟喹诺酮类药合用时,减少后者的排泄,增强它的作用。药物的脂溶性及尿液PH影响药物的重吸收。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中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快,在酸性尿中排泄慢,弱碱性药物在酸性尿中再吸收少、排泄快,在碱性尿中排泄慢。故采用酸化(氯化铵)或碱化(碳酸氢钠)尿液可调节药物的排泄速度。
2°胆道排泄:脂溶性高的药物常由胆道排入十二指肠如激素、催眠药、氯霉素等,排入肠道的药物又可从肠道吸收并经肝脏重新进入循环系统,形成肠肝循环,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3°其它:乳腺排出的乳汁偏酸,碱性药物易进入乳汁,此外还有唾液、汗腺和肺等途径。
9.房室模型:为了分析药物在体内转运和转化,根据组织器官的血流量、膜通透性、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不同,人为地把药物转运速度相同、解剖位置不一定相同的组织器官划为一个房室,这种抽象的把机体分为若干房室的现象称为房室模型。常用的有一室、二室或三室模型,目的是为了便于计算药动学参数。
10.半衰期(T1/2):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到一半时所需的时间。T1/2是判断药物作用时间和用药剂量和疗程的一项指标。
11.峰浓度(Cmax):给药后血中达到的最高浓度,反应药物吸收是否完全。
12.峰时(Tmax):达到峰浓度的时间,峰时短提示吸收较快。
13.生物利用度(F):指药物吸收的程度和速度。吸收过程对它影响最大。
14.表现分布容积(Vd):按血药浓度推算体内药物总量在理论上所占有的体液容积。Vd值大,表示分布广或与生物大分子结合量大。脂溶性药物Vd值一般较大(2~3L),反之Vd值小,一般水溶性或极性大的药物Vd(0.15~3.0L),如药物在体内分布均匀,Vd值接近0.8~1.0L/kg。
(二)药物的作用机理
是指药物小分子如何对机体细胞(或病原体)、组织、器官起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生理生化反应的科学理论。
1.与受体结合:药物与受体(位于细胞膜或细胞浆内的大分子蛋白质)特异性结合后,通过生物放大系统改变酶的活性或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来达到与内源性配体(如激素或神经递质)相似(激动药)或相反(拮抗药)的药理作用。
2.通过特异的化学结构分挥作用: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体内正常活性物质结构相似,通过竞争而发挥相似或相反的作用。如麻黄碱结构与肾上腺素相近,药理作用也相似,磺胺药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相似,故其有抗菌作用。化学结构完全相同的光学异构体作用可能完全不同,一般左旋有作用而右旋无作用,如左旋咪唑、左旋氯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等。
3.改变理化条件:如碳酸氢钠中和胃酸和碱化尿液,氯化铵酸化尿液等。
4.干扰细胞膜的功能:如局麻药普鲁卡因能抑制钠离子通道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
5.干扰细胞的物质代谢:如磺胺药阻断细菌的叶酸代谢等。
6.对酶的抑制或促进:如有机磷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乙酰胆碱含量升高而发挥作用。
7.与体液中离子的相互作用:如二巯基丙醇可与汞螯合而解毒。
8.改变神经递质或激素的释放水平:如麻黄碱可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稍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1.剂型与剂量:药物的剂型和生产工艺可影响药物的吸收,生物利用度有差异。在一定的范围内,剂量与效果成正比。
2.给药途径:给药途径不同药物作用有差异,甚至可引起药物作用性质的改变,如硫酸镁内服为泻药,注射为中枢抑制药。
    ①内服:简便、经济、安全,但吸收慢且不规则,影响因素多(如PH、内容物等),存在首过效应(口腔和直肠给药无),药物显效较慢,需较大的剂量,有的药物有刺激性(引起呕吐、腹泻),故危急病例不宜口服给药。
②注射:吸收快而完全,显效快,剂量准确,但不够简便,对注射剂要求高。
1°静注或静脉滴注:显效快,用于急性病或补充体液,其中静脉滴注最安全。但速度不宜太快,以免影响心功能,同时注意灭菌和热原。
2°肌肉注射:吸收速度取决于注射部位的毛细毛管分布,一般吸收较快,显效也较快。但刺激性强的药物应作深层肌肉注射,药量大时,宜分点注射。
3°皮下注射:吸收较慢。
4°腹腔注射:吸收速度与肌注相当,但有刺激性药物不宜腹腔注射,以免引起腹膜炎。
③吸入给药:通常脂溶性大、分子量小的药物易通过肺泡膜而吸收。有的药物可制成气雾剂,其微小的液体或固体粒子,可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而不沉降,常用于肺部疾病的治疗。
④局部用药:较安全、局部药物浓度高,但有刺激性的药物不宜局部应用。如皮肤给药、粘膜给药,直肠、阴道、尿道、乳管给药等。
3.合并用药:为增强疗效,减少或消除不良反应,临床上经常采用合并给药。
    ①影响吸收:对羟基苯乙酮与灰黄霉素合用,前者可促进胆汁排出,有利于后者的吸收,起增效作用;四环素与钙剂合用沉淀,减少四环素的吸收。  
②影响分布:水杨酸钠与磺胺共同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前者可使后者从血浆蛋白中解离,血药浓度增加,作用和毒性均增强。
③影响代谢:苯巴比妥可诱导肝药酶可加快强力霉素的代谢,减弱后者的作用。氯霉素可抑制肝药酶,可使其它共同药物作用增强。
④影响排泄:丙磺舒与青霉素,由肾小管同一机制分泌而排泄,前者可使后者排泄减慢,起增效作用。碳酸氢钠可碱化尿液可加快磺胺的排出。
⑤相加作用:两药作用于同一受体或作用部位,药效为相加,氯丙嗪和安乃近。
⑥增强作用(协同):两药作用于不同部位或受体,而产生相同药理效应,大于两者之和,如SD和TMP。
⑦拮抗作用:两药同时作用于同一受体或部位,但作用相反,药效小于两者之和。
⑧敏感化现象:排钾利尿药螺旋内酯可使血钾下降,使心肌细胞对强心甙敏感性增强,易诱发心律失常。
4.复重用药
①增强并延长药效。
②蓄积作用。
③耐受性与耐药性:反复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减弱,为了获得疗效需逐渐增加剂量;这种现象称为耐受性;耐药性是指微生物对药物产生抵抗性,二者有严格区别。
5.动物及其饲养管理、环境因素:
①动物的种类:四环素对草食动物易引起二重感染,不良反应多(奶牛有时猝死),而对肉食动物影响小;水合氯醛对马、牛、羊麻醉效果好,猪却耐受;洋地黄反刍兽内服无效;催吐药对犬、猪催吐,对牛、羊是促进反刍或祛痰;吗啡对猫是兴奋、犬抑制;牛对汞,猪对碳酸、家禽对有机磷及呋喃类极敏感。
②年龄,性别。
③个体差异。
④动物病理状态和机能状态,饲养管理。
⑤环境因素:可使动物机能状态改变影响对药物的敏感性。如小鼠放置于红杉木屑的笼内饲养,肝药酶活性增加,巴比妥催眠时间短。水温对鱼药影响大,如硫酸铜治鱼丝虫病,夏季只需0.1ppm,冬季则需1.5ppm,夏季用1.5ppm就会中毒。
(四)临床合理用药
    1.选药原则:
    ①疗效高:抗菌药应做MIC试验,首选MIC值最小者。
②毒副反应低:在疗效与毒性相矛盾时,应选效稍低而毒性更小的药物。
③价廉易得:多选用疗效确切,价廉易得的药物,避免滥用。
2.合理使用
    ①明确确诊。
②选用最佳给药方法:根据病情缓急,用药目的及药物性质决定。
③适宜剂量与合理疗程:剂量参考《兽药典》酌情调整。慢性病疗程长,急性病疗程短,疗程之间应有间隔。
④合理配伍:求协同,避禁忌。
二、兽药分类及简介
(一)抗微生物药
    1.概述
①化疗指数:LD50/ED50或LD5/ED95,一般要求3以上。
②抗菌谱:药物的抗菌范围。
③抗菌活性:抗菌药具有的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能力。常用MIC(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和MBC(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表示。
④耐药性:指病原体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甚至无效的现象。
⑤交叉耐药性:某种病原体对一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后,对与其结构相似或作用机理相同的药物在首次应用时也产生耐药的现象,称为交叉耐药性。
耐药性分类:
1°基因突变所致的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一般只对一种或两种以上类似的药产生耐药,且比较稳定,其产生和消失与药物接触无关。
2°质粒所介导的耐药性。最为常见,通过转化、转导、接合、易位等方式转移。
耐药的机制:
1°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如β-内酰胺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氨基苷类钝化酶等。
2°抗生素渗透障碍:膜通透性改变,抗生素无法进入。
3°靶位改变:细菌与抗生素发生作用部位的结构发生改变。
4°抑制核酸代谢。
5°其它
2.磺胺类药物
广谱、性质稳定、使用方便、体内分布广,与抗菌增效剂合用后效果大大增强,但易耐药,并有交叉耐药现象,并损害肾脏。
抗菌谱: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衣原体、立克次体、原虫等。
作用机理:磺胺药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相似,共同竞争细菌合成叶酸进一步合成核酸所需的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活性,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抗菌增效剂能抑制另外一种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二者联用具协同作用。
应用注意事项:①剂量要大,首次加倍量;②局部应用时,要清创排脓;③不能与局麻药同时使用;④最好与碳酸氢钠合用,加速排出;⑤影响产蛋,产蛋鸡禁用;⑥有残留,上市前应停药7天。
临床应用:
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制菌磺、泰灭净,SMM):抗菌最强,长效,主要用于全身感染,对猪弓形虫、鸡球虫、鸡住白细胞虫效果良好。
磺胺地索辛(磺胺间二甲氧嘧啶,SDM):作用与SMM相似,稍弱。
磺胺甲恶唑(SMZ,新诺明):抗菌强,用于全身感染,长效,但肾毒性大,对球虫有较好疗效。
磺胺嘧啶(SD):抗菌作用较强,易进入脑部,用于全身感染。
磺胺-5-甲氧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消炎磺,SMD):抗菌较SD差,短效,毒副作用小。
磺胺甲恶唑(菌得清,净尿磺,SIZ):作用同SMZ,但疗效差。
磺胺二甲嘧啶(SM2):作用与SD相似,但疗效较差,对球虫有效,乳汁中含量高。
磺胺邻二甲氧嘧啶(SDM′,周效磺胺):人长效,动物中效,其它同SD。
磺胺喹恶林(SQ):主要用于球虫病的治疗。
磺胺氯哒嗪:作用与SMM相似但弱。
磺胺氯吡嗪(EsB3):抗球虫作用好,30%磺胺氯吡嗪钠叫“三字球虫粉”。
磺胺脒(SM):口服吸收差,主要用于消化道感染。
酞磺胺噻唑(PST):与SM相似,良好的抗球虫作用。
磺胺噻唑(ST):与PST相似。
酞磺醋酰(PSA):与SM相似。
柳氮磺胺吡啶(SAPA0:与SM相似。
甲氧苄啶(TMP):抗菌增效剂,用于全身细菌感染。
二甲氧苄啶(DVD):动物专用,抗菌抗原虫,主要与磺胺配合,用于肠道感染。
奥美普林(OMP):抗菌增效剂。
阿地普林(ADP):抗菌增效剂。
巴喹普林:长效抗菌增效剂。
3.硝基呋喃类
作用:广谱抗细菌、某些真菌、原虫。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作用强,有潜在的“三致”作用,正逐步淘汰。不易耐药、抗菌不受有机物影响(血、脓等)。价低,用量小,用于肠道感染等。
机理:未明,可能是抑制乙酰辅助酶A而干扰了细菌糖代谢的早期阶段,并破坏生物氧化过程。
应用:
呋喃唑酮:痢特灵,用于鸡白痢、伤寒、球虫、白冠病、传鼻、大肠杆菌病。
呋喃妥因:呋喃旦啶,用于大肠杆菌所致的尿道感染。
呋喃西林:毒性大,外用局部消炎。
呋吗唑酮:呋喃它酮,除有痢特灵相似的作用外,对霉形体作用好。
注意:家禽敏感,易中毒,可用VB1、VC、溴化钙解救。
4.硝基咪唑类:
作用:广谱抗菌(特别是厌氧菌)、抗原虫。
机理:抑制DNA合成。
应用:
地美硝唑(二甲硝咪唑):广谱抗菌,对螺旋体疗效佳,抗原虫,水禽敏感,大剂量平衡失调。
甲硝唑:灭滴灵,强力杀厌氧菌,对蠕形螨、滴虫、兔球虫疗效佳。
替硝唑、罗硝唑、尼莫唑、氟硝唑:人用产品与甲硝唑相似。
5.喹恶林类:
作用:广谱抗菌,对G-作用强于G+。
机理:抑制细菌DNA合成,但与磺胺类,硝基呋喃类,氨基苷类,氯霉素类机理不同,无交叉耐药现象。
应用:
长巴氧:痢立清,广谱抗菌,主要用于大肠杆菌,巴氏杆菌等G-菌感染和猪痢疾密螺旋体感染,促生长。
乙酰甲喹:痢菌净,与卡巴氧相似,对G-强于卡巴氧,主要用于仔猪黄白痢,鸡白痢等症,但家禽敏感易中毒,促生长。
喹乙醇:倍育诺,与卡巴氧相似,促生长好,禁用于鸡。
6.氟喹诺酮类
作用:广谱杀菌,对G-强于G+,对霉形体、衣原体、螺旋体作用强。毒副作用较小,大剂量时有胃肠道反应、尿路、肝损害、中枢神经反应,抑制软骨的生长。与其它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对厌氧菌和G+菌作用稍差,体内分布广,可用于各种动物的全身感染,但近年来耐药性正逐步增加,疗效下降。
机理:主要抑制细菌的DNA回旋酶A位亚基,使DNA不能形成双股螺旋,损伤染色体,菌体分裂停止而杀灭。细菌DNA呈裸露状态,而动物细胞DNA呈包被状态,故对动物毒性低。
注意:不能与利福平、氯霉素及蛋白质合成抑制剂联用。因前者能抑制核酸外切酶的合成。
应用:氟哌酸、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多氟沙星)、氨氟消星、二氟沙星(双氟哌酸)、恩诺沙星(乙基环丙沙星)、沙拉沙星、达诺沙星(单诺沙星)、马波沙星等,其中后5种为动物专用。
3.抗生素
    ①β-内酰胺类: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杀菌。
青霉素G:口服无效,繁殖期杀菌,抗G±球菌、G+杆菌、放线菌、螺旋体(三菌一体),除金葡菌外不易耐药,毒性小,有过敏,过敏时用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解救。
邻氯青霉素:半合成的耐酶耐酸青霉素,可口服,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
氨苄青霉素:氨苄西林,广谱抗G±,耐酸不耐酶,用于全身细菌感染。
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与氨苄西林相似,杀菌作用强。
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定,广谱杀菌,对G+强于第二、三代,对G-稍差,对β-内酰胺酶稳定,耐酸可口服,与青霉素类无交叉耐药现象。
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西丁、头孢呋肟、头孢克洛
对G+比第一代弱,对G-比第一代强,毒性低,对部分厌氧菌有效,其它与第一代相似。
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呋(速解灵)、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
对G+比第一、二代弱,对G-进一步增强,对厌氧菌、绿脓杆菌有效,基本无毒,其它同第一、二代。
β—内酰酶抑制剂:不可逆性竞争性抑制β-内酰胺酶活性,与β-内酰胺抗生素合用前,使耐药菌株恢复敏感性,同时药效提高几位至几十倍。
克拉维酸:棒酸,广谱抗菌,但较弱,口服有效,常与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或头孢菌素合用,以提高疗效。
舒巴坦,它唑巴坦,溴唑巴坦:与棒酸相似。
②大环内酯类:可逆性地与细菌核蛋白体5O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属快效抑菌剂。
作用:G+菌,部分G-菌(球菌、流感杆菌、巴氏杆菌)、霉形体、立克次体、勾端螺旋体等,在碱性环境中作用强,口服易破坏,体内分布广,毒性低。
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吉他霉素(北里霉素、柱晶白霉素)、竹桃霉素、交沙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克拉霉素、泰乐菌素等。
③林可霉素类:与5O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与红霉素有拮抗和部分交叉耐药。
作用:抗G+菌和霉形体、口服吸收差,注射吸收好,毒性小。
林可霉素:洁霉素,常用于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克林可霉素:氯洁霉素,作用比林可强。
④多肽类:
窄谱抗生素,口服吸收差,残留少,抗菌作用强,不易耐药,吸收后毒性较大,主要用于治疗肠道感染和促生长。
主要抗G+细菌:杆菌肽,维吉尼霉素(速大肥)、持久霉素(恩拉霉素)、硫肽霉素、米加霉素(蜜柑霉素)、阿伏霉素、黄霉素(斑伯霉素)、大碳霉素、魁北霉素等。作用机理为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和破坏细菌细菌膜的通透性。
主要抗G-菌:硫酸粘杆菌素B和E,又叫多粘菌素,其中E又叫抗生素。作用机理是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
⑤氨基苷类:是一类强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各个阶段(不可逆)的快效杀菌剂。
作用:多为较强的有机碱类,在碱性环境中作用强,性质稳定,口服不易吸收,对G-作用突出,对G+球菌也有效,吸收后毒性比较大,常损害听神经、肾脏和阻滞神经肌肉接头、呼吸麻痹。
应用:链霉素:对洁核杆菌和鼠役杆菌突出,是首选药,易耐药。
庆大霉素:广谱,不易耐药,抗菌作用强。
卡那霉素:兽用多为B(猪喘平),与庆大相似。
新霉素:与卡那相似,但毒性大,仅用于口服和局部用药。
丁胺卡那霉素(阿米卡星):抗菌谱更宽,对钝化酶稳定,对耐药菌株有效。
壮观霉素(大观霉素):广谱,对淋球菌突出,对霉形体有效。
安普霉素(阿普拉霉素):广谱,与庆大相似,但用量较大。
⑥四环素类: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可逆)的快效抑菌剂。
作用:对G+、G-、螺旋体、立克次体、霉形体、衣原体、原虫均有效,但作用不强,易产生耐药和交叉耐药,长时间应用易形成二重感染和维生素缺乏。
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用途广、作用弱。
强力霉素(多西环素、脱氧土霉素):长效、高效、低毒,口服吸收好,分布广,对四环素、土霉素耐药菌对本品仍有效。
米诺环素(二甲胺四环素):作用最强,其它与强力霉素相似。
⑦氯霉素类: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的一种快效抑菌剂。
作用:对G+、G-、螺旋体、立克次体、霉形体、衣原体和某些原虫均有效。性质稳定,口服吸收好,体内分布广,主要用于伤寒、副伤寒、白痢、大肠、杆菌病、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等,主要不良反应是抑制骨髓造血机能和影响生长。
应用:氯霉素、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氟苯尼考)。
⑧其它:
新生霉素: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主要作用于G+和G-球菌,极易产生耐药,与其它抗生素无交叉、口服吸收好。
泰妙菌素(泰莫林、支原净):对大多数G-、某些G+细菌和猪痢疾密螺旋体,禽霉形体、球虫有较强的作用。
利福平:高效,超广谱抗生素,对G+、G-、衣原体、病毒均有效,性质稳定,口服吸收好,体内分布广,对结核杆菌作用突出。
小檗碱(黄连素):广谱抗菌,对某些皮癣菌、钩端螺旋体、变形虫有效,常用于肠炎下痢。
⑨抗真菌药物:
灰黄霉素:抑制真菌的DNA合成,临床上主要通过口服治疗体表癣病,对深部真菌无效。毒性低。
二性霉素B: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而抗真菌。内服不吸收,用于治疗胃肠道真菌感染,肌注不吸收,静注治疗全身性真菌感染,毒性大。
制霉菌素:不稳定、口服不易吸收,可用于胃肠道真菌感染。毒性大,不宜肌注和静注。气雾吸入对肺部真菌感染效果好。
克霉唑:广谱抗真菌,对体表和深部真菌感染均有效,口服吸收好,体内分布广,毒性低,不易耐药。
益康唑(达克宁):广谱、安全、速效抗真菌药,机理为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主要用于体表真菌感染。
⑩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1°明确诊断、选择用药
细菌学诊断的依据,体外药敏试验做基础,选择最敏感毒性小价格适中的抗菌药,病毒感染早期不用抗菌药,真菌感染用抗真菌药。
2°正确选用剂量与疗程
根据药物的体内过程,毒性,给药途径,病性缓急来决定,首次用药现在多采用大剂量的方法进行“突击”,减少给药次数(抗生素后效应),当病情得到控制后,采用维持量,应避免小剂量的多次给药。症状消失后,再以维持量巩固1~2天,防复发。重病者,以肌注和静注为主,消化道感染以口服为主,如消化道感染并发败血症应口服注射同时进行。局部感染尽量采用局部用药,严重者配合全身治疗。
3°注意不良反应和加强饲养管理
动物患病时大多肝、肾功能已受损,选药时尽量避开肝、肾毒性大的药物,并密切关注肝、肾状态,必要时可减少药物的剂量或延长治疗间隔,以减少药物的蓄积和毒性反应。新生动物肾、脏、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血脑屏障也不成熟,易中毒。用药的同时应加强消毒,清洁场所,加强营养,多饮水等饲养管理措施。
4°关注疗效及时修改治疗方案
症状减轻,应坚持用药,疗效不明显(一定时间内),应及时换药。抗菌药选择剂量、疗程、控制耐药是应用抗菌药物的关键,必要时(多见混合感染)采用联合用药。
5°注意抗菌药物与免疫的关系
磺胺、四环素、利福平等药物可影响机体的免疫反应,引起防御机能不全,临床上猪丹毒、布氏杆菌的沙门氏病过早应用抗菌药会造成抗体出现推迟或不出现。在接种活菌每同时应用抗菌药(如四环素),明显影响疫苗的主动免疫过程,在用抗菌药物治传染病时,用药早、疗效高,但不利于抗体形成,易引起第二次感染,用药迟、疗效降低,但抗体形成好。一般在传染病爆发时,早用药治疗,病情控制后,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在接种活菌苗时,一般在前三天到接种后1周,不宜用抗菌药物。
6°联合用药:同时应用二种以上的抗菌药物,增强疗效。
a.应用指征:·病情急,病因不明的严重感染或败血症。
            ·混合感染,如心包类、腹膜炎等。
            ·易耐药的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
             ·某一抗菌药对细胞内病原菌无效时,配合易透过细菌
               膜能杀灭细胞内病原菌的药物,如青霉素加链霉素。
             ·减少毒性大的药物的剂量以降低毒性。
b.目的:·增强疗效
        ·减少耐药
        ·扩大抗菌谱
        ·降低成本
c.作用:·无关:联合总作用不超过有联合中的强者。
        ·累加:联合总作用相当于两者疗效之和。
        ·协同:联合总作用超过两者疗效之和。
        ·拮抗:联合总作用小于两者疗效之和。
d.方法:抗菌药可分为四种:A.繁殖期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杆菌肽)。B.静止杀菌剂(氨基苷类、多粘菌素、利福平)。C.快效抑菌剂(四环素、氯霉素类、红霉素类、林可霉素类)。D.慢效抑菌剂(磺胺类),其中A+B→协同;A+C→拮抗;A+D→一般不会有重大影响,有明显指征时如磺胺药与青霉素治脑部细菌感染,明显提高疗效;B+C→相加或增强,不拮抗,C+D→相加;B+D→无关或相加。
联合用药获得良好疗效的同时,也会产生不良反应的加强和二重感染,滥用也会使耐药性增加。一般仅限于二种,通常不超过三种。
3.消毒防腐药
①种类:
1°酚类:苯酚、煤酚、复合酚(对细菌、霉菌、病毒、虫卵有效)。
2°醇类:乙醇(细菌)、苯氧乙醇(G-,尤其是绿脓杆菌作用强)。
3°醛类:福尔马林(细菌、芽胞、真菌、病毒),聚甲醛、戊二醛、乌洛托品。
4°酸类:硼酸、苯甲酸(细菌、真菌)。
5°碱类:氢氧化钠(细菌、真菌、病毒、芽胞、虫卵)、生石灰。
6°卤素类:碘制剂(细菌、真菌、病毒、芽胞、虫卵)、氯化剂、溴制剂。
7°氧化剂:过氧乙酸(细菌、真菌、病毒、芽胞、虫卵)、双氧水(细菌)、高锰酸钾。
8°表面活性剂:单链季铵盐(细菌、真菌)、双链季铵盐(细菌、真菌、某些病毒)。
9°气体:环氧乙烷(细菌、芽胞、真菌、病毒、立克次体)。
10°染料、重金属、焦油类。
②影响因素:
1°浓度:一定范围内成正比。
2°时间:正比。
3°温度:正比,每增高10℃,效果增加1~2倍。
4°有机物存在:除表面活性剂和酚类外,大部分都受有机物的影响。
5°微生物的敏感性。
6°药物间相互作用:如乙醇+碘→增强。
③正确使用
1°对病毒最好的是氢氧化钠,其次是卤素、醛类、环氧乙烷、强氧化剂。
2°对细菌芽胞最有效的是甲醛,其次是戊二醛、盐酸。
3°最安全的是表面活性剂类。
4°绝大部分消毒药在常规浓度下均可杀细菌繁殖体。
4.抗病毒药
病毒是一种细菌内寄生的以一种核酸(DNA或RNA)为核心的蛋白质外衣组成的颗粒,无细胞结构和完整酶系统,必须依赖宿主细胞才能复制。
①抗病药作用机理:
1°直接灭活病毒和干扰病毒吸附,如丙种球蛋白。
2°阻止病毒穿入和脱壳,如金刚烷胺、金刚乙胺。
3°抑制病毒核酸复制,如利巴韦林等。
4°抑制病毒颗粒的装配和释放,如利福平等。
5°增强宿主细胞抗病毒能力,如干扰素等。
②种类:
1°吗啉胍:病毒灵,性质稳定,口服易吸收,对流感病毒A、A1、A2,B型、3型及8型腺病毒,带状疱疹病毒,鸡痘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效。临床上用于禽痘、雏鸡传支效果明显。
2°金刚烷胺:口服易吸收,能阻止病毒穿入细胞,保护未感染细胞,抑制病毒脱壳、核酸释放,对A2型流感病毒有效,对病毒无杀灭作用,可用于病毒性流感的预防,对发热者,有退热作用,与抗生素配伍对禽流感、病毒性肺炎比单用抗生素好。
3°利巴韦林:病毒唑、三氮唑核苷。广谱抗病毒,对DNA和RNA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可竞争性抑制单磷酸肌苷脱氢酶活性,减少三磷酸鸟嘌呤核苷酸(GTP)的合成,抑制依赖GTP的病毒的rDNA帽盖形成,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兽医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禽流感、传支、猪传染性胃肠炎、口蹄疫等,可减轻症状、缩短疗程,减少死亡率。
4°阿糖腺苷:对疱疹病毒、伪狂犬和痘病毒有效,广谱。
5°聚肌胞:干扰素诱导剂。
6°干扰素:有α、β、γ三种,广谱抗病毒,破坏病毒的RNA、蛋白合成受阻,具高度种属特异性,毒性低。
7°阿苷洛韦、更苷洛韦等:主要用于疱疹病毒。
8°免疫增强剂:细胞因子、左旋咪唑、中药等。
(二)驱虫药
1.驱线虫药:
①有机磷酸酯类:广谱,杀体外寄生虫和本内线虫。
  敌百虫、敌敌畏、哈罗松、蝇毒磷。
②咪唑骈噻唑类:
  左旋咪唑(广谱、高效、低毒杀虫、排虫,增强免疫)。
③苯骈咪唑类:对成虫、幼虫、虫卵有效,广谱、高效、低毒。
  噻苯达唑、阿苯达唑(丙硫咪唑,丙硫苯咪唑)、芬苯达唑(苯硫咪唑)、奥芬达唑(硫氧苯唑)、氧阿达唑、奥苯达唑(丙氧咪唑)、甲苯达唑。
④其他:
哌嗪、吩噻嗪、羟萘苄芬宁(灭虫宁)、潮霉素B、越霉素A。
阿维菌素:B1a和B1b混合物,B1a含量≥80%。B1b≤20%,还有少量A1a、A1b、A2a、A2b、B2a、B2b等。
广谱、高效、强效驱线虫和体表寄生虫,对幼虫效果差。促进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释放,使虫体麻痹、死亡。毒性小,牧羊犬慎用。
伊维菌素:人工半合成的阿维菌素的衍生物,含双氢阿维菌素B1a≥80%,双氢阿维菌素B1b≤20%,作用较阿维菌素强,其它相同。
2.驱绦虫:
吡喹酮(吸虫、绦虫),氯硝柳胺(天绦灵)、丁萘胺、双氯酚、雷锁太尔(羟溴柳胺)、硫酸铜、槟柳碱。
3.驱吸虫
三氯苯达唑(肝蛭净)、硝氯酚、碘醚柳胺、溴酚磷(蛭得净)、吡喹酮、硝硫氰胺。
4.抗原虫
①    抗球虫:柔嫩艾美球虫→盲肠,毒害,堆型,巨型,和缓,布氏艾美尔球虫→小肠。

分类    药物    作用与应用    作用峰期    注意事项
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    莫能菌素、盐霉素、拉沙洛西、那拉霉素、马杜拉霉素、山度拉霉素、赛杜霉素    广谱、高效、不易耐药,促进Na+、水进入球虫细胞,肿胀,球虫细胞耗能排Na+后因能量耗竭,过度肿胀而死亡。抗球虫、促生长。主要用于预防。    感染后第2天    a.禁与泰妙菌素、竹桃霉素合用,否则严重抑制生长,中毒死亡。b.马、产蛋鸡禁用。c.停药5天
磺胺类    SQ、ESB3、SM2SMM、SDM    广谱,易耐药,不影响免疫力,主要用于治疗抗球虫抗菌    3~4天    a.产蛋鸡禁用b.Vk缺乏c.停药7天
吡啶类    克球粉(可爱丹氯羟吡啶)    广谱,对盲肠球虫好,易耐药,抑制免疫力,主要用于预防    1天    a.产蛋鸡禁用b.连续应用c.停药3天
喹啉类    苯甲氧喹啉,癸氧喹啉、丁氧喹啉    极易耐药,广谱,破坏线粒体电子运输    1天    a.产蛋鸡禁用b.停药5天
胍类    氯苯胍    广谱,干扰球虫蛋白质代谢,不影响免疫力,易耐药    2天    a.高浓度有异味b.产蛋鸡禁用c.停药7天
抗硫胺素类    氨丙啉    安全、高效、不易耐药、干扰球虫VB1代谢,对盲肠球虫好,对免疫力有一定抑制作用。    3天    a.蛋鸡可用b.停药7天
均苯脲类    尼长巴嗪    广谱、耐药最慢,不影响免疫力,促生长    4天    a.热应激,夏天不用b.产蛋鸡标用c.停药4天
均三嗪类    杀球灵(地克珠利)    广谱、高效、低毒、易耐药    1天    a.药效期短,需连续用药b.搅拌要均匀
均三嗪类    百球清(对称三嗪酮、托尔珠利)    超广谱,高效、安全,对所有球虫、肉孢子虫、弓浆虫有效,抑制球虫核分裂和呼吸代谢,杀球虫,不影响免疫力,可防治球虫    1~7天    a.疗程短(2天)
呋喃类    痢特灵    广谱抗菌,抗球虫,耐药    4天   
植物碱类    常山酮(速丹)    广谱、高效、毒小    1天    a.3ppm有效6ppm采食下降9ppm拒食b.产蛋鸡禁用c.停药4天
其它    氟嘌呤洛克沙生乙氧酰胺苯甲酯DVD(敌菌净)乙胺嘧啶    广谱、高效、低毒,不影响免疫力对柔嫩好,抗菌,抗球虫,促生长。对小肠球虫好,增效剂,抑制球虫、四氢叶酸的合成。抗菌、抗球虫,不影响免疫力对原虫、住白细胞虫、球虫、弓浆虫有效    2天1天4天4天4天    a.停药5天a.环境污染a.很少单独使用a.停药10天a.停药7天
球痢灵        广谱、对毒害强(小肠),不影响免疫力,耐药慢。    3天    a.停药3天
合理使用:
1°注意预防:大部分抗球虫药主要作用于感染后1~4天的球虫的无性生殖阶段,故在感染后4天用药效果好,当有血便(感染后5~7天)时,球虫已进入有性生殖阶段,此时用药只能保护其它鸡群。磺胺药可用于治疗。
2°根据药物作用阶段和活性峰期选药
一般来说,峰期在感染后第1,2天的药物,抗球虫作用较弱,多用作预防和早期治疗,峰期在3、4天的药物,抗球虫作用较强,多用于治疗。在穿梭或轮换用药时,一般先用作用第一代裂殖体的药物,再用作用于第二代裂殖体的药物。球虫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力的阶段主要是第一代裂殖体,故作用于第一代裂殖体的药物抑制免疫力,故多用于肉鸡,蛋鸡和用种鸡一般不用,而多用作用于第二代裂殖体的药物。
3°连续用药,特别是肉用仔鸡,完全抑制卵囊的形成。
4°轮换用药。
5°穿梭用药。
6°联合用药。
②抗锥虫:寄生在血浆中。
新胂凡纳明(914)、喹嘧啶、拜尔205(萘磺苯酰脲)、三氮脒。
③抗血孢子虫:寄生在血细胞中。
三氮脒(贝尼尔)、喹啉脲、黄色素、咪多卡、青蒿素。
④抗滴虫和住白细胞虫
甲硝唑、二甲硝咪唑、磺胺甲氧吡嗪(SMP)、乙胺嘧啶、呋喃唑酮、氯羟吡啶。
5.杀虫药
①有机氯:成虫好,幼虫无效,作用弱、慢,持效时间长。
六六六(林丹):成虫好,幼虫无效,作用弱、慢,持效时间长。
三氯杀虫酯:高效、低毒、易降解。
氯苯甲脒(杀虫脒):杀螨的卵、幼虫、成虫,高效、低毒、残效长。
②有机磷:杀虫效力高,体内消除快,对环境危害小,对动物毒性大,敌百虫、敌敌畏、信硫磷(低毒,对牛皮蝇幼虫特效)、皮蝇磷、马拉硫磷、二嗪农(螨净)、巴胺磷(广谱、高效、低毒)、库马磷(蝇毒磷)。
③氨基甲酯酯类衍生物
西维因(胺甲萘):高效、速效、低毒,用于食羽虱,吸血昆虫。
④拟除虫菊酯类:高效、速效、无残留,不污染环境,人畜安全,稳定,残效期长。
氰戊菊酯:速灭杀丁。
溴氰菊酯:敌杀死。
二氯苯醚菊酯:除虫清,苄氯菊酯。
⑤其它:
双甲脒:广谱杀虫。
环丙氨嗪:鸡内吸后控制粪便中蝇蛆的发育,灭蝇。
三、药物配合禁忌
(一)物理生配伍禁忌
药物配伍时,因物理性状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化,有以下几种:
1.分离:油、水会分层。
2.析出:二种溶液互相混合时,由于溶媒性质的改变,会有某一药物析出。如浓盐水+乙醇,会析出NaCl沉淀。
溶液浓度过高(过饱和)后会析出,环境改变(如温度)时也会析出。
3.潮解与液化:会结晶水多的盐与其它药物混合形成含结晶水少的盐,而放出结晶水而潮解,如Pb(CH3COO)2+NaHCO3→潮解。两种粉末混合时由于形成了低熔点的代熔混合物,溶点下降,由固态度变成液态,叫液化或共溶。如樟脑(熔点171℃)和水合氯醛(熔点57℃)共研时,形成了低熔点的混合物(60℃)→液化。
4.结块:药物吸湿后又逐渐干燥→结块。
(二)化学性配伍禁忌
    1.沉淀:如SD-Na+HCl→SD↓+NaCl。
    2.产生气体:如NaHCO3与酸性药物混合后会产生CO2。
3.变色:草柔酸+FeCl3→绿色。
4.燃烧或爆炸:氧化剂+还氧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热。如高锰酸钾+甘油。
5.肉眼不可见的变化:如青霉素遇水分解失效。
(三)药理性配伍禁忌
几种药物配伍时,药理作用相互抵消或毒性增加,称为药理性配伍禁忌。
1.药物作用相反:中枢兴奋+中枢抑制药  Ca2++Mg2+。
2.毒性增强:Ca2++洋地黄  磺胺+新霉素。
3.药物在代谢过程中增强毒性和产生对抗:NH4Cl、CaCl能增加磺胺类药物在肾小管中析出,损伤肾脏;普鲁卜因代谢产生PABA,对抗磺胺药作用。
4.影响吸收而减弱疗效或增强毒性:四环素+Ca。
5.影响分布而减弱疗效或增强毒性:共同竞争血浆蛋白的同一部位,如磺胺药+甲苯磺丁脲(降血糖)→血不甲苯磺丁脲浓度升高→诱发低血糖。
6.影响排泄而减弱疗效或增强毒性:丙磺舒+消炎痛合。用后,会使消炎痛排泄减慢,血中浓度升高,毒性增加。
7.药效降低:如氯霉素能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使细菌处于静止期,此时联用青霉素后,效果大大降低。

附:药物配伍禁忌简表。















配伍禁忌表
区 分    药    名    禁忌配合药物    变    化
抗微生物药    磺胺类药物    酸类药物普鲁卡因氯化铵、氯化钙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析出磺胺沉淀疗效减弱或无效增加对泌尿系统的毒性析出磺胺沉淀
    青霉素    氧化剂如碘酊、高锰酸钾高浓度的甘油或酒精重金属盐类酸性药液如盐酸氯丙嗪、四环素类抗菌素的注射液快效抑菌剂如四环素、氯霉素    破坏失效同  上沉淀、失效分解失效疗效减低
    链霉素    较强的酸、碱性液氧化剂及还原剂    破坏失效同   上
    氯霉素    强碱性及强酸性溶液    同   上
    四环素类抗菌素如土霉素、金霉素等    中性及碱性溶液如碳酸氢钠注射液生物碱沉淀剂阳离子(二价或三价的离子)    分解失效沉淀失效形成不溶性难吸收的络合物
    红霉素    碱性溶液如碳酸氢黄注射液氯化钠、氯化钙    析出游离碱沉淀混浊、沉淀
防腐消毒药    碘  及  其制      剂    氨水、铵盐类碱类重金属盐红汞鞣酸、硫代硫酸钠生物碱类药物淀粉龙胆紫挥发油    生成爆炸性碘化氮生成碘酸盐沉淀产生有腐蚀性碘化汞脱色析出生物碱沉淀呈蓝色疗效减弱分解失效
    碘      仿    碱类、鞣酸、甘汞、升汞、硝酸银、高锰酸钾    分    解
    阳离子表面活性消毒药    阴离子肥皂类、全成洗涤剂、高锰酸钾、碘化物    作用消失沉淀
    硼酸    碱性物质鞣酸    生成硼酸盐疗效减弱
    利凡诺    碘及其制剂含0.8%以上的氯化钠溶液    析出沉淀疗效减弱
    高锰酸钾    有机物如甘油、酒精、吗啡等氨及其制剂鞣酸、药用炭、甘油等    失效沉淀研磨时可爆炸
    过氧化氢液    碱类、药用炭、碘及其制剂、高锰酸钾    分解
    酒  精    氧化剂、无机盐等    氧化、沉淀
    鱼石脂    酸类氢氧化钠及碳酸钠等    生成树脂状团块分解放出氨
    漂白粉    酸类    分解放出氯
    乌洛托品    酸类或酸性盐铵盐如氯化铵鞣酸、铁盐、碘    分解失效发生氨臭沉淀
强心药    洋地黄毒甙    钙盐钾盐酸或硷性制剂鞣酸、重金属盐    增强洋地黄霉性对抗洋地黄作用分解失效沉淀
    毒毛旋花子甙    碱性溶液如碳酸氢钠、氨茶碱    疗效减弱
止血药    止血敏    盐酸氯丙嗪、磺胺嘧啶钠    混浊沉淀
    维生素K3    碱性药液还原剂、卤素    混浊沉淀分解
健胃药    胃蛋白酶    乙醇(30%以上)强酸、碱、重金属盐    变性、失效沉淀
    乳酶生    酊剂、抗生素、鞣酸蛋白    疗效减弱
    氨茴香精    酸类生物碱类    中和析出生物碱
    稀盐酸    有机酸盐如水杨酸钠、安钠咖、利尿素等    沉淀
    氯化钠    硝酸银、甘汞等    生成不溶性盐类
    碳酸氢钠    酸及酸性盐类鞣酸及其含有物生物碱类、镁量、钱盐重金属盐利尿素氯化铵或铵盐次硝酸铋、鞣酸    中和失效分解沉淀金属游离而变色沉淀分解放出氨疗效减弱
    人工盐    酸类硫酸镁    中和沉淀
泻药    硫酸钠    钙盐、汞盐、钡盐    沉淀
    硫酸镁    碳酸盐、水杨酸盐氯化钙    沉淀同上
止泻药    鞣酸    生物碱类碱类及碳酸盐类重金属盐及明矾氧化剂人工盐蛋白液    沉淀分解变色生成难溶性盐、变色爆炸或氧化分解疗效减弱沉淀
    次硝酸铋    硕酸盐类如碳酸氢钠鞣酸及其含有物    产生气体逐渐分解变黄色
祛痰药    氯化铵    氢氧化钠及碳酸钠等    分解
利尿药    利尿素    碱类如碳酸盐等重金属盐    沉淀同上
    醋酸钾    利尿素含酒精的制剂矿酸类(如盐酸、硫酸)    白色沉淀沉淀分解
    呋喃苯氯酸(速  尿)    酸类、酸性盐含钙制剂    白色混浊混浊、沉淀
影响代谢过程的药物    维生素B1    生物碱沉淀剂氧化剂、还原剂碱性药液    沉淀分解、失效分解、失效
    维生素B2    碱性药液    分解、失效
影响代谢过程的药物    维生素C    碱类、氧化剂、重金属盐乌洛托品、磺胺类钠盐    破坏、失效分解、沉淀
    醋酸可的松    碱类、强酸液某些抗菌素(四环素、氯霉素、卜那霉素等)利尿剂    水解、失效减弱抗菌素作用血液缺钾
    氯化钙    硕酸氢钠、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镁    沉淀同上
    葡萄糖酸钙    碳酸盐类、酒精、水杨酸盐、苯甲酸盐    同上
    碳酸钙    酸类,酸性盐类    产生气体
    碘化钾    酸类及酸性盐类生物碱类氧化剂红汞、甘汞    渐变色、游离出磺沉淀极出碘毒性增强
局麻药    普鲁卜因    碱类磺胺类药物、酸性盐氧化剂    水解疗效减弱或失效分解
保护药    醋酸铅    硼硝、碳酸盐、硫酸盐、碱类碘及碘化物鞣酸    沉淀生成磺化铅沉淀沉淀
    硫酸锌    碳酸盐类    沉淀
植物神经药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碱类、氧化剂、碘酊三氯化铁洋地黄制剂    易氧化变棕色、失效失效出现心律不齐
    硫  酸阿托品    碱类、鞣酸、碘及碘化物溶液久置后    析出生物硷沉淀分解、失效
    硝  酸毛果芸香碱    碱类氧化剂    析出物碱沉淀分解、失效
    水  杨  酸毒扁豆碱    生物碱沉淀剂、碱性药物氧化剂    沉淀产生有色物质
中枢神经兴奋药    咖啡因及安 钠 咖    鞣酸、碱类、酸类奎宁含有物    沉淀同上
    尼可刹米    碱类    水解、混虫
    山梗菜碱    碱类    沉淀
中枢神经抑制药    水合氯醛    溶液久置后碱类、氨茴香精、铵盐碘化物、溴化物安钠咖    分解失效分解同上疗效减弱或消失
    溴化钠    氧化剂、酸类生物碱类    游离出溴析出沉淀
    盐酸氧丙嗪    碳酸氢钠、有机酸盐类、巴比妥类生物碱沉淀剂氧化剂    同上沉淀变色
    巴比妥钠    酸类氯化铵水合氯醛乙醇    析出游离物析出氨、游离出巴 比 妥 酸生成氯仿毒性加强
    静松灵    碱性药物    沉淀
镇痛药    吗啡    碱类生物碱沉淀时    析出沉淀沉淀
    度冷丁    碱类、硫喷妥钠    沉淀
解镇痛药    氨基比林    硝酸盐、亚硝酸盐、高铁盐水杨酸钠、水合氯醛鞣酸及其含有物    呈现颜色反应共熔沉淀
    安替比林    酸类、碱类、氧化剂乌活托品鞣酸及其含有物    分解结合无效沉淀
    安乃近    酸类、氯霉素鞣酸、奎宁制剂    分解、变色沉淀
    复方奎宁注射液    水杨酸钠生物碱沉淀剂碱类    生成水杨酸奎宁沉淀沉淀析出奎宁
    水杨酸钠    无机酸类碱类、重金属离子奎宁制剂    析出水杨到、沉淀变色生成水杨酸奎宁沉淀
解毒药    亚甲蓝    碱类,酸类还原剂碘离子、高锰酸钾    变色褪色沉淀
    碘解磷定    碱性药物    易水解成氰化物
    硫代硫酸钠    酸类氧化剂    分解、沉淀分解
抗寄生虫药    九一四    酸类生物碱类重金属盐、镁盐    析出沉淀沉淀疗效减弱或失效
    敌百虫    碱类    毒性增强、继而失效
    滴滴涕    强碱性溶液    分解、失效
    六六六    同上    同上
    四咪唑    碱类    水解、失效
注:
  氧 化 剂——漂白粉、碘、双氧水、高锰酸钾等。
  还 原 剂——碘化物、硫代硫酸钠等。
  重金属盐——汞盐、银盐、铁盐、铜盐、锌盐等。
  酸类药物——稀盐酸、硼酸、鞣酸、醋酸、乳酸等。
  碱类药物——氢氧化钠、硕酸氢钠、氨水、氨茴香精等。
  生物碱类药物——阿托品、安钠咖、肾小腺素、毛果芸香碱、普鲁卜因、利尿等。
  有机酸盐类药物——水杨酸钠、醋酸钾等。
  生碱物沉淀剂——氢氧化钾、碘、鞣酸、重金属等。
  药液显酸性的药物——氯化钙、葡萄糖、硫酸镁、氯化铵、盐酸肾上腺素、硫酸阿托品、水合氯醛、  
                      盐酸氯丙嗪、盐酸金霉素、盐酸土霉素、盐酸普鲁卡因、糖盐水、葡萄糖钙
                      注射液等。
  药液显碱性的药物——安钠咖、碳酸氢钠、氨茶碱、乳酸钠、磺胺嘧啶钠、乌洛托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河北邯郸
发表于 2008-1-22 21: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邯郸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BZYW监察大使

走快乐养鸡之路

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

优秀版主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常驻居民奖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内蒙古
发表于 2008-1-23 00: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讲师

Rank: 9Rank: 9Rank: 9

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河南-信阳
发表于 2008-1-23 06: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许昌
好帖!!!收藏了!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4-11-24 08:39 , Processed in 0.902319 second(s), 2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