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07|回复: 4
收起左侧

[原创] 八一八黄曲霉毒素的卦-云无心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河北石家庄
发表于 2012-3-5 11: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辽宁铁岭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松鼠会那边扒过来的,介个云无心俺相当葱白了。今个弄过来大伙看看,看好了支持下,路过打酱油也是好的嘛,,,,

1960年,英国发现有10万只火鸡死于一种以前没见过的病,被称为“火鸡X病”,再后来鸭子也被波及。追根溯源,最大的嫌疑是饲料。这些可怜的火鸡和鸭子吃的是花生饼。花生饼是花生榨油之后剩下的残渣,富含蛋白质,是很好的禽畜饲料。
科学家们很快从花生饼中找到了罪魁祸首,一种真菌产生的毒素。它被命名为“aflatoxin ”,就是全国人民在蒙牛的努力下学会的又一个科学名词——“黄曲霉毒素”。自那以后,黄曲霉毒素就获得了科学家们的特别关照,对它的研究可能是所有的真菌毒素中最深入最广泛的。
目前发现的黄曲霉素有十几种。蒙牛介绍给公众的“黄曲霉毒素M1”主要出现在各种奶中。M就是“奶”的意思。它还有一个兄弟M2。
其实M1和M2并不是黄曲霉菌产生的,毒性也并不是最强。毒性最强的排行“B1”,B表示蓝色,因为它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会发出蓝色荧光。除了亲兄弟B2之外,它还有堂兄弟G1和G2,因为在紫外光下发射黄绿色荧光而得名。
B1 、B2和G1、G2,就是经常经常出现在农产品中的黄曲霉毒素的代表。B1和B2被奶牛吃了之后,分别有一小部分会转化为M1和M2进入奶中。这就是牛奶中黄曲霉毒素的来源。
黄曲霉毒素在农产品中几乎无法避免,不想饿死的人类也只好无奈地吃下一些。世界各国,都只能设定一个“限量标准”。不超过那个标准,危害就小到可以忽略了。
花生和玉米是最容易被黄曲霉污染的粮食。这也就是那10万只可怜的火鸡被害的原因。或许会有敏感的读者想到:既然那些花生被污染了,那么它们榨的油呢?
这么重要的问题当然有人去研究。1966年,就有一篇科学论文探索过这个问题。研究者找了一批严重发霉的花生,其中的黄曲霉毒素B1已经超标到不可思议的地步。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用ppb为单位,1ppb相当于1吨粮食中含有1毫克。中国的现行标准是花生中不超过20ppb,而那批花生中的含量是5500ppb,无异于毒药了。作者用有机溶剂浸取的方法来得到油,发现油中的B1含量是120ppb,虽然比原料中要低得多,但仍然大大高于安全标准。花生饼中的含量则高达11000ppb,如果拿去喂动物,动物就只能追随那批可怜的火鸡了。
按照工业加工的流程,浸取出来的“粗油”要经过几步精炼。经过了第一步精炼,B1含量降到了10ppb,已经达到食用标准。再经过第二步精炼,含量就低于1ppb,可以忽略了。
在中国还有很多榨油作坊。压榨出来的油又如何呢?那位研究者也用这批花生进行了压榨,结果是油中的B1超过了800ppb。这么高的原因在于,压榨出的油中会带入一些残渣,而残渣中的含量非常高。同样地,经过两步精炼,油中的黄曲霉毒素基本上会被除去。
通常的花生当然不可能发霉到这种地步。不过在粮食发生肉眼可见的霉变之前,其中的黄曲霉毒素也可能达到危险的含量。从安全的角度,经过精炼的油是要更加优越的。如果实在喜欢“自己榨”的粗油,应该尽量使用收割之后及时干燥、而且保存良好的花生或者其他油料作物。否则,油中含有的黄曲霉毒素B1,无论是毒性还是含量,都比蒙牛超标牛奶中的M1要高得多了。
许多人都知道粮食收割之后受潮长霉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其实,黄曲霉毒素在农作物正常的生长期中就可以形成。比如玉米,土壤中的黄曲霉“种子”会在玉米棒中“萌发”。如果那段时间干燥而且高温,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就会明显升高。此外,种植太密、野草太多、氮肥不足、虫等因素,也有利于黄曲霉毒素的形成。美国曾经连续几年跟踪过中部一些州的玉米。发现1988年,那些州的玉米中黄曲霉毒素普遍很高。在有些农场的抽检样品中,超过食用标准20ppb的比例甚至高达36%。
农业生产中,黄曲霉毒素超标的玉米并不少见。如果全部销毁,将会是很大的损失。科学家们也找到了一些使用它们的合理方式。比如可以与不超标的混合,把总的含量降到比较低。这样的做法不能用于人的食物,但对于禽畜饲料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超标不是很多,也可以喂给成年的猪、牛、鸡等,黄曲霉素很难残留在肉中。此外,酿酒也是一种出路。经过蒸馏,黄曲霉毒素无法进入酒中。只是,剩下的酒糟中含有很多毒素,也就不能用来做饲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博士生

Rank: 8Rank: 8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原创先锋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常驻居民奖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河北省沧州市
发表于 2012-3-5 11: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世界环境在变化,全球温度变暖导致玉米等作物出现发霉的现象,人吃了吃霉玉米的动物肉品,人发病!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社区居民

来自
湖北黄冈
发表于 2012-3-5 13: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黄冈
做任何是,讲的是兴趣。包括养鸡。不能要求最好。医学那么发达,还有人死于疾病。期望过高,失望就越大。现在人都有吃发霉的大米,照样活的好好的。鸡吃现在比人都讲究,都是心里在作祟。种下一棵稻子,想果实有高粱那么大。你就是给他再肥哦的土壤,给他所有他所需要的能量。他能长得到那么大吗?现在所有人存在一个普片的心里,就是所期待的价值往往高出实际价值的好多倍,想象只要是能把事情做的最好。就能得到更高的价值。其实,他所期望的价值早就超出了本身价值的N多倍,总想用最好来弥补。做的到吗?可就是一些兽药经营者看到了这个弱点。大力宣传预防用药。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从中捞取利益。那里有问题,它可以解决,表面看是在帮你,那是再看你口袋里的钞票。所有的养鸡人,实际些吧。不要指望天上掉馅饼。实践比想象实际得多。希望能唤醒沉睡的养鸡新手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河北石家庄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13: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铁岭

回 2楼(信誓蛋蛋) 的帖子

[/quote]
,,,,,,感谢顶贴。内个,太深奥了,没,没看懂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泰安
发表于 2012-3-7 01: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花生和玉米是最容易被黄曲霉污染的粮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4-6-2 06:47 , Processed in 2.132114 second(s), 2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