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76|回复: 9
收起左侧

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与防治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省潍坊市
发表于 2011-9-28 15: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table=100%,#cce8cf][/table]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血清型引起的一类疾病的总称。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鸡
的迅速发展,该病的流行日趋严重,使患病的鸡群生长发育受阻,饲料转化率下降、死淘率及屠宰
废弃率增加,种鸡及产蛋鸡的蛋品质量下降和孵化率降低,以及治疗费用的增加等等,给养鸡户造
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引起了广大养鸡者的高度重视。笔者从临床防治的实践出发,对鸡大肠杆菌
病的流行与防治作一综述。   
  一、  病原   
  大肠埃希氏菌,简称大肠杆菌,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有鞭毛,能运动;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
良好。文献报道;大肠杆菌的血清型菌体抗原(0)有146个、夹膜抗原(K)有89个、鞭毛抗原(H
)有49个。根据致病力的大小有把大肠杆菌分为致病性、条件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种、从而使大肠
杆菌病更趋复杂化了。   
  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中正常细菌之一,根据文献报道:鸡每克粪便中约含大肠杆菌106个,其
中约有10-15%属于有致病性的血清型。细菌随粪便排除后污染环境、水源等造成扩散;因此在鸡
舍内垫料中的大肠杆菌数可达104个/克以上,灰尘中的细菌数可达5.3—104个/克以上,空气中的
细菌数可达38个/米3,垫料和灰尘中的大肠杆菌在干燥环境下可存活3周以上。陈鲜花等报道:在
广东省21个地市级的鸡场共分离到细菌434株。经动物感染试验,有204株对试验鸡有致病(死)性
,占分离菌的47%。经生化试验在204株致病(死)性中,有182株为禽致病(死)性大肠杆菌。由
此可见:大肠杆菌不仅广泛存在于鸡群中,而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鸡场的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又不尽
相同,并且经常处在变化之中。
   
  二、  传播途径   
  由大肠杆菌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及环境后细菌可经鸡的呼吸道、消化道和种蛋等途径进行传
播。一般传播的途径主要有三种:   
  1、垂直传染:(也称母源性种蛋带菌传染):一般认为在母鸡的粪便污染蛋壳后,大肠杆菌
由蛋外侵入到蛋内是重要的传染来源。据报道:母鸡在感染大肠杆菌后21周所产的蛋中有27%的蛋
内(多在气室)可分离出大肠杆菌,经孵化8天后在蛋白和蛋黄中可分离出大肠杆菌。在正常母鸡
所产的蛋中有0.5-6%含有该菌。经人工感染的母鸡所产的蛋中有26.5%含有该菌。从死胚分离到的
245个菌株中有43个是有致病力的。在外观正常的卵黄中有时也能分离到此菌。在卵黄感染的雏鸡
中有70%的卵黄囊中有此菌。鸡胚卵黄感染后多在孵化前就会死亡。出壳后的带菌雏鸡多数出现大
肚、脐炎、卵黄吸收不良,如果把雏鸡抓在手中有软绵绵的感觉,这种雏鸡一般不易成活,多在一
周内死亡。   
  2.接触性传染(也称水平传染):大肠杆菌污染饲料、饮水、空气、环境等以后经鸡的消化道
和呼吸道发生传染。鸡舍空气中游离的大肠杆菌可随鸡龄的增长而增加。如果鸡舍通风不良、氨气
浓度高、灰尘增加就会损伤鸡的呼吸道黏膜。当鸡吸入有致病性菌株时就可造成呼吸道感染,又可
经气管和肺进入气囊而引起气囊炎,进而又可引起心包炎、肝周炎、败血症等。经消化道感染者多
因饲料、饮水被粪便中的细菌污染所致。有报道:给五日龄小鸡饮水中喂°服有107个/ml   
  致病性大肠杆菌078、K78、感染率可达91%,另外给不同日龄的小鸡喂含107 /ml个细菌的饮水
时,其发病率是:1周龄24%、2周龄17%、3周龄3%、4周龄不发病,从而可表明:雏鸡越小,抗病率
越差,发病率越高。   
  3.继发与混合感染:这是当前该病流行的一个重要特点。导致本病的发生一般都有一定的条
件因素,也可称为是诱导的因素。其中包括非传染性因素和传染性因素两种。常见的非传染性因素
主要是环境因素的改变,如气候突变、寒冷、潮湿、拥挤、饲料密度大、通风不良、缺氧、有害气
体浓度太高、营养不良、饲养管理不当等因素诱发。传染性因素主要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些传染病;
如沙门氏菌病、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新城疫、葡萄球
菌病等都可诱发或继发大肠杆菌病,或者因大肠杆菌病发生的同时又混合感染了其他传染病,这样
鸡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会突然增高,一般成急性经过。另外种鸡在人工授精时常因输精器具消毒不
严,在输精狮时被粪便或病鸡污染的用具一直延续使用,会给健康鸡造成人为的传染,从而引起泻
殖腔发炎,卵巢输卵管炎证。
  
  三、流行特点与病理变化   
  根据鸡的品种,年龄和发病后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与病变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八种类型:   
  1、脐炎型:主要发生于出壳不久的雏鸡,多见有脐环闭合不全、脐孔周围红肿,并常有皮肤
破损、发硬、呈黄色,时间较长者脐孔周围发红或呈紫黑色,后腹部肿大皮薄而发红或呈紫青色,
拉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极为腥臭,并将肛门周围羽毛粘连、俗称湖肛。病鸡全身衰竭,闭眼垂翅
不原走动,减食或废绝,出壳后最初几天死亡率较高。剖检变化主要表现:脐环肿大、皮下有暗红
色或黑红色液体。卵黄囊吸收不良,充满黄绿色稀薄液体;胆囊涨满、肝脏肿大,质脆呈土黄色或
暗红色,有斑驳状或点状出血。小肠胀气,黏膜充血或点状出血;直肠部扩张呈囊状充满黄白色或
黄绿色稀粪。  
  2、急性败血型:主要发生于雏鸡和4月龄以下的青年鸡,尤其是肉仔鸡的发病率最高。常与腹
水症、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鼻炎等病混合感染。特征为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病鸡表现:
精神萎顿、眼半壁缩颈呆立、两翅下垂、腹式呼吸、减食或不食;部分病鸡拉灰白色、黄白色或黄
绿色稀粪;有的鸡临死前出现仰头、扭颈等神经症状。病程一般为1-3天,死亡率可达50-80%;病
理变化以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为特征,肝脏肿大或大出血。肠道发炎,肠管粘连,并有淡黄色
或橙黄色腹水。   
  3、气囊炎型:常见于5-12周龄的青年鸡。以6-9周龄发病最多。本型常呈继发感染,多因患慢
性呼吸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非典型新城疫时,鸡体的抗病力下降、而对大肠杆菌的易感性增加
,当空气或灰尘中的大肠杆菌被吸入呼吸道而继发本病。其病理变化多见于胸气囊和腹气囊壁增厚
、混浊、囊内常含有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有的病例呈现肺水肿。有时可见气囊炎、心包炎和肝周
炎同时发生。  

  4、全眼球炎型:一般发生于大肠杆菌败血型的后期,为单侧性或双侧性;病鸡食欲减少或废
绝,呆立一隅。病初表现眼结膜潮红、眼脸肿胀,眼前房有浆液性分泌物,眼脸肿胀严重时上下眼
帘粘连,随后分泌物形成黄白色干酪样、挤出分泌物后见角膜穿孔,最终失明,因饮水采食困难而
衰竭死亡。   
  5、肉芽肿型:较为少见,一般发生于肝、盲肠和十二指肠上,肠管肿胀出血,角膜上有土黄
色脓肿或肉芽肿结节,约小米至绿豆大不等。肠管粘连不易分离,肝脏上可见局灶性,不规则的黄
色坏死区,严重时整叶肝脏都可发生。   
  6、卵巢输卵管炎型:主要发生于产蛋期的种鸡及鸡蛋。多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呈慢性经过
。病鸡精神、食欲尚正常,拉黄白色或黄绿色粪便,鸡冠发白、发红或发紫、无光泽、萎缩并倒向
一边。产蛋减少、而破壳蛋畸形蛋增多,蛋壳退色变白或发灰、蛋壳表面粗糙不平、蛋壳上有针头
至米粒大小不等的褐色斑点。部分病程较长的鸡后腹部膨大、发硬、下垂,站立时成企鹅状。剖解
时可见卵巢发炎,卵泡变为暗红色,较大一些的卵黄变稀变软,输卵管及泻殖腔发炎、出血,有的
在输卵管内蓄积有大量干酪样卵黄而阻塞输卵管。   
  7、卵黄性腹膜炎型:多见于产蛋鸡,尤其是人工授精的种鸡,多因在输精过程中消毒不严,
操作不当而导致泻殖腔、输卵管感染发炎而引起;本型又多与慢性呼吸道病、新城疫、禽流感等病
混合感染。特征为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等,有的则未见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死鸡一般表现
体况良好。病鸡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鸡冠发红或暗红,后腹部膨大下垂蹲伏,剖检变化为
:卵黄变稀、出血或破裂,在腹腔中弥漫着破裂的卵黄液,将腹腔内的肠管、脂肪染为蛋黄色。肠
管、腹腔发炎,相互粘连,死亡时间稍长着腹壁、腹膜及肠管变为褐绿色腐败,气味腥臭。
   
   8、滑膜炎型:一般发生于雏鸡和青年鸡,但发病率低,呈少数零星发病。病鸡表现关节肿胀
、跛行、走路极为困难,关节腔蓄积由少量黄色粘稠液,滑膜肿胀。   
  上述这些类型在临床上有时可同时混合出现几种,有时可单独发生。  

  四、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做出初步判断;确诊需要实验室检查:可从病鸡体内分
离的细菌接种于麦康琼脂培养基上,经18-24小时培养后可长出圆形、光滑隆起而湿润的红色菌落
,可做出基本诊断。进一步确诊时可用0血清或抗ok血清鉴定其血清型。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血清型引起的一类疾病的总称。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鸡
的迅速发展,该病的流行日趋严重,使患病的鸡群生长发育受阻,饲料转化率下降、死淘率及屠宰
废弃率增加,种鸡及产蛋鸡的蛋品质量下降和孵化率降低,以及治疗费用的增加等等,给养鸡户造
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引起了广大养鸡者的高度重视。笔者从临床防治的实践出发,对鸡大肠杆菌
病的流行与防治作一综述。   
  一、  病原   
  大肠埃希氏菌,简称大肠杆菌,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有鞭毛,能运动;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
良好。文献报道;大肠杆菌的血清型菌体抗原(0)有146个、夹膜抗原(K)有89个、鞭毛抗原(H
)有49个。根据致病力的大小有把大肠杆菌分为致病性、条件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种、从而使大肠
杆菌病更趋复杂化了。   
  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中正常细菌之一,根据文献报道:鸡每克粪便中约含大肠杆菌106个,其
中约有10-15%属于有致病性的血清型。细菌随粪便排除后污染环境、水源等造成扩散;因此在鸡
舍内垫料中的大肠杆菌数可达104个/克以上,灰尘中的细菌数可达5.3—104个/克以上,空气中的
细菌数可达38个/米3,垫料和灰尘中的大肠杆菌在干燥环境下可存活3周以上。陈鲜花等报道:在
广东省21个地市级的鸡场共分离到细菌434株。经动物感染试验,有204株对试验鸡有致病(死)性
,占分离菌的47%。经生化试验在204株致病(死)性中,有182株为禽致病(死)性大肠杆菌。由
此可见:大肠杆菌不仅广泛存在于鸡群中,而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鸡场的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又不尽
相同,并且经常处在变化之中。
   
  二、  传播途径   
  由大肠杆菌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及环境后细菌可经鸡的呼吸道、消化道和种蛋等途径进行传
播。一般传播的途径主要有三种:   
  1、垂直传染:(也称母源性种蛋带菌传染):一般认为在母鸡的粪便污染蛋壳后,大肠杆菌
由蛋外侵入到蛋内是重要的传染来源。据报道:母鸡在感染大肠杆菌后21周所产的蛋中有27%的蛋
内(多在气室)可分离出大肠杆菌,经孵化8天后在蛋白和蛋黄中可分离出大肠杆菌。在正常母鸡
所产的蛋中有0.5-6%含有该菌。经人工感染的母鸡所产的蛋中有26.5%含有该菌。从死胚分离到的
245个菌株中有43个是有致病力的。在外观正常的卵黄中有时也能分离到此菌。在卵黄感染的雏鸡
中有70%的卵黄囊中有此菌。鸡胚卵黄感染后多在孵化前就会死亡。出壳后的带菌雏鸡多数出现大
肚、脐炎、卵黄吸收不良,如果把雏鸡抓在手中有软绵绵的感觉,这种雏鸡一般不易成活,多在一
周内死亡。   
  2.接触性传染(也称水平传染):大肠杆菌污染饲料、饮水、空气、环境等以后经鸡的消化道
和呼吸道发生传染。鸡舍空气中游离的大肠杆菌可随鸡龄的增长而增加。如果鸡舍通风不良、氨气
浓度高、灰尘增加就会损伤鸡的呼吸道黏膜。当鸡吸入有致病性菌株时就可造成呼吸道感染,又可
经气管和肺进入气囊而引起气囊炎,进而又可引起心包炎、肝周炎、败血症等。经消化道感染者多
因饲料、饮水被粪便中的细菌污染所致。有报道:给五日龄小鸡饮水中喂°服有107个/ml   
  致病性大肠杆菌078、K78、感染率可达91%,另外给不同日龄的小鸡喂含107 /ml个细菌的饮水
时,其发病率是:1周龄24%、2周龄17%、3周龄3%、4周龄不发病,从而可表明:雏鸡越小,抗病率
越差,发病率越高。   
  3.继发与混合感染:这是当前该病流行的一个重要特点。导致本病的发生一般都有一定的条
件因素,也可称为是诱导的因素。其中包括非传染性因素和传染性因素两种。常见的非传染性因素
主要是环境因素的改变,如气候突变、寒冷、潮湿、拥挤、饲料密度大、通风不良、缺氧、有害气
体浓度太高、营养不良、饲养管理不当等因素诱发。传染性因素主要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些传染病;
如沙门氏菌病、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新城疫、葡萄球
菌病等都可诱发或继发大肠杆菌病,或者因大肠杆菌病发生的同时又混合感染了其他传染病,这样
鸡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会突然增高,一般成急性经过。另外种鸡在人工授精时常因输精器具消毒不
严,在输精狮时被粪便或病鸡污染的用具一直延续使用,会给健康鸡造成人为的传染,从而引起泻
殖腔发炎,卵巢输卵管炎证。   
  三、流行特点与病理变化   
  根据鸡的品种,年龄和发病后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与病变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八种类型:   
   1、脐炎型:主要发生于出壳不久的雏鸡,多见有脐环闭合不全、脐孔周围红肿,并常有皮肤
破损、发硬、呈黄色,时间较长者脐孔周围发红或呈紫黑色,后腹部肿大皮薄而发红或呈紫青色,
拉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极为腥臭,并将肛门周围羽毛粘连、俗称湖肛。病鸡全身衰竭,闭眼垂翅
不原走动,减食或废绝,出壳后最初几天死亡率较高。剖检变化主要表现:脐环肿大、皮下有暗红
色或黑红色液体。卵黄囊吸收不良,充满黄绿色稀薄液体;胆囊涨满、肝脏肿大,质脆呈土黄色或
暗红色,有斑驳状或点状出血。小肠胀气,黏膜充血或点状出血;直肠部扩张呈囊状充满黄白色或
黄绿色稀粪。  
   2、急性败血型:主要发生于雏鸡和4月龄以下的青年鸡,尤其是肉仔鸡的发病率最高。常与
腹水症、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鼻炎等病混合感染。特征为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病鸡表现
:精神萎顿、眼半壁缩颈呆立、两翅下垂、腹式呼吸、减食或不食;部分病鸡拉灰白色、黄白色或
黄绿色稀粪;有的鸡临死前出现仰头、扭颈等神经症状。病程一般为1-3天,死亡率可达50-80%;
病理变化以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为特征,肝脏肿大或大出血。肠道发炎,肠管粘连,并有淡黄
色或橙黄色腹水。   
  3、气囊炎型:常见于5-12周龄的青年鸡。以6-9周龄发病最多。本型常呈继发感染,多因患慢
性呼吸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非典型新城疫时,鸡体的抗病力下降、而对大肠杆菌的易感性增加
,当空气或灰尘中的大肠杆菌被吸入呼吸道而继发本病。其病理变化多见于胸气囊和腹气囊壁增厚
、混浊、囊内常含有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有的病例呈现肺水肿。有时可见气囊炎、心包炎和肝周
炎同时发生。   
  4、全眼球炎型:一般发生于大肠杆菌败血型的后期,为单侧性或双侧性;病鸡食欲减少或废
绝,呆立一隅。病初表现眼结膜潮红、眼脸肿胀,眼前房有浆液性分泌物,眼脸肿胀严重时上下眼
帘粘连,随后分泌物形成黄白色干酪样、挤出分泌物后见角膜穿孔,最终失明,因饮水采食困难而
衰竭死亡。   
   5、肉芽肿型:较为少见,一般发生于肝、盲肠和十二指肠上,肠管肿胀出血,角膜上有土黄
色脓肿或肉芽肿结节,约小米至绿豆大不等。肠管粘连不易分离,肝脏上可见局灶性,不规则的黄
色坏死区,严重时整叶肝脏都可发生。  

  6、卵巢输卵管炎型:主要发生于产蛋期的种鸡及鸡蛋。多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呈慢性经过
。病鸡精神、食欲尚正常,拉黄白色或黄绿色粪便,鸡冠发白、发红或发紫、无光泽、萎缩并倒向
一边。产蛋减少、而破壳蛋畸形蛋增多,蛋壳退色变白或发灰、蛋壳表面粗糙不平、蛋壳上有针头
至米粒大小不等的褐色斑点。部分病程较长的鸡后腹部膨大、发硬、下垂,站立时成企鹅状。剖解
时可见卵巢发炎,卵泡变为暗红色,较大一些的卵黄变稀变软,输卵管及泻殖腔发炎、出血,有的
在输卵管内蓄积有大量干酪样卵黄而阻塞输卵管。   
  7、卵黄性腹膜炎型:多见于产蛋鸡,尤其是人工授精的种鸡,多因在输精过程中消毒不严,
操作不当而导致泻殖腔、输卵管感染发炎而引起;本型又多与慢性呼吸道病、新城疫、禽流感等病
混合感染。特征为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等,有的则未见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死鸡一般表现
体况良好。病鸡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鸡冠发红或暗红,后腹部膨大下垂蹲伏,剖检变化为
:卵黄变稀、出血或破裂,在腹腔中弥漫着破裂的卵黄液,将腹腔内的肠管、脂肪染为蛋黄色。肠
管、腹腔发炎,相互粘连,死亡时间稍长着腹壁、腹膜及肠管变为褐绿色腐败,气味腥臭。
  
   8、滑膜炎型:一般发生于雏鸡和青年鸡,但发病率低,呈少数零星发病。病鸡表现关节肿胀
、跛行、走路极为困难,关节腔蓄积由少量黄色粘稠液,滑膜肿胀。   
  上述这些类型在临床上有时可同时混合出现几种,有时可单独发生。   
  四、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做出初步判断;确诊需要实验室检查:可从病鸡体内分
离的细菌接种于麦康琼脂培养基上,经18-24小时培养后可长出圆形、光滑隆起而湿润的红色菌落
,可做出基本诊断。进一步确诊时可用0血清或抗ok血清鉴定其血清型。   
  五、防治   
   1、预防:引起大肠杆菌病的因素很多,比较复杂,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环境因素不良、饲
养管理不善、技法和混合感染是当前大肠杆菌病流行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   
  1.1、加强环境控制:鸡群生存生长的环境对鸡群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一
类是静态环境因素,如营养、通风、密度、温度、湿度、卫生条件等;另一类是动态环境因素,如
断啄、转群、运输、设备维修、异常噪音等。无论任何一种环境因素的改变或偏离了鸡群的适宜范
围都会对鸡群产生不同的刺激而出现应急反应。这种反应是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
如果放任不管就会发展为疾病。因此上说:环境因素决定了鸡群的生产力和抗病力,同时也影响着
大肠杆菌的致病力。   
  1.2、改善饲养管理:应从种鸡的管理入手,在种蛋入孵前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进行熏蒸消
毒,也可用1%硫酸锌或1%新洁尔灭浸泡消毒。育雏舍要经过清扫、冲洗、喷雾和熏蒸四步消毒。
在育雏期要保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要及时分群切忌不可密度过大和通风不良。应选用几种广普、
高效、低毒的消毒液定期交替喷雾消毒、尽可能减少鸡舍环境中的细菌数量,还应饮用一些抗菌消
炎的药物和多维电解质,以增强鸡群的抗病力。   
   1.3、抗制其他疾病的爆发:大量的临床病症显示:很多疾病导致大肠杆菌病的继发或混合感
染。如鸡沙门氏菌病、霉形体病、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喉气管炎、新城疫等。对于这些疾
病目前都有较好的疫苗进行预防。因此应制定适合本厂的防疫程序并认真实施,尽可能防止其他疾
病的发生,这样也就间接的起到预防和减少了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1.4、免疫接种:(1)、大肠杆菌多价苗;由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众多比较复杂,给疫苗的生
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多采用01、02、035、078等常见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菌株混合制成
的多价油乳剂灭活苗用于种鸡和雏鸡的预防接种。就各个厂家生产的多价苗血清型也不尽相同,无
论是那个厂家生产的多价苗也只能抗御与菌苗中所含的血清型相对应的大肠杆菌。由于不同地区、
不同鸡场存在的大肠杆菌血清型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所以各厂家的多价苗在应用范围上都有一定的
局限性。(2)、大肠杆菌自家灭活苗(野菌株灭活苗);在一些较大的养鸡场可以从本厂发病的
鸡群中选择比较典型的病鸡,送到有条件的实验室或研究所,分离菌株制成大肠杆菌灭活菌苗,对
本厂的健康鸡群进行免疫有很好的效果。如能在本场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就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本病
的发生。   
  2、药物治疗:   
  2.1、抗生素疗法: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大肠杆菌病仍是当前的主要治疗措施:一般常用的抗生
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呋喃类等抗菌消炎的药物对大肠杆菌病都有一定的疗效。但由于许多鸡
场长期或大剂量的滥用抗菌药物,尤其是浓度的反复性预防用药诱发了许多大肠杆菌耐药菌株的出
现。使不少本来是敏感的药物却起不到治疗的效果。因此在治疗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选择高度敏感的药物,最好的方法是通过药敏试验,选择高敏药物,克服盲目用药;(2)、无条
件进行药敏试验的鸡场,应选用平时一般不常用的药物或新药。同时还应避免选择一些单一的纯粉
药物,而尽可能的选择一些复合药物进行治疗。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范围。(3)、要有足够的用
药剂量和疗程,根据药物的用法选择适合的给药途径,但药量也不可过大,以防发生中毒。  

  2.2、益生菌制剂疗法:在广泛使用抗生素抑制细菌的同时也抑杀了鸡体内的生理性微生物,
导致了动物体内生理性微生物的平衡失调。致使某些细菌过度繁殖而出现定位转移,引起了双重感
染或那源性感染,从而带来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采用益生菌疗法的目的是调整机体内的微生物平
衡,以达到防止疾病,同时还可避免产生耐药性。目前常用的有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双歧杆
菌等微生态制剂。这些微生态制剂有益生素、促菌生、调疾生等。如果添加在饲料中喂服,不但可
以提高鸡群的抗病力,而且对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腹泻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2.3、中草药疗法:中草药在治疗大肠杆菌病方面别具一格,它集清热、解毒、杀菌、促进免
疫于一体、标本兼治、效果确实。目前市售的用于治疗大肠杆菌病的中草药复方制剂很多,应进行
筛选应用。

  2.4、免疫球蛋白疗法:经大肠杆菌苗免疫过的健康鸡血清中获得的免疫球蛋白制剂,用于雏
鸡上,可以大大提高雏鸡对大肠杆菌病、白痢、伤寒等病的抗病力。其保护率可达90%以上,效果
确实可靠。   
  总之:鸡大肠杆菌病是鸡群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条件性疾病。鸡群生存、生长的内外环境因素对
该病的发生与传染有着重要的影响。环境因素适宜,该病的发生和传染的机会就少,鸡群则不易发
病。如果环境因素偏离了鸡群所需的适宜范围,鸡群就会发病。只有把各种内外环境因素控制在鸡
群所需的适宜范围内,才是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而发病后的治疗则是被动的应急措施。如果只注
重治疗而忽视预防工作往往收不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因此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廊坊
发表于 2011-9-28 16: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好文章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博士生

益农天下,惠农万家!!!!!!

Rank: 8Rank: 8

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东营15254658988
发表于 2011-9-28 17: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东营
很详细,应认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终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优秀会员奖热心助人勋章社区明星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省潍坊市
发表于 2011-9-28 17: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谢谢分享,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潍坊
发表于 2011-9-28 18: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谢谢分享,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总版主

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

优秀版主奖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常驻居民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热心助人勋章原创先锋奖

来自
安徽省 宿州市
发表于 2011-9-28 20: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宿州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吉林通化
发表于 2011-9-29 13: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通化
谢谢楼主,分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福建长泰
发表于 2011-9-29 13: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漳州
谢谢楼主,分享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学前班

Rank: 1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1-10-22 21: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汕尾
  学习了,大肠杆菌用哪个厂的疫苗比较合适呢,三黄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4 16:01 , Processed in 0.111789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