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管理 要获得取好的生产成绩,种鸡一生的体重管理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体重控制的好坏与表现的生产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饲养管理上的任何问题都会体现在体重上,而育雏育成期体重的控制尤为关键,因为好的育雏育成期体重不但有利于产蛋期的体重控制,而且预示着好的生产性能。因此,要获得高的生产性能,应该从育雏育成期的体重控制入手,并注意其一生的体重。体重的控制应注意体重的平均重、一致性或标准差及每二次称重间的增重。 一、体重平均重的要求 体重平均重的基本要求是达标,既不能过轻也不能过重。有时因为饲养条件和早期频繁的免疫应激的原因,早期体重达不到提供的体重标准,但一般要求在6—8周龄时达到体重要求,最迟不超过10周。当8周龄体重达不到要求时,可适当延长育雏料使用时间。育雏期一般不会严重超重,所以应敞开饲喂。育雏期体重达到要求后,为保证开产时鸡体有一个良好的体质,整个育成期应将体重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在育成和产蛋期,体重既可能过重也可能过轻,这时应根据体重情况适当掌握饲喂方式。体重过轻时,可增加饲料的数量或改善饲料的质量;体重过重时,可减少饲料的饲喂量。育成和产蛋期可适当限饲,在饲料质量稳定的情况下,可采用限制饲养的方法。育成期体重的增长应按生长曲线逐步增长,千万不能限制前期体重而在后期快速增长,否则将在开产期甚至整个产蛋期产生严重的问题。 二、体重一致性的要求 体重的一致性用体重的平均数上下10%以内的鸡数占称重总鸡数的百分比表示。体重的一致性对于蛋鸡来说有时比体重的平均重更为重要,因为体重一致性差时,表面上体重增均重达到了要求,但有许多鸡过重,许多鸡却过轻。体重的一致性一般要求在80%的鸡的体重在标准体重的平均数上下10%以内。早期就应注意体重的一致性,因为一方面早期的一致性对后期的一致性有较大的影响,早期不注意一致性,随着鸡的增长,一致性会越来越差。另一方面,如果早期不注意一致性,到后期纠正时,会使大部分鸡的生长规律受到影响。体重一致性差与饲养拥挤、疾病、断喙不当或营养摄入不当有关。育雏育成期发现体重一致性低于80%甚至低于70%时,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问题,应迅速采用分群饲养的方法,即将大、中、小的鸡分开饲养,采用不同的饲喂制度,并且在今后的饲养过程中不断调整鸡群,对于需求采取分群饲养的鸡群来说,分群的时间越早越好。 三、称重方法的要求 1、称重的时间 育雏育成期称重的时间最好在清晨,若安排在下午,应尽量晚一点。但是,对于育雏育成期来说,由于光照时间较短,特别是密闭式鸡舍,晚上一般无光照,不宜在晚上再开灯称重。产蛋期可安排在下午或晚上,但也应尽量晚一点。 2、称重频次 对于饲养情况良好的鸡群来说,育雏育成期每两周称重一次,产蛋期每四周称重一次。对于有问题的鸡群,应增加称重的频次,称重应固定在每周龄的最后一天。 3、称重的数量 称重的数量可根据鸡群的大小决定,一般应称取总鸡数的5%,群体较小时,称重数应不少于30只。 4、称重的方法一般认为,称重是随机抽样的。但是,当鸡饲养在笼子内或分隔的小间内时,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由于笼子和小间的不同,鸡所处的环境也不同,所以每次随机抽样称重虽较代表性地反映了平均体重,但不能反映两次称重间的增重。所以建议当笼养或小间饲养时,第一次随机称取几个笼子或几个小间的全部鸡,以后即固定称这几个笼子或几个小间,大间饲养的鸡应按大间为单位分别抽样称重和计算,称重时在鸡舍的一角随机拦住一定数量的鸡,然后逐个称重,但拦住的鸡无论多少应全部称完,绝不能因期望称重数已满而放弃多拦的鸡,否则会导致数据的严重偏差。 罗曼褐父母代种鸡体重标准表 周龄 | 父母代(单位:克) | AB系(公) | CD系(母) | 4 | 300 | 270 | 6 | 520 | 450 | 8 | 740 | 620 | 10 | 980 | 790 | 12 | 1220 | 970 | 14 | 1460 | 1150 | 16 | 1720 | 1330 | 18 | 1950 | 1450 | 20 | 2130 | 1550 | 22 | 1190 | 1630 | 24 | 2440 | 1700 | 28 | 2540 | 1740 | 32 | 2630 | 1770 | 36 | 2700 | 1790 | 40 | 2730 | 1810 | 50 | 2760 | 1830 | 60 | 2790 | 1850 | 70 | 2820 | 1870 |
光照管理 光照对鸡的繁殖有决定性的刺激作用,即对鸡的性成熟、排卵和产蛋等均有影响。光照对母鸡的生殖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但光照与营养必须密切配合,随着母鸡生殖系统的发育和产蛋率的上升,日粮中的蛋白质,钙和其它营养物质也必须跟上,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保持高的产蛋水平。光照控制应注意的是光照强度和每天光照时间。 一、光照强度 推荐的光照强度表单位:勒克司周龄 | 所需光照强度 | 1 | 20 | 2-19 | 5-10 | 20- | 10-30 |
应该注意的是,以上光照强度应在鸡头的高度测定,也就是鸡的眼睛能感受的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也可估算:即每平方面积使用2.7瓦的白炽灯泡,可在平养鸡舍的鸡背处提供10勒克司光照强度,但灯泡必须清洁、有灯罩,灯泡高度在2.1-2.4米处。必须指出灯泡的清洁与否、有无灯罩对灯泡的发光效率影响很大,灯泡在鸡舍内应分布均匀,灯泡的功率不宜大于60瓦。 二、光照时间 光照时间控制的原则是:育雏育成期只可逐步缩短光照时间,不可延长光照时间,产蛋期只可延长光照时间,不可缩短光照时间。 1、密闭式鸡舍的光照时间控制周龄 | 光照小时 | 1-2日龄 | 24 | 3-7日龄 | 13 | 2 | 12.5 | 3 | 12 | 4 | 11.5 | 5 | 11 | 6 | 10.5 | 7 | 10 | 8 | 9.5 | 9 | 9 | 10 | 8.5 | 11 | 8 | 12 | 8 | 13 | 8 | 14 | 8 | 15 | 8 | 16 | 8 | 17 | 8 | 18 | 8 | 19 | 8 | 20 | 10 | 21 | 12 | 22 | 12.5 | 23 | 13 | 24 | 13.5 | 25 | 14 | 26 | 14.5 | 27 | 15 | 28 | 15.5 | 29 | 16 | >30 | 16 |
2、开放式鸡舍的光照时间控制 由于育雏季节不同,在育雏育成期内,自然光照的日照强度有以下四种变化情况: (1)昼长趋于增长 从气象表中查出139日龄育成期内自然日照有以下四种变化情况:最初的1—3日龄可用人工光照实充自然光到21—23小时,此后10天内补充光照时间逐步减少到139日龄时预期的日照长度时间,并维持到139日龄,从140日龄起每周增加光照半小时,直到每天光照16—17小时为止。 (2)昼长先增后减 从气象表中查出在育成期内最长的自然日照长度,按照(1)的光照方式,将光照时间缩短到自然日长最长的那一天,此后到139日龄使用趋于减少的自然光照时间,140日龄起每周增加一小时,直到每天最多光照16—17小时。 (3)昼长趋于减短 从1日龄起到139日龄,自然光照长度不断缩短,于是,在育雏初期可参照(1)的光照方式增加光照时间,此后采用自然日照长度,从140日龄起用人工光照补充自然光照,直到每天光照16—17小时为止。 (4)昼长先减后增 从气象表中查出139日龄的日照长度,如(1)中所述那样,最初的1—3日龄内提供必需补充的光照21—23小时,此后采用自然光照,直到等预期139日龄的光照时间,在这具体埋藏之后,用人工光照补充,维持光照总量固定不变,从140日龄起每击增加一小时,直到每天光照16—17小时为止。开放式鸡舍在人工补充光照时,应注意开、关灯要准时,最好使用定时器,补充光照应早晚同时进行,不宜在早晨或晚上一次进行。 例如:在北纬30度的地区,3月20日孵化的小鸡,其光照程序的制定如下:
① 先查出此批鸡其8到18周龄间的日期为:5月15日到7月25日。
② 经由日照时间表查出此段时间最长的自然日照时间为6月20日的,4小时。
③ 所以8周龄起,其恒定光线时间即定为14小时,一直实施到体重达到1440克,开始点灯刺激。营 养 需 要 一、各期生长及营养需要特点 鸡在能量采食方面有自行调节进食量的本能,所以饲粮中能量与蛋白质、氨基酸,能量与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的比例十分重要。能量不足时蛋白质就变作能量用,能量过多就在体内蓄积脂肪,对生产不利。 (一)雏鸡的生长特点与营养需要 1、雏鸡的生长特点 生长迅速,代谢旺盛:雏鸡两周龄体重约为出生重的2倍多,6周龄为10倍,8周龄为15倍多。前期生长快,以后随日龄增长而逐渐减慢,要保证满足其营养需要。 羽毛生长快:幼雏的羽毛生长特别快。在三周龄时羽毛为体重的4%,四周龄时增到7%,以后基本保持不变。从孵出到20周龄羽毛要脱换4次,分别在4—5周龄,7—8周龄,12—13周龄,18—20周龄。羽毛中蛋白质含量为80~82%,为肉、蛋的4~5倍。因此,雏鸡对日粮中蛋白质水平要求高。 胃容积小,消化能力弱:幼雏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胃容积小,进食量有限;同时消化道内又缺某些消化酶,肌胃研磨饲料能力低,消化力差,所喂饲料须纤维含量低,易消化,否则产生的热量不能维持生理需要。 敏感性强:各种营养物质缺乏或有毒药物过量,会出现病理状态。 2、雏鸡的营养需要 能量:种雏鸡日粮应保证含有规定量的能量。由于鸡能按其能量需要来部分调整采食量,才有可能用一种日粮去饲喂一群大小、发育程度相似的鸡。在最初五周内幼雏料每千克应含代谢能约2900千卡,需无限制饲喂。平养鸡比笼养鸡活动多,能量需要更多些。 蛋白质:幼雏蛋白质需要量取决于其对正确比例的氨基酸的需要量。因此,日粮不仅需要足够的蛋白质,而且必须是优质蛋白质。 矿物质和维生素:参考育成鸡的需要量。 (二)育成鸡的生长发育及营养需要特点 1、生长发育特点 7~8周龄以后,雏鸡已对外界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生长仍很迅速,发育也很旺盛,各种器官发育已趋于健全。此阶段是长骨骼、长肌肉最多的时期,羽毛经几次脱换后长出成羽,脂肪沉积随日龄增长而逐渐累积,育成中后期生殖系统开始发育至性成熟。 育成期是发育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营养需要与幼雏阶段有很大不同,主要区别在于:育成日粮的蛋白质必须比幼雏日粮大大减少,这样不但满足需要,而且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培育出母鸡。 2、育成鸡的需要 能量:应为每千克日粮2700~2850千卡代谢能。但在炎热气候中,采食量下降,不能摄入足够的饲料;在气候寒冷时,鸡又采食太多,增重过快。 蛋白质:育成期日粮蛋白质的含量应随体重增加而减少,因为育成期小鸡每天蛋白质需要量相当恒定。如果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不减少,由于其采食量与日俱增,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就会增加,使鸡的培养成本增加,并可能引起疾病。同时,饲料配方必须含有某些氨基酸的最低需要量。 维生素需要量:需要添加13种维生素。由于肠道有合成维生素K的功能,只要不服用抗菌素药物时,就不必考虑添加胆碱,不是必需维生素,其不足可由多余的蛋氨酸转变得到,它对脂溶性维生素有拮抗作用,所以一般预混料中没有考虑。脂溶性维生素在生长鸡的整个阶段一样;B族维生素初期需要量高,后期需要量越来越少。 微量元素需要量:应考虑添加的微量元素有:铁、铜、锌、锰、硒。一般饲料中或多或少都含有,但由于饲料情况复杂,其利用率的变异很大,所以对某些元素需作部分补充。 (三)产蛋鸡的生理及营养需要特点 1、产蛋鸡的生理特点 在开产前一个月鸡每天的采食量几乎不变,直至开产前四天,每天采食量减少20%,并且保持低采食水平至开始产蛋。在开产的最初四天里,粮食每天迅速增加,以后又中等程度增加,直到四周后,在此之后,采食量增加极其缓慢,在开产前2-3周至开产后1周其体重大约增加340~350克,其后体重增加特别缓慢。 2、产蛋鸡的营养需要 能量:产蛋鸡平均每天需代谢能320~350千卡,日粮中应含代谢能2860千卡/千克。产蛋鸡的能量需要随体重、环境温度、产蛋率的变化而变化。环境温度对能量进食量的影响较大,气候寒冷日粮能量水平不应低于2750千卡/千克。 蛋白质:产蛋初期,大约每天需要19克粗蛋白,其中包括410毫克蛋氨酸和820毫克赖氨酸,才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生产的需要。产蛋鸡的蛋白质需要量与产蛋率有密切关系。产蛋日粮中的蛋白质比早期生长所需的18%~20%要低得多。开产前,小母鸡日粮蛋白质只需13%,但当产蛋达高峰时,蛋白质需要量可能高达17~19%;产蛋后期,又降至14%。调整日粮的蛋白含量可改变蛋的大小。 维生素:大致和生长鸡差不多,但脂溶性维生素需要量比生长鸡多1.5~2.5倍。B族维生素需要量与生长鸡差不多。核黄素、吡哆醇(B6)和叶酸需要量都比产蛋鸡高50%,泛酸需要量是产蛋鸡的5倍。这是因为这些维生素不但应满足母鸡产蛋的需要,而且还应有足够的数量贮存于种蛋中,以待孵化时胚胎发育的需要和育雏初期的需要。 矿物质:最易缺乏的是钙、磷,产蛋鸡的需钙量比生长鸡高3~4倍,增加的钙量完全用于蛋壳生长。产蛋鸡饲料中含钙量一般为3%多一点,过多会抑制食欲,缺钙时易出现软骨症、软壳蛋、砂皮蛋,超量时会影响磷、铁、铜、钴、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 在鸡开产前的短时间内,大量钙沉积于长骨中,这一过程发生于开产前二周内,可在预期开产日这前10天增加钙摄入量,磷的摄入量甚低,和生长鸡差不多。总磷太多或太少会影响蛋壳的正常钙化。蛋壳质量差的强度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日粮含磷过多,但日粮总磷偏低又会增加入舍母鸡死亡率。总磷推荐0.5%,其中0.1%—0.2%为无机磷。 繁殖期种公鸡的营养需要量比种母鸡低。采用代谢能2.6—2.9千卡/千克,蛋白质11—12%的饲粮,均对繁殖性能无不良影响,低蛋白饲料反而对维持公鸡的正常体重有利。 采精频繁者,建议采用12—14%的蛋白质饲料,如果氨基酸平衡,无需添加任何动物蛋白质饲料。 二、各周龄参考采食量 鸡每天的饲料需要量是以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为根据的,鸡可根据其能量而改变采食量,从而影响蛋白质消耗量。这里给出适中气温,按标准饲养下的平均数字,见表一。 表(一):各周龄参考采食量周龄 | 饲喂方式 | 采食量 克/鸡天 | 至周末累计耗料量克/鸡 | 1 | 自由采食5周龄后公鸡投料量应比母鸡多4-6克 | 14 | 98 | 2 | 19 | 231 | 3 | 26 | 413 | 4 | 32 | 637 | 5 | 38 | 903 | 6 | 45 | 1218 | 7 | 50 | 1568 | 8 | 根据体重变化决定饲料投喂量 | 50-55 | 1932 | 9 | 55-60 | 2331 | 10 | 60-65 | 2765 | 11 | 65-70 | 3234 | 12 | 70-75 | 3738 | 13 | 70-75 | 4242 | 14 | 75-80 | 4781 | 15 | 75-80 | 5320 | 16 | 80-90 | 5915 | 17 | 80-90 | 6510 | 18 | 80-90 | 7105 | 19 | 自由采食量公鸡应比母鸡少20克左右 | 90 | 7735 | 20 | 95 | 8400 | 21 | 100 | 9100 | 22 | 105 | 9835 | 23 | 110 | 10605 | 24 | 115 | 11410 | 25周后 | 120 | 12250 |
三、罗曼褐鸡营养需要 由于种鸡饲养地区不同,饲料的品种、来源、价格各不相同,各地在配制饲料时也可采用各种不同的饲料原料,重要的是要使配制的饲料达到种鸡的营养需要。罗曼褐蛋种鸡营养需要见下表。应该注意,表内列出的仅是参考喂料量,应根据鸡的体重、质量和饲料浪费程度来决定投料量。 (一)罗曼褐种鸡营养需要表 营养需要 | 1-8周龄 雏鸡 | 9-20周龄 生长鸡 | 21-42周龄 产蛋鸡 | 42周龄 后产蛋鸡 | 代谢能 | 2750 | 2700-2800 | 2700-2800 | 2700-2800 | 粗蛋白 % | 18.5 | 14.5 | 17.0 | 16.0 | 钙 % | 1.0 | 0.8 | 3.4 | 3.7 | 总磷 % | 0.7 | 0.55 | 0.65 | 0.55 | 可利用磷 % | 0.45 | 0.35 | 0.45 | 0.35 | 钠 % | 0.16 | 0.16 | 0.16 | 0.16 | 蛋氨酸 % | 0.38 | 0.29 | 0.35 | 0.33 | 蛋+胱氨酸 % | 0.67 | 0.52 | 0.63 | 0.59 | 赖氨酸 % | 0.95 | 0.65 | 0.76 | 0.72 | 精氨酸 % | 1.10 | 0.82 | 0.97 | 0.92 | 色氨酸 % | 0.20 | 0.16 | 0.18 | 0.17 | 亮氨酸 % | 1.4 | 0.6 | 1.5 | 1.2 |
(四)罗曼褐父母代种鸡微量元素添加量推荐表 每公斤饲料添加 | 维生素A 毫克 | 12000 | 8000 | 15000 | 维生素D3 毫克 | 2000 | 2000 | 2500 | 维生素E 毫克 | 10 | 5 | 30 | 维生素K3 毫克 | 3 | 3 | 3 | 维生素B1 毫克 | 1 | 1 | 2 | 维生素B2 毫克 | 4 | 4 | 8 | 维生素B6 毫克 | 3 | 2 | 4 | 维生素B12 毫克 | 10 | 10 | 20 | 泛酸 毫克 | 8 | 7 | 18 | 烟酸 毫克 | 30 | 30 | 40 | 叶酸 毫克 | 1 | 0.5 | 1 | 生物酸 毫克 | 25 | 25 | 100 | 胆碱毫克 | 400 | 300 | 500 | BHT毫克 | 125 | 125 | 125 | 抗生素毫克 | + | + | + | 抗球虫药 | 根据需要 | 根据需要 | - | 锰 毫克 | 100 | 100 | 100 | 锌 毫克 | 60 | 60 | 60 | 铁 毫克 | 25 | 25 | 25 | 铜 毫克 | 5 | 5 | 5 | 钴 毫克 | 0.1 | 0.1 | 0.1 | 碘 毫克 | 0.5 | 0.5 | 0.5 | 硒 毫克 | 0.2 | 0.2 | 0.2 |
四、营养方面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确保在整个饲养期能根据不同饲养阶段和鸡群状况,总有一套合适的配方。即:含有足够的能量、平衡的氨基酸以及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满足种鸡营养需要。 2、由于饲料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因地区而异,所以很难推荐一种特定的生长期和产蛋期配方。因此种鸡场应在公司推荐的营养水平的基础之上,合理的制定本场的配方。 3、罗曼褐种鸡在产蛋高峰期间,每日每只鸡的代谢热能需求是300-310千卡,体重每增减10克,每日的代谢热能的需求随之增减1千卡,同样每天的产蛋量增减1克时,每日的代谢热能的需求也随之增减5千卡。 4、鸡舍的温度与羽毛覆盖率直接影响鸡只对热能的需求(表现在采料量上的增减)。鸡舍适宜温度在15-31℃,舍内温度每超过适宜温度1℃,鸡只每日对热能需求会减少4干卡,即减少约1.4克的采料量;反之,若舍内温度每低于适宜温度1℃,采料量约增加1.4克,因为鸡只的采料量是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应依鸡群实际的采料量来调整饲料中养分的浓度。 5、产蛋高峰料应含有3.8%-4.0%的钙(每日每只摄取4.1克的钙)与0.40%-0.42%的有效磷(每日每只摄取0.44克的磷),产蛋进入后期时,种鸡每只每天应摄取4.3克的钙及0.38克的磷,产蛋期从始到终,饲料中的钙质必须有三分之一以上要以大颗粒(3-5毫米)的形式供应,如石灰石或贝壳。种蛋的处理和孵化 一、孵化厂的设计和设备管理 孵化厂的设计和制造必须符合严格的卫生标准,为了生产优质、健康的雏鸡,孵化厂必须具备适合孵化和出雏等的理想的室内环境和箱内环境。 1、理想的室内环境 孵化厂生产区应该由五个严格的分区组成。 ——进蛋和分级区 ——熏蒸和贮存区 ——孵化室 ——出壳和雏鸡处理室 ——污物处理和清洗室 所有的房间必须是容易清洁和消毒的,为使污染的危险降低,必须采用通道式,其流程为“种蛋—种蛋消毒(鸡舍区)—种蛋处置(分级、码盘)—种蛋贮存—入孵前消毒—孵化—落盘—出雏—雏鸡—雏鸡处置(分级、鉴别、免疫等)—雏鸡存放—雏鸡运出”,不得逆转。 孵化厂的不同房间如果可能应根据下列推荐的要求进行调节。 室 | 温度°C | 相对湿度% | 通风类型 | 孵化室 | 22 | 50 | 正压 | 出雏室 | 22 | 60 | 正压 | 雏鸡处理室 | 22 | 60 | 正压 |
各室的通风也必须良好,以确保新鲜空气的供给和废气(CO2)排出,还可散发室内余热等。 孵化厂的每个人在开始工作之前必须更换工作服和鞋,并清洗和消毒双手,在孵化厂内部,所有房间都必须有清洗和消毒手的设备,房间和设备必须经常清洗和消毒,至少做到:每次出壳后,出壳室、雌雄鉴别室、和发鸡室进行清洗和消毒;每天对进蛋室和每周对孵化器室进行清洗和消毒。采用一次性纸盒。 每次使用后清洗和消毒塑料盘,每次雏鸡运出后必须清洗和消毒使用过的工具。 2、理想的箱内环境 孵化和出壳的成功主要依靠温度、湿度和通风,另一个重要因素为翻蛋,翻蛋对于防止胚粘连在蛋壳上是必要的,而这些条件都要通过对孵化器和出壳箱等设备的准确操作和管理来实现。入孵前或日常必须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 (1)清洁电机或电磁阀等; (2)冲洗消毒机器内部、保护好传感器; (3)清洁湿度传感器的过滤器; (4)检查电源开关; (5)设定温度与湿度,实际温度是否跟踪设定值; (6)检查通风系统(包括风门)工作是否正常; (7)检查制冷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8)检查电加热管是否全部发热; (9)检查加湿系统; (10)检查翻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11)检查或调整超高湿报警信号。 取得良好效果的最好方法是按照机器制造的指导,孵化的一般指导原则见表: | 天 | 温度°C | 相对湿度% | 翻蛋 | 孵化箱 | 1-17 | 37.7 | 50-55 | 每小时90° | 出壳箱 | 18-19 | 37.2 | 50-55 | 不 | 20-21 | 37.5 | 75-80 | 不 |
另外,通风对氧气的供给,二氧化碳的排出热量的均匀分布是重要的。粗略地计算,通风应该符合下列标准,每小时每1000枚蛋1—18天为10立方米,19—21天为30立方米。 如果在孵化过程中有几个小时的电源故障是不大的,但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如果在出雏过程中大多数雏鸡已出来的情况下发生电源故障,较好的办法是把雏鸡全部拿出来,尽管这些早产雏鸡身上还比较湿,这样做是合适的。如果电源故障发生在第20天是十分危险的,特别是在20天的最后几个小时,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可能会产生低劣的出雏成绩。 二、孵化厂对种蛋的处理 种蛋得良好的孵化效果,种蛋必须是受精和清洁的,由于鸡胚发育的第一阶段是在母体内。因此,在鸡场及在运输、贮存和孵化期间,种蛋的处理都要求是最适当的。 1、种蛋的运输种蛋从鸡场运输至孵化厂,为保证孵化率,种蛋的操作和运输必须非常小心,避免剧烈震荡而造成蛋壳的破损,运输中还应防止高温日晒和雨淋。 2、孵化厂对种蛋的处理 (1)种蛋的分级和清洁 在大多数孵化厂分级清洁同时进行,通过拣选不合适的种蛋,可增加孵化率,减少次鸡的数量,并使腐蛋破裂造成的交叉污染的危险性最小。不适合孵化的种蛋有: ——太小的蛋 ——太大的蛋 ——双黄蛋 ——脏蛋 ——裂纹蛋 ——蛋壳薄而粗糙的蛋 ——畸形蛋 ——气室扩大、异位或游移的蛋 稍微脏的蛋可用纸或丝毛擦干净,清洁种蛋不要用湿布,因为这是细菌之间传播的最好办法。 (2)种蛋的重量 种蛋的重量决定着雏鸡的重量,刚孵化出的雏鸡重量约是入孵之前蛋质量的68%。然而,大家都知道非常大的蛋也是不能孵化的。太小的雏鸡在育雏时又需特别的照料。因此,种蛋应该在50—70克,由于刚开产的青年母鸡产小蛋和老母鸡产大蛋。所以种蛋根据重量的分级仅在产蛋周期的开始和结束时是必要的,当然,种蛋明显的太小或太大(双黄蛋),无论何时都应该拣出来。 (3)种蛋的贮存 进入孵化厂的种蛋分级和清洁后,装入孵化盘,置于蛋架车上贮存比较好,这栏种蛋与种蛋之间的空气流通均匀,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种蛋内有一个活的胚胎,它需要氧气才能顺利地孵出优质的雏鸡。种蛋的放置应该小头向下。然而,当贮存较长时间时,应该将种蛋的小头向上且每天以90度翻蛋一次。否则在贮存或孵化期间使发育的胚胎变弱甚至致死。 适合的相对湿度为70—80%,贮存条件不能达到露点,这是因为若蛋壳表面有凝结水则为细菌和霉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理想的贮存温度应根据相应的贮存时间来决定,种鸡的种蛋应尽量产出后3—5天内孵化,一般所推的温度为15—18℃。 最近研究结果表明贮存时间、温度、蛋的位置与孵化率之间的相互影响,根据这些结果3天内贮存温度应在生物临界点温度以上,而贮存时间比此长的则低于生物临界点温度,根据贮存时间,理想的贮存条件列于下表中: 贮存时间 | 温度°C | 相对湿度% | 蛋的位置 | 1-3 | 22 | 70-80 | 小头向下 | 4-7 | 16 | 70-80 | 小头向上 | >7 | 12 | 70-80 | 小头向上 |
(4)种蛋的消毒 蛋产出后微生物会马上污染种蛋,因此,在种鸡场内种蛋的消毒(熏蒸和喷雾)在集蛋后应该尽可能早些,这是保持种蛋质量的基础。孵化厂中,将种蛋分级并放置到蛋架车上,入孵前种蛋必须进行第二次消毒,用这种方法可将通过气孔进入蛋壳的微生物杀死,至少可以减少数量。 对蛋壳进行消毒的方法: ①福尔马林气体熏蒸 福尔马林是最有效的消毒药之一,以气体形成式接触到整个蛋壳的表面,因此,福尔马林熏蒸是消毒大量的种蛋最好的方法,熏蒸应该在环境控制的消毒室内进行。一般每立方米用30毫升福尔马林加15克高锰酸钾,在温度20—26℃、相对温度60%—75%条件下,密闭熏蒸20—30分钟。 熏蒸时要将福尔马林加入到高锰酸钾中,而不能将高锰酸钾加入到福尔马林中,以避免飞溅的危险,窗口应采用瓷盆。 熏蒸的温度不得高于26℃,这是由于会将迅速发育的胚胎致弱。 在孵化开始96小时内不能熏蒸。不能超过推荐的熏蒸时间,否则胚胎死亡率将上升,并且雏鸡质量将受损。 在“出汗”的种蛋不能熏蒸,必须待种蛋表面吹干后,才可熏蒸。 ②种蛋的喷雾消毒种蛋收集后,应该尽早地使用,没有必要等到将一天的蛋全部收集完后进行。 三、孵化程序 1、入孵 孵化箱应种蛋进箱之前一天开启,并根据要求对设备的各个系统进行检查和调整。 种蛋应该入孵以前静止约18小时,入孵蛋小头向下,并在进箱之前在22℃预热6—12小时,在炎热季节,预热室通风要好,以防止鸡蛋“出汗”。入孵前种蛋必须消毒,种蛋数量和品种必须与孵化计划进行核对。 入孵分为分批入孵和整批入孵。分批入孵是采取分批交错上蛋并恒温孵化的一种孵化方式,以便“老蛋”与新蛋之间能互相调节温度,但不利于对孵化箱的彻底清洗消毒。 整批入孵是采用一次性上蛋并依据胚龄的不同而变温孵化的一种方式,因此,它是较为遵循胚胎代谢规律的。整批入孵,一批蛋与一批蛋之间,孵化机完全是空的,便于彻底清洗和消毒,从而减少了交叉污染。 2、照蛋 在整个孵化过程中,一般照蛋2—3次。头照在孵化的5—6天进行,主要检查出无精蛋;二照在入孵后的10—11天进行,主要查出中期死胚及检查胚胎是否按时“合拢”;三照在17天进行,检查是否“封门”,剔除死胚蛋,也有的三照与落盘同时进行。 照蛋时应尽快地进行,以防止种蛋冷却下来,照蛋后装满蛋盘,以保证在孵化箱中受热均匀。 3、落盘 落盘尽可能晚一些,一般在孵化后18—19天,落盘时剔除无精蛋,应该用其它受精蛋装满出壳盘,蛋之间的接触在出壳前是重要的。 落盘时,必须检查每只出壳盘,不能使用破碎和有漏洞的出壳盘,否则雏鸡了壳后从漏洞中钻出,掉到外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破袭的出壳盘放在下层,将可能导致上面的出壳盘倾翻而造成更大的损失。落盘以后,应在出壳箱中用熏蒸盘加入福尔马林:水(1∶1)挥发消毒,每天调换福尔马林溶液,直到出雏结束。 4、出雏 正常的孵化时间为21天加6—12小时,重要是要知道不是所有的雏鸡同时出壳的,即使所有的种蛋来自同一批鸡,贮存相同的时间,出雏还是要持续约24小时,但必须避免雏鸡在出雏器内过分干燥。雏鸡全部出壳并且约有95%的雏绒毛已干燥时,就应立即从出雏器中取出,进一步的干燥应放在运雏箱中完成。雏鸡刚装进运雏箱中时,腹部松垂,绒毛尚未完全松散,站立不稳,故必须在运雏箱中放4—5个小时,使其活泼起来,以便按质分雏和雌雄鉴别。 从出雏器取出的雏鸡应放到温度为23.9℃和相对湿度为75%的雏鸡处理室内,以免雏鸡挨冻和脱水。而在炎热地区,气温很高时,应加强通风。 罗曼蛋鸡的雌雄鉴别,祖代雏鸡采用肛门鉴别、父母代种雏利用羽速鉴别,而商品代雏鸡则采取羽色鉴别。 对雏鸡需要分级和选择,选择的雏鸡必须符合基本的质量要求,如无畸形、无叮脐、体重小于最低标准、未脱水、绒毛颜色符合本品种特征,站得稳、灵活健壮。 四、影响孵化率的因素 整个孵化期胚胎死亡不是平均分布的,而存在着两个死亡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孵化前期,鸡胚在孵化的第三至第一天,第二个高峰出现在孵化后期,鸡胚在孵化的第十八天以后,这主要与胚胎发育的生理变化有关,这二个阶段对种蛋内部的品质和环境条件特别敏感。具体造成孵化率大的原因有以下各方面: 问 题 | 可能引起的原因 | 无精蛋 | 不准确的配种,老公鸡,不恰当的公母比例,陈蛋,种鸡的营养物质缺乏,公鸡体重过重,疾病。 | 早期胚胎死亡 | 不适当的鸡蛋处理和熏蒸,维生素缺乏,种鸡的疾病错误的孵化温度,翻蛋次数太少。 | 晚期胚胎死亡 | 不适当的孵化温度,通风不足,翻蛋次数太少,营养物质缺乏,种鸡群的疾病。 | 壳内死亡 | 不适当的孵化温度,温度太低,翻蛋次数太少,短时间的过热。 | 出壳太早 | 温度太高 | 出壳太迟 | 温度太低,陈蛋。 | 出壳不均匀 | 不均匀的热分布,新鲜和陈蛋相混。 | 残次鸡,脐炎 | 温度太高,湿度太低。 | 发育迟缓鸡及绒毛短,松软,苍白,绒毛干燥粘着蛋壳碎片。 | 温度太高,湿度太低,翻蛋次数太少。 | 大而软的鸡及蛋内容物覆盖,湿而粘的绒毛,脐紧闭。 | 温度太低,湿度太高。 |
疾病预防与控制 一、鸡群的健康与免疫程序 良好的隔离措施及合适的免疫程序对鸡群健康的维护同等重要,良好的隔离有时更重要。 免疫接种是养鸡的必要措施,免疫程序的制定必须根据地区及场内的需要来制定,以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免疫后要进行检测,以保证免疫程序对场内鸡群提供了最大的保护力。免疫程序的调整要依据鸡群抗体水平而定,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有关免疫程序的制定,请与当地的兽医人员或公司的技术服务人员联系(公司免疫程序仅供参考)。 二、疫苗免疫 免疫接种是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易感动物转化为不易感动物的一种手段。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家禽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以病毒为中心的免疫预防接种,需要制定一个省力、经济、预防效果好的预防接种计划。怎样达到这个目的,则应根据各个地区、各个鸡场以及鸡的品种、年龄、免疫状态和污染状态的不同因地制宜地结合本场的情况制定免疫计划。免疫计划或方案在一个鸡场只能相对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保护鸡群的作用,但随事物的发展也要逐年加以改进,为本场建立一个最佳方案。 疫苗接种法,可分注射、饮水、滴鼻滴眼、气雾和穿刺法,根据疫苗的种类,鸡的日龄、健康状况等选择最适当的方法。 1、注射法 此法需要每只使用连续注射器按照疫苗规定数量进行肌肉或皮下注射,此法虽然有免疫效果准确的一面,但也有捉鸡费力和产生应激等缺点。注射时,应注意正确的注射量外,注射时应经常摇动疫苗并使其均匀。注射用具要做好预先消毒工作,尤其注射针头准备充分,每群每舍都要更换针头,健康鸡群先注,弱鸡最后注射。 皮下注射,一般在鸡颈背中部或低下处远离头部,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颈中线的皮肤并向上提起,使其形成一个囊,注意一定捏住皮肤,而不能只捏住羽毛,确保针头插入皮下,以防疫苗注到体外。 肌肉注射以翅膀靠肩部无毛处胸部肌肉为好,应斜向前入针,以防插入肝脏或胸腔引起事故;也可腿部注射,以鸡大腿内侧无血管理处为最佳。 2、饮水法 本法为活毒疫苗的常用方法之一。既能减少应激及又节省人为,但疫苗损失较多,由于雏鸡的强弱或密度关系也会造成饮水不均,免疫程度不齐的缺点,所以需要放置充分的饮水顺,使鸡雏都能充分地得到饮水,使用此法应注意: (1)饮用水避免酸、碱以及化学物质(如氯离子)的影响,免疫前后24小时不得饮用消毒水,所以最好用蒸馏水免疫,同时在水中加入脱脂奶粉0、25~0、5%。 (2)饮水免疫苗,要给鸡断水2~4小时,根据季节、气候掌握,而后要在1~2小时内将稀释的疫苗全部喝完,同时应避免强烈阳光照射疫苗溶液。 (3)饮水器用清水冲洗,擦洗干净,数量足够。 3、滴鼻滴眼 雏鸡的早期的活毒疫苗常用此法。用滴瓶向眼内或鼻腔滴入1滴(0.03ml)活毒疫苗。滴鼻时,为了使疫苗很好的吸入,可用手将对侧的鼻孔堵住,让鸡吸进去。滴眼时,握住鸡的头部,面朝上,将一滴疫苗滴入面朝上一侧的眼皮内,不能让其流掉。一只一只免疫,防止漏免。 4、气雾法 将活毒疫苗按喷雾规定稀释,用适当粒度(30~50μm)的喷雾器在鸡群上方离鸡只0.5M处喷雾。在短时间内,可使大量鸡吸入疫苗获得免疫。 在做喷雾前,要关掉风机、门窗,免疫后大约15分钟,重新打开。 本法由于刺激呼吸道粘膜,所以避免在初次免疫时使用,尤其可疑有MG的鸡群,容易引起慢性呼吸道病症状。 5、穿刺法 此法为鸡痘疫苗接种时使用,展开鸡的翅膀,用接种针在鸡的翼膜无血管处穿刺,病毒在穿刺部位的皮肤处增殖产生免疫。 三、常见疾病监测工作 接种疫苗恰当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一旦由于免疫失败,免疫程序不当或由于某种诱因发生传染病,其损失也是很大的。因此,对鸡群进行跟踪免疫监测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血清学试验可以检查鸡血清中有无特异抗体,一方面可以作为诊断某种传染病,另一方面检验免疫的效果,指导免疫工作。此法简单,一般鸡场均可做。 罗曼褐鸡免疫程序表(仅供参考) 日龄 | 免疫项目 | 保健用药 | 1日龄 | 马立克CVI-988 | 防白痢、大肠杆菌、氯霉素拌料、庆大霉素、丁卡、恩诺沙星饮水 | 3日龄 | 新支VH28/86苗点眼滴鼻 | 10日龄 | 1、新支法三联油苗半量皮下注射2、新城疫克隆30点鼻3、法氏囊M65苗点鼻4、断喙 | 17日龄 | 法氏囊M65滴口 | 加防球虫药 | 24日龄 | 1、法氏囊MA5滴口2、鸡痘刺种 | 35日龄 | 1、传鼻氢氧化铝苗肌注2、新支二联苗点眼鼻 | 60日龄 | 1、新城疫四系苗点眼鼻2、新城疫油苗肌注 | 加维生素电解质 | 70日龄 | 1、传喉苗半量点鼻2、鸡痘脑炎苗刺种 | 16周龄 | 1、传鼻水苗肌注;2、减蛋ED76苗肌注 | 17周龄 | 1、新城疫I系苗肌注;2、禽霍乱苗肌注 | 口服驱虫药加抗菌素等 | 18周龄 | 新支三联油苗肌注 | 42周龄 | 新法二联苗肌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