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5-7-28 21: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肉鸡养殖技术要点
肉鸡养殖技术要点[/COLOR]
在肉鸡饲养过程中,常出现一些饲养难题和技术上的误区,笔者根据生产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将其罗列与后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希望能对业内同行一些启示。
1.腹水症、猝死症仍造成一定比例的死亡。
对策:30日龄前控制喂料量。方法为,晚上天黑后开灯时间推迟到10--12点,使每天采食时间减少4-5小时,此方法能大大减少发病率。
2.球虫病“治愈”后又复发。
对策:发病后维持量用药的最后一天更换垫料。
3.30日龄后发生拉黄、绿色粪便、有呼吸道症状,用药物控制基本无效。原因主要是免疫失败造成的综合感染,常见为非典型新城疫和比较温和的各型传支(主要为腺胃型传支)继发大肠杆菌病和支原体感染。
对策:9-10日龄颈部皮下注射新支二联油苗0.4ml,能完全避免该综合症的发生。使用的油苗以青岛易邦公司和青岛宝依特公司生产的新城疫(含基因;Ⅶ型)+多价传支(含肺、肾、腺胃型)。目前,该品牌的假冒劣质产品很多,必须定点采购。
4.法氏囊病防不住原因:①野毒血清型多和超强毒的存在;②大多鸡场普遍存在野毒,而当前的所有消毒方法没有办法清除;③种鸡场种蛋抗体滴度很低或无,有的高低不整齐。造成鸡苗的早期感染;④传统的免疫方法是10日龄以上才接种疫苗,而此时鸡苗早已感染了强毒,时常出现接种疫苗后不久即发病的现象;⑤无论是点眼、滴鼻或饮水,特别是饮水,接种剂量和疫苗活力都很难控制,结果造成部分鸡发病。
对策:①首次免疫为4日龄接种1头份,2免为15日龄2头份,加水0.5ml,逐只点口。这样作可以做到均匀、不漏防。另外,由于弱毒更易繁殖,所以提前接种进体内的弱毒苗与野毒竞争的结果是弱毒苗首先突破母源抗体的屏障,激发产生免疫力,达到很好的免疫效果。实践证明,此方法十分可靠。②疫苗首选以色列产的K87,国产疫苗首选黑龙江或哈尔滨的三价弱毒苗。
5.传统养鸡往往是有病后再去治疗,造成成本加大、死淘率高。而正确的作法应为预防性用药。方法是:①雏鸡进来后,连用三天药。②每周用药一天。这样可以达到有效的防病目的,育成率很高。③药物选择。针对慢性呼吸道病选药顺序为:罗红霉素、硫氰酸红霉素、泰妙菌素、泰乐菌素等。针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病的选药顺序为:丁胺卡那霉素、阿莫西林、强力霉素、新霉素、氧氟沙星或恩诺沙星及环丙沙星、氯霉素等。剂量及用法按说明,重症的可适当增大用量,建议用药时在有经验的兽医指导下进行。
6.鸡子呼噜、甩鼻就认为是慢性呼吸道病,用药效果很差。其实,80%的呼噜是大肠杆菌性气囊炎,少部分为大肠杆菌和慢性呼吸道病的综合感染。治疗方法以先治大肠杆菌病,后治慢性呼吸道病效果最佳。
7.药物选择误区:①大量使用青霉素。而青霉素对鸡病没有太大意义。②庆大霉素饮水。而庆大霉素内服不吸收,起不致防治疾病的目的,反而花钱又误事。正确的方法为肌肉注射,防治疾病效果不错。③恩诺沙星类药物与氯霉素混用。这各作法的后果是两者药效抵消,起不到防治疾病的目的。④用抗球虫药物时,同时使用抗生素。结果是造成鸡群中毒,轻者发育迟缓、重者大批死亡。因此使用抗球虫药物时严禁使用除阿莫西林以外的任何抗生素。
8.接种疫苗时,传统理论是防疫期间3天内不能消毒,接种后不让用抗生素。而最新观点认为:接种前后各4小时不能消毒,其它时间不误。疫苗接种后4小时可以投抗生素,但禁用抗病毒类药物和清热解毒类中草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