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51|回复: 0
收起左侧

脆弱的大公司缺少的是什么?

[复制链接]

荣誉版主

QQ:6366843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吉林省 长春市
发表于 2011-4-12 19: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吉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大多数人看来,在商场的丛林法则中拼杀的企业,从弱小到壮大,其各种机制一定经过优胜劣汰,甚至成为小公司们的榜样。<p class="zhuecontent">  然而从美国安然、世通事件以及最近的强生贿赂丑闻,到中航油折戟期货、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行业内的巨无霸们似乎在一夜之间或声誉遭受严重危机,或轰然倒下,可以看出,人们此前印象中的大公司有时也会脆弱得不堪一击。</p><p class="zhuecontent">  “玻璃、陶瓷和声誉都是很容易破碎的,而且永远无法修复得完美如初。”本杰明·富兰克林说。</p><p class="zhuecontent"><strong>忽视上游建设酿风险</strong></p><p class="zhuecontent">  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双汇又身陷“瘦肉精”泥潭。一个是中国肉制品市场的品牌企业,占市场20%以上的份额;另一个一度是中国民营乳制品企业的佼佼者。</p><p class="zhuecontent">  虽然存在危及人群、产品范围、受害程度等方面的不同,但三鹿和双汇却有更多的相似之处,比如都是行业翘楚,却都因为对上游原材料把关不严、自律不严,被曝光后损失惨重。</p><p class="zhuecontent">  观察这两家企业,会发现两家企业都栽在产业链缺口上。双汇集团官网显示,双汇集团每年消化3000万头生猪,而双汇自建养猪场一年出栏生猪约为30万头。这意味着,自养比例仅为1%,双汇每年肉类加工所需的绝大多数原料,都来源于对外收购。虽有屠宰、加工与销售的优势,却缺乏养殖这一重要源头环节。</p><p class="zhuecontent">  回顾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同样如此,由于奶源基地建设投资大、风险高、回收周期长,大乳品厂家全国建厂后并没有全国养牛,往往建成几个示范牧场给消费者以假象后就开始依靠大量的“个体散养”和收奶贩子提供原奶。这使得奶农和奶贩提供的原料奶变得稀缺,正是乳品厂家的过度争夺给假奶提供了市场,于是奶农和奶贩为了弥补牛奶的不足甚至为了获利而掺假的行为层出不穷。</p><p class="zhuecontent">  而另一方面,屠宰业资金流转速度非常快,但养殖业相对较慢,建一个百万头养殖场最少需要几十亿元的资金沉淀其间,对习惯于马上见效、两头谋利的屠宰业企业而言,这是不划算的。同时,兴建大型养殖场通常还会受制于土地属性难定义、土地审批程序复杂等诸多瓶颈,堪称费时费力不讨好。</p><p class="zhuecontent">  与国外盛行从种猪到养殖、收购、屠宰、加工、运输等一条龙的全产业链模式相比,由于成本与利润分配严重倒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朱天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说,企业因此没有动力去整合产业链低端的养殖环节。</p><p class="zhuecontent">  “在质量安全非常重要的企业,对上游的垂直整合是企业控制质量的重要方法。虽然这样会使企业的成本上升,但是从企业的商誉角度来看是非常值得的。”朱天说。</p><p class="zhuecontent"><strong>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strong></p><p class="zhuecontent">  “创业容易守业难。”对于一些大公司遇到的困境和危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企业战略系副教授石永恒感慨地向本报表示,品牌对企业意味着高额附加值,所以现代企业几乎都不遗余力地予以打造。企业打下了品牌的天下,逐步发展壮大后,须用心经营才行,但有时这也是企业最容易放松的时候。</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6 18:18 , Processed in 0.622612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