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705|回复: 30
收起左侧

使用药物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讲师

Rank: 9Rank: 9Rank: 9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热心助人勋章新人进步奖原创先锋奖

来自
山东新泰
发表于 2010-12-22 00: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泰安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今天看了盛凯禽业的{傻瓜式用药方式}817养殖日记,看了许多其他肉鸡日记。
看了药物的使用,几乎都是从进雏起就没间断过。
雏鸡进来后,没有病的,所以没必要长时间的使用药物,最长用3日龄的诺氟沙星类 促进下肠道健康就可以。
10日龄内,不使用药物,让该死的雏鸡趁早死掉,要比使用药物延续生命划算的多。
弱雏的一生就是减少效益的过程,只有尽早结束它,效益才能提高

药物是不能让生来就病弱的雏鸡恢复到健康鸡的水平的。使用药物,直接是延续了弱雏的生命,也为以后疾病和淘汰率埋下隐患。
养鸡许多年,知道重大疾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疫苗接种的失败或延误。雏鸡过分的使用药物,有的都到了中毒的地步,那么这么多
药物对疫苗的抑制是显而易见的
。疫苗要起作用,必须鸡有个健康的身体,
满身药味的鸡绝对不能是健康的鸡,那么接种失败就是必然
。进一步疾病泛滥,无药可医也就是必然结果。

雏鸡的重点是温度
。温度高,湿度大点没问题;温度低,湿度大雏鸡就受寒;所以保险的做法就是湿度小点(不要弄的满地水),即便温度有低的时候,也不会让鸡受寒。育雏,掂量着自己的条件如果不能达到对温度的要求,最好就不要上马,硬上,后果可以预见。

最起码,
尝试着在10日龄内,让鸡喝清水
,一定会有意外惊喜。

评分

参与人数 2 +40 收起 理由
布谷鸟 + 20 优秀文章,实践经验。
尤步得@168 + 20 优秀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常驻居民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来自
山东日照
发表于 2010-12-22 01: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
头10天不投药预防,会发生大杆与支原体的会让沙门氏菌垂直传播的变成水平传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常驻居民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来自
山东日照
发表于 2010-12-22 01: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
还是以预防为主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BZYW监察大使

走快乐养鸡之路

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

优秀版主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常驻居民奖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内蒙古
发表于 2010-12-22 01: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乌兰察布
预防为主并不是以“药”预防为主,而是靠精细的管理。赞同楼主前面的观点,只是关于湿度有不同的看法,湿度也很重要,前提是你说的温度要保证,如果一个养殖户连育雏舍内的温度都保证不了,那他养鸡纯粹是和钱过不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BZYW监察大使

走快乐养鸡之路

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

优秀版主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常驻居民奖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内蒙古
发表于 2010-12-22 01: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乌兰察布
尝试着在10日龄内,让鸡喝清水非常好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讲师

Rank: 9Rank: 9Rank: 9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热心助人勋章新人进步奖原创先锋奖

来自
山东新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2 01: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泰安

回 1楼(xuweichen) 的帖子

大肠和慢呼是条件性疾病,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改进和加强管理。如平养改网养和笼养。
沙门氏菌靠药物也是无法根除的(如果只是药物这么简单的话,父母代鸡场就不用对种鸡阳检了)。高温育雏,可以有效地降低白痢病的发生。
如果是网上养殖,雏鸡只要少和粪便接触,那么白痢水平传播是有限的。反而,不用药物及时的发现并淘汰了病鸡,没有了传染源自然就没有了传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讲师

Rank: 9Rank: 9Rank: 9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热心助人勋章新人进步奖原创先锋奖

来自
山东新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2 01: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泰安

回 3楼(可兽医) 的帖子

有时候,像我育雏时, 还真不能百分百保证温度。那么低温时候避免不了,控制高湿就非常有必要了。
两害相权取其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荣誉版主

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明星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东北
发表于 2010-12-22 06: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很不错的观点,我个人基本表示赞同;但从可实施性角度来讲就不能那么绝对了
1、弱雏带来的病原菌的确会水平传播健康鸡群,说网床饲养可以改善沙门氏菌的传播,那支原体不会单依靠通风就能控制的了的;
2、每个养户的饲养环境与精细度不同,环境制约疾病的当前。国内小养殖户的养殖现状还达不到楼主这种理想境界;
3、所谓用药应该“见鸡行事”,根据每批鸡的不同情况相应而变,采取是否使用开口药、葡萄糖、黄芪多糖。。。。
死板用药程序、无病乱投药的做法应该摒弃。以上是我个人观点,对楼主无反驳之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

来自
江苏徐州
发表于 2010-12-22 07: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在10日龄内,让鸡喝清水,一定会有意外惊喜。、、楼主是养蛋鸡的吧?你养肉鸡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终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烟台
发表于 2010-12-22 07: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头10天不投药预防,会发生大杆与支原体的会让沙门氏菌垂直传播的变成水平传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潍坊
发表于 2010-12-22 07: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观点不错,方法与实效再论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
发表于 2010-12-22 08: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引用第10楼金错刀于2010-12-22 07:58发表的  :
观点不错,方法与实效再论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

来自
辽宁
发表于 2010-12-22 08: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丹东
引用第9楼ndyzlwx于2010-12-22 07:56发表的  :
头10天不投药预防,会发生大杆与支原体的会让沙门氏菌垂直传播的变成水平传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注重现实,你现在摘到的麦穗,就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

来自
江苏徐州
发表于 2010-12-22 08: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说得对,不过俺一般头三天不用药,让该死的死掉,然后加中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海兰褐蛋鸡苗两周成活率99.5糊肛

Rank: 7Rank: 7Rank: 7

原创先锋奖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明星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青岛
发表于 2010-12-22 08: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引用第2楼xuweichen于2010-12-22 01:15发表的 :
还是以预防为主为好 [url=http://bbs.jbzyw.com/job.php?action=topost&tid=104161&pid=1039691][/url]

用药是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5 22:55 , Processed in 0.125530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